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高級人力資源專家克拉克?坎貝爾看來,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出現,使得傳統管理失效,解決層級結構的組織形式在現代環境下面臨的難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扁平化。當企業規模擴大時信息扁平化是什么意思,原來的有效辦法是增加管理層次,而現在的有效辦法是增加管理幅度。當管理層次減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時,金字塔狀的組織形式就被“壓縮”成扁平狀。在因特網和電腦異地聯網成為可能之后,極大地推動了扁平化管理。
傳統層級結構的組織形式,源于經典管理理論中的“管理幅度”理論。所謂管理幅度指的是,在一個組織結構中,管理人員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直接下屬的數目。按照管理幅度理論,一個管理者由于精力、知識、能力、經驗的限制,所能管理的下屬人數是有限的。
著名管理學家格蘭丘納斯認為,管理幅度應限制在“至多5人,可能最好是4人”。隨著下屬人數的增加,可能存在的相互人際關系數將呈指數增加,信息量和管理難度也隨之增加,當下屬人數增加到一定程度,就超越了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范圍。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出現,使傳統的管理幅度理論日益失去其存在的現實基礎,不僅從管理實踐上顛覆了傳統企業組織的層級結構,而且改變了以金字塔狀結構為支撐的管理思想,并促進了所謂的經典管理、科學管理走進歷史,被現代管理迅速取代。信息化更為跨越企業舊體制的障礙,消解龐大的層級結構,達成扁平化管理的目標開辟了新途徑。
企業層級結構的困境
基于層級的管理。傳統組織的一大特點表現為層級結構。通常在一個企業中,高層、中層、基層管理者組成一個金字塔狀的結構。被奉為“經營管理理論之父”的法約爾提出的“管理十四條原則”,集中體現了這一特征,其中尤其強調上級不能越級指揮,下級不能越級請示匯報。這一管理理念不僅在傳統理論中被奉為經典,而且在廣泛的管理實踐中大行其道。
層級化的信息流。從信息流來看,位于金字塔頂的董事長和總裁,他們的指令(信息)通過一級一級的管理層,最終傳達到執行者;基層的信息通過一層一層的篩選,最后到達最高決策者。層級結構的組織形式,在相對穩定的市場環境中,是效率較高的一種組織形式。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無論是企業規模的擴大,還是企業運營質量的提高,層級結構的組織形式和作為其指導思想的經典管理理論,都遇到了強大挑戰。如IBM最高決策者的指令,按照法約爾的理論,要通過18個管理層最后傳遞到最基層的執行者,不但時間極其緩慢,而且傳遞過程中的失真和扭曲程度可想而知。
層級結構的困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層級結構的企業組織形式在經營管理實踐中遇到了強大挑戰,歸納起來包括兩方面,其一是企業組織規模越來越龐大,產生了一大批被稱為“恐龍”的超級跨國公司,企業管理層次已經多得難以有效運作,尤其是信息傳遞過程在龐大的層級中的失真和扭曲,不僅加大了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帶來管理的失靈。其二是企業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要求企業的管理運行必須快速應變,具備極強的適應性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而管理層次眾多的層級結構所缺少的,恰恰是一種對變化的快速感應能力和適應性,其信息傳遞的效率和信息的處理能力成為重要的掣肘因素。
人性的發展。法約爾所倡導的一般管理理論通過強調專業化和等級制度,以求使企業組織的效率最大化。這兩個概念應用于企業管理的實踐中,一方面使組織設計日趨僵化,另一方面較少關注人信息扁平化是什么意思,只把人看成齒輪上的一環。這些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社會人性的發展,尤其是網絡應用迅速普及的信息化時代,需要更加重視人的個性化趨勢和橫向的信息共享能力,知識時代的管理必須體現對人的尊重。
信息時代扁平化組織形式
扁平化量變,促管理質變
如何解決層級結構的組織形式在現代環境下面臨的難題?關鍵是一個“變”字。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改變層次的量,以實施組織結構的扁平化的量變,促使企業經營管理發生質的飛躍。當企業規模擴大時,原來的有效辦法是增加管理層次,而現在的有效辦法是借助新的理念和新技術平臺增加管理幅度。當管理層次減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時,金字塔狀的組織形式就被“壓縮”成扁平狀的組織形式。近些年,許多企業進行了扁平化組織結構的探索與嘗試,取得了許多實踐經驗。
突破管理信息瓶頸
扁平化得以在世界范圍內大行其道的原因,一是分權管理成為一種普遍趨勢。金字塔狀的組織結構是與集權管理體制相適應的,而在分權的管理體制之下,各層級之間的聯系相對減少,使扁平化的組織形式能夠更加有效地運作;二是企業快速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傳統的多層級組織形式,笨重的信息傳遞和處理機制,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為了不被淘汰,就必須實行扁平化;三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基于網絡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出現,使得橫向的信息共享、協調和管控更加有效,突破了管理幅度理論并使之逐漸失去其有效性。
在傳統管理幅度理論中,制約管理幅度增加的關鍵,是無法處理管理幅度增加后指數化增長的信息量和復雜的人際關系,而這些問題在計算機網絡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和信息傳遞能力面前迎刃而解。實踐表明,與組織結構扁平化相伴隨的是企業內部作業的流程化,在集成化的管理信息體系支持下,職能部門原來的日常工作職能被整合到流程團隊之中,使業務在企業內部得以無障礙流轉。
信息技術更需要信息化思想
以產品銷售渠道的扁平化為例,傳統的銷售渠道是多層次批發,渠道層次多、環節多、渠道長,渠道鏈上的經銷商數目呈指數級數發散,這是一種典型的層級結構組織形式。而現在大多數優秀企業已經摒棄了這種渠道形式,而代之以扁平化的渠道形式。這一趨勢表現在:渠道層級減少,渠道縮短,而渠道寬度大大增加。扁平化銷售渠道最顯著的特點,首先是渠道直營化,其次是渠道短寬化。
在因特網和電腦異地聯網成為可能之前,市場信息的傳遞只能通過電話、傳真、信函等方式進行,公司難以對眾多經銷商提供的、來自市場的大量原始信息進行處理,企業的信息反應能力極度緩慢。在當時情況下,金字塔型的渠道結構有利于信息的處理和傳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網絡技術和功能強大的營銷管理軟件,能夠對眾多經銷商反饋的大量信息進行快速處理,并能通過因特網將企業的信息“集群式”整合,即在同一時點向所有對象傳送信息,與經銷商實現信息協同。因此,渠道扁平化過程中所遇到的信息的傳遞與處理問題,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便可迎刃而解。
現代信息技術在經營管理實踐中的有效實施和推廣應用,不但對推動銷售渠道扁平化趨勢的發展做出了實質性貢獻,而且促使人們對原有的管理理論和經營理念重新認識,并在改變了的經營管理實踐中逐步接受和理解信息化思想。
變通了的虛擬扁平化
改變與阻力
改變層級結構實施扁平化組織形式盡管優點很多,但作為新生事物其成長面對阻力在所難免,有習慣思維的影響,有官僚作風的惰性,還有既得利益群體的阻力等許多因素。一般意義上的扁平化通過減少管理層次,增大管理幅度,面對這些阻力企業很難達到精簡組織結構、優化管理流程、提高運作效率的目的。因此,探索管理實踐中行得通的途徑,以推進現代管理很有現實意義。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其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快速的信息傳遞能力以及可靠的信息共享能力,提供了繞過和跨越這些障礙的現實有效方式。實踐表明,在避免削減中間層、避免對原有的組織結構做大規模變動的情況下,以管理信息化思想為指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平臺,依托“虛擬”手段也能夠實現傳統組織扁平化的效果和功能。
虛擬扁平化之變通
虛擬扁平化是在傳統金字塔組織結構的基礎上,應用現代信息處理手段達到扁平化的基本目的。即在傳統層級結構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共享,使信息流不必通過管理層次逐級傳遞,從而增強組織對環境變化的感應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通過計算機網絡快速和“集群式”的方式傳遞指令信息,達到快速、準確指令的目的,避免失真現象。
例如微軟的“數字神經系統”,一方面提供許多數字化知識輔助決策,另一方面能讓壞消息傳得更快,當公司的任何地方出了問題,相關信息不必一級一級向上匯報,避免等問題大到無法解決時才被決策者發現。
虛擬扁平化實踐,通過建立集成的數據管理平臺、流程監控平臺、文化交流平臺,將監控的對象符號化;通過加快信息傳遞,縮短信息鏈條,減少管理層級;通過企業流程優化和固化,強化管理手段,適度弱化對管理者能力的要求。然后分階段地消解原有等級架構的實際意義和存在的價值,使之升華于無形,最終達到管理體制的全面更新。這是借助虛擬扁平化的變通以減小阻力,達到扁平化實際目標的積極探索。
新思想與新技術偕行
現代管理新思想與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管理體系偕行同進,表現在三個方面,企業在分工基礎上管理的系統性趨勢,與信息化管理體系的精細、規范和嚴謹相互呼應;作為現代企業組織結構基本原則之一,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層次,以形成最短的指揮鏈,與信息化管理體系通過計算機網絡快速和“集群式”的方式傳遞信息,共同達成了快速、準確地指令以及高效、客觀地反饋信息的管理目標;加大管理幅度以突破控制能力極限的要求,與信息化管理體系所強化的管理者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數據管理能力,沿著共同的方向協同前進。
因此,有目的設計的、支持虛擬扁平化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將超越既有的管理體制,即使在傳統金字塔組織結構尚未被打破的情況下,虛擬扁平化也能夠引領傳統的組織結構逐步改變、共同前進。
現代社會中人的影響力,來源于權威的成分比重越來越小,知識和信息等因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也是分權成為一種潮流的原因,同時將是傳統金字塔組織結構走向瓦解的動力;而借助計算機網絡實現的信息共享,一方面使得人的個性解放在企業組織架構中成為可能,另一方面為企業成員個人精神力量的解放和新的價值體現提供了平臺和空間。
因此可以期待,新思想與新技術的偕行必將成為兩大引擎,從而推動企業組織、社會組織以及生活和勞動在其中的每一個人共同發展、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