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都說維修電腦和維修手機的師傅很壞,維修收取高昂的維修費,還有人說維修店會偷換手機或電腦內的配件,我做維修行業已經十幾年了,但我從未坑過任何一位客戶,市面上不排除有部分維修店的確“手不干凈”,說到這里我想跟大家貼心聊一聊,聊一聊我目前掌握的電腦店坑人手段,如果你不懂電腦配置,那就請你謹防維修店那間“小黑屋”,有些“小黑屋”的恐怖程度不亞于恐怖屋。
維修電腦
不是每家電腦維修店都坑人,但也并非沒有坑人的電腦維修店,坑不坑人完全是看維修人員的品德和職業道德,我最近也聽過不少被坑的客戶反饋,有電腦固態硬盤被偷拆或偷換情況,有硬盤被換成有壞道或陣列報錯的情況,有內存條被拆或被換的情況,有CPU被換的情況,還有主板上的芯片被換的情況等等,在維修電腦時,電腦內有多硬盤或多內存條的朋友們就要格外注意了,有些電腦店故意說你電腦內存條或(和)硬盤壞了,然后他充當好人幫你把“壞”內存條和(或)固態硬盤拆掉,“故障”也解決了,請記住:即便如此,寧愿給維修店手工費或維修費也要要回被拆的內存條和固態硬盤。
“手術臺”上的待維修電腦
如果電腦內存和硬盤被拆掉或者被換掉,退一萬步說,電腦至少還能用,但維修主板就十分復雜了,主板故障也復雜,有些故障電腦主板想要修好的話,那必須要“報廢”另一臺電腦主板,有些電腦維修商就動了惻隱之心了,拆芯片互換或直接把整個電腦主板給換掉了,對于不專業的人根本無法察覺。還有些無良維修商專門在網上購買一些電腦“尸體”,這里的“尸體”是指電腦某硬件或者整臺電腦,曾經就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網上還有人賣壞CPU和內存條及固態硬盤等硬件呢?難道真有人那么傻,花錢買壞電腦硬件回來研究和收藏紀念嗎?大部分壞硬件都是被電腦維修店買走了。
電腦CPU一定要看好
CPU是電腦的核心硬件,也是電腦“戰斗”性能的體現,CPU硬件的經濟價值也比較大,有些不良商家喜歡在CPU硬件上動歪心思,這里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CPU壞了,電腦是不是就100%點不亮開不了機了?錯,很多種情況下不是這樣的,CPU能點亮電腦可以開機,但CPU就是壞件,不定時藍盤或自己關機,這種情況下“掉包”風險極低,大家要謹慎。有些不能開機的故障電腦進了維修店就要格外注意了,建議不要讓你的電腦進維修店里的“小黑屋”,故障電腦在檢測和維修的過程中都要在你視線范圍內,或者維修店全程配備【維修記錄儀】。
本文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侵權盜用,一經發現維權到底,全網監測侵權必究。原創作者:王李軍,本文作者:王李軍。最后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閱讀評論,記住,點關注不迷路,下期我們再見!
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學霸過長假!長假里,有的人選擇外出游玩,有的人選擇家里“葛優躺”,還有一群人卻選擇花錢把自己關進“小黑屋”,關進去干嗎?當然是學習咯!
“小黑屋”確切的名字是自習室。
如果你愛看韓劇,應該記得在熱播韓劇《請回答1988》里,女主德善經常去學習的地方就是同款的小黑屋自習室。
而這樣的自習室,在杭州也悄悄出現,并且還挺受學霸們歡迎。
杭州城西和下沙各有一家“自喜空間”,都是24小時開放的共享自習室,店內無人值守,店長只留下手機和微信號。
長假里,城西店基本上全滿,下沙店由于是7月底新開的,知道的人還不多,空位會比較多一點。
去共享自習室的都是什么人?來跟著小時新聞記者去認識一下這些學霸們。
在“光明頂”自習
有沒有一種比武的感覺
10月5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下沙店。這里的共享自習室位于一幢商業寫字樓的21樓。門口有一個燈箱廣告,上面有店長的二維碼和聯系方式,通過好友后,店長遠程開門。
記者進去后,首先看到是一個客廳,眼前一排玻璃窗,顯得特別明亮,一角還有自助茶水臺,上面有綠茶、花茶等可供選擇。
和客廳相連有四個自習室,分別為光明頂、逍遙島、達摩院和桃花島,仿佛來到了金庸筆下的門派中,頗有一副來勤練學武的氣勢。
其中達摩院又稱為“小黑屋”,里面為靜音區,不可以使用電腦,因為會有鍵盤聲。
推開房間門,里面非常安靜,隔斷的桌子,一人一小格,一眼望過去看不到人頭,只看得到燈光,往里走才能看清每個桌子里有沒有人坐著。
下沙店共有42個座位,當天有11個人在,還有幾個座位上放著書,但是沒有開燈。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潘同學今年要考研,8月的時候來體驗過一次,雖然家在城西,但是這個長假他只回家住了兩晚就回學校了。
每天早上8點他就到這里的自習室來,學習到11點多去學校吃個中飯,順便也讓自己活動一下身體,然后下午繼續學習到晚上。“在家里玩的東西比較多,學習很難專注,但這里不一樣,很安靜,氛圍也好,所以我一口氣包了半年。”潘同學說,那些不見人但是有書的位置基本上也都是有主的。
小余姑娘工作一年多之后裸辭,正在準備考研究生。
“我在韓劇里看到過這樣的自習室,然后在網上找,發現下沙正好有一家我就來了。”小余說,她每天7點多來,晚上10點多走,吃飯就點外賣。“一天都不離開這個小小的房間。我數學比較弱,這幾天一直在專攻數學。”
越努力越幸運
來共享自習室的多以考研考證為主
記者達到城西店時,張同學剛剛小憩了一會準備繼續看書。張同學杭師大剛畢業,同樣在備考研究生。
為什么不選擇學校圖書館而是來共享自習室?
“從8月開始,每天8點半來這邊,學習到晚上10點半,三餐基本都在附近的餐館解決。我感覺這邊的氛圍比學校圖書館更好,更安靜。”張同學說,國慶期間,人明顯比平常多了。平常如果來的早,可以把書放在這邊不帶回去的,現在因為人多,書都得帶回去了。
“小黑屋”自習室非常受歡迎,全部坐滿,里面除了翻書聲,幾乎沒有別的聲音。
趁另一位起身接水,記者跟著出去做了采訪。
楊女士笑言自己不是學霸,她已經當媽媽了,前面幾天一直在陪娃,這兩天趁家里老人在,趕緊跑出來學習。“10月20日即將面臨cpa(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很緊張了。我是通過網上找到這個地方的。家里有小孩,比較吵,就選擇到這邊來學習。這邊學習氛圍確實不錯,早上9點到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了。晚上10點回去,人依舊不少。”
城西店共有25個座位,我們到的那會已經坐著22個人,還有三個座位擺著書,亮著燈,估計是人暫時離開。
總的來看,共享自習室里女生比男生多,然后集中來學習的以考研考證的人最多。
收費和申請流程在這里
共享自習室使用也很方便,第一次去自習室,需要手機添加門牌上店長的二維碼,然后根據提示操作就可以。發送(身份證、學生證)等有效證件核實身份后,店長就會給你遠程開門。你可以根據需要自己選擇去不去靜音區的小黑屋。
收費的話,10分鐘內免費,3元/半小時起步,一天30元封頂,還有包夜、包月等各種價格(具體見下表)。
采訪中,很多年輕人愿意花這個錢,說得最多的原因是可以讓自己更自律,看到身邊人也在埋頭學習,對自己很有促進作用。
共享自習室的老板也是一個年輕人,他告訴小時新聞記者,據他了解,這種模式最早是廣州那邊引進的,后來上海等地也有了,杭州的這兩個是他今年陸續開起來的,就為了給大家一個安靜學習和讀書的地方。
“在共享自習室學習的會員有公約,大家都很自覺,無論是學習還是房間里的衛生,都會自己搞好,不會弄臟房間的。衛生間,我們請了樓里的阿姨順帶清理。阿姨只搞公共區域,里面具體的房間不用進去。大家學習途中點的外賣,可以在公共休息區域吃,吃完就是會主動清理的。”老板說,共享自習室分享的不僅僅是學習的氛圍,還有這樣一種自覺的理念。
從城西和下沙兩個店的情況看,城西這邊人氣更旺一些。
愿每個認真努力的人都能有收獲和回報!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燕 盛銳
上面藍字僑報網或搜chinapress關注我們哦
最近有消息傳得沸沸揚揚:美政府計劃擴大對入境游客的審查,赴美中國人可能需要提供社交媒體賬號密碼。有律師建議,中國用戶入境美國前先刪除微信,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據報道,中國持有美國長期簽證者,會被要求披露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ID或者Twitter、Facebook賬號,以便美國聯邦政府機構隨時檢查。該過程會成為在線電子簽證申請系統的一部分。游客可以選擇提供或不提供,都不會對簽證過程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留學生回美手機被查 復旦教授入美電腦遭查
網絡圖
近日,有中國留學生持F1簽證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入境時遭抽查,不料被海關要求查看手機后,發現該同學有非法工作、考試代考的問題,海關便決定立刻遣返這名學生,另外兩名學生則以"英文不好"、"成績不佳"的理由遭遣返。機場工作人員直言:“留學生一直都是海關的嚴查對象”。
據悉,中國留學生汪同學趁學校放假回國一個月,在中國過完農歷新年于上周日返回美國,當他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入關時被例行抽查,并被工作人員送入"小黑屋"進行二次審查。一進入小黑屋,海關就要求汪同學交出手機,工作人員打開汪同學的微信查看與好友的聊天記錄,發現汪同學與一名好友的對話內容,涉及代考等違反校規的行為,聊天內容為對方讓汪同學幫忙找人代考,最后汪同學并沒有答應。但海關仍因此懷疑汪同學有代考中介的嫌疑,屬于“非法打工”,因此決定將他遣返。
而一位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也經歷了“被關小黑屋”并被要求查看電腦等資料,以下是他的經歷分享:
我曾在入境美國時,被美國海關單獨拉進“小黑屋”問話。當時隨一個政府團訪美,全團約10人,就我不是政府官員。我當時拿著因公護照正常過海關,卻被一名警察要求跟他單獨走一趟。進“小黑屋”后,他們問了些基本問題,包括“叫什么”“從哪來”“要到哪去”“平時在哪工作”“工作具體內容是什么”“薪水如何”“誰給發工資”。
隨團離境時,出關后又有三個警察等著看我的手機、手提電腦和隨身行李,全團只有我“享受”了這一待遇。他們要求我把這些電子產品的開機密碼寫下來,當場要嘗試打開,態度和臉色都不太好看。可能怕產生交流障礙,他們還專門調來兩個華裔警察配合。我問他們為什么這么做,他們說我護照有問題,查出來就會告訴我具體原因(但后來證明我護照沒有任何問題)。他們還拿走了我的電腦,拿走時電量是100%,送回時只剩80%。
美方對中方人員做這樣詳細的入境檢查,原因無外乎兩種。一是正常的程序性檢查,就像美國給中國公民發簽證前,通過索要財產證明、面試等方式排除他們預設的“移民傾向”。二是明知你沒任何問題,但把入境檢查作為大國博弈的外交砝碼。近年來,隨著中國整體實力增強,中美差距在減小,美國不平衡心理加重,更斤斤計較,像個沒有長大的熊孩子,談判桌上吃點小虧,就想通過私底下搞點小動作,騷擾中方人員。對此,我們應以直報怨:技術層面有禮有力有節地爭取正當利益,但情緒上保持心態平和。
美國海關打算讓中國游客提供社交媒體賬號?
網絡圖
其實在1月29日,白宮政策主任Stephen Miller就和國務院以及邊檢官員商議,考慮讓入境外國人公開自己的所有社交網站賬戶,包括自己手機中的聯系人,不這么做的游客會被拒絕入境。
美國海關和邊境執法局(The 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以下簡稱CBP)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通知欄上發布這一通知,表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選擇性的,并非一定要回答。不想回答也不會導致負面的理解或影響,他們的旅行審查程序也不會受到影響。
奧巴馬也曾在去年年底推出過一個類似有關社交媒體的簽證政策,面向對象為一些免簽國家,比如歐洲國家及其他高度發達國家。當時,奧巴馬在年終記者會上表示:
“美國政府已開始審核外國游客等簽證申請人的社交媒體賬號。美國執法人員及情報人員會監控用戶在社交媒體帳戶發的公開內容,并將其作為簽證申請流程審核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區分一個人通過社交賬號公開發布的信息與社交賬號之間的私密通信。我們的執法人員及情報人員將頻繁審查申請人在社交媒體發布的公開貼文,將其作為簽證申請流程審核的一部分。我們將調查申請人公開發布的內容,并詢問他們可能做出的任何聲明。”
盡管CBP并未要求旅客提供社交媒體賬號的密碼,仍有科技公司和網絡私隱關注團體質疑,這樣的政策會泄露用戶的私人信息。有團體更認為,其他國家會消防美國政府的做法,收集入境人士的個人信息。
美國CBP發言人Jennifer Evanitsky表示,目前當局尚未決定收集資料的社交網站名單,旅客可以填寫任何的社交網站,政府也不會要求社交網站的經營者違反任何私隱政策。 CPB詢問社交媒體資料時有一張選單,上面列有臉書、Google+、Instagram、LinkedIn和Youtube之類網站,有空白處可供填入帳號的用戶名,CBP沒有說明中國的社交平臺是否列入審查范圍。
該新政策提案有60天的評論期。
本文為美國僑報綜編稿件
小編:高僑
小僑按:
各位小伙伴們,本微信號要搬家啦!現在的微信賬號即將停更,新公眾號已同步推送僑報每日最新熱文。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小僑的支持與厚愛,小僑希望在新號里也能繼續為大家服務~ 大家要記得關注新號繼續來找小僑哦!
新的公眾號為美國僑報
搜索查找新號請輸入:
uschinapress
或者長摁下方二維碼掃一掃進入美國僑報。
僑報現正火熱招人
我們需要:
新媒體實習生:
擅長稿件撰寫/對新媒體語言和操作熟練掌握
熱愛新媒體/有運營經驗的優先
新媒體總監:
需較強的創業、策劃、執行能力/帶領團隊高效完成工作任務
簡歷請投:
jamesyang@uschina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