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的智能手機市場,“純血”的硬核游戲手機廠商已所剩無幾。
黑鯊一分為二,一半賣水、一半賣配件;ROG不再執著于游戲,新品改打影像能力;iQOO 12在通用化后大受好評,拯救者在放棄自身特色后已銷聲匿跡。
縱觀整個市場,似乎只剩下紅魔這一家游戲手機廠商了(如果還有其他,歡迎留言告訴小雷)。紅魔憑借著對自身特色的堅持,成為了目前影響力和銷量都很大,甚至不時還能與主流旗艦機型在銷量上“掰掰手腕”的那一家。
一直以來,紅魔都是一家主打線上市場的品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品牌的市場表現。
真全面屏、純平背板的游戲手機聽起來確實很棒,但在沒有上手過的情況下,普通消費者可能并不會貿然選擇這么激進的產品。線下門店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紅魔這個品牌的知名度,讓其在游戲領域的產品力被“雪藏”了。
(圖源:紅魔)
如何讓潛在用戶體驗到真機?6月15日,位于廣州京東MALL一樓D-Park區域的廣州紅魔體驗店正式開業——乘坐地鐵8號線到沙園站B出口,對年輕人很友好。小雷(ID:leitech)也到現場見證與體驗了一番。
作為紅魔的重要窗口,這家門店集結了其電競生態的大量產品,提供包括個人及家庭場景的智能生態終端系列產品展示。紅魔希望能將線下體驗店打造成年輕人體驗專業電競裝備的新基地。
打造線下體驗店,向消費者提供產品以外的品牌價值輸出,這種做法在智能手機圈子里一直都很流行。
除了紅魔之外,前些年OPPO在國內建造了不少直營體驗店,華為在全球范圍內建有多家超級旗艦店,至于蘋果的Apple Store更是線下體驗店的鼻祖與標桿。
通過打造線下體驗店,手機廠商可向消費者提供更加完善的線下服務,更能夠為用戶提供產品之外的品牌價值輸出。對于持續提升中的紅魔,鞏固品牌定位顯然更加重要。
獨特的游戲電競屬性,讓紅魔的體驗店注定與眾不同。和常見的手機線下店相比,紅魔體驗店在設計裝潢上更講究,旨在傳達紅魔的品牌理念和形象。
(圖源:紅魔,紅魔9 Pro系列)
在體驗店現場,有最新款的紅魔9 Pro系列游戲手機,當你拿到真實產品時,可以更強烈地感受到屏下攝像頭、真全面屏設計,以及純平的科幻背板和強大的內置渦輪風扇主動式散熱等設計的吸引力。
(圖源:紅魔,紅魔顯示器)
這里展出了紅魔電競顯示器,其使用MiniLED面板,共有5088背光分區,是同類已上市旗艦顯示器產品里分區數量最多、理論光暈控制得最好的,該機還原生支持Type-C手機投屏功能,搭配紅魔游戲手機可“一秒變身游戲主機”。
(圖源:紅魔,紅魔電競周邊)
此外,氘鋒65W氮化鎵多口充電頭和紅魔影刃手柄2代等電競周邊,同樣在體驗店展出,前者是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氮化鎵充電器之一,后者采用了可握持的造型設計,搖桿為非對稱布局,相比于其前代產品的設計,更符合人體工學,可將手機“秒變”掌機。
小雷分享一下在現場打探到的活動信息:6.15-6.16,用戶打卡紅魔體驗店就可以獲得一份來自紅魔官方的驚喜,在指定時間參與互動抽獎,還有贏取紅魔游戲手機的機會。
作為京東游戲手機類目的代表品牌,紅魔跟京東一直密切合作,這一次的體驗店更是直接開在了新開的京東MALL,兩者關系可見一斑。這不正值618期間,紅魔也攜手京東618進行大促活動,紅魔9 Pro系列直降300元,眾多數碼周邊配件同樣推出了不同的優惠,感興趣的小伙伴不妨關注一下。
紅魔在這一年間動作頻頻,未來的規劃正在變得愈發清晰。
除了在線上推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外,終于加碼線下渠道建設了,顯然,紅魔希望借助體驗店這一“曝光通道”,實現品牌和產品與用戶的更近距離接觸。
對于消費電子廠商而言,線下渠道的重要性一直都很重要,在線上流量紅利消失后,線下場景甚至會變得更加重要。但怎么布局、怎么玩好線下渠道?這就需要廠商們多加思考和嘗試了。
就像紅魔,它的線下體驗店肯定不會只是簡單賣手機和做售后的。電競本身就有社交、聚會、玩樂屬性,當廣州當年最大的電腦城百腦匯都在發力電競館轟趴時,紅魔不可能不重視線下店的社交場景優勢。
作為紅魔布局線下渠道的重要棋子,廣州這家體驗店給小雷的整體感知不錯,設計有特色,服務有特色,氛圍感足夠,跟品牌的電競屬性高度契合。
整體店面布置頗具電競感、體驗產品種類豐富、工作人員專業認真,他們的耐心講解,對于紅魔能否鞏固在用戶群體中樹立的“電競”形象,能否讓品牌、產品離消費者更近,可以說是無比重要的。
(圖源:紅魔)
未來,紅魔體驗店還將會成為其與消費者進行互動交流的重要陣地,通過不定期舉辦技術大咖講解、粉絲體驗等活動,加強與線下消費者的深度交互。
而這個因國內手游電競需求而生的品牌,很有可能會在接下來在全國更多地區開花結果,并為各地的線下玩家帶去源自扎根于游戲的“震撼”體驗。
此外,在這家體驗店里紅魔方面所展出的產品,還展現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相比于以往主要以“游戲手機”示人的形象,今年紅魔明顯加大了對于整個“游戲生態”產品線的投入,他們不再拘泥于手機,而是要成為全套電競裝備的代名詞。
(圖源:紅魔)
小雷現場采訪時,紅魔方面表示,未來紅魔的“游戲生態”還將會進一步擴軍,并引入更多種類的產品。這也不禁讓人期望,紅魔的硬核設計和性能基因,究竟會給更多領域的游戲相關產品帶來怎么樣的“沖擊”。
盡管今年剛剛過半,小雷已經非常期待紅魔今年交出的“成績單”了。
2024年5月20日-6月30日,618年中大促來襲,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六大電商平臺集體“聽勸”,取消預售、瘋狂殺價!
手機數碼、AI PC、智能家電、電視、小家電、空冰洗等熱門AI硬科技品類摩拳擦掌,戰況激烈。
雷科技618報道團將全程關注電商平臺最新戰況,AI硬科技品牌最新動態,電商行業全新趨勢,敬請關注,一起期待。
北有中關村,南有石牌村”,這句過去在電子數碼行業人盡皆知的民間流傳,大致概括了上世紀90年代IT數碼商圈的南北格局。
近日,位于北京中關村的鼎好大廈電子商城發布通知,將于今年10月正式關停,通知中稱:“電子大賣場屬于落后業態,只有關停轉型,才能重新賦能,獲得新生。”此前,中關村e世界、海龍電子城等電子賣場也相繼停業轉型。
華南地區最大的電子消費集散地廣東省,行業轉型的步子則更加令人矚目。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來到廣州石牌村電子數碼商圈實地探訪,發現電腦城早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賣電腦”,而是不斷吸納餐飲、健身、科技體驗館等多元業態,打造綜合性娛樂消費場所。
移動互聯網和電商的浪潮之下,傳統電子數碼行業的光環已然褪去。謝幕之后,這些傳統IT賣場將何去何從?
天河電腦城增加餐飲、網咖、健身等業態 熊悅拍攝
百腦匯廣州天河店位于天河區天河路598號東南側,與對面的天娛廣場美食購物商圈相比,客流量明顯冷清不少。
沿著天河路直行,新賽格電子城、眾程數碼廣場、KB展望數碼廣場、南方電腦城、天河電腦城等電子商城相繼進入視線。在餐飲、酒店、KTV、影城等大大小小的巨幅廣告牌擠壓之下,如果不是在附近一帶長久生活工作的人,已經很難辨別出這里曾經是全國電子數碼消費市場的風向標之一。
天河區崗頂、石牌一帶的電子數碼商圈現況 熊悅拍攝
“客流高峰的時候,顧客都是站著買電腦的,根本沒有地方坐。”廣州市天河區百腦匯經營電腦零售的個體戶周先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如今,這樣的場景不復存在。
在長達12年的電腦零售從業經歷中,周先生親眼見證了電子數碼消費的黃金時期,隨后便一直感受到這個行業的衰頹趨勢。“來電腦城的人越來越少。之前一直在太平洋數碼廣場B座開店,太平洋數碼廣場倒閉后就搬到了百腦匯這邊。”
周先生口中的太平洋數碼廣場曾有一段輝煌的過往。彼時,“石牌村電子數碼商圈”特指太平洋數碼廣場。太平洋數碼廣場A場于1994年開業,3年后B場開業。由此,太平洋數碼廣場A、B場架構起了廣州電子數碼消費市場的總體格局,并且憑借臨近港深的地理優勢迅速成為全國電子數碼消費的龍頭。時隔20余年,太平洋數碼廣場B場于2018年2月28日正式停業,A場也更名為眾程數碼廣場。
眾程數碼廣場為原太平洋數碼廣場A場 熊悅拍攝
位于百腦匯內的另一位電腦零售店主王女士同樣也感受到行業的不景氣。“我是在2010年左右入場電腦零售行業的,那個時候的經營狀況就已經不如2000年初那樣紅火。今年受疫情影響,來電腦城的人更少了。天河區寸土寸金,租金壓力比較大。”王女士說。
周先生將這種行業頹勢歸咎于電商沖擊和電腦實體店口碑受損。2010年前后,以京東、蘇寧為代表的電商平臺迅速崛起,較之于傳統電子賣場,這類3C電商在價格透明度、購買便捷性上都具有相對優勢,并且近年來不斷開拓線下專賣店以完善購物體驗和售后服務。此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其他品類的電子產品更加受到年輕一代的歡迎。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電腦城的生存空間不斷萎縮。
除了外部環境沖擊和市場需求減退,內部經營問題也是電腦城不斷走下坡路的一個重要原因。
曾在電腦城有過購物經歷的劉女士告訴記者,電腦城水太深,如果自己不了解和電腦相關的知識,就只能被商家帶著走,很容易被坑。但是在線上官網平臺購買,有品牌背書、價格透明,相對來說比較放心。
對此,周先生也表示,部分同行對消費者的欺詐行為對電腦零售實體店口碑損害非常大。“據我了解,現在大部分實體店的誠信度都比較高,使用欺騙性經營手段很難走長遠。如今要想和電商競爭,只能在價格和體驗上下功夫。”
進一步講,線下體驗功能將或將成為電腦城商家生存的關鍵。蘋果、小米等品牌商品的銷售渠道雖仍以線上為主,但多年來仍保留著線下實體店。以小米為例,小米之家作為小米拓展新零售線下渠道的主要陣地,近年來迅速擴張,且異常火爆,承擔著重要的引流功能。而在電腦城的體驗店內,店主往往能詳細地介紹手機的性能,并現場演示照相效果、語言操作等特別功能。此外,在價格差別不大的基礎上,線下店的后續保障優勢也更為突出:手機一旦出現“三包”問題,顧客可直接到線下店家維修。
疫情和行業頹勢的雙重沖擊下,諸多電腦零售個體戶或黯然離場、或艱難轉型。與此同時,整個電腦城也在進行釜底抽薪式“大換血”。
開拓電商渠道,已成為商戶自救的普遍共識。王女士對記者表示,這幾年店內主要還是依靠“熟客生意”,公司訂單占據了營收大頭,散客一般是經朋友介紹過來的。“我們已經在淘寶上開了網店,但老實說,網店的競爭也非常大。現在我們也利用抖音進行宣傳,但是還沒做起來,目前看效果不是非常明顯。”王女士說。
周先生則認為,增加線上渠道更多是為了改善顧客消費體驗。他坦言,即便增加了線上渠道,這些傳統電腦零售商戶其實也很難和大的3C電商平臺形成競爭。在他看來,淘寶店鋪只是作為一個第三方交易平臺,“我們不會在店鋪中陳列所有的商品種類,而是在平臺上與客戶提前溝通,按照他們的要求配置電腦,最后在平臺上交易,這樣能夠盡量免去顧客上門購買的麻煩。”
從經營業態來看,近年來,廣州崗頂、石牌一帶的電子數碼商圈也在不斷“去電腦化”,吸納科技體驗、餐飲、酒店、KTV、電競等多元消費業態。例如,百腦匯已經引進科技智能體驗館、科技知識分享平臺、餐飲休閑等商家,逐步形成“IT數碼+科技體驗+餐飲休閑”的經營模式。
電腦零售個體商戶艱難自救的表面之下,折射出電腦城這一傳統業態的功能定位轉變。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近年來,北京中關村、深圳華強北、石牌數碼商圈等多個行業龍頭都在面臨“換血”,折射出產業轉型的步伐日益加快。
早在2009年,北京海淀區就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中關村西區業態調整的通告》,決定引導科研機構、技術企業、科技金融類企業入駐,不再鼓勵電子賣場、商場、購物中心、餐飲等業態在該區域發展。2015年,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提出,中關村地區將在未來3年到5年內完成轉型,徹底告別電子賣場。
2017年,深圳福田區政府印發《華強北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7-2019年)》,計劃培育和集聚創新型企業,吸引各類孵化器和創客進駐,以創新引領華強北商圈轉型升級,打造國際一流創新創業街區。
廣州則于去年8月14日出臺了《廣州市加快推進專業批發市場轉型疏解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提出通過轉型升級、轉營發展、拆除關閉、搬遷疏解、規范整治五種方式對專業批發市場進行分類處理。該方案還明確了規范整治的重點區域,其中包括天河區石牌等中心城區批發市場集聚的商圈。
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認為,過去華強北電子產業之所以興旺,是因為那個時代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還沒有這么強烈,國內電子產品基本處于仿制階段,華強北生產的含有假冒偽劣成分的電子產品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但經過這些年中國電子產業的發展,以及中國愈加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以華為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已經完全走出了拼湊階段。而華強北原有的這種零散的、假冒偽劣的產業格局,在強大的電子產業升級過程中,就變成了一個很大的障礙。”宋丁表示,再加上所有的電子產品零部件的組裝、銷售已經在全國泛化了,不一定要經過華強北,市場不可避免地收縮了。也正因此,華強北代表的傳統電子大賣場轉型是必然的。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次回想起IT的從業經歷,總忘不了廣州石牌的那個太平洋電腦城,當年打工南下,太平洋電腦城便是我IT職業開始的地方。
大概是1999年,IT在北方發展緩慢,作為一個拿著300塊左右工資的我,沖著當時社會上流行著一句話,“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于是,我便懷揣著一點微薄的積蓄,踏上了南下的火車。記得當時做了最壞的打算,在包里裝了一大片塑料布,聽說南方多雨,萬一沒地方住,可以鋪著塑料布在橋下將就睡覺。同時,還在衫衣口袋里裝了200塊錢,如果身上錢用完了,就用這最后的錢買張火車票趕緊回家,免的成了流浪漢。幸運的是,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在太平洋電腦城裝機。
初到這里,去旁邊石牌村租房,剛進石牌村,就被這里的握手樓給驚到了,每棟樓都緊緊挨在一起,密密麻麻的,讓人有點犯密集恐懼癥。樓和樓之間一兩米的間距,下面還留有條小路,上面幾乎挨在一起,整個小巷幾乎不透光,非常陰暗,感覺走進深山密林一般,對于一個北方來的我,實在感到壓抑,看來廣州這地方真是寸土寸金啊。剛租好房子就鬧了個笑話,下班回去找不到是哪棟樓了,只好打電話讓房東把我帶回去,真是尷尬啊。
在當年,太平洋電腦城是廣州電腦配件集散地,如同深圳的華強北,北京的中關村,幾乎廣州及周邊所有的電腦零散配件都從這里調貨發貨。品牌機、組裝機,這里都能找到,我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一家檔口做技術員,說白了就是組裝電腦。小檔口面積不大,但生意卻格外的好,特別是周末和節假日,許多客戶過來裝機,每家檔口都客流滿滿,裝機也格外的忙,幾乎從早忙到晚。雖然工資不高,但生活費足夠了,至少能先穩定下來。
組裝機配件質量不同價格差異很大,整個機裝下來差不多5千到1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讓初來廣州的我也真正見識了廣州人的富有。來的客戶都叫老板,一口的廣州話我是一句也聽不懂,有的來了,說給孩子裝臺電腦玩游戲,配件都選最好最貴的,內存、硬盤、顯示器都選最大最好的,一臺機隨便下來就1W+,隨手從腰間斜跨的老板包中拿出厚厚的一疊人民幣來付款,面對如此闊氣的老板,想著自己一個月起早貪黑的忙碌著,工資才1千,只夠生活費的,心里真是羨慕嫉妒的不得了,心想著自己那天也能發財做老板,可惜這只能在夢里實現。
電腦城裝機,沒太多技術含量,體力活多過技術活,只要線不接反,內存不插錯基本沒多少問題,唯一的技術難點就是主板上跳線設置麻煩點,再有就是裝系統,windows98的藍屏死機實在讓人崩潰,不行就得重裝。
雖然每個檔口有自己經營的優勢配件,但基本都接裝機的活,接到裝機的活后,便開始互相調貨,我便拿著檔口的單子去其它檔口調貨,東家的主板,西家的內存,隔壁的硬盤,樓上的電源機箱,就這么東一家西一家的便湊齊了全部配件,再動手裝起來,裝好系統就OK了。當年剛開始時,裝機的利潤很大,差不多有20%左右的利潤,不過發財的是老板,我只有辛苦的份。
我至今還依稀記得那些裝機配件,技嘉、華碩、微星主板,三星、金士頓內存,希捷、富士通、西數、邁拓硬盤,三星、優派、飛利浦、LG、美格的顯示器,技嘉、AMD、NVIDIA、華碩顯卡,Dlink、Tplink的網卡,各種品牌的機箱電源。其中還記得當年因一款NVIDIA的顯卡出過丑,NVIDIA當年推出了款超貴的3D顯卡好象要三千多左右,有個客戶指定要那款,跑了好幾家才找到貨,當我們還在說這顯卡太貴不值時,客戶當場試驗,打開了地下城游戲,原本顯示的三角形的小雞變成了正常的形態,游戲人物更完美,整個畫面也煥然一新,動畫流暢,3D形態逼真,改變真是驚人,在客戶面前丟臉了,看來這是個發燒級的玩家啊。
在太平洋電腦城裝機,微薄的工資只能勉強度日,一個月下來基本沒什么積蓄,工作一年半后找了家科技公司,離開了這里從事軟件行業了,開始了另一種打工生活。雖然離開了,也不時的過去逛逛,看看日新月異的電腦配件新品,買個光盤、配件啥的,有時也幫朋友裝個機,回味下那里度過的一年多歲月。
如今已經離開廣州很多年了,看網上說,太平洋電腦城已經結業,這個曾經承載著70后到90后幾代人回憶的地方,在經過近三十年風雨和輝煌后,結束了它的使命。而我那段辛苦而激奮的工作經歷仍深深的保留在記憶深處,畢竟這是我IT職業夢的起點。
#文章首發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