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界2024年4月5日消息,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蘋果公司申請一項名為“數字助理對象放置“,公開號CN117836741A,申請日期為2022年8月。
專利摘要顯示,提供了用于在計算機生成現實(CGR)環境內操作智能自動化助理的系統和過程。例如,接收調用數字助理會話的用戶輸入,并且作為響應,發起數字助理會話。發起該數字助理會話包括在第一時間將數字助理對象定位在第一位置處,該第一位置在該CGR環境內但在該CGR環境的當前顯示部分之外,以及提供指示該數字助理對象的該位置的第一輸出。
本文源自金融界
融界2024年4月1日消息,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蘋果公司取得一項名為“上下文計算機生成現實(CGR)數字助理“,授權公告號CN110942518B,申請日期為2019年9月。
專利摘要顯示,本公開題為上下文計算機生成現實(CGR)數字助理。在一種具體實施中,一種提供上下文計算機生成現實(CGR)數字助理方法是在被提供為遞交CGR場景的設備處執行的,該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非暫態存儲器以及一個或多個顯示器。該方法包括獲取表征由圖像傳感器捕獲的視場的圖像數據。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圖像數據中識別多個上下文CGR數字助理中的一者的上下文觸發器。該方法額外包括選擇多個上下文CGR數字助理中的一者的視覺表示,其中該視覺表示是基于上下文并且響應于識別出上下文觸發器而選擇的。該方法還包括通過顯示多個上下文CGR數字助理中的一者的視覺表示來呈現CGR場景,其中視覺表示提供與上下文觸發器相關聯的信息。
本文源自金融界
WDC 2016上,Siri升級并支持Mac成為一大亮點。macOS系統中的Siri,不僅支持傳統語音功能,還能對文件搜索、發送郵件等任務進行支持。
“幫我找個今天創建的文檔”——它可以在Finder里找那些在今天創建的文件;
“幫我在應用商店里搜索QQ”——它會調用App Store并搜索QQ;
“發個郵件給xx@leikeji.com”——它會問你主題是什么、內容是什么,一步步完成發送郵件。
(圖片來源:deviantart)
看上去蠻中用的。然而,macOS上的Siri其實還是很雞肋。
為什么這么說?且聽摩卡君(微信ID:leitech,關注搶紅包)娓娓道來。
Siri:在打字不方便的時候讓你方便
iPhone 4s是iPhone最經典的一代產品,首次搭載了Siri、整合了iCloud云服務成為其在軟件層面的亮點。在Siri面世之后,越來越多的手機開始將語音助手當做標配功能,一些互聯網公司和創業公司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語音助手。
最初幾年Siri主要任務是配合用戶的調戲需求。
最近兩年,Siri正在越來越聰明:它聽得懂方言,有一定抗噪能力,能完成諸如設置鬧鐘、添加日歷這樣的任務。它正在從一款小眾玩具,淪為大眾工具。今年WWDC上,蘋果公布Siri每周提供20億次服務,去年這個數字僅為10億次,增長率達到100%。谷歌、百度等公司公布的相關數據同樣表明了語音助手的類似增長。
Siri越來越實用,蘋果還將其能力開放給開發者,越來越多的App將會支持Siri的調用和交互。為什么手機上的Siri需求會變得如此強烈?
我們必須認識到,手機的先天缺陷不適合“打字錄入”。為什么許多人至今對黑莓手機念念不忘?因為黑莓手機擁有QWERT實體鍵盤,在手機中的輸入能力屬于上乘。現在手機走向觸摸屏時代,輸入遠遠沒實體鍵盤迅速和準確,更別想跟PC鍵盤相提并論了。還有,手機的使用場景,很多時候是不方便打字錄入,走路、擠地鐵、站著排隊……都不大方便打字。
這時候,“語音”就成為很好的交互方式。
還有兩種場景,非常適合語音助手的使用。
一個是安靜的家里,我們躺在沙發上、在廚房做飯、在我是跟TA啪啪啪,都不方便或不愿意打字。所以越來越多的電視遙控器支持語音控制,Google I/O大會發布了Google Home智能音箱,Amazon 的 Echo,都是主張用語音去與互聯網交互;
還有一個場景是車里,司機雙手不空,用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模式還可能會死人,想操作手機撩妹怎么辦?語音成為非常優雅的解決方案,方向盤上有個按鈕,長按啟動語音,或者通過“hey siri”這樣的語音命令喚醒,然后就可以打電話、聽音樂、查天氣什么的了。
顯然,Siri最適合的場景是:打字不方便時。
PC打字很方便不需要Siri,在辦公室不適合Siri
好,現在回到macOS的 Siri上。
macOS 的Siri的啟動方式是:用鼠標點擊一個圖標,或者按鍵盤上的Fn鍵。這說明什么?操作Siri時用戶就在電腦面前,用鍵盤打字、用鼠標點選,很方便,效率很高。這時候,為什么還要用Siri?答案是:為了用Siri而用Siri。一會兒語音、一會兒鍵盤、一會兒鼠標的去發一封郵件,還得承擔識別不準的小概率風險,如果不是蛋疼,摩卡君(微信ID:leitech)斗膽猜測,沒幾個人會這么做。
WWDC上蘋果高管舉例Siri 的功能
有人說,我就是打字太慢,語音操作更方便。
如果真是這樣,問題又來了:你使用筆記本電腦,很多場合是在辦公室。這類公共場合,并不適合用語音去操作一臺設備的。為什么?你會影響別人。不信你試試每天在辦公室用Siri久了會不會被同事在內網狂罵、最終被HR部門除名。
Siri更適合私密空間:車里、家里,或者說,不那么影響他人的開放空間,比如戶外,而這些地方,沒有PC太多存在空間了。
為什么蘋果執意讓macOS上馬Siri?
為什么蘋果還要讓macOS支持Siri,并且將之當做一個亮點呢?
摩卡君(微信ID:leitech)想有這些可能的理由:
1、兼容身體限制型用戶。
這是Windows、OS X(macOS)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為少部分特殊用戶設計,體現人文精神,不是每個人都能使用鍵盤打字,對于一些殘疾人,語音交互更方便。
2、Windows 內置了 Cortana。
微軟在手機上沒什么存在感,PC上Windows 10開始將Cortana當做一個亮點,盡管大部分用戶不會用,但它卻成為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古老的PC市場能玩的確實是不多了。
既然Windows有了Cortana,macOS為什么不能有Siri?這不是神邏輯,太多廠商會因為“友商有了我們就要有”。蘋果當年不會,現在難說,畢竟它越來越多地表現出“跟隨者”而不是“引領者”的氣質。而且,如果macOS不支持Siri,用戶在macOS上使用Cortana咋辦?Cortana已經兼容macOS……
3、macOS黔驢技窮需要亮點。
與Windows一樣,macOS以及其前身OS X已發展幾十年,現在還能有什么新的亮點功能嗎?很難。現在,兼容Siri,成為了最大的亮點,目的達成。
4、支持Siri不需要太高的成本。
Siri移植到macOS,更多是軟件層面的工作,不會涉及太多改動,頂多開發了幾個新功能,比如Finder文件搜索。MacBook自帶麥克風,在硬件上有條件。倒是Windows的很多電腦,自己沒有麥克風,為了用Cortana,還得配個麥克風,也是醉了。
5、蘋果努力讓Siri無處不在。
Siri并不只是一個語音助理,它的本質是一個人工智能應用,而這是所有科技巨頭都在大力布局的,尤其是AlphaGo戰勝李世石之后,AI被視作是互聯網之后的下一幕。Google剛推出Assitant,基于Assitant又有Google Home;Amazon 則有 Echo以及其內在的Alexa語音助理;蘋果人工智能的核心,就是Siri。
未來,蘋果會讓其所有設備都siri Inside:Apple TV、MacBook、Mac、iPhone、Apple Watch、iPad,以及未來可能會出的別的什么新玩意兒,比如汽車,都會支持Siri,它們都可以跟你“對話”。
這樣來看,用戶是否需要Mac上出現Siri,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你說呢?
(題圖來自于igeeks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