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PC平板漸漸風靡全球,它既可以當平板拿在手上觸控操作,也能連接鍵盤底座來提高辦公效率,平板/筆記本兩種模式互不干擾,娛樂辦公兩不誤。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實惠的價格+夠用的性能是最好的選擇,surface book雖好,但購買也是需要信仰的。
今天要和大家介紹一款千元級二合一PC平板——酷比魔方iwork10旗艦版,它采用了英特爾最新14納米Cherry TarilZ8300處理器,四核四線程架構,主頻最高達到1.8GHz,搭配4GB大容量內存以及64GB存儲(支持64GBTF卡擴展),屏幕采用10.1英寸1920*1200 IPS全視角屏幕,接口也一應俱全,Micro USB3.0、 Micro HDMI,鍵盤底座還提供了標準USB接口,7500毫安時大容量電池可連續工作6小時,待機一周。系統采用全新win10系統,開機僅需10秒。
外觀簡約美觀,接口一應俱全
酷比魔方iwork10旗艦版采用了簡約美觀的外觀設計,10.1英寸1920*1200 IPS全視角屏幕色彩通透,無論從哪個視角觀看都清晰自然,看網頁、視頻、玩游戲都能帶來絕佳的視覺體驗。
墨藍色機身后殼看上去商務味道十足,下面印有iwork旗艦版LOGO字樣
前置200w像素,后置200w像素攝像頭基本滿足日常拍照需要,進行QQ視頻聊天也很便捷。
接口:TF擴展卡槽(最大支持64GB TF卡)、Micro USB3.0、Micro USB充電口、Micro HDMI、3.5毫米耳機口。
筆記本鍵盤底座還設有標準USB2.0擴展口,方面用戶連接無線鼠標、網銀U盾、U盤、手柄等設備。
酷比魔方iwork10旗艦版還設有專用筆記本鍵盤底座,采用轉軸式結構設計,磁力吸附連接,讓平板在任何狀態下都可以與鍵盤底座牢固連接,簡單操作就能搖身高性能筆記本。
底座的觸摸板區域還支持win10手勢操作,比快捷鍵更快速。
當合上鍵盤底座,酷比魔方iwork10旗艦版將自動進入休眠狀態,打開鍵盤屏幕自動喚醒,我個人感覺這個設計還是很人性化的。
平板+鍵盤底座的重量大約1KG,小巧便攜的機身為讓出行輕松自如。
酷比魔方iwork10旗艦版擁有多種玩法,無論辦公還是娛樂,帶來全新的使用體驗。
我個人喜歡我在被窩用平板模式,看看網頁,視頻,帶上藍牙耳機聽聽歌。在電腦前,連接上鍵盤底座和藍牙鼠標,用美圖秀秀處理下照片,打開office365編輯下文檔……
處理器性能不俗,GPU大幅提升
酷比魔方iwork10旗艦版采用英特爾最新14納米Cherry TarilZ8300處理器,四核四線程架構,主頻最高達到1.8GHz,搭配4GB大容量內存以及64GB存儲(支持64GBTF卡擴展)。
Z8300屬于Atom X5系列,Atom X5 Z8300采用了基于Cherry Trail的四核架構以及14納米制程工藝,通過減少柵極間距,可以把晶體管做得更小、更密,對于電路集成度、芯片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支持搭配英特爾450Mbps LTE通信模塊,并配備了英特爾自家Gen 8 GPU。x5定位中端平臺,4核心4線程,主頻方面Z8300的起始主頻都只有1.44GHz,巔峰1.8GHz。緩存方面,英特爾Atom x5 Z8300擁有2MB緩存。該平臺集成了Intel? HD Graphics核顯(Gen8-LP 10/12EU up to 600MHz)集成的內存控制器是DDR3L-1600MHz的,性能方面,比22納米提升40%,續航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視頻:Atom X5 Z8300支持硬解處理H.256編碼的4K視頻,幀率達到30FPS,處理一般的1080P H.256編碼視頻達到120FPS。在家看下載的高清畫質的影片還是相當給力的。
游戲:Atom X5 Z8300集成的Gen8-LP 10/12EU up to 600MHz圖形性能超越了第一代酷睿i3-350M內置的集成顯卡水準,表現是不錯的。玩一般的網游來說還是比較流暢的,例如穿越火線、夢幻西游……
辦公:運行office365比較流暢,查看網頁,郵件也很快捷??岜饶Х絠work10旗艦本還支持手寫筆,如果從事設計工作,絕對是不錯的好工具。
酷比魔方iwork10旗艦版999元的售價可以說相當親民,作為當下最in的高性價二合一PC平板,集辦公娛樂一體,便攜小巧的機身則能輕松塞入背包,為出行減重。如果是一位側重上網、辦公、輕度娛樂的用戶,我想,酷比魔方iwork10旗艦版是不錯的選擇哦。
別報道
網銀聯盟副理事長、中信銀行(行情601998,咨詢)(601998,股吧)信貸部副總經理王鵬虎(博客,微博)認為:“現在國內的直銷銀行基本上都是網絡銀行的升級版。最多比網銀用戶體驗要更好一些,但其整個運營模式、體制、產品,包括營銷及品牌運營的模式,基本上是傳統銀行的思路?!?/p>
由于監管、銀行內部機制等原因,目前直銷銀行要實現獨立運營的子行還存在一定的難度,甚至進行“事業部制”探索的都為數不多。
本報記者 李玉敏 北京報道
在互聯網金融大潮的席卷下,從國有大行到部分中小型城商行,目前已有20多家銀行紛紛推出了直銷銀行,其他銀行也在醞釀或觀望中。
“目前還沒有哪家銀行在直銷銀行領域推出較為成熟、篤定的策略。無論是大型銀行還是小銀行的直銷銀行都還處在嘗試期?!?月26日,網銀聯盟理事長、北京易誠互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網銀聯盟副理事長、中信銀行信貸部副總經理王鵬虎也認為:“現在國內的直銷銀行基本上都是網絡銀行的升級版。最多比網銀用戶體驗要更好一些,但其整個運營模式、體制、產品,包括營銷及品牌運營的模式,基本上是傳統銀行的思路?!?/p>
未來趨勢
曾碩認為,直銷銀行關鍵的問題在于,銀行沒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是服務提供商還是通道提供商。且在銀行不同的部門之間利益可能會有沖突,比如銀行的不同部門都會代銷基金,就會存在競爭和利益矛盾。
王鵬虎也表示,從直銷銀行的概念上來說,Direct Banking翻譯成直銷有點不太確切,好像主要側重銷售,其實際上是“直通式銀行”。
在王看來,所謂的直銷銀行就是客戶使手機、Pad、PC、筆記本等,未來甚至是冰箱、電視、眼鏡等數字終端直接通過網絡和銀行的主機進行交互,中間不經過網點也可以享受銀行的產品和服務。
王鵬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認為直銷銀行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純獨立的子行。國外的直銷銀行很多都是獨立法人銀行,比如典型的ING Direct,澳洲的國民銀行UBank等,和原來的傳統銀行是隔離的。”
王鵬虎還認為,直銷銀行的運營模式也應該是獨立的?!皫缀醪缓臀锢砭W點發生關系,獲客、提供服務等都是純網上運作。”而現在國內很多銀行的直銷銀行獲客渠道主要仍是傳統物理網點轉化而來,加上部分的第三方流量導入。
此外,王指出,直銷銀行的產品需要有自己的特點。“直銷銀行的產品一定得比傳統的銀行要少得多,但是要標準化、有吸引力,還要好玩,面向的客群都是一些年輕的、時尚的人群,一般來講也很少做傳統銀行的批發業務?!?/p>
渠道變革
直銷銀行被認為是傳統銀行節約成本、分流客戶的有效手段。
曾碩表示,通常銀行的客戶分為三層:20%的高端客戶,是傳統銀行最喜歡的,帶來的收益率是最高的;處于中間層的客戶,銀行通過自助設備和網銀渠道進行分流;大量的“長尾”客戶,即直銷銀行的目標客群。
在王鵬虎看來,未來銀行的網點將消失,“直銷銀行”將成主流。網點只為服務需求比較復雜的高端客戶、年紀較大或有特殊服務需求的客戶。
王鵬虎表示,銀行的渠道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第一個階段的傳統銀行既要提供物理網點,還要提供自助設備和人工服務;第二個階段是銀行提供場所和自助設備,但不提供服務人員;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銀行只提供APP或網站,通過互聯網或移動終端提供服務。
平安銀行(行情000001,咨詢)(000001,股吧)北京分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楊靜在3月26日的網銀聯盟論壇上也表示,有調查顯示,現在客戶去銀行網點的次數越來越少、頻率越來越低,未來銀行的功能和服務將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種場景當中,那時估計再也不會有跑銀行的說法了。
平安銀行推出的直銷銀行“平安橙子”,定位于年輕人的銀行,目標客戶群主要是25-45歲的年輕人。產品主要有存款、貨幣基金、理財產品、綜合金融特色投資產品四大類。
楊靜介紹,截至目前,平安橙子已有在線客戶70萬,25-45歲的客戶占總客戶的74%,客戶群體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以后將逐步向二、三線城市滲透。
小銀行困局
相比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部分地方性城商行對直銷銀行的建設更加積極。因為受地域限制,直銷銀行被看作是地方性城商行彌補物理網點不足、實現網上“彎道超車”的機會。
河北銀行互聯網金融工作組顧問孫晞瑜在上述論壇上透露,河北銀行正在醞釀推出直銷銀行,而物流網點的限制是該行發展直銷銀行的主要動力。
不過相比總部設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銀行,河北銀行也有自己的“痛點”。孫晞瑜概括為“三個沒有”:線下沒渠道、自己沒有產品、線上沒有流量。
在孫晞瑜看來,小型銀行發展直銷銀行有四個競爭對手:一是傳統的電子銀行,其特點是客群都來自物理網點;二是P2P平臺;三是第三方支付,傳統銀行如果做線上支付,雖然系統是現成的,但服務不敢延伸;四是互聯網企業,他們牢牢把握著PC端、移動端的流量。
孫晞瑜認為,小型銀行做直銷銀行需要“速贏戰略”,即需要一定的流量和知名度?!叭绻荒茉诤芏痰臅r間里,在一個足夠大的區域內,構成一定的影響力,并將區域內的一部分人轉化成客戶的話,很容易就被其他人所取代?!?/p>
王鵬虎也表示,目前直銷銀行的發展存在一個較大的障礙,即網絡“遠程開戶”問題,“遠程開戶的監管一旦放開,直銷銀行可能會到爆發點?!?/p>
對此,監管部門已經出臺了征求意見稿,有可能在浙江網商銀行和前海微眾銀行進行試點,預計最快明年將在傳統銀行鋪開。
系統:
IOS最省電,最容易上手,最封閉,用戶可以修改的東西微乎其微,系統極為穩定流暢,平板價格比較高昂,現在最大期待就是等ios8越獄了……
Android最自由,用戶可以對系統進行大改造,支持真正多進程,要求較高的硬件支持,系統要看廠家優化,質量參差不齊,一分錢一分貨,價格從299到1000不等,選擇空間很大。
Win8最全能,但也最耗電,離不開鼠標鍵盤,modern UI下軟件太少,但全面兼容pc軟件是其他系統望塵莫及的,像網銀U盾,和一些pc外設都兼容的很好。品質同樣一分錢一分貨,傳統pc廠家質量要相對好一些,國產廠家的性價比高一些。
2屏幕:
高檔次的國產平板會采用全貼合屏幕,色彩更艷麗,戶外光線直射下也有不錯的可視度
一般IPS屏幕,室內顯示效果良好,戶外效果差
像華為X1,三星tab pro8.4都采用了手機的窄邊框工藝,即便尺寸很大,但依舊可以單手持握,外觀也很好看,窄邊框設計勢在必行
3處理器
目前主流處理器無疑是MTK,Intel,我個人感覺其他處理器可以無視了,其他國產芯片第一功耗大,第二沒有基帶,無3G,4G功能,功能體驗不完善,很多廠家現在只做這2個處理器的產品了。
4電池
影響平板續航的因素很多,采用的系統,win8無疑最耗電,IOS最省電,Android一般,屏幕最耗電,在家建議最低亮度,3G,4G網絡開著也很耗電,其次是wifi,在就芯片的功耗,音量的大小,藍牙是否開啟,自動同步……
拿華為來說吧,5寸的榮耀6是3100毫安,6寸的mate7是4100 7寸的榮耀x1是5000毫安時,這三款手機分辨率均為FHD,日常續航大約都在1天半,可以看出,每大1寸屏幕,電池就升級1000毫安時
現在國產平板都帶3G,4G功能,如果想要陸續玩1天,那么理想的電池容量:7寸5000,8寸6000,而9~10寸一般采用8000~10000(前提用的好電池,不虛標)
5 WIN8平板
win8平板現在真心不錯,雖然離不開鼠標鍵盤,比背個上網本方便多了,出差HDMI到酒店電視上,鏈接一套藍牙鼠標鍵盤,玩個LOL,運行個office文檔,看看網頁,絕對秒殺Android和IOS,支持網銀U盾,交易也更安全。
目前國產win8平板續航表現一般,建議不要只追求外觀超薄,犧牲了續航。
明年可能是win8平板年,14納米的broadwell處理器將帶來更好的體驗,intel翻身的日子不遠了
全貼合屏幕技術(科普下)
全貼合即是以水膠或光學膠將面板與觸摸屏以無縫隙的方式完全黏貼在一起。相較于框貼來說,可以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全貼合屏幕主要是以原有觸控屏廠商為主導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廠商主導的On Cell 和In Cell 技術方案。全貼合優點:全貼合技術取消了屏幕間的空氣,這有助于減少顯示面板和玻璃之間的反光,可以讓屏幕看起來更加通透,增強屏幕的顯示效果。
全貼合技術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屏幕再也不會進灰了。觸控模塊也因為與面板緊密結合讓強度有所提升,除此之外,全貼合更能有效降低顯示面板噪聲對觸控訊號所造成的干擾。雖然說全貼合的優勢巨大,但良品率相對較低,因為良率不佳而造成的表面玻璃和甚至面板于貼合過程中的消耗、報廢,必然會造成成本的上升,因此脫泡與貼合良率的控制就會成為比材料成本更重要的因素。
手機屏幕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對保護玻璃,觸摸屏、顯示屏著三部分進行兩次貼合,如果才用框貼顯示效果將大打折扣,而如果采用全貼合良品率又是一個問題。由于保護玻璃、觸摸屏、顯示屏間每經過一道貼合制作程序,良品率就會大打折扣,如果能夠降低貼合的次數,無疑也將提高全貼合的良品率,目前出現了幾個發展方向:以原有觸控屏廠商為主導的OGS /TOL方案,以及由面板廠商主導的On Cell 和In Cell 技術方案。目前較有實力的顯示面板廠商傾向推動On-Cell或In-Cell的方案,主要原因是其擁有顯示屏生產能力,即傾向于將觸摸層制作在顯示屏;而觸控模組廠商或上游材料廠商則傾向于OGS,即將觸控層制作在保護玻璃上,主要原因是具備較強的制作工藝能力和技術。兩者的共同點均可以減少貼合次數,這樣也就可以達到節省成本提升貼合的良品率。另外由于少了一層觸摸層,從而也可以達到節約材料成本和實現輕薄化的目的,而其中蘋果iPhone5 就是采用了In-Cell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