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關子,開門見山吧!
I指的是 Interlaced scanning 隔行掃描,P指的是progressive scanning 逐行掃描。I和P是曾經那些大背頭電視,需要電子槍時代的產物,現在都是液晶屏幕,基本上已經不再談論掃描的技術概念了,通常只說P。
P和K都是指橫向或者縱向的像素行數或列數,通常P代表的是縱向的像素行數,通常K代表著橫向的像素列數。
在數字技術領域,通常采用二進制運算,而且用構成圖像的像素來描述數字圖像的大小。由于構成數字圖像的像素數量巨大,通常以K來表示。
2的10次方即1024,因此:1K=2^10=1024,2K=2^11=2048,4K=2^12=4096。1K約等于1000P,2K約等于2000P,4K就約等于4000P。
4K就是一個屏幕的橫向上有將近4000列像素。
比如微軟Surface book 15寸,實際分辨率為3000x2000(縱橫比1.5),按照原始通用定義,既可以說這個屏幕是3K屏,也可以說這個是2000P屏幕,當然更精確地應該說這個屏幕是3K,2000P屏。
比如三星的32:9超寬帶魚屏,實際分辨率是3840x1080(3.56),按照橫向像素計算,這是個4K屏,按照縱向像素計算,這是個1080p屏,一個屏幕又是4K屏,又是1080P屏,是不是很奇怪,要是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很容易被銷售忽悠的團團轉,但是你懂了原理,就明白了為什么這么說。
也許有的人會說1080P是1920*1080,2K是2560*1440,4K是3840*2160,其實這也沒錯,不過這通常是電視行業的標準,基礎的縱橫比是16:9,而現在各種各樣的屏幕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視頻格式越來越多,不能直接把電視行業的規則套用到其他領域。
以上就是《3分鐘了解1080i、1080p、2K、4K是什么意思》全文。
腦屏幕是實現人機交流的窗口,它是電子文件通過特殊的傳輸設備顯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顯示設備,它分為LCD、CRT、LED等種類,它是由液晶模塊、控制板、逆變器等組成,液晶模塊里面是由玻璃基板、時序電路、燈管與背光組成,控制板是通過信號轉換左右 把各種輸入格式的信號轉換為固定輸出格式的信號,比如1024*768的屏輸入信號可以是800*600,可以是1024*768,最終轉化的模式都是1024*768,逆變器指的是產生高壓,用于點亮燈管,關于這些我們做個了解就行了,下面我們就直接來了解顯示器中比較重要的三個參數,一個是分辨率,一個是刷新率,另一個是色域,介紹如下!
分辨率。
分辨率
它是指縱橫向上的像素點數,單位是PX,分辨率的高低決定了它在屏幕上顯示的信息,以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來衡量,就相同的屏幕來說,分辨率越高,屏幕顯示的就越清晰,分辨率越低就越模糊,比如1920*1080指的是水平含有像素是1920個,縱向含有像素是1080個,它的像素比640*480要清晰,比3840*2160要模糊。
刷新率
它指的是屏幕畫面每秒鐘被刷新的次數,刷新率也分為垂直刷新率和水平刷新率,一般我們提到的刷新率指的是垂直刷新率,它以Hz為單位,刷新率越高,屏幕的圖像就越穩定,就越流暢,對眼睛影響就越小,舉個例子我們就能理解了,比如我們看的電影,其實每一個動作都是由很多的靜止畫面疊加而成的,刷新率越高,畫面疊加的次數就越多,畫面銜接得也就越流暢越自然,刷新率越低,銜接的畫面也就會出現卡頓的現象,再打個比方,75hz的刷新率肯定是比60Hz刷新率的顯示器更清晰流暢,一定比144Hz刷新率的屏幕卡頓。
刷新率。
?色域
我們現在也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自己的電腦屏幕是45%色域、72%色域、100%色域,尤其是在買筆記本電腦的時候,其實色域是指NTSC標準下的顏色綜合,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對產生的顏色總和,在計算機圖像運行中,色域就是某種顏色的子集。45色域、72色域、100色域也只是說明屏幕的色彩更豐富,顏色更穩定。
電腦屏幕。
?上面就是有關于屏幕的重要參數介紹了,除了這些參數之外,我們還得要關心屏幕尺寸大小,屏幕的直面曲面,在選擇屏幕之前,我個人認為預算高一點的還是選擇好一點的屏幕,一來是保護眼睛,另外一方面畫質更流暢清晰,增加我們的使用感受舒適度。不知道大家的屏幕都是怎么選擇的?歡迎留言評論!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盜用!文章、圖片均原創,原創作者:朱虎!本人專注分享簡單易懂數碼科技類防坑防騙的知識,與大家互相學習,一起進步!感謝大家的點贊與關注!下期我們再見!
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高清顯示屏早已成為電腦使用體驗的重中之重。無論是辦公、娛樂還是創作,優質的顯示效果都能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要真正發揮顯示器的最佳性能,分辨率的設置是關鍵所在。
分辨率,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實則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它不僅決定了屏幕上每一個像素點的排列密度,更影響著圖像的清晰度、色彩的還原度以及整體的顯示效果。分辨率就像是一把調節顯示質量的"萬能鑰匙",把握得當,定能讓視覺體驗達到無與倫比的高度。
分辨率基礎知識
在深入探討如何調整分辨率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這個概念的基本內涵。分辨率,顧名思義,就是指屏幕上能夠顯示的像素點的數量。它通常用兩個數字表示,如1920x1080,前者代表橫向像素點數,后者代表縱向像素點數。
分辨率越高,屏幕上能夠顯示的像素點就越多,圖像的細節就越豐富。反之,分辨率較低時,圖像會顯得粗糙,細節也會變得模糊。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觀看高清電影時,會選擇更高分辨率的顯示設備,以獲得最佳的視覺體驗。
目前,常見的分辨率標準有1920x1080(1080P、2560x1440(2K、3840x2160(4K等。1080P被廣泛應用于家用電視和普通顯示器,而2K和4K則主要用于專業級顯示設備,如大尺寸電視、影院屏幕等。
分辨率的設置不僅影響圖像質量,還會對顯示效果產生其他影響。例如,在較低分辨率下,屏幕上的內容可能會被拉伸或壓縮,造成變形;或者出現黑邊,浪費掉部分顯示區域。合理設置分辨率,對于獲得理想的顯示效果至關重要。
查找最佳分辨率
如何為您的電腦找到最佳的分辨率設置呢?這里有幾個建議:
Windows操作系統會根據您所使用的顯示器,自動推薦一個分辨率選項。這通常就是顯示器支持的最高原始分辨率,能夠充分發揮硬件的性能。以一臺24英寸寬屏顯示器為例,Windows可能會推薦1920x1200的分辨率,并在選項后標注"(推薦"字樣。
您也可以查看顯示器的說明書或官方網站,了解它支持的原始分辨率。大多數情況下,使用原始分辨率可以獲得最清晰、最細膩的顯示效果,畢竟這是顯示器被設計用來輸出的最佳分辨率。
根據您的實際使用場景來選擇合適的分辨率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例如,如果您主要使用電腦進行辦公或文字處理,那么較低的分辨率設置或許更為合適,因為它可以讓文字顯示更大、更清晰;但如果您經常處理圖像或視頻,那就需要選擇更高的分辨率,以確保細節的還原度。
找到最佳分辨率需要綜合考慮顯示器硬件、系統推薦以及個人使用需求。只有三者兼顧,才能真正發揮出顯示器的最大潛力,為您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
分步調整分辨率
確定了最佳分辨率之后,接下來就是實際調整的環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