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手感
選購平板電腦時,首先需要確定好選購平板電腦的用途。常見的平板電腦使用場景可以分為娛樂和生產力兩大類,娛樂包括視頻觀看、游戲等。生產力場景則包括學習記筆記、簡單的辦公需求以及繪畫等需求。
平板用途能夠幫助你決定選擇多大屏幕尺寸的平板電腦。不同屏幕尺寸不僅決定著屏幕畫面視野,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整體機身尺寸,對手感有較大影響。
如果你平板電腦主要用來玩游戲,可以選擇屏幕尺寸稍小一點的平板電腦,握持操控會更輕松一點。比如屏幕在8英寸左右的平板電腦,相對會輕巧很多,重量和大小適中,更加適合長時間握持,對游戲玩家更加友好。而且屏幕8英寸左右的平板攜帶起來也更加輕松。
如果你平板電腦主要用途是看視頻,并且手持使用場景比較少,可以選擇屏幕尺寸更大的產品。10英寸或者更大尺寸屏幕,相對來說握持壓力會稍大一些,但屏幕視野會有明顯提升,帶來更震撼的觀影體驗。另外,如果你需要使用平板電腦制作簡單的PPT、文字編輯等,大尺寸屏幕效率會更高。
除了屏幕尺寸,與手感相關的還有平板電腦的尺寸和重量,以及外觀材質。如果你對手感要求比較高,選購時要多關注這些參數。
同時,屏幕的顯示效果也十分重要。我們主要可以關注屏幕刷新率、分辨率、色彩、亮度這幾部分。目前有不少平板都支持120Hz高刷新率,相比傳統60Hz屏幕,高刷新率屏幕帶來的流暢度提升明顯,在刷微博、頭條等信息流場景都有體現。
分辨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屏幕參數,因為平板屏幕尺寸比較大,如果分辨率低,很容易感知到畫面的粗糙感。而選擇達到2K+分辨率的屏幕,帶來更加清晰細膩的畫面效果。即使因為價格限制,也要盡可能選擇1080P+的屏幕。
此外,屏幕亮度和色域也是需要關注的參數,關系到畫面亮度是否足夠,色彩還原是否真實等,這些也會對顯示效果有較為明顯的影響。平板也有LCD和OLED兩種不同屏幕類型,OLED屏幕對比度更高、色彩更加鮮艷等特點。
硬件性能
性能方面,如果你選購平板主要為了玩游戲,平板性能就是重要關注點。想要更好的游戲體驗,最好選擇搭載旗艦級芯片的平板。目前在安卓平板上,搭載驍龍870芯片、麒麟9000系列等芯片的產品,都能提供比較強勁的性能支持,可以滿足主流網游的需求。其它芯片可以查一下芯片的硬件性能以及實際釋放效果。
性能方面,蘋果iPad系列產品具有比較大的優勢。無論是搭載A系列或者M系列芯片的iPad產品,在性能方面的表現都會相當突出。
充電續航
平板電腦通常會配備大容量電池,帶來更長續航時間。因為平板電腦電池容量比手機大不少,這個時候充電速度就變得更加重要了。我們在選購平板的時候,還需要留意一下電池容量和充電速度。如果充電功率太低,需要等待的充電時間比較長,不夠方便。
系統適配
如果從系統劃分,大致可以分為安卓平板、蘋果的iPad以及Windows平板這幾大類。因為搭載鴻蒙系統的華為平板兼容安卓軟件,所以在這里歸類到安卓平板。由于平板電腦特殊的大屏形態,不同系統之間的體驗會有較大區別。
安卓平板應用生態豐富,但有不少應用沒適配大屏/橫屏使用場景,體驗有所割裂感。當然,部分平板也推出了平行視界等類似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沒適配應用帶來的割裂感。
iPad延續了iOS系統的優勢,軟件統一性更好,而且針對平板應用生態相對更加完善。此外,iPad還會有一些獨占的專業領域應用,比如專業的繪圖軟件等。
而Windows平板和上面兩種系統都不太一樣,相對要少見。Windows平板通常會配備和電腦端差不多的系統,所以整體功能繼承了Windows系統的多樣性,不少需要在電腦上完成的工作,都可以通過Windows平板完成,在生產力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安卓平板和蘋果平板都能很容易滿足追劇、玩游戲的需求,當然如果你喜歡玩游戲,選購安卓平板時需求注意一下硬件性能。安卓和蘋果平板也能滿足一些簡單的學習辦公需求,比如記筆記、簡單的文字編輯等需求。其中特別是繪畫方面,蘋果平板繪畫生態更好,提供更為專業的支持,體驗更好。
Windows平板相當于一臺便攜小型電腦,適合對生產力要求高的用戶,特別是依賴Windows系統的,這部分是其獨有優勢,但在娛樂方面的體驗相對沒那么好。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不少平板都支持跨設備互聯功能,支持在多設備間互動。通常同一品牌平板電腦和手機會有特別優化,跨設備互聯體驗更好,這部分可以根據自己手機品牌進行選購。
細節方面
平板電腦一些小配置同樣值得關注。比如配備高品質多揚聲器的平板電腦能夠帶來更好的外放效果,獲得更加沉浸的音畫體驗。
平板電腦通常還會提供WiFi版和移動網絡版可選,WiFi版只能通過WiFi網絡連接上網,移動網絡版則支持像手機一樣的插卡上網,即使在沒有可用WiFi的環境也能快速上網。當然,因為一般外出都會帶有手機,也可以通過手機分享熱點給平板使用,解決在外面沒有WiFi無法上網的問題,這種方式相對自帶移動網絡版會更麻煩一點,結合自己預算和在這方面的需求進行選擇即可。
總結: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平板電腦產品可選,不同產品之間會有比較明顯的差異化,如果你想要購買到一臺更加符合自己需求的平板電腦,可以關注一下上面提到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你想買一臺平板電腦,實在不知道什么平板合適,那不妨直接考慮iPad系列產品。
月26日,根據vivo官方消息,vivo Pad3 Pro將于今晚7:30的發布會上與vivo X Fold 3系列一同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發布會上只有Pad3 Pro版,沒有標準版。而vivo的子品牌——iQOO,近日也有一款平板電腦通過了3C認證,預計為iQOO Pad2,其配置與vivo Pad3 Pro幾乎一樣。
(圖源:微博@vivo官方)
vivo這款平板已經預熱多時,配置信息也已公開。它搭載天璣9300處理器,與vivo X100系列手機相同。屏幕相比前代有所升級,分辨率從2.8K提高到3.1K,最高亮度也從600nit增加到900nit,而刷新率保持144Hz不變。
對于這款平板的實際性能表現,有不少數碼博主已經提前進行了測評并公開??偟膩碚f,在原神以及王者榮耀這兩款游戲中的表現都較為優秀,實際表現和現階段的驍龍8Gen2平板的表現相差無幾,但在功耗以及溫度方面,天璣9300平板的優勢則更明顯。
(圖源:微博@vivo官方)
小雷認為,在平板設備上選擇聯發科的旗艦芯片更加明智。原因在于,大部分人使用平板主要用于娛樂和輕辦公,包括玩游戲和看視頻。我們知道,高端安卓設備傾向于使用高通的驍龍8系芯片,是因為其在圖像信號處理(ISP)方面相比聯發科更有優勢,而且當前安卓頂級旗艦大多注重影像性能,這就導致了高端安卓市場普遍采用驍龍8系處理器。
(圖源:微博@vivo官方)
但在平板設備上,用戶通常不太注重影像能力,也很少有人會用平板拍照。因此,平板的核心需求更偏向于系統交互和性能表現。由于平板內部空間較大,發熱和功耗問題不是主要考慮因素,重點是充分利用處理器性能。
聯發科這幾代的天璣系列處理器在性能上表現,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尤其是天璣9300采用了全大核設計并大幅提升了GPU性能,使其和高通驍龍的旗艦芯片也能碰一碰。
除此之外,采用聯發科處理器,在成本上也更有優勢。所以,在價格上,vivo Pad3 Pro應該會有驚喜。結合天璣9300在性能和功耗方面的表現來看,對于追求高性能娛樂體驗和辦公效率的用戶而言,采用聯發科天璣9300處理器的平板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前言
10月30日,蘋果發布了新的iPad Pro。新款iPad Pro采用了A12X Bionic仿生處理器,相比于前代,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不止是性能,外觀也作出了大的改變,蘋果在新款iPad Pro上取消了Home鍵,正面無任何按鍵,順應了當下全面屏的流行趨勢,更為簡潔美觀。但相比于這些,更讓小編關注的是它的充電接口,由以往的Lightning改為USB-C。
USB-C接口相比于Lightning接口有著更大的優勢:1、USB-C接口的傳輸速度更快,最高可以達到10Gbps,如果是雷電3的話還可以達到40Gbps。2、USB-C接口電力承載功率更大,最高可以達到100W(20V/5A),Lightning接口無法達到這個功率。3、USB-C口通用性、開放性更強,接口可以用在手機、平板、筆記本等設備上,一根數據線通吃不同品牌的數碼產品已經成為可能。
就是因為USB-C有如此多的優點,所以蘋果在今年發布的新iPad Pro上放棄使用自家的Lightning接口,使用了通用性更強、性能更為優秀的USB-C接口。
二、新款iPad Pro充電功率可達32W
不僅僅是接口的改變,蘋果還為新iPad Pro標配了一枚18W PD充電器,在小編的測試中,這枚標配的原裝充電器充它功率能達到17.41W(電壓9.07V,電流1.91A)。
小編還用了蘋果61W(A1947)充電器充它,功率達到了32W(電壓15.06V,電流2.12A),比標配充電器充它的功率高了近15W功率。
在小編以往的測試中,用蘋果61W(A1947)充電器在給舊款iPad Pro 10.5寸充電時,功率最高為30.14W(電壓15.08V,電流1.99A),這比新款iPad Pad的最高功率低了2W左右。
這并不是個例,在使用紫米(HA832)充電器充它時,功率達到了32.33W(電壓14.96V,電流2.16A)。
使用愛克斯達(PD45)充電器充它時,功率32.36W(電壓15.22V,電流2.12A)。
使用網易智造(NIT-TAC-01-65W-WH)充電器充它時,功率32.39W(電壓15.1V,電流2.14A)。
使用聯想(LS-65WTCQCPD)充電器充它時,功率達到了近32W。
小米(CDQ02ZM)充電器充它時,功率也達到了近32W。
三、充電頭網總結
因為更換了數據、充電接口,新款iPad Pro相比于舊款iPad Pro更符合人性化設計,可以直接投屏在顯示屏上、可以直連相機等設備,我們不需要再購買額外的轉接器,使用更為方便。通用性方面,因為采用了USB-C接口,即便是在用安卓手機的朋友家也能有數據線為它充電。在充電功率上,新iPad Pro也帶來了提升,在使用標配充電器充它時功率只有17.41W,而使用第三方充電器充它時,功率可以達到32W,充電速度更快,為我們節約了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