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家好,我是黃昏百分百,前段時間弄到了一塊RTX3050,今天我將用這塊顯卡為大家搭建一臺物美價廉的itx小機箱。好了,廢話不再多說,我們開車吧。


    為什么RTX3050是目前最合適入手的新卡?

    目前礦熱已經持續了一年有余,二手卡市場的水可以說是深不見底,更可怕的是,現在還爆出來了某顯卡廠家把顯卡運到國外挖礦,然后又虛假報關把礦渣顯卡運回國內的事情,讓某些官方直營店都不再值得信任。

    那么,是否還有值得入手的顯卡呢?答案是有的,發售時間僅2個月且算力羸弱的RTX3050可以說是最能安心入手的全新顯卡了,別看他挖礦不在行,游戲性能倒是很不錯,實測可以在1080P分辨率,開啟光線追蹤的情況下,60Hz暢玩絕大多數最新3A大作,是入門級游戲裝機的最佳全新顯卡。

    RTX3050 售價1899起,不過基本上搶不到,所以本次使用的是七彩虹的iGame GeForce RTX 3050 Ultra W OC 8G,3風扇的頂級卡,嗯,這部分錢算是花的比較多了,不過也沒辦法,畢竟礦潮還沒有完全過去,能買到全新、靠譜的顯卡已經很不錯了,另外再補充一句,七彩虹是支持個人送保的顯卡廠家,大家不用擔心顯卡送修就回不來了,懂的都懂。


    裝機平臺選擇

    既然要低成本裝機,那么最新一代的B660i與B550i主板肯定不在考慮范圍之內了,那么我們還有3種選擇:B460i+i5-10400F;B560i+i5-11400F;B450i+AMD 3600,我這里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個平臺的目前價格與優缺點。

    B460i+i5-10400F:B460i 目前海鮮市場價格為500-700之間,最低的是七彩虹的CVN B460i,目前標價500元,i5-10400F標價800元左右,不過10代酷睿目前已經發售兩年,且內存頻率只支持到2666MHz,不支持PCIe 4.0,所以個人不是十分建議。

    B560i+i5-11400F:B460i 目前海鮮市場價格為670-850之間,最低的是七彩虹的CVN B560i,目前標價670元,i5-10400F標價950元左右,11代酷睿發售時間很短,且B560主板配合11代酷睿支持內存超頻與PCIe 4.0,因此個人比較建議這種配法。

    B450i+AMD 3600:B450i 目前海鮮市場價格為400-600之間,最低的是微星的一款 B450i,目前標價400元,AMD 3600目前行情價約為900元,是三款組合中總價最低的一款,且B450支持內存超頻,如果接受AMD Yes的朋友可以考慮選這組,不過B450主板同樣發售一年半以上,購買的時候需要稍微小心些。


    哪款B560i主板值得選

    為了控制成本,我自然不會選擇ROG Strike這類高端itx顯卡,而在低價位段,則僅有兩款靠譜的型號可供選擇,分別是七彩虹的CVN B560i與華擎的B560M-itx。

    ▲七彩虹 CVN B560i外觀設計和做工都很不錯,甚至還有SSD散熱裝甲,支持wifi 6,不過SSD是PCIe 3.0通道的。

    ▲華擎 B560M-itx在用料上相對于七彩虹的要較明顯寒酸很多,wifi用的還是舊的wifi5,不過優點則是其PCIe SSD支持最新的PCIe 4.0。

    至于怎么選,兩款主板的優缺點我都羅列好了,各位見仁見智吧,我選擇的是七彩虹的CVN B560i,因為我手頭上剛好有一張哈哈哈。


    裝機硬件簡介

    主板:七彩虹 CVN B560i Gaming

    ▲主板采用的是七彩虹的CVN B560I GAMING主板,這款主板支持10代、11代酷睿CPU,用料上也毫不吝嗇的使用的大量的金屬散熱護甲。無論在設計上、做工上、性價比上,CVN B560I GAMING都算是非常不錯的itx主板。

    ▲CVN B560I GAMING很厚道的使用了金屬強化PCIe顯卡插槽與M.2 SSD金屬散熱裝甲,在提供強大散熱性能與顯卡保護的同時,也會讓主板的外觀更加漂亮。

    ▲CVN B560I GAMING采用了6+2相F.C.C鐵素體電感供電,可以在保證自身供電穩定性的同時降低電感線圈對其它元件的干擾。固態電容提供穩定的濾波效果,又沒有爆漿危險,用料上還是很考究的。另外,IO部分同樣被寒霜冷凝裝甲覆蓋,樣子很是炫酷。

    ▲三個4Pin風扇插座分別是水冷水泵接口、系統風扇接口、CPU風扇接口,水泵接口的存在進一步提升這塊主板所在平臺的CPU散熱潛力。

    ▲這次CVN B560I GAMING之所以提供水冷接口,便是因為七彩虹在這塊主板上搭載了CPU的基準頻率加速技術,可以解鎖CPU的基礎頻率限制,這款主板可以將CPU提升到的。

    ▲除此之外,CVN B560I GAMING還提供了一個前置的USB 3.2 Gen 2x2(Type-C)接口,其20Gbps帶寬能夠讓WD_BLACK P50,金士頓SXS2000等USB 3.2 Gen 2x2規格的高端移動固態硬盤的性能充分的發揮出來。

    IO接口部分,CVN B560I GAMING提供了板載了WiFi 6無線網卡,HDMI 2.0、USB 3.2 Gen1(Type-C)等后置接口一應俱全,易用性還是很不錯的。


    CPU:intel i5-11400F

    ▲CPU采用的是11代酷睿最入門的產品i5-11400F,6核12線程,基礎頻率2.6GHz,最大睿頻4.4GHz,TDP為65W。

    內存:銘瑄 終結者 2666MHz 8Gx2

    ▲為了節約成本,內存用的是銘瑄終結者 2666MHz 8Gx2,全新的也才189.9一根,如果有京東plus并收京東E卡來買還能更便宜些。

    ▲這款內存終身質保,壞了的話去京東換新就好,主要是買一個放心,當然,如果想要買到更物美價廉的內存估計就得去海鮮市場了,不過內存相對來說更容易造假,我就沒去淘二手。

    ▲本內存的AIDA 64跑分,供參考。

    SSD 固態硬盤:臺電 幻影 512G

    ▲這臺電腦的定位是便攜游戲電腦,所以固態也只選了全新的臺電幻影512G,之所以沒有在海鮮市場上淘比較便宜的1T固態,最主要的是因為硬盤挖礦的才結束不到一年,市場上可能會有太多的清零盤,所以還是穩妥起見買京東的比較好。

    ▲臺電幻影512G SSD實測讀取速度2086MB/s,寫入是速度16523MB/s,

    機箱:超頻三蜂鳥i100 Pro-C

    ▲本次用的是超頻3的蜂鳥i100 Pro-C機箱,這款機型7.5L,左右側板均采用了金屬網孔面板,質感和防塵性能都很好。

    ▲其頂蓋還是有USB Type-A、USB Type-C接口各一個,我目前偶爾使用Type-C耳機,這也是我選擇這款機型的核心原因之一,另外,此USB Type-C版本為USB 3.2 Gen2x1,提供了10Gbps的帶寬,連接PSSD移動固態硬盤傳輸數據的效率也非常不錯,總體來說用起來還是十分方便的。

    ▲同系列還有兩款機箱,大家按需選擇吧,我就不贅言了。


    電源:超頻三500W銅牌SFX電源白色

    ▲電源用的是超頻三的500W銅牌 SFX電源,雖然RTX3050推薦電源是550W,不過我用的只是11400F,所以沒有CPU超頻需求,這次就稍微用的低了一點點,500W勉強夠用吧。

    ▲這是一款少有的白色SFX電源,目前只有性價比更高的直出版本,希望未來能夠推出半模組或者全模組電源,讓itx裝機更加的舒心。

    ▲另外,此款電源內部搭載了靜音風扇,可以保證整機安靜運行,另外提供了5年質保,用起來也很放心。

    CPU散熱:利民 AXP90-X47

    ▲超頻三 蜂鳥2的CPU散熱限高為60mm,所以在CPU散熱的選擇上比較少,我選擇的是在itx散熱上比較有優勢的利民的AXP90-X47,47mm的散熱高度對于多數itx機箱都有很好的適配性。其搭載了TL-9015B風扇,轉速為2700RPM,可提供42.58CFM的大風量。

    ▲其采用了精工微雕銅底搭配著4根2次回流焊工藝的熱管,可以提供135W的TPC能力。


    裝機過程詳解

    ▲裝機過程非常簡單,首先把CPU安入主板,我的CPU是閑魚收來的,沒有硅脂,所以本次還準備了九州風神EX750導熱硅脂,其熱阻僅為0.03°C·c㎡/W。

    ▲緊接著將SSD安裝進主板,裝回SSD散熱裝甲。

    ▲緊接著將CPU表面涂上硅脂,裝好散熱器,插好內存,主板部分的安裝便完成了。

    ▲緊接著將主板裝進機箱,并將機箱的開機線、USB線與主板連接。

    ▲取下電源支架,將電源固定在電源支架上,將CPU供電線、主板供電線插在主板上,然后再將電源支架裝回機箱。

    ▲將PCI-E延長線插入主板然后拉到機箱的顯卡側,另外將顯卡的電源線也拉到機箱的顯卡側。

    ▲為顯卡插上延長線與電源線,再將其固定在機箱的顯卡側,整個裝機過程就完成了。

    ▲這款機箱還是稍微薄了一點,顯卡會稍微露出機箱外一點,無法蓋上機箱側板,另外我試了下,我的AMD 5700公版顯卡裝在機箱里是可以蓋上機箱側板的。

    ▲相對而言,超頻三旗下同系列的蜂鳥2就可以蓋上機箱蓋板,不過卻不提供USB Type-C接口,至于選哪個,大家見仁見智吧。

    ▲當然,這樣顯卡半外置,也算是別有一番觀感,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


    游戲性能實測

    《古墓麗影 暗影》 Benchmark

    ▲感謝EPIC給我們送上了古墓麗影三部曲,暗影是其最后一部,且正式版已經更新了DLSS 2.0,是一個測試光線追蹤與DLSS性能很好的游戲。

    ▲測試畫質如上,默認最高畫質時,將光線追蹤開到超高,DLSS為性能模式。

    ▲測試中,本電腦的平均幀數70,這里必須佩服發行商對游戲的持續優化,不僅從最開始不支持光線最終到支持,再到支持DLSS 1.0,再到支持DLSS 2.0,一步一個腳印的大幅提升玩家的游戲體驗,讓用甜品卡的玩家們也可以暢玩3A大作。

    《地鐵:離去 加強版》BenchMark

    ▲《地鐵:離鄉》是全球首款支持RTX光線追蹤的游戲,由4A Games開發,因為其自帶功能選項非常齊全的BenchMark,成為了眾多裝機愛好者們必備的跑分神器。其加強版大幅提升了光線追蹤效果效果并升級到了DLSS 2.0。

    ▲測試畫質參數如上,1080P分辨率,光線追蹤正常,DLSS性能模式。

    ▲經測試,本電腦的平均幀數58.97,可以基本上跑滿1080P 60Hz的顯示器了,可見本電腦可以暢玩絕大多數的3A單機游戲。

    總結

    由于疫情和芯片荒的原因,顯卡價格還不是特別劃算,不過總算有可以接受的價格的顯卡出現了,希望我這次的裝機分享能夠拋磚引玉,為大家提供性價比itx裝機思路。好了,以上便是本次裝機記錄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是黃昏百分百,我們下次見。

    在電腦前工作已經有多久了,幾年前的電腦你還在用嗎?我想很多人使用電腦的習慣和手機差不多,都是幾年一換,但是倘若你的電腦十年都沒有換過,那么放在如今這個硬件神仙打架的時代,這臺電腦的性能是個什么水平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波。

    01CPU:Intel Core i7 3960X

    首先我們就來看看十年前的旗艦電腦應該是什么配置,CPU方面,一說到旗艦性能我想就要數2011年的Intel Core i7 3960X這款CPU了吧。畢竟剛剛國外發售的時候售價居然在2000美金左右。按照2011年的匯率來看,大約合人民幣13000!不過年底的時候國內售價降到了7000元左右,但是這款CPU依然是當年的旗艦款。

    2011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大約24000元左右,而2020年總收入大概32000元左右,也就是說現在看上去很貴的旗艦CPU用當年的購買力來看,只會更貴!

    性能方面,Intel Core i7 3960X這款CPU在今天仍然能勉強躋身中端,面對七八九代的i5尚能一戰,但是完全打不贏11代的i5 11400,不過對于一個十年前的老款CPU來說,這個成績也算是相當給力了。

    02內存:DDR3 4G*4

    不過雖然CPU在現階段還是勉強能用,不過X79平臺無法支持最新的DDR4內存,熟悉電腦性能的玩家應該知道,內存對于電腦速度的影響是很大的,10年前的DDR3雖然也能組成雙通道,但是DDR3內存的起始頻率僅有800MHz,而DDR4內存的起始頻率就有2133MHz,最高頻率可達3000MHz。更高頻率的DDR4內存在各個方面的表現和DDR3內存相比有著顯著的提升,性能差距高于一倍。而且DDR4普遍都是單條8G起步,而DDR3在十年前一般我們都會選兩條4G的。所以內存大小上也有差距!

    順便說一句,未來的DDR4內存頻率4800MHz起步。。。

    03顯卡:GTX 590

    然后我們再說說顯卡,當時我們能接觸到的最旗艦的顯卡應該就是GTX 590這張戰術核彈了!要知道這張顯卡在當時可是最旗艦的性能,當然也是一個功耗怪獸。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整機的電源選擇,要想暢玩游戲,最起碼得再加個200W!當時的起售價格也是近7000元,這樣看下來光是板卡U就已經突破一萬五的大關!

    性能方面,這張當年備受矚目的顯卡都打不過如今的網咖通用卡——GTX 1060,而從如今核顯的水準來看,恐怕再過兩年,曾經的旗艦恐怕連核顯都打不贏了。不過運行一些主流的網游倒是沒什么問題,基本達到了能玩的水平。

    04硬盤:500G固態硬盤

    三星固態數據

    2011年一場泰國洪災導致的機械硬盤缺貨,讓人們第一次將目光放到固態硬盤身上,而固態的速度和接口在十年間也有了飛速的發展,可以說從讀取速度來看,如今早已有了超過10倍的性能提升!至于機電散升級對主機的整體性能影響不是特別大,在這兒也就不多贅述了。

    05十年性能依舊夠用

    GTX 1050ti主機

    也就是說十年前花費超過2W元RMB裝的旗艦電腦放在今天,基本等同于9代I5 9600加上GTX 1050ti的性能水平,由于內存固態的性能限制,甚至不一定能打贏如今的這套配置。不過對于部分玩家而言,這樣的性能也夠了,日常使用和游戲體驗完全不是問題。

    100元買手機系列

    從價格上來說,當年電腦值20000,如今電腦值4000,這么來看,電腦的保值程度比手機可高多了。那么在如今我們花費20000元能買到什么配置的電腦呢?

    即使顯卡漲價,依靠充足的預算我們可以買到i9 11900K+RTX 3080ti這樣的性能怪獸。在這里大膽預測一下,即使再過十年,仍然具備通吃市面上所有網游的能力。

    06PC游戲停滯 VR或成未來

    VR領域游戲

    因為目前游戲的畫質和引擎相較于十年前來說,神速進步的同時就肯定會有一段時間的積累與沉淀,恰逢這是手游市場的火爆使得PC游戲的開發落入下風。比如我們所熟知的MMOGPG就一直停滯不前,而主流熱門網游基本是在吃老板,甚至大作游戲也是一年出的比一年少。

    由此可見,未來游戲市場對于配置的需求其實會有所下降,游戲的優化提高,需要的硬件性能是在減少的,而且關鍵的點在于,VR領域多久能夠普及大眾。從PC到VR,也許這就是最需要硬件性能的游戲模式。

    回到我們的主題,從PC整體性能來說,差距或許早已大于十倍,但是依舊改變不了旗艦電腦性能還能用的事實。由此可見,即使現在選擇裝一臺旗艦主機,那在未來,這臺主機的性能足以讓你用到2031年,這就是所謂的早買早享受吧。

    (7757908)

    套好的電腦配置單不是看它用了多么便宜的配件,也不是說用了多么頂級的產品,而是要適合自己。關于這一點我在之前的文章里經常會提起:適合自己的配置才是最好的。下面我結合給用戶寫裝機配置單的實例來談一談如何選擇一套最適合自己的配置。本文雖然主要是講裝機搭配的思路,但我覺得這對于打算裝機的用戶來說很值得一看。


    1、用戶對電腦配置的預算及需求

    昨天剛開工一位用戶就找我給寫一套配置單,預算在5000左右,包括顯示器,鍵盤鼠標。主要是多開玩模擬器手游以及音影娛樂。

    2、預算分析

    這里首先要把顯示器、鍵盤鼠標這些預算剔除。顯示器預算在800左右,差不多的鍵盤+鼠標大概200左右,所以留主機的預算就是4000。

    3、預估配置

    一套合格的配置單除了要具有不錯的性價比之外,其擴充性也是需要考慮到的。所以我腦海里首先閃現的配置單如下:

    【CPU】: intel 酷睿i5 12400 盒裝 1499
    【散熱器】: 澤洛P4(鍍鎳復合熱管) 90
    【主板】: 華碩B660M-K D4 759
    【內存】: 海盜船8G*2 3200 DDR4 468
    【硬盤】: 三星PM9A1 512G PCIe 4.0 固態硬盤 469
    【顯卡】: 集成顯卡 0
    【電源】: 鑫谷GP650 金牌全模組 330
    【機箱】: 鑫谷小藝術家 159
    合計 3774

    4000左右的主機如果要搭配獨顯的話,留給獨顯的預算就很少了。就目前的顯卡市場來看,實在沒有什么好顯卡可選。所以在這個配置里我沒有使用獨立顯卡,直接選用帶核顯的12代i5-12400,UHD730核顯的性能雖然只算是能用的水平,不過用來應付手游還是足夠的。省下來的預算加到電源或者其它配件上,等日后顯卡降價后直接入手一塊獨立顯卡,讓整機性價比最大化。

    不過后來想了一下,又給出了另外一套配置方案

    【CPU】: intel 酷睿i5-10400F 散片 799
    【散熱器】: 玄冰400K 80
    【主板】: 微星B560M-A PRO 580
    【內存】: 海康威視8G*2 3200 DDR4 380
    【硬盤】: 金士頓500G nvme M.2 固態 330
    【顯卡】: 華碩GTX1650 4G 1750
    【電源】: 鑫谷戰斧500 PLUS 180
    【機箱】: 鑫谷小藝術家 160
    合計 4259

    看到這個配置,估計一些懂點硬件的用戶就要開噴了。先別急,看我接下來的分析對不對。


    很多時候幫你寫配置單的人是從他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考慮的,并沒有完全考慮用戶的具體需求。就像我開頭寫的那個配置單,看起來很不錯,全新架構的12代i5-12400,在目前6核心的cpu里算是性能超強的,玩各類大型游戲毫無壓力。雖然沒有使用獨立顯卡,但是省下來的那些錢可以升級到更好的電源、內存、硬盤等配件,等日后顯卡崩盤到時候再購入,不當冤大頭。

    但我突然意識到,12代i5的那套方案對于懂diy的用戶來說的確不錯,留有很大的升級空間,等著以后可以改造成一臺暢玩3A游戲大作電競游戲主機。但是這對于完全不懂電腦的小白,不會DIY,也懶得去折騰,買來電腦就是想舒舒服服的玩,那顯然就有點不太合適了。對于這類小白用戶他們基本不會關注硬件行業,也不會關注顯卡什么時候崩盤,一般都是電腦買回來用上好幾年連機箱蓋子都不曾打開過,等過了N年后覺得電腦性能實在不夠用了,直接就重新換一臺新的主機,而且這類用戶是占多數,當然其中也有會用戶愿意花時間來學習DIY硬件升級,或是請朋友幫忙升級,不過這都是少數。

    如果我真的把第一套配置單給他,那他估計會一路用到淘汰,并不會發揮出那套配置應有的優勢。而如果他心血來潮想玩玩吃雞什么的,那核顯就應付不來了,完了還會說你配的什么爛電腦,花了那么多錢連個吃雞都玩不了。即便你給他說了你想法,估計他也不一定能理解,他可能會覺得很麻煩,買來電腦就是要直接用的,結果你還要讓他搞東搞西的,不給一次到位。(其實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想,的確是這么一回事)


    所以我才會寫了第二套配置方案,cpu放棄了最新12代平臺,轉用10代i5-10400F。由于沒有核顯并且使用的是10代平臺,所以cpu和主板一下省了將近900塊。雖然i5-12400和i5-10400的性能相差比較大,但是對于上邊提到的這位用戶的需求來說,這兩個cpu的實際使用體驗根本沒有什么區別。而且i5-10400的性能也并不弱,即便是到現在也不會成為大型游戲的性能瓶頸。cpu是一個比較經造的配件,4年前的i5-8400放到今天也還是能用的,只要不是玩大型3A游戲都沒問題,而i5-10400F擁有6核12線程規格,以這位用戶的需求來看,用個四、五年是不成問題的,即便是以后想玩大型3A游戲也能撐得住。


    顯卡選用的是GTX1650,選它并不是因為它性價比高,而是目前的顯卡價格真的沒什么可選了,雖然GTX1650算不上什么好卡,但是它的性能玩一些輕中度游戲還是可以的,像是吃雞、APEX、GTA5之類的都能跑的起來。用戶現在不玩大型游戲,不代表他將來不會玩,有個GTX1650撐著總歸是要比核顯強的多。

    8G*2雙通道3200MHz內存,500G NVME固態硬盤,對于一般的用戶來說也就足夠了,后期最多就是加個硬盤存小姐姐之類的學習資料。

    電源方面做了縮減,一是因為這套平臺的功耗并不高,不需要太高瓦數的電源,再就是考慮到該用戶并沒有后續配置升級的需求。

    總結:如何組裝一臺最適合自己的電腦 實例裝機電腦配置需求分析及建議

    上第一套10代i5的配置單性價比高,升級空間大,但是核顯性能弱,以后要加裝獨顯;第二套12代i5的配置性價比不高,但是對于特定需求的用戶來說使用體驗會更好。其實這篇文章主要不是寫配置單,而是提供給用戶裝機時選擇配件的思路。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