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長期需要伏案電腦前同學來說,繁重的工作加上Windows10默認糟糕的字體渲染,最后的結果就是又不想工作的一天,對于需要閱讀大量文字的工作來說,如果字體渲染太糟糕,甚至都不想繼續閱讀了
Windows系統裝好之后默認的字體渲染是這樣的。
大家感受一下,用慣了Windows的同學感覺好像也沒哪里不對是吧,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現在來對比一下Windows10和Linux桌面(Ubuntu21.10)與安卓系統字體渲染的差別
孰優孰劣高下立判,Windows默認字體渲染瘦骨嶙峋,Ubuntu好一點,安卓字體和Windows正好相反,圓潤飽滿,看起來舒服許多,這就是我們要優化的目標。
其實Windows字體在放大超過某個閾值之后還是好很多的,比如將記事本字體放大后,這樣看其實也還可以,不是不能接受
有沒有辦法讓UI整體縮放讓字體變圓潤呢?這其實是有的,在桌面右鍵 > 顯示設置,放大到200%
效果如下,這個字體渲染就很不錯了,但是也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屏幕可視范圍變小了,因為內容放大了,所以可視范圍變小了,如果是在1080P或者2K分辨率顯示器下放大200%,那顯示范圍太小,UI太大讓人難以忍受,如果是在4K分辨率下,放大到200%,剛好是1080P不縮放所能顯示的范圍,似乎還能接受,所以,想優化字體渲染,那就換一個4K屏吧
在4K高分屏下,某些軟件比如Listary沒有做高分屏適配,需要修改一下快捷方式兼容性
修改前后效果對比如下,修改前UI很大,并且字體很糊,修改后UI縮小,字體相對清晰
上面是從硬件方面解決問題,有沒有軟件可以優化Windows字體渲染呢?答案就是MacType
MacType是一個替代Windows自身核心部件GDI進行字體渲染的開源軟件。該軟件由中國網友FlyingSnow基于已經停止更新的gdi++開發,使用可配置性較高的FreeType渲染字體。
gdi++是一個替代Windows自身核心部件GDI進行字體渲染的開源軟件。
gdi++通過向所有進程注入自己的動態鏈接庫截取Windows GDI(gdi32.dll)的工作,轉由自己執行以進行字體渲染。
簡而言之MacType可以替換掉系統默認的字體渲染,由自己來接管默認字體渲染
使用步驟
對比圖如下,可以看到,安裝了MacType后字體會變得渾厚,圓潤
已知問題
所謂日本補丁即日本人開發的MacType補丁,該補丁可以接管UWP應用的渲染
日本補丁官網:https://silight.hatenablog.jp/entry/MacTypePatch
使用步驟:
最后重啟電腦查看效果,最簡單直接的觀察辦法就是Windows新版的設置界面(UWP應用)字體是否得到渲染
最后來幾張優化過后的效果
微軟在Win10上搗鼓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可結果……還是難以令人滿意,特別是不倫不類的UI!其實Win10的底子還是不錯的,新技術用了不少,外觀也比之前更有顏值,但……總感覺缺了點什么!有沒有羨慕隔壁的Mac界面的整齊劃一?以下這五款神器,就能讓你的Win10瞬間變身macOS。
Win10 or macOS
1. My Dock
Dock欄絕對是Mac系統的最大看點,不光是方便,那獨特的顏值也無時無刻吸引著很多人。My Dock是一款高度模仿Mac Dock的小工具,簡單來說,它能模仿兩大功能。一是底部Dock欄,二是窗口動效。
逼真感膩人的Dock欄
My Dock的Dock欄絕對能和真正的蘋果一拼高下。鼠標劃過會有動態縮放,縮略圖也和真正的Dock一模一樣。左側是應用程序,右側是已打開窗口。除了各種Windows程序外,你還可以在里面找到Finder、日歷、時鐘、天氣、Siri、Launchpad這些“原汁原味”的Mac元素。當然僅僅是圖標而已,真正的功能還是由Win10里的相關模塊承擔。
動態效果對標Mac,包含最小化、還原,以及程序啟動。整個過程沒有卡頓,就像真正的Mac電腦一樣絲滑柔順。而且這個動效并不僅限于文檔,只要是窗口,無論程序還是系統,在執行上述操作時,都能看到動畫的出現。
2. My Finder
如果說My Dock解決的是任務欄問題,那么My Finder處理的就是Mac頂部的菜單欄了。Mac頂欄是一個類似于Win10任務欄一樣的東東,卻可以根據當前所打開的程序自動變化。比方說當你啟動Word軟件后,頂欄會顯示出一些與Word有關的菜單項,而當打開Photoshop后,這里又會變成PS里的相關命令。
模擬Mac頂部菜單欄
頂欄右上角是系統參數顯示區,類似于Win10的系統托盤。這里你能看到很多與Mac外觀相近的元素,比如日期、時間、內存、CPU占用率等,甚至還有和Mac一模一樣的通知提醒以及音量指示條。
原汁原味的Mac版“提示條”
3. WinDynamicDesktop
WinDynamicDesktop是一款能夠跟隨時間自動變化的壁紙程序,用以模仿MacOS里另一項神奇功能——動態桌面。首次啟動后,我們需要授予軟件定位權,以便它能根據我們當前所處的位置,實時確定日出日落時間。和Mac里的同款功能一樣,WinDynamicDesktop也并非簡單地跟隨時間自動切換壁紙,而是根據用戶所在地的季節變化,再結合時間進行切換。簡單來說,就是你那里天黑了,電腦桌面也會天黑!
遺憾的是,WinDynamicDesktop本身并沒有內置壁紙,需要我們手工下載。而且由于服務器在國外,因此下載速度非常非常非常……慢。而這,也就是這款軟件最大的遺憾了!
4. MacType
光從軟件名稱上看,相信大家已經猜出它是做什么的了。眾所周知,Windows的字體渲染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特別是在2K、4K這樣的高分辨率屏幕上,與Mac的字體渲染完全不是一回事。MacType就是一款能在Windows上,模仿Mac字體渲染風格的小軟件。
開啟MacType前后對比(點擊看大圖)
軟件使用簡單,直接安裝即可。這里考慮到不同用戶間的設備差異,自帶了若干配置文件。不過個人感覺默認(Default)的效果就已經很好了,如果沒有特殊需求,保持現狀即可。實際效果參看上圖。
5. Listary
用過Mac系統的童鞋,一定會對它的“聚焦搜索”(Spotlight)贊不絕口。的確,相比之下Windows的自帶搜索簡直太爛了。Listary是一款類似于Spotlight的全局搜索工具,同樣支持熱鍵調出(雙擊兩次Ctrl鍵)。你可以通過輸入框,任意搜索你想要的程序或文檔,哪怕只記得其中的幾個字。
除了搜索功能外,Listary也支持簡單的數學運算,以及窗口空白處雙擊,來調出快捷菜單。相比Spotlight,Listary無論在外觀還是功能方面,都毫不遜色。
寫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期要給大家推薦的幾款小軟件,盡管搗鼓的過程可能略顯繁瑣,但完成后的效果,絕對值得你折騰一番!
欣賞你那美如畫的“macOS”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