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法則》走的每一步,都正在被歷史見證。
對于《絕地求生》來說,誕生后的兩年多時間里經歷了非常多的變化,不僅自身隨著更新不斷優化,同樣也使得戰術競技這種FPS品類的分支變成了炙手可熱的獨立品類。但隨著PUBG在線人數跌破新低,游戲涼涼的論調開始孕育。
另一方面,堡壘之夜橫掃海外市場,“人財雙收”,APEX英雄7天狂攬2500萬玩家,同時在線人數突破200萬,這從側面印證了戰術競技的生命力,戰術競技并沒有涼,只是開始進入品類細分領域了。
在戰術競技的品類競爭里,更新頻率逐漸成為決定勝局的勝負手。《APEX 英雄》下滑得就如當初崛起時一般迅速,玩家大抵是對幾個月都是重復的玩法感到疲乏。相比,一周一更的《堡壘之夜》則再次坐穩了這個品類的王座。
你很難去確定周更策略對于《堡壘之夜》所產生的正面影響,雖然總在說“與人斗其樂無窮”,但與之相對的,游戲自身也要隨著更新變得更好才可以長足地受到玩家青睞,這對《無限法則》來說,也是如此。
《無限法則》與《APEX英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上線前零宣傳的情況下直接與玩家見面,也都成功的受到了玩家的喜愛,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APEX英雄》在褪下光環,而《無限法則》隨著一次一次的更新,正勇攀高峰。
比如,近期《無限法則》開啟了DirectX 12系統升級。
什么是DirectX 12?簡單來說就是由微軟制作的多媒體編程接口,于2014年3月20日在GDC上宣布,是DirectX 11的升級版本,并內置于Windows 10操作系統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DirectX的發展史,就是游戲畫面的發展史。
而我們目前熟悉的主流戰術競技游戲——《絕地求生》、《堡壘之夜》與《APEX英雄》所使用的的都只是DirectX 11,《無限法則》作為戰術競技游戲中首款使用了DirectX 12的游戲,勇于跨出了改變的第一步,此后也向所有人證明了北極光工作室群對于DirectX 12深刻的理解與靈活的運用。
相較于DirectX 11,DirectX 12的提升十分明顯。DirectX 12通過更高效率的多線程運行使得對CPU資源的利用更加全面,一改DirectX 11飽受CPU性能制約的困境,同等配置情況下的DirectX 12將會比DirectX 11提高近百分之二十的性能,簡單來說:就是渲染、畫面都更好,并且還流暢。
首款DX12游戲:奇點灰燼,相較DX11幀數優化拉升了一倍
雖然DirectX 12有著如此多的優點,但自公開至今使用DX12的游戲也就零星幾款,而火熱的戰術競技品類游戲選擇了DirectX 12的,就只有《無限法則》,這又是為什么?
其實答案很簡單,相較于非常成熟的DirectX 11,DirectX 12作為全新的技術產物首先在優化的細節上就遜色不少,而將其順利運用在游戲上也有著一定的技術難度,目前來說,只有一線國際大廠的作品——Square Enix的《古墓麗影:崛起》、EA的《戰地5》、育碧的《全境封鎖2》與華納的《中土世界:戰爭之影》等作品才可以在保證優化的情況下順利將DirectX 12運用到游戲中。
而國產的《無限法則》背后的北極光工作室群,接受了這一挑戰。他們肝到禿頭的努力下,自研的QuickSilverX引擎與DirectX 12結合的恰到好處。QuickSilverX引擎,這款出道于以美術為核心特色的《天涯明月刀》的引擎,就像寒霜之于EA,creation之于B社,QuickSilverX引擎在晝夜、光線變化、天氣效果等調控效果,讓《天涯明月刀》在誕生之后獲得了數不清的贊譽。
但北極光工作室群并沒有停下腳步,他們打磨并升級QuickSilverX引擎并運用在了《無限法則》上,于是你能夠在游戲中看見天氣從晴空萬里變得陰霾,甚至隨時會有著一場磅礴大雨,隨之而來的還有著雷云與閃電;而伴隨天氣的變化,光線的照射與反射也會隨之改變,每一處的陰影都在實時動態天氣的影響下不斷變化;雨水打落在地面、石頭、衣服與武器上時,無論是流動還是飛濺的方向都與現實別無二致;而無論是角色、衣物還是槍械,都由獨特并貼合現實的材質構成,角色頭發隨風而動,槍械閃爍著凌冽的寒光。
這種令人贊嘆的畫面表現力并沒有如《絕地求生》一般拖累優化,反而在與DirectX 12相碰撞之后,使得同等配置情況下的《無限法則》在幀數、畫面與細節等等方面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簡單對比一下同類游戲,《無限法則》的美術風格是介于寫實與超現實之間的,而《絕地求生》則保持了更加寫實的風格,《堡壘之夜》與《APEX英雄》更多的使用了卡通渲染的風格,因為寫實的美術風格與卡通渲染風格之間有著較大的差異,不同類型的美術風格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主觀看法的影響,所以這一次將目光放到同樣是寫實風格的《絕地求生》上。
《絕地求生》使用了虛幻4引擎進行制作,虛幻4引擎的鼎鼎大名應該不用介紹,雖然虛幻4是目前3A級別游戲非常喜歡使用的引擎,而且易用性上也有著一定的保證,但過度的炫光效果、陰影細節不夠、貼圖反射效果夸張與游戲優化成為了開發商的技術難關,而《絕地求生》在一開始發售的時候上面說的問題一個都沒拉下,尤其是優化問題,一度逼的國內不少網吧都把硬件更新了一水,不然真沒什么機器能帶得動。
雖然經過了兩年多的更新,不少問題也得到了解決,但目前的《絕地求生》人仍舊在優化方面有著比較嚴峻的問題。而《無限法則》在QuickSilverX引擎的加持下,可以說無論是畫面質量、光照細節、建模材質還是物理效果都已經達到了《絕地求生》一致的水平。
在上面的對比圖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見《無限法則》在光影細節上的優秀表現,無論是花草樹木被分割細碎的影子,還是大片厚重的陰影區域,光影交接處的分界表現都十分清晰,整體的陰影色域也十分具有層次感,而光照效果下的植被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了應該有的材質表現。
但反觀《絕地求生》,雖然乍一看在光影細節上與《無限法則》差不多,但仔細觀察后會發現,虛幻4引擎陰影細節不夠的問題依舊存在,光影交接處的分界表現、陰影色域頗為模糊,光照效果下的材質表現倒是尚可。
既然提到了光照下的材質表現,那么材質效果與物理效果也不得不提,可以看一下兩者之間的雨水效果對比圖,在《無限法則》中,可以看見雨水流動的蜿蜒痕跡,以及雨水在接觸到不同物體表面所產生的不同碰撞效果。而在《絕地求生》中,雖然同樣可以看見雨水流動的痕跡,但僅做出了細絲劃過屏幕,并無表現出材質效果。在材質效果上,無限法則的物理碰撞處理明顯更加優秀。
除開光影、質感和材質效果等,《無限法則》在細節上也打磨得足夠精細。駕船馳騁蕩開的波紋、商攤上售賣的魚的紋理,這些細節都是游戲在QuickSilverX引擎下所能展現出來的極致,但這些細節并沒有像《絕地求生》一樣成為了優化的敵人,反而在北極光工作室群的手上成功與DirectX 12相融合,不僅使畫面效果達到了目前主流戰術競技游戲的水準,而配置要求卻不升反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解決了不少同類游戲的痛點。
伴隨著《絕地求生》熱度下滑,《堡壘之夜》、《APEX 英雄》的橫空出世,更多的人則開始去關注火熱并且逐漸細化的戰術競技領域能否玩出新花樣來。
如果將《絕地求生》的玩法作為戰術競技的核心玩法,那么無論是《堡壘之夜》、《APEX英雄》還是《無限法則》都可以說在保留了核心玩法的同時,對其基礎機制進行了自己的創新,并且成功做出了屬于自己的核心玩法。
《堡壘之夜》延續了自己在“守衛家園”PVE模式中的建筑系統,通過圍繞收集資源與建造建筑這兩個核心點來進行游戲,被玩家戲稱為“鋤大地”。
《APEX英雄》則為戰術競技游戲引入了英雄職業技能與復活機制要素,通過合理運用技能并保證團隊完整性來作為核心玩法。
而《無限法則》同樣做出了屬于自己的核心玩法,在戰斗玩法、決勝機制以及地圖玩法上都有令人驚喜的創新。
在決勝機制上,戰術競技游戲最為標志性的“到最后一人存活既分出勝負”的設定,在《無限法則》中就得到了顛覆。游戲的勝利條件為乘坐直升機離開,而直升機最多可以容納四人,且允許四名來自不同隊伍的玩家同時獲得勝利,這種獨特的設定機制為決賽圈增加了一出爾虞我詐的登機環節,以至于有時甚至會出現無人生還的情況。而在成功登機的局面下,獲勝玩家既可以選擇退出比賽獲得獎勵,也可以繼續觀戰直到比賽結束,這種體驗是十分新奇的,據統計90%的玩家在登機之后都會選擇觀看戰局,這種感覺大概可以就是爽到“上天”吧。
戰斗玩法上,極限單車、滑翔翼與抓鉤三種戰術背包的加入,則為玩家之間的作戰提供了更多的戰術決策空間,以及更多的娛樂化內容。
極限單車更加適用于需要長途跋涉環境,在《無限法則》中,“毒圈”并非是逐漸縮小,更像是“鎖圈”,時間一到,安全區以外的區域全部會直接變成火山灰吞噬,而極限單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快速脫離危險區域,并且相較于汽車,其隱蔽性也更加的高。
但這都不重要,極限單車在速度和地形條件允許下,可以做出各種花式特技,快樂地在空中蕩漾,才是這個背包的靈魂。
同樣作為大范圍轉移的滑翔翼背包,與自行車的功能作用卻又大相徑庭。滑翔傘原地噴射上空所帶來的是縱向的高低差距離拉開,可以無視地形進行大范圍轉移,而極限單車則是順從地形的快速轉移。
且對于戰局來說,滑翔翼噴射上空甚至可以拿著沖鋒槍進行射擊,提供了可剛可慫的戰術玩法。進可噴射上空以高打低,攻破樓頂;退可戰術轉移,飄離戰局。
而抓鉤可以算是最能玩出花的背包了。抓鉤可以積攢3個,一旦成功將自己勾過去之后玩家可以立足于固定點,也可中途松開抓鉤。這可以完成常規短距離突襲與快速規避的任務,在面對著被敵人占據高點,以高打低的無奈情況時,合理的運用抓鉤從側面和背面進行快速突襲,完全可以實現逆風翻盤。
一個很直觀的趣味策略玩法,就是利用抓鉤倒吊起來進行埋伏,試想當你踏入房間,頭頂倒吊著一個跟蜘蛛一樣的人槍口對著你的腦袋,怕是渾身冰涼。
地圖玩法上,ROE也做出了改革式創新。舊版本一個彩蛋潛水艇,伴隨著游戲更新,推出了海底寶藏的存在,每個人的背包都增添了水下推進器并配備了攻擊能力,一改之前戰術競技游戲無法水下作戰的困境,而海底寶藏除了包含常規的高級武器與裝備外,還會出現用來兌換游戲皮膚和道具的貨幣,可以說這一舉措成功激化游戲競爭,讓整場游戲的節奏變得更加快速。
6月5日,在新版本上線之后,ROE又馬不停蹄地釋放一更新消息:無人機。在當今愈加細分的戰術競技游戲市場上,開創性的設計與合理的玩法融入是各游戲不可少的差異化區隔點,而一個好的游戲作品也會像ROE般逐漸的完善自己。
在不少人都說“戰術競技涼了”的當下,作為每年必定會見到的3A年貨《使命召喚》與《戰地》也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戰術競技模式,想要在這個越來越大的蛋糕上切下一塊。面對COD15的操作,IGN給出了8.5分的整體評分;另一款3A大作戰地5,IGN則給了7.5分。
而《無限法則》則獲得了8.5分的整體評分,steam在線人數峰值6萬,好評率高于75%,并且有相當大的部分是海外玩家,這些都是在零宣傳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從二零一八年的九月上線走到現在,短短9個月便歷經四次大版本更新,小更新更是數不勝數,可以從中看到北極光(Aurora)的努力。
隨著《無限法則》加入了DirectX 12后,就已成功擠入3A的準門檻,而后續的大量的貼圖更換,將會使游戲的畫面和玩法品質更上一層樓,屆時將以更快的步伐追趕一線3A大作,畢竟這款游戲背后有如此努力(禿)的工作室和熱愛游戲的玩家。
去年,筆者評測過AOC U27U2這款四面窄邊的顯示器產品。它所具有的優秀色彩和優雅外觀令筆者印象頗深。而今,它的升級款——AOC U27U2S橫空出世。不難發現,今年的升級款在型號后面加了個“S”,筆者猜測大概是Super(超級)的意思。
那么,AOC U27U2S到底有何Super之處?我想今天這款顯示器的全面評測或許可以解答。在開始正式評測之前,筆者總結了AOC U27U2S最重要的幾個特點,以便大家對這臺顯示器建立初步認知。
1、Nano IPS技術色彩驚艷,畫面效果優異。
2、4K超高分辨率,畫面效果清晰細膩。
3、四面窄邊時尚外觀,斬獲紅點設計大獎
4、HDR400認證,畫面效果更真實。
01外觀
4K往往是高端顯示器的代名詞,而AOC U27U2S便是一款由內而外均散發著高端、奢華氣息的顯示器產品。它極具時尚、現代風格的外觀設計,榮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放在家中、辦公桌上,都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AOC U27U2S背面具有十分濃厚的藝術氣息,無論是造型還是工藝,都迸發出在其他顯示器上不曾見到過的別樣美感。復雜多樣的制作工藝,整齊有序的排列,為顯示器帶來極為強烈的品質感。
有趣的靈魂和好看的皮囊缺一不可,AOC對工藝與藝術的重新思考,為這臺專業顯示器的外觀設計賦予了另一層含義。雖說AOC U27U2S是一臺性能強悍的科技產品,但它同時也是一臺巧奪天工的藝術品。
02功能
作為一款搭載Nnao IPS面板、4K分辨率的旗艦顯示器產品,AOCU27U2S內外兼修。不僅具有典雅而富于質感的外觀,還具有豐富且實用的功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AOC U27U2S提供了種類繁多的接口,其中90W功率的USB-C接口對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設備來說十分有用。通過此接口便可一線解決這些移動設備的視頻信號傳輸、設備供電、USB HUB擴展的需求,高效又便捷。
AOC U27U2S的按鍵調節手感清脆,定位清晰,稍作適應便可熟練了解。下面來看看這款顯示器的OSD菜單。
AOC U27U2S在OSD菜單中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色彩調節選項,用戶除了可調節對比度、亮度等常規顯示參數外,還可在顏色設置中調節色溫、對RGB色彩通道進行更為細致的調整。用戶可極為自由的進行調節。
此外,AOC U27U2S還提供了PBP/PIP分屏功能,開啟后可同時顯示兩臺主機的畫面信號。如果你同時持有MAC和Windows系統的兩臺主機,就可同時連接、同時顯示,讓你的工作、學習更為高效。
03體驗
使用體驗可以很直觀的評價一款顯示器品質高低,那么下面筆者就就打開電腦軟件,和大家分享下AOC U27U2S這款顯示器在PS、Pr等專業應用場景下的使用體驗。
色彩,是一款專業顯示器的底線。得益于Nano IPS面板所帶來了畫面色彩增幅,筆者使用AOCU27U2S進行修圖、剪視頻時,只感覺畫面色彩通透飽滿,沒有發現有偏色、泛白的問題。
此外,4K分辨率的AOC U27U2S提供了非常細膩的畫面效果,在使用時絲毫察覺不到像素點的存在。除了畫面觀感更好外,4K分辨率下的桌面可顯示更多內容,瀏覽網頁時便可同時查看更多內容,而不用頻繁上下拖動,效率變得更為高效。
04測試
下面借助專業儀器來完成AOC U27U2S色彩表現方面的測試,本次測試的儀器為SpyderX Elite校色儀,測試項目包括色域、色調響應、灰階、色溫一致性、色彩均勻性以及色彩精確度。測試前已把顯示器恢復出廠設置,并進行一小時的預熱。
在色域覆蓋度的測試上,AOC U27U2S對sRGB色域的覆蓋度為100%,AdobeRGB色域的覆蓋度為88%,P3色域的覆蓋度為98%。
色調響應方面,已測量的黑色曲線應該盡量和淺藍色的“光度2.2”曲線保持一致,可以看到實測的黑色曲線和“光度2.2”曲線幾乎完全重疊,色調響應的表現出色。
灰階方面,顯示器在23%-90%的亮度下表現穩定,基本在6750K至6700K之間浮動,數據值變化較小。
在色溫一致性方面,這款顯示器的白點色溫在0~100亮度下由6800K升至6900K,色溫表現偏冷。
在色彩均勻性的測試中,可以看出顯示器左上角區域的第1象限最接近D65的標準,顯示器面板下方中間以及右側位置的第8、9象限與標準色溫值有一定差距,差距數值為2.1,顯示器整體的色彩均勻度表現還不錯。
色彩精確度方面,顯示器測試的48種顏色的平均△E值為1.20,其中最大差異為2.02,最小為0.35,當0
05總結
AOC U27U2S完美的詮釋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旗艦產品。高雅脫俗的外觀設計,精益求精的功能設定,精準飽滿的色彩表現,每一個細節都展現著這款顯示器的旗艦風范。在低調內涵的紳士外觀下,它還具有一顆豐富飽滿的內心。
強大的面板性能、多樣的功能設計,讓它擁有了為用戶提供更優秀使用體驗的實力。如果你是一名注重產品品質,對畫面色彩與細膩度有較高要求的用戶,那么AOC U27U2S是個不錯的選擇。
(777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