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舒適的工作娛樂體驗?首先要有一臺高效的電腦,而搭配強大的外設則更能錦上添花。合適的外設既可以提升效率,又能讓操控更得心應手。讓使用者無論工作、創作還是游戲,都能迅速進入狀態。
與其“單機奮戰”,不如收獲伙伴:DA310適配器與KM7321W無線鍵鼠套裝,了解一下!
七合一的強大擴展體驗
DA310適配器
戴爾七合一多端口適配器DA310,下行USB-C端口支持電流直通,配備種類全面的端口,非常適合擴展。那么“七合一”是指哪些接口呢?
DA310“七合一”接口全面起底
USB-A端口:就是我們常說的USB口,連接U盤、手機、充電…都能通過此接口完成。
USB-C端口:Type-C是新的USB接口外形標準,沒有正反區別,可以隨意插拔。同時USB-C數據傳輸速度更快,充電也更高效。
HDMI與DisplayPort端口:兩種多媒體接口,讓顯示器等設備能輕松與電腦接駁。
VGA端口:是顯卡上應用最廣泛的接口類型,使用DA310的VGA端口,能夠與多種類的投影儀、電視機設備輕松連接。
RJ45端口:以太網 1000 - RJ-45,需要擴展有線網絡接口時,可以用于網線連接。
全面了解過DA310的“七合一”接口,你會發現從外接屏幕到投影儀、連接耳機鍵鼠,再到接駁U盤、閃存驅動,DA310可以carry以上一切,真正實現筆記本的“外接自由”。
全面carry各項設備,便捷易用
在使用便捷度上,DA310同樣做到了輕巧又方便。接口分布在圓形外表周身,線纜不干涉不擁擠,新增設備時再也不用和周圍接線“斗智斗勇”了。USB-C同軸電纜平時隱藏在內部,輕松旋出即可使用。
而在視頻設備的連接方面,DA310可以說覆蓋了當前常用的視頻接口,同時支持HDMI、DP、VGA,可以帶來極便捷的體驗。其中,HDMI2.0端口和DP端口支持刷新率達60Hz的清晰4K分辨率視頻輸出。配備的VGA接口,可以一接即連高分辨率顯示器,而不影響性能。
FRS快速角色轉換,不畏斷連
能否保證傳輸穩定,是衡量適配器品質的重要標準。FRS (Fast role swap) 快速角色轉換功能1,正是為了穩定連接而生。它能夠在拔掉電源適配器時,令適配器快速進行角色轉換,從而保證連接質量。
DA310支持這一功能。即使USB-C電源從適配器上移除,視頻和LAN連接也不會中斷。連接的顯示器、有線網絡、外接USB設備也不會出現中斷的情況。不斷連的特性也保護了數據及設備的安全。
如果厭倦了雜亂的桌面接線,以及接外設時總是少接口的麻煩,不如將接駁的任務交給DA310。兼具強大擴展性與穩定性的適配器,你值得擁有。
操控體驗得心應手 盡在掌握
KM7321W鍵鼠套裝
解決了連接外設的問題,接下來不如選一款趁手的鍵鼠套裝——戴爾KM7321W無線鍵鼠套裝正是佳選。這款產品擁有4000DPI鼠標精確追蹤,同時還支持雙重連接,能在3臺設備間無縫切換!
等一下,什么是DPI,雙重連接又指什么?
支持4000DPI,多檔DPI配置可選
DPI參數,指的是鼠標在桌面上移動1英寸距離的同時,光標能在屏幕上移動多少“點”。高DPI的鼠標只需要移動很小一點距離,就能輕松將光標從屏幕的一側邊緣移動到屏幕的另一邊。例如進行FPS游戲時,就能做到輕松轉動視角、釋放技能。
KM7321W無線鍵鼠套裝的鼠標默認1600DPI,可調整為1000、1600、2400、4000。繪圖或者辦公情況下,1600DPI已經足夠好用,而轉戰游戲時可以迅速切換至2400DPI或4000DPI!無論你是哪種使用習慣,總有一檔契合你的操作手感。
支持雙重連接,可實現3臺設備切換
KM7321W無線鍵鼠套裝的雙重連接,指支持藍牙5.0和2.4GHz RF兩種無線連接方式。藍牙5.0有效傳輸距離可達10米,且無需占用USB接口。2.4GHz無線技術抗干擾性強、功耗低,能輕松實現穩定的連接。
可以看出,對于創作者或游戲玩家,2.4GHz無線連接更能帶來穩定的操控體驗;而如果不想占用USB接口,藍牙5.0連接更合適。如果你既想搞創作玩游戲,又想隨時空出接口位,支持雙重連KM7321W無線鍵鼠套裝,一定是為你量身定制的裝備!
不僅如此,KM7321W無線鍵鼠套裝還能與最多3臺設備無縫連接配對!只需輕輕一點,即可在3臺不同設備間輕松切換,高效輸出不間斷。5個可編程按鈕隨心自定義,可以自定義喜歡的快捷方式和常用功能,使用體驗更加快捷省心。
優秀的工業設計,兼顧穩定與耐用
KM7321W無線鍵鼠套裝,在設計上兼顧了精致與舒適。全尺寸靜音鍵盤極具簡約設計感,可以通過傾斜支腳自由調整傾斜度。精致的鼠標采用高端漆面,同時便于抓握手感極佳。保證上手就愛不釋手。
有強大功能,還要夠穩定耐用。KM7321W無線鍵鼠套裝有長達36個月的電池續航時間2,3年高級更換3,提供下一工作日配送更換產品服務。貼心服務加持,體驗更穩定可靠。
* 具體配置與參數信息,請以官方商城為準
1 配備支持 Fast Role Swap 功能的系統 BIOS。
2 基于戴爾對電池續航時間模型計算的內部分析和按每年300萬次擊鍵的使用量計算,2020年11月。根據使用情況和計算條件的不同,結果會有所不同。
3 在完成電話/在線診斷后,如有必要,戴爾將派發更換部件/產品。如果不能退還缺陷產品,則需要支付相關費用,供應情況視國家/地區而異
你的寶藏配件隊友
DA310適配器 + KM7321W鍵鼠套裝
者:Ai_GuiGui
窮玩車富玩表屌絲玩電腦,萬年不變的真理。在張大媽家潛水已經300天了,一直想寫自己的曬單,但是因為平時工作太忙沒時間(QI SHI JIU SHI QIONG),這次正好趁著五一放假,寫了這篇處女曬。
為什么買筆記本,當時就一個需求,出差在外打發無聊的時間,聽聽歌看看電影玩玩游戲。于是就在網上查看買哪個本,看了飛行器家的性價比高,但是那外觀真心不喜歡。看聯想家的,那就是個賣牌子的,幾乎沒性價比可說。然后就轉向了戴爾,XPS太貴,不在本屌當時的能力范圍內,水果家的就更不用說了。最后就選定了今天的主角戴爾靈越N5110 15R-528,它是戴爾11年上市的筆記本,整套下來共花了本屌絲將近6千大洋,害的本人連著吃了近半個月的咸菜饅頭,那日子,以后再也不想過了。為什么看中這款機子呢,一是因為體驗過戴爾的全保服務,單位的機子都是戴爾的,出了問題都是直接上門服務,覺得好牛叉的感覺。二是支持USB3.0接口,當時電腦支持USB3.0接口的機子還不多,這款算是采用第三方方案才支持的USB3.0,在當時這個USB3.0的性能有人做過測試,比因特爾原生支持的USB3.0接口性能還要好那么一些。三是因為I5處理器+525的1G獨顯,當時雖然有540的獨顯但是價格,價格是硬傷,那飛(shen)行(zhou)器家的本看不上雖說性價比高。四是因為這個本各個接口布局都相對來說合理,不會出現兩個USB口插U盤出現打架的情況。當然還有就是選15寸的就是看中了它屏幕大,真大,以至于都成為了它的缺點(太重了)。說說這本的缺點吧,第一就是散熱不好,散熱性能太差,以至于在用到第3年的時候玩星際2直接黑屏重啟(CPU溫度超過100度了),如今呢南橋芯片就是左側掌托那里,冬天可以當暖手寶用,夏天。。。第二,這筆記本壓根就沒打算讓用戶自行更換硬盤,可能是因為對配的7200轉的硬盤信心滿滿吧,這貨如果要換硬盤需要把機器除了顯示屏以外的東西全拆了才行,好蛋疼有么有第三,這本太重了,如今天天上下班背來背去,肩膀快受不了了,你們可以想想每天背著5、6斤重的電腦上下班是個什么感覺,特別是在夏天,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
剛買時做的性能測試,WIN7下在當時還是很主流的配置,如今日落西山了??梢钥吹?0分鐘溫度壓力測試最高溫度也不超過88度,如今輕輕松松超過88度
買它的時候它自帶的一條2G DDR3 1333的三星內存條,購機的時候直接讓銷售小哥給加了條金士頓的2G內存。但是沒過一年就發現電腦總是無故的花屏死機,后來發現是內存條不兼容。從那以后就對金士頓的內存條失望了,于是就把金士頓的2G內存給出了二手,自己又去買了當時都沒聽說過的一個牌子--金泰克,說實話當時就是奔著最便宜的內存去的,花了110塊,銷售小哥說你拿回去放心用,我們這條子全兼容,事實正如小哥說的,沒毛病,一直用到現在托托的,一點毛病沒有。
從11年到現在這本已經服役五年了,中間因為剛買不到半年,硬盤出現壞道,聯系戴爾客服,讓自己送到維修點去更換硬盤,因為出差沒時間,就問了購買全保的事(因為原單位里都是戴爾的電腦都帶全保服務),在線客服給我說正在搞活動,600元三年全保+意外保。因為硬盤已經出現問題了,不想再托,就花600元買了全保,質保一直到14年9月才結束,緊跟著沒幾天戴爾的售后服務工程師就到我所在的項目工地(工地在農村)現場給我把硬盤給更換了,這是第一次讓我覺得有錢就是好啊在這期間,硬盤更換了兩塊,第一塊自帶的三星7200轉500G硬盤,第二塊希捷的7200轉500G硬盤,第三塊就是現在用的西數黑盤,同樣是7200轉500G,更換了一次鍵盤,一次帶觸摸板的那一面面板,一次電腦底盤,一次散熱器,一次液晶屏。這所有維修都是戴爾當地服務工程師免費上門更換的,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方便,真的只用打個電話,報修,派件,上門更換,簽單就完事了。但是唯一不爽的是,戴爾的備件質量真的不怎么樣,內行人都知道,我是外行就不多說了。
五年時間這臺筆記本也是跟著我走南闖北,整個中國也算是走了大半,見證了我從一個毛頭小子到為人夫為人父的整個過程,也算是有感情了。從圖上可見筆記本已被本人蹂躪的遍體鱗傷了,同時也證明了戴爾的本是何等的耐操(左邊兩幅圖的硬傷是乘灰機時暴力托運造成的右側的三張圖都是更換面板后的備品質量真心不咋地,沒有原裝的好,不到兩年可掉漆了)。前幾天我告訴LD申請買固態硬盤升級電腦,LD聽了后直接批了六千大洋說咱換一個吧,當時真的是受寵若驚啊,還說我天天背著那么重的電腦心疼什么的。。。頓時心里一陣暖流由于心理一直對SURFACE PRO 4長草,所以6千根本不夠啊。。。從那天以后就一直在考慮是升級呢還是投奔巨硬家,后來還是理智戰勝了心魔,決定給老戴爾升級續命。看以后如果平板真的可以給工作帶來便利了,到那時再果斷下手巨硬也不晚,如今本屌前途還一片迷茫,暫時就先用這本。
如今的電腦配置信息,用魯大師總分跑7W,但是不影響我的工作,平時畫畫CAD圖,玩玩鬼泣5,沒毛病。
本來沒打算給它更換固態硬盤的,但是最近玩安卓模擬器因為內存不夠總是讓硬盤達到100%負荷,而且加載還慢,這感覺用模擬器玩游戲的都知道,太TE ME 痛苦了,之前沒玩模擬器沒發現有這問題,也不知道是因為更新WIN10太平凡了,造成系統越來越臃腫了,有時候關個獵豹瀏覽器硬盤就要坑坑坑讀寫好長時間。
硬盤活動100%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操作都會非常的卡,雖然CPU占用沒到100%,造成這個的原因硬盤是次要的,主要是內存小,如果內存夠大就不存在這種問題了,但是這次是更換固態,固態的讀寫速度也能多多少少緩解這樣的癥狀。至于為什么不畫一兩百塊錢更換內存,只因我覺得還沒到時候,現在工作每天就是畫CAD圖,根本沒時間玩游戲,模擬器也是偶爾開開上去簽個到,真正平時的應用場景還辦公,偶爾開下鬼泣。就目前的硬件平臺來說是完全夠用的,不會經常出現上面的那種現象。還有一點就是,就算將來筆記本壞了或者不用了,固態還能拆下來裝到我家里面的HTPC里面,但是內存就不行了,電壓等級不同不能通用。所以下面就是本次的主角TOSHIBA 東芝 Q200 EX 240G SSD固態硬盤
TOSHIBA 東芝 Q200 EX 240G SSD固態硬盤
之前沒關注過固態硬盤,也是最近的一次國內優惠推薦里面發現的,大家都說東芝可能會發生掉盤的情況,這個我不太清楚,感覺買電子產品全憑運氣,大部分人運氣還是比較好的,至于剩下的那些人,就看人品了
值友專享:TOSHIBA 東芝 Q200 EX 240G SSD固態硬盤
我當天是領了優惠卷的,但是一直沒有下單。由于我是在外地出差,沒有拆機工具,還想把光驅位改成機械硬盤,這就需要在購買一個光驅位的硬盤盒。我搜索了馬云家發現有一家提供了我所需要的所有東東,但是價格是449,在權衡了工具+硬盤盒+硬盤+郵費,整個算下來也差不多這個價了,而且這些東西可以在一家一起購買,售后方面也相對容易。由于等著公司發獎金,想著發獎金了就把這個給拿下,沒想到天貓男人節前這貨漲價到了479,然后就一直關注著,到了男人節那天,天貓有個活動積分抽優惠卷,50分抽了5元卷全品的,然后商家翻倍就是10元,硬盤價格也恢復到了449,這樣子449-10優惠卷-3店鋪優惠卷,最后436于是就出手拿下,由于我們這里收快遞還要另外收3元取件費,最后就是439元到手(工具+光驅位硬盤盒+固態硬盤+小部分配件)。
下面是固態硬盤的開箱:
包裝盒正面騷氣紅,這個沒啥說的,快遞送過來箱子被壓了,但是里面東西還好沒什么大的問題。
背面黑色顯得更加高大上,至于那個刮涂層辨真偽,上機后測試一下就能知道,為了出問題后還能退換貨暫且沒扣它。
盒子底部的產品序列號標簽及條形碼,產自菲律賓,16年3月造
打開包裝后,內部空氣袋(沒有防靜電袋),補償墊片,說明書,保修卡,快速入門
跟我的羅技M325對比一下大小
硬盤背面及金手指(看不出來有被艸過的痕跡)
保修只顯示在保,但是具體到期時間沒有顯示
嗯,現在就剩下拆機換硬盤了,拆過戴爾N5110的值友肯定都清楚,這貨拆起來并不復雜,只要細心+耐心就可以很快的拆解,但是對于換硬盤這種事都要進行大拆的它來說,太不人性化了。
這里說幾個拆機注意事項:1、拆機前一定要把身上的靜電放一下,可以去洗洗手或者觸摸家里的三相插頭接地電器的金屬外殼;2、關掉電源,去掉筆記本電池,按一下開機鍵放電;3、拆N5110屏軸的時候一定要用扶著顯示屏,避免屏軸單個螺絲受力將螺絲底座掰裂(我換底盤就是因為屏軸螺絲底座壞了,屏軸沒法固定)4、拆排線的時候盡量不要用蠻力拉扯,正確的拆卸排線卡扣,排線是很容易拿掉的。5、N5110拿掉主板前記得把讀卡器里面的塑料卡取出,要不然一不小心讀卡器就悲劇了;6、拆N5110主板前,必須拆掉顯示屏,要不然主板是拿不出來的;7、拆主板和顯示屏背板那個橡膠墊下面的螺絲是不用拆的,那個不會影響到這兩樣東西的拆卸;8、如果是跟我一樣準備把光驅位換成硬盤的話,記得關機前一定要把光驅給彈出來。
N5110唯一可以單獨拿掉的蓋板,就一顆螺絲,拆掉后就可以將光驅抽出來,蓋板下面就是內存條。
將原光驅的面板及固定支架拆掉安裝到光驅位硬盤盒的上面,在安裝的時候發固定支架跟盒子的螺絲孔錯位,不是那么合適,當時心里有一萬個草泥馬在奔騰,說實話賣家送的這個光驅盒真的不怎么樣,雖說外面有包膜,但是就那樣也掩蓋不了它粗糙的做工。上圖主要是想告訴大家拆光驅面板的時候這幾個卡扣一定要小心處理,如果容蠻力拆卸,卡扣就會被掰斷的。
裝好光驅面板后的光驅盒,里面有個三檔開關,是用來解決兼容性問題的,如果不知道往哪邊波就每一個都試試,我就是這樣試出來的總有一個是可以跟自己的電腦兼容的。如果都沒有,好吧,你可以退貨了。
N5110的鍵盤拆卸起來還是很簡單的,只用將上圖螺絲刀指的地方的小卡子向上推就可以將鍵盤送上面掀起來,卡子一共有四個,分部在鍵盤的上方。將鍵盤掀起后再向顯示屏的方向抽,鍵盤就會整個下來,當然不能動作太大,上圖二可以看到鍵盤下面連著的鍵盤排線。將鍵盤排線基座上的卡子向上扣開,排線就會很容易的拿出了,其他的幾個排線類似都要拆掉。
用平口螺絲刀稍微用力傾斜就可以將卡扣向上打開。
鍵盤拆掉后就可拆卸底板上的螺絲了,因那里的螺絲不拆,帶觸摸板的那面是拿不下來的。
不要問我為什么把這個螺絲拆了,我也是拆過后才知道,原來這個螺絲TE ME不用拆
后面的螺絲都拆完了后再把本子翻過來,把鍵盤下面的螺絲也給拆掉。總共有四顆螺絲,我的因為被戴爾售后小哥給弄丟了一顆所以就只剩三顆了,從上面拆鍵盤的那個圖片就能看出來。
這里請出我的拆機神器電信的USIM卡(其實是我臨時找的),就這樣把卡插進去,沿著邊緣走一圈再稍微用力一掰,這一面就下來了。
拿掉觸摸板那面以后就可以看到主板了,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把主板拿出來,把硬盤給換了。
我上面說了,想拿掉主板就必須先拆掉顯示屏的屏軸。
先拆掉顯示屏的數據線,抓住它往顯示屏方向拽,相信我沒毛病,用力拽一個是這個地方,還有一個是無線網卡的天線部分,一根黑線和白線,拉著線往上提,線就掉了。這地方忘拍圖了。
所有跟顯示屏有關的東西都拆掉后,把顯示屏拿下來放到一邊涼快去吧,下來的事跟它沒多大關系了。
接下來的事就是把主板上的固定螺絲和部分與主板連接的插件全部拆掉,右下角的那個是喇叭線,那個小的電路板是霍爾傳感器,用來檢查屏幕蓋子是不是合上了。電腦開著的時候,可以用手機放到觸摸板那里調戲一下它,你會有驚奇的發現
這是我拆掉后的主板,因為內存不影響拆機,所以就沒卸??梢钥吹接脖P是用支架固定在主板上的,只用將支架上的兩顆固定螺絲拆掉,然后用力晃動硬盤,一邊慌一邊向外拖拽,硬盤就拿下來了。
拿下后的硬盤與固態硬盤厚度對比,我聽電腦城的銷售妹妹說,7200轉的機械硬盤沒有7毫米的,都是9.5的厚盤。
將機械硬盤的支架拆掉換到固態硬盤上,可以看到由于固態硬盤太薄,與主板之間留出了一定距離,我沒有用墊片,是因為固態硬盤非常的輕,而且抗震,留些間隙還能更好的通風換熱。
將換下的機械硬盤裝好,以備后用。拍個照,留個念想,開始回裝。
回裝的時候底盤的螺絲我沒有上,鍵盤也是臨時接上的,只是為了開機檢測一下主板是不是識別了新的固態硬盤。
主板識別的固態硬盤240GB,然后關機斷電,把剩下的螺絲全部回裝回去。
開機直接進PE,打開計算機后,我去沒發現新的硬盤,這怎么可能。趕快打開分區軟件一看,原來沒有分區啊。然后就分區再系統遷移,這里跟大家說一下,如果你系統遷移后就直接重啟進系統,雖說能進去,但是系統不會正常,卡桌面或者桌面出不來,我第一次重啟后啟動過程中直接藍屏第二次重啟能進桌面,但是什么都沒有(我的文檔我給遷移到D盤了),打開這臺計算機,盤符錯亂。。。好吧,重新進PE,把盤符調整了一下,再重啟,還是不行。最后解決辦法是,在做完系統遷移后,特別是像我這樣的把我的文檔放到其他盤的,一定要先把我的文檔在PE里面就拷貝到它該在的位置,然后把原機械硬盤的活動分區給取消掉并格式化,將原機械盤的主分區改為邏輯分區。所有的都做完后,,檢查盤符順序,沒毛病,好,重啟進系統。
最后進系統后做了個測試:
分數從70508升到了80364
老的機械硬盤測試,測了內圈和外圈兩個。
新的固態硬盤測試結果,用了兩個軟件,數據有些偏差,分數這東西看看就行只能作為參考,具體還是要看使用效果。
如今開機時間我沒掐表算,感覺挺快的(覺得開機時間快又能怎么滴,就算是秒開那個意義大嗎),裝的CAD2016打開速度也比以前快多了,還有LIGHTROOM的打開速度都比以前有很大的提升,獵豹秒開,以前需要2、3秒反應。
此次為老本升級續命到此為止,感謝廣大值友的耐心閱讀。
PConline 評測】受益于互聯網與無線技術的發展,得以讓傳統的辦公設備擺脫網線的侵擾,我們可以無線打印,投影連接WiFi便可移動投影,更不用說BYOD的個人辦公設備,這些都離不開Wi-Fi網絡。然而,要保持工作的連貫性以及各項審批流程的順利進行,一個信號強勁且穩定的無線網絡顯然必不可少。在近期眾多的送測產品中,斐訊的這款K2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心,因為它不僅是“0”元購,還主打‘信號強到沒有墻’,真能如此嗎?趕緊讓我們一起來探秘吧。
信號強到沒有墻 斐訊K2小型辦公實景評測
斐訊K2采用802.11ac無線技術,可為用戶提供更穩健的Wi-Fi性能,更清晰的無線網絡信號,雙頻并發最高可達1200M無線速率,讓用戶上網飛速愜意。此外,一鍵體檢、IP沖突自動變更、智能調節無線信號強度、免去輻射后顧之憂、支持斐訊智能APP,以及提供PHICOMM云服務,都是斐訊K2所擁有的特色功能。
在4根高增益外置天線中,2根為5GHz2根為2.4GHz獨立適配,通過精密和專業的天線內部設計,讓天線布局更合理,信號更強,并且完整的覆蓋家中無線死角。最新MIMO技術,多個數據流通過多根天線同時收發,大幅提升其無線性能。
斐訊K2包裝清單
值得一提的是,斐訊K2采用了知名無線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Skyworks的PA+LNA模組,PA提高無線信號發射功率,LNA可以降低無線信號接收噪聲干擾,收發兼備。2.4G無線性能相比普通路由器提升4倍,5G無限性能高達5倍。
外觀設計
斐訊K2采用8000目模具精細打磨外殼,整個路由器晶瑩剔透猶如藝術品一般呈現出高貴的光澤,加之斐訊K2采用優雅的曲面造型設計,令其不論是放在客廳等家居環境還是辦公室內,都能很好的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白色的指示燈也讓斐訊K2變得更加靈動。
斐訊K2
另外,斐訊K2外置有四根5dBi高增益黃銅全向天線,呈梯形排列在機器上方,使產品整體更加富有立體感。
斐訊K2底部采用整體散熱開孔設計,散熱性能良好。通過掃描底部的二維碼可以下載斐訊智聯APP,通過手機遠程操控斐訊K2,非常便捷。
設備背部散熱孔
后端網絡接口及電源線孔
斐訊K2背部接口,相對較為常規,百兆4*LAN 1*WAN,復合的WPS/重置鍵,DC充電。
UI設計與功能設置
在路由器設置方面,斐訊K2繼續了K1簡潔的整體設計,斐訊K2的后臺UI調理清晰,界面簡單明了,便于設置。初次設置路由器并不繁瑣,輸入默認的用戶名和密碼后,就可以進入到主界面了。
通過主界面可以看到K2的基本運行狀態和路由器的連接設備,其中常用的六大功能菜單突出,便于查找和設置。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一一介紹下,常用的六大功能。
首先是一鍵體檢,這一功能對于路由器小白來說可謂十分貼心,路由器除了故障或是網絡連接不暢,通過這一功能就可以檢查出來,免去了糾錯的煩惱。
接著是信號調節,在這里用戶可以調節信號強度和節能定時,既有效規避了輻射的危害又節省了不必要的能耗,可謂一舉兩得。
通過終端管理功能,可以對連接的設備進行管控,有效防止蹭網。實際上,在辦公環境中,如遇附近的AP不爭氣,我們也可以用這此功能打造自己的專屬Wi-Fi,為自己或同組的小伙伴們,打造專享無線網絡。
上網向導就是設置基本的上網方式和網絡名稱密碼。
訪客網絡可以有效保障網絡安全,防止來客威脅家庭網絡安全。
路由設置是對斐訊K2進行簡單的基本設置,主要是WAN口和LAN口的設置。
通過這六個功能就可以對斐訊K2進行基本的網絡設置與調節了,但是對于有更多需求以及網絡發燒友來說,就需要進行更詳細的高級設置了,接下來筆者就帶大家詳細看下。
特色功能
點擊主頁面的高級功能,就可以對斐訊K2進行更全面的設置里,高級功能里包括。運行狀態、無限拓展、無線設置、硬件按鈕設置、家長控制、應用設置、安全設置等等功能,十分詳盡。
在運行狀態一欄,我們可以看到斐訊K2的詳細運行狀態,以及DHCP客戶端和無線客戶端的情況。
當使用面積過大或者環境過于嘈雜時,可以開啟無線拓展功能通過連接中繼器等設備以保證信號質量。無線設置,前面已經提到,筆者就不在此贅述了。
通過家長控制功能,可以限制孩子的上網時間,勞逸結合。
在應用設置里可以對虛擬服務器、DMZ主機和UPnP進行設置。
在動態DNS一欄可以對動態DNS服務提供商進行選擇。
在安全設置一欄中,我們可以看到K2的安全系數非常高,在這里不僅有防火墻,還有針對Dos等攻擊的特殊防范。
最后是系統工具一覽,在這里可以對K2的固件和后臺配置系統進行升級。
除了通過網頁端進行配置外,K2還可以通過下載斐訊智聯APP進行遠程管理,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下。
斐訊智聯APP
通過下載斐遜智聯APP就可以對K2進行遠程管理,用戶通過手機就可以輕松管理路由器。打開軟件,主界面明朗清晰,所具功能令人一目了然。APP上所具備的功能大多與PC后臺端相同,筆者就不此冗述。
APP設置首頁
訪客網絡、Wi-Fi設置、綠色節能
家長控制、防蹭網、一鍵體檢、路由設置
經過測試,通過智能APP遠程控制K2十分簡便,也不存在卡頓現象,確實非常便利。
性能測試
通過前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斐訊K2的功能特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作為一款路由器的根本,路由器的信號強度、穩定性如何才是重中之重,接下來我們就對斐訊K2進行性能測試。
在無線信號強度測試上,我們會分別在手機和筆記本終端使用軟件逐一對測試點進行監測,取穩定值。斐訊無線保持默認狀態。測試環境為實際辦公無線網絡環境,分別選取4個距無線路由器不同遠近的測試點,來實地測試下。
測試環境說明
A點:路由到A點辦公區域的距離(10米),直線,若干辦公設備
B點:路由到B點辦公區域的距離(10-15米),若干辦公設備
C點:路由到C點,即拐角走廊的休息區(距路由約15-20米),其間是大廈承重墻,開放空間
D點:路由到D點,近水房辦公區域(距路由約25-30米),兩堵承重墻,開放空間
其他說明
測試軟件:WirelessMon專業版、WIFI分析儀
終端平臺(PC端):Dell Latitude E6320
終端平臺(手機端):Sony Z5
SSID:PCICOMM_EAD8、PCICOMM_EAD8_5G
2.4GHz信號強度測試
手機端
A點、B點
C點、D點
繼續看一下PC端WirelessMon的監測:
A點 B點
C點 D點
通過測試我們發現,里路由器較近的A點和無承重墻阻隔的B點表現較好,而經過兩組承重墻的D點信號最弱。
5GHz信號強度測試
手機端
A 點 B點
C 點 D 點
PC端
A點 B點
C點 D點
通過測試我們發現, 由于5G信號穿墻流失較大,整體信號強度并不如2.4G,測得的結果來看,表現較好的仍是ABC三點,其中A點信號最強。
信號穩定性
信號強固然重要,但是對于一款出色的路由器來說,信號穩定也是不可或缺的,接下來我們就來測下斐訊K2的信號穩定性。
·2.4G信號穩定性
·5G信號穩定性
通過測試我們發現,斐訊K2信號整體還是比較穩定的,A、B、C、D四點間的差距不大。
2.4G(左)、5G(右)測速
評測總結:在硬件方面斐訊K2采用802.11AC無線技術,提高更穩定的Wi-Fi性能和更強、更清晰的無線網絡信號,雙頻并發最高可達1200M無線速率。速度可觀。外觀方面,K2通體白色,設計大氣,十分美觀,在智能應用方面,K2不僅可以智能調節信號,還可以遠端管理十分方便,綜合來看斐訊K2。各方面表現不錯,對于想要體驗智能家居生活的用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