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
綜上所述,建議大家進行家庭組網的時候,不用考慮自己的光貓有沒有路由功能的問題了,直接橋接一個路由器來實現家庭組網的“有線+WiFi”的網絡環境,在路由器里撥號上網即可,至于光貓就讓它“安全”的待在弱電箱里(多媒體箱)為我們默默服務吧。
如果您有任何網絡問題,歡迎留言、私信與我探討;
您的關注、留言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萬分感謝。
實在家里走光纖并不是什么高端操作,只是很多數碼愛好者覺得高端而已。這件事并不是很困難。
只不過這里有一些小的誤區,需要和大家講一下。
光纖并不是說你家寬帶的入戶光纖,前幾天有個粉絲回復說家里已經布置FC光纖了。這就有點讓人嚇一跳了。后來再問問說是螺絲接頭的特穩定,原來是FC頭啊,粉絲還問iN“你以為呢?”,只好作答“我覺得也是這種東西……”
一般寬帶入戶的時候會給大家一個SC大方口的接口,在SC接口下接入SC-SC單模尾纖,這樣家里的光貓和尾纖連接就算是光纖接入了。
光纖接入后只是你家里的貓有光纖接口,這件事已經很普遍了,沒啥可說的。如果你要讓家里的其他設備,例如臺式機、交換機接入光纖,那么大概率的會使用LC小方口光纖配合光模塊來接駁。
一般的情況下也就是這種接入方法:
只要家里有兼容SFP光模塊的設備,接入這種光纖也是超級無敵簡單的事情,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至于光模塊你可以想象成網線的水晶頭,只不過這是一種有源設備比水晶頭復雜一點點而已。
不過咱們今天首先要說的是光纖,其他回頭有時間再講。
首先,光纖和網線一樣都是非常怕彎折的,所以布置光纖的一個很重要的要點在于你的設備光纖接口一定要留出來足夠大的空間,以免光纖被彎折。
很多人在家里的臺式機由于在意空間問題,會喜歡把臺式機的尾部推得盡量靠墻,這樣做就很不好,一來影響機器散熱,而來你如果在裝光纖網卡的時候光纖很容易被折彎,導致速度降低。
其次,咱們得聊聊所謂的隱形光纖。
目前為止最坑爹(沒有之一)的通訊線材就是隱形光纖。
在這個市場上廠商為了迎合消費者的想法,已經把隱形光纖做得越來越細了。如果只是平行鋪設沒有太大問題,但是一旦遇到轉角、磕碰、甚至設備的拉扯這種極細的光纖很容易出現斷裂現象。所以在現階段,大家還是默默地把隱形光纖從購物車里刪除吧,這玩意除了坑爹之外并無太大實際意義。所以別太為了美觀,讓網絡在一個不確定的狀態下掙扎。
好了說具體的怎么做:
寬帶的入戶光纖,可以讓裝寬帶的時候把皮纖給足,“足”到這跟入戶光纖足以到達你的房間中任何的位置。例如iN這邊,入戶光纖本來是到弱電箱內的。由于網絡布置機柜是放在廚房的,在通光纖的時候特地讓師傅換了根更長的,一直延長到了廚房的設備間位置上。
不僅僅如此,還要留出足夠的余量在后期繼續做冷接或者接法蘭。
到了設備上,就要選擇最短、最少接頭數量的方式,一般的情況下光纖從法蘭出來后,都會選擇極短的光纖跳線進入設備。
這里就用到了30cm的光纖尾纖:
到設備上接入也就是這個樣子了:
再配合理線架,既保證了光纖距離短又能保護光纖不被碰撞彎折。
同時這里還有一個過彎的技巧,接光纖的時候盡量不要使用設備接口正上方理線架出口,錯開幾個位置,光纖的空間將更舒適一些。
到各個不同房間設備部分的光纖建議使用成品光纖跳線。這個東西比網線還便宜,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要精確的測量所需要的光纖長度,然后依據測量的長度購買合適范圍的光纖跳線。
在布置光纖跳線的時候遵循著有橋架用橋架,沒橋架用線槽,沒線槽用線管的原則,實在都沒有的情況下,就不太建議鋪光纖了。
如果你選擇了明裝光纖,就又掉進隱形光纖一樣的陷阱內了。尤其是雙LC接頭的光纖跳線,你可以相信iN,你很難把雙街頭的LC光纖在墻面上用幾個釘子釘的既漂亮又不影響通訊。
當你選擇購買成品光纖跳線的時候,你還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成品光纖的長度并不一定是你所需要的長度,那么你就可以往長處購買,比你的需求多3-5米的光纖都是可以支持的。
一般的情況下在家里布置光纖的“高端”玩家也都或多或少的有這么一個機柜了。光纖布置的另一個原則就是盡量別直接進入到機柜的設備中。
iN親眼看到過最恐怖的光纖接入是這樣的:
所以說,直接進入設備就有那么點不地道的意思了。
你如果有機柜,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機柜內增加一個儲纖箱。
一般家用1U高度的小箱子就足夠了,這種箱子大約能儲存48根光纖,家里用也綽綽有余了。
光纖可以從一端進入儲纖箱
在儲纖箱內將過長的光纖纏繞在線纜軸上:
推入線軸,讓合適長度的光纖從儲纖箱的另一端伸出:
這樣你機柜里面最難整理的光纖也就整理完畢了。
再配合理線架進設備就完全OK了。
所以說,在家布置光纖并不是一根光纖跳線一頭連接到交換機、另一頭連接到電腦,在光纖的路徑上有太多的文章是可以做的。如果你真的打算做光纖布線,可以參考餐卡,別光只買一根光纜兩個光模塊,該買的小附件也得一起搞起來。
—電小白科普系列(14)
現在家庭上網,已經逐步用光纖取代了傳統的8芯寬帶網線。但是接入方式發生了變化,由于家庭用網的情況不同,入戶線的位置等條件制約,接線方式變得相對復雜。
光貓是光纖接入終端設備,它可以將入戶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從而實現光纖上網。
我們平時辦理好的寬帶,入戶后,連接的第一個設備就是光貓,光貓的網絡來源連接的是光纖,解調的是光信號。
光貓一般只有1-2個LAN口,用于連接路由器或者電腦。所以,如果多臺設備上網,就需要安裝路由器。
光貓一般只能提供有線上網服務,如果要實現無線上網,需要配合路由器使用。
光貓不需要設置,屬于即插即用的設備。
這就是光貓
路由器是一種網絡連接設備,它可以將不同的網絡互聯互通,從而實現多臺設備共享網絡資源。而家用路由器 ,是把光貓的信號轉換為寬帶網絡LAN信號。
路由器一般有多個(4-8個)LAN口,用于連接多臺電腦或者其他網絡設備,如打印機、智能電視等。
路由器還可以提供有線和無線兩種上網方式,可以通過設置無線名稱和密碼來建立無線網絡。
路由器需要設置,以提供定制化的有線網絡和無線WIFI服務。比如網絡名稱、密碼、IP地址、默認網關等設置,就是在這一步完成的。具體的設置方法,筆者自動化專輯中有專門的文章介紹。
這就是路由器
現在交換機已經不是以往單位用的那種大機柜,體積大,占據大的空間。一個家用交換機跟一個寬帶“貓”差不多大,跟人的手掌差不多,而且帶寬已經過G(千兆)。是不是感覺“很爽”?這就是技術發展的魅力。
家用交換機其實就是把網絡信號一路變多路的設備,它可以每路都達到交換機的銘牌帶寬。而傳統的Hub,也是起到一路變多路的作用,但是各分路帶寬之和不能超過銘牌帶寬。
這就是交換機
目前電信部門提供的帶寬已經至少在300M以上,他們會建議你直接訂購1G以上的服務。
這里需要澄清幾個概念:
什么是帶寬:就是電信提供的數據服務的每秒流量。所謂1G,就是每秒至少可以提供1000兆位的傳輸服務。
需要多少帶寬:要看你用網絡干什么。如果只是上網看看網頁、追劇、聽歌,其實有個百兆級就足夠了。如果你要玩高清晰度場景的網游,帶寬就需要高一點,否則會卡得你恨不得砸電腦。還有,如果你經常下載電影,帶寬也可以訂購寬一點的。
帶寬有哪些陷阱:其實,你能得到的帶寬還和應用服務提供商(如游戲網站、電影電視提供商)的服務器速度、對方的網絡數據提供能力,公共網絡的暢通度等因素有關,不是你在電信部門訂購了高帶寬,就一定能速度快。好比你從4S店開出來100臺車(你訂購的帶寬),但是能不能同時并排開上馬路,還取決于馬路的寬度。如果馬路只有6車道,你同時也只能并排開6臺。另外,給你的馬路再寬,但是應用服務商(游戲網站、電影電視提供商)給出的數據流量不足,再寬的馬路,你也可能只能開出兩臺車,你訂購的帶寬一樣用不上。所以,訂購帶寬不是越高越好,要考慮具體情況,否則就是白浪費錢。
換句話講:應用服務商提供的是你能得到什么東西、多少東西(商品),電信訂購的帶寬是允許你最大裝載多少東西,而公共網絡限制的是你行走的道路品質,如路面寬窄、是否顛簸坑洼。從電信訂購多大的帶寬,也要看其它兩個條件。
筆者購房時,墻內的網線安裝很雞肋,進線口在主臥,臨近地面20公分,沒有安裝分線盒,只是一個水泥豁口。不得已,自己在這個位置做了一個小柜子,既作為進線入口,又作為儲物柜。
最尷尬的不是沒有標準的柜子,是進戶網線、去3個房間的支路網線都僅留了十幾公分,無法長距離引出。這就決定了,進戶光貓、交換機位置都要放在緊貼墻壁豁口的離地20公分高度的位置,也就是柜子里,非常憋屈。
而光貓擴展口少,只有2個,據說有的只有1個,無法滿足去幾個房間的要求。
更尷尬的是,家里手機往往需要WIFI,帶著WIFI天線的器件,在柜子里非常局促的空間又放不下。只得又在柜子頂部再裝一個路由器,進行有線網絡轉接和提供無線WIFI信號。
于是,筆者家里的光纖入戶線路就變成了如下這個樣子:
1、光貓:由光貓(家庭網關)接入光纖信號,分出兩路,一路接家庭電話座機,一路去路由器。光貓靠近墻壁豁口安放。
2、路由器:放在家里合適的位置,由它提供有線上網信號端,以及家庭手機等無線設備的上網WIFI信號。為了WIFI信號好,特意買了一個千兆帶寬的,6天線的路由器,安防位置高一些,放在空曠的位置。
3、TPLINK交換機:路由器再分出一路8芯網線,甩回水泥墻壁網線豁口處,接到TPLINK交換機上,由它負責把信號傳送到各個房間。為兩個房間的電腦、客廳的網絡電視提供有線網絡信號。
家庭光纖入戶接線參考圖
由于沒有標準的通訊進線柜,又不想重新穿墻內網絡線和鑿墻安裝通訊柜,只得自己琢磨著用這個法子解決了。
朋友們,看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