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 火絨安全實驗室發出警報稱,部分“2345導航站”首頁的彈窗廣告攜帶盜號木馬,該病毒會偷取QQ、游戲平臺(steam、WeGame)、知名游戲(地下城與勇士、英雄聯盟、穿越火線)的賬號。據悉,這是一次設計精巧、組織周密的大規模盜號行動,利用周末時間突然發起攻擊,主要目標是網吧游戲用戶。
火絨工程師分析,部分“2345導航站”首頁右下角會彈出彈窗廣告(上圖紅色箭頭所指),該廣告頁面一經彈出,即可自動下載病毒,無需用戶點擊。
病毒下載鏈接自動激活后,首先訪問跳板網站“yyakeq.cn”(存放跳板腳本以及flash漏洞),然后再從“ce56b.cn”網站下載病毒,而盜取的QQ、游戲等賬號則被上傳到“zouxian1.cn”網站。
據了解,該病毒利用IE瀏覽器漏洞和Flash漏洞進行傳播,受影響Flash控件版本從21.0.0.180至31.0.0.160。所有使用360、搜狗等主流瀏覽器的用戶,如果其Flash控件是以上版本,都會被感染。
在此提醒,經常使用“2345導航站”的用戶務必注意殺毒防范。(編輯:CC)
2002年,祖龍工作室制作了足以被時代銘記的《大秦悍將》,它在當時能和《戰地1942》《雷神之錘3》等國外大作打個有來有回,同時期的《抗日:血戰上海灘/緬甸》《越南戰爭:胡志明路線》等非常有中國特色的射擊游戲,更是靠著質量過硬俘獲了不少外國玩家的心。
而那時候只覺得“打開了一扇門”的中國玩家肯定沒想到,在《大秦悍將》之后,國產單機FPS會因為種種原因退出國際市場,而爽快酣暢的“突突突”,也因此成為國產單機中一片誰都不敢輕易涉足的荒漠。
當然,被荒漠化的只是狹義上的國產第一人稱射擊游戲。
在最近WeGame舉辦的「游戲之夜」活動中,玩家可以在這個活動中下載試玩提前“嘗到”許多還在Beta測試的游戲,而有些眼尖的玩家肯定了發現了,今年上架的國產“射擊”游戲不少。
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從4款還在Beta測試的國產突突突開始聊起,來看看這一游戲類型的國產單機作者們都走到哪一步了?中國人自己做的射擊游戲,能不能在國際市場上異軍“突”起?
擬真坦克/戰艦對戰體驗、硬核的軍演戰場,從以上關鍵詞中不難看出,這兩款游戲的開發商梵天游戲,有點奔著“中國版Wargaming”而去的野望。
軍武主題FPS的特殊之處在于,戰斗主體是軍迷們從小鉆研到大的戰爭巨獸,這些區別于人體的戰爭機器,要做好質感和操控感,才能夠贏得玩家的認同。
《再戰》在這方面做得相當不錯,不論是開軍艦時的緩慢提速和慣性表現,急轉彎對于瞄準精度的影響,還是坦克開炮時炮管的硝煙特效和反沖力的表現,在手感和數值上,它都在盡力向真實軍艦/坦克的駕駛體驗靠攏。得益于用虛幻4引擎打造,建模的精細度還是貼圖的質量都有著肉眼可見的提升,《再戰》系列在視覺體驗上反而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優點。
《再戰》最獨特的地方在于,梵天游戲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戰艦/坦克大戰適配了一套你絕對想不到的玩法——吃雞。
你可以試想這樣一幅畫面:作為一名老練的輕巡艦長,你和自己的艦艇被空投到大海上和另外29名艦長一決生死,幾經搜刮,你終于找到了一門雙聯150炮,但隔壁海域的兄弟人品更好,已經提前鎖定了金色傳說MKⅡ127炮。
當你以為這把就要“落地成盒”時,一艘滿配的戰列艦從小島的背后駛了出來,只一接舷便撞沉了原本的勁敵,讓你有了逃跑喘息找更好裝備的機會,隨著時間推移,一堵無形卻也致命的毒墻緩緩將你趕進安全區,一路上,你見證了各種海上霸主的隕落,還有種穿越回一戰日德蘭的錯覺。
最后,靠著幾發見縫插針的魚雷,你擊沉了兩艘正在用彈幕相互轟炸的戰列艦,成功偷吃了“雞”。
這就是我在《再起:孤艦絕境》中親身經歷的一場大戰。
只不過,在這種有些“胡逼”而和軍武硬核擬真不甚匹配的玩法下,《再起》也有著自己的一些問題。
比如說在吃雞模式下,參賽玩家的船和坦克都能在出戰前提前準備武裝并帶入一場游戲中,這就和生存競技游戲“搜刮、戰斗、搶奪”的設計理念背道而馳,在測試中靠著官方發放的資源,可以很輕松地做到神裝出戰,游戲里也不存在打爆了高級玩家,可以把他的裝備帶出這局游戲的設計。
驅逐艦/輕坦無法施展出高機動的優勢,戰列艦/中坦的重火力和重裝甲在圍攻下也很難發揮,一場比賽往往就是重巡/中坦之間的角逐,你看這哥倆連游戲不平衡的地方都如出一轍,在我參加的beta測試版中,《再戰》雙雄應該不能算是傳統意義上的優秀游戲。
這么看來,制作組會逐條回復玩家評價或許不只是一種形式主義,而是集思廣益對于現在的《再戰》必不可少,我也相信,玩家們一起“打造”的《再戰》肯定比制作組閉門造車的結果要更好。
至少在體驗了海戰和陸戰生存競技玩法之后,我已經有點開始期待《再戰:壯志凌云》了。
既然今天聊的是聊射擊游戲,那俯視角的應該也算吧(笑)。
《秘棺疑蹤2》就是這樣一款融合了“斜45度俯視角射擊”“生化喪尸”“解密和生存”元素的獨立游戲。由2位成員組成的一鍋粥工作室制作,前作《秘棺疑蹤》已經上線了PC和NS平臺,獲得了生化危機粉絲的特別好評,手機移植版也在緊鑼密鼓的上線準備中。
就和制作組說的那樣,《秘棺疑蹤2》依然是一封獻給生化危機和愛好者們的情書。
在beta測試版的開場,完全沒有冗長的過場動畫,制作組揚長避短地用幾聲警報和幾行精簡的字幕,就很自然地讓玩家回想起自己的使命——逃出研究所。
而游戲流程中環環相扣、頗為硬核的謎題設計,簡潔又不失刺激的戰斗以及碎片化的敘事方式,再加上非常有代入感的生化式開門轉場,《秘棺疑蹤2》很容易就能喚起老玩家在九十年代游玩經典恐怖游戲的記憶。
比起一代,《秘棺疑蹤2》在許多地方都有著肉眼可見的進步,演出效果更佳精致細膩了,游戲中出現的敵人也不再局限于行動呆滯的喪尸,還加入了體表覆甲的骨魔,無盡再生的血魔,瘋狂近逼的自爆怪等。
戰斗系統也有著不小的進步,不但有匕首、沖鋒槍、霰彈槍等經典武器,武器還能進行改造和升級,而不同武器嗎,面對不同怪物則需要玩家熟練運用擊破防御、打擊弱點等機制,不同槍械的射擊手感有著明顯的區分。
除了作為一個恐怖游戲,游戲中的彈藥和武裝充足到完全讓人感覺不到恐懼,《秘棺疑蹤2》很難讓人找到缺點,老實恐怖游戲愛好者們在WeGame商店中留下了917條評價,高達8.9的期待值,對于工作室而言也是一種打氣。
那讓我們再把思維發散一點——指揮小人射擊應該也是突突突游戲吧?
而你肯定想象不到,在2021年居然還有國產游戲制作組涉足RTS領域,最奇妙的是,在上手玩了半小時后,我甚至開始覺得上海云蟾出品的《異星前哨》可能會火。
對于大部分下班回家只想躺著看游戲自己動的社畜而言,《異星前哨》的RTS并沒有走《星際爭霸》那種硬核的競技向、PVP的路子,而是選擇融合了更加輕度的“塔防”“roguelike”元素。在故事背景中,你作為銀河遠征軍小隊的一名普通指揮官,帶著小隊登陸了一顆小行星開采礦產,卻在上面發現了一種以礦石為食的硅基生物“異形”,你的目標很簡單,驅逐異形并回收資源。
而實際上手后,你應該能找到這款堆砌元素的游戲1+1>2的快樂,《異星前哨》并沒有設計多么復雜精妙的關卡,每一次重開游戲,你登陸的行星都是隨機生成的,玩家需要收集電力、燃料、金屬礦物資源,建設前線基地,而隨著人口的擴充,還可以進行兵團雇傭、兵種升級、科技樹升級等RTS游戲的常規操作。
建設基地,抵御各種各樣的“異形”怪物,然后建設更先進的基地,再一舉端了異形的老巢,這其實足夠形容《異星前哨》一局游戲的體驗,你能看著自己的小分隊在異星他鄉站穩腳跟,慢慢強大起來,開始變得像個正經的前線基地了,至少作為一個愛搞基建的中國玩家,我很認可《異星前哨》的種田玩法。
而在抵御一波波異形的攻勢中,你也能感受到這款游戲非常隨機化的成長系統帶來的快樂,各種隨機事件都能帶來正面/負面的影響,隨便打開一個從天而降的救生艙,你都可能從里面得到強力的雇傭兵團,也有可能在你最需要重火力的時候,上司給你空投了一個主打潛行功能的消音炮臺,而當這些看上去很小的影響在一局游戲中疊加,所產生的蝴蝶效應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簡單來說,《異星前哨》的路子很野,盡管現在游戲只能操控“人族”,但每次重開不盡相同的體驗也為每一局帶來了口感更豐富的爽快感,在我試玩的體驗中,遇到過同屏最多的異形不過小幾百只,已經比小時候看的《星河戰隊》爽太多了,而在制作組的口中,他們想展現的是同屏容納100000名作戰單位的“真正星戰”。
這么說可能有點對不起我孱弱的9代I5CPU,但我們目標星辰大海的征程,或許真的可以在《異星前哨》中實現。
當然,制作游戲需要足夠深厚的技術積累,也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探索和試錯,目前在玩法上已然顯露瓶頸的突突突游戲大類中更是如此。在這個國際大廠稍稍停下腳步的階段,國內年輕團隊們最好的選擇,確實是當下他們在做的「模仿與學習」。我很高興的是,在今天聊的這幾款游戲中,或多或少都能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一些迸發出的火花帶來的有趣創意。
而在國產游戲制作者負責奇思妙想和埋頭苦干的同時,WeGame這樣集成式大型分發平臺的背后支援同樣不可或缺。
2021年,已經是WeGame「游戲之夜」連續開辦的第四年了,這個每年南方秋天的尾聲舉辦的游戲盛典,不只是為國產游戲開發者們提供了更多的曝光,《動物派對》《沙石鎮時光》等等小而精的國產游戲亮相,也常常為我們帶來有別于外國大餐的驚喜感。
在提前嘗鮮之外,「游戲之夜」還安排了開發者的直播會,開發者坐在網線的那一頭,和玩家暢談自己的創意,分享設計理念,每個玩家都能和制作者“面對面”,在靈感上好好碰撞交流一番。
▲當然,試玩游戲還能參與抽獎,也是我挨個游戲點一遍的“巨大”驅動力
平臺的支援,玩家的聲音,正在為這群可敬的追夢人插上了翅膀。我們有理由相信,WeGame平臺能貫徹那句“發現更大的世界”,并被全體開發者、游戲玩家所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