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價格進入2022年后逐漸下跌,最近AMD和NVIDIA不少顯卡已經跌到比原價還便宜了,于是乎有了裝二奶機的沖動。不過鑒于本人家境貧寒且具有多年在海鮮市場的撿垃圾經驗,于是決定撿一些價格觸底的二手配件來裝一臺2000預算能2K畫質暢玩3A大作的主機,下面就來看我是怎么搭配的吧!
顯卡:
首先,2K玩游戲嘛,顯卡必須是大頭,我決定把一半以上的預算貢獻給顯卡,于是把顯卡的預算定在了1000~1300,海鮮市場逛了一圈,最后以1200元入手了一張公版的GTX 1070,這卡雖然改但是耐不住外形是真的帥,泰坦皮的卡信仰拉滿啊!
GTX 1070
CPU:
由于顯卡花去了一半多的費用,所以就算是上最便宜的十代i3也不能避免超預算,權衡之下我想到了9年前的e3神教,四核八線程,性能基本等于9代i3,關鍵是價格便宜啊![呲牙]于是這邊直接淘寶203元下單了一顆e3-1230V3。
馬來亞產的E3-1230V3
主板:
CPU是支持4代HASWELL平臺的,所以主板這里在閑魚120元淘了個微星的B85-G41大板,做工用料各方面都還行,而且bios做的也很不錯,比七彩虹、銘瑄等不知強多少倍。
b85-g41主板
內存:
由于主板限制,這里只能上ddr3-1600頻率的內存了,所以這邊100的價格盲狙了一個8G的金屬馬甲條,藍色的馬甲給人看著很清新。
金士頓DDR3-1600 biu條
其他:
硬盤:金士頓SV300 120G拆機固態,閑魚70元入手。
散熱:自己收藏的不知名垃圾風冷散熱,姑且就值20元吧。
電源:金河田GF600G 600W,80plus金牌,咸魚129入手。
機箱:酷冷至尊毀滅者,閑魚線下本地自提,60元。
金士頓SV300 120G
酷冷至尊機箱
金河田600W電源
所有配件清點完畢,下面來看看總共花了多少:
配件名 | 配件型號 | 價格 |
CPU | Intel E3-1230V3 | 203 |
顯卡 | Leatek GTX 1070 | 1150 |
主板 | 微星B85-G41 | 120 |
內存 | 金士頓DDR3 1600 8G | 100 |
硬盤 | 金士頓SV300S37A 120g | 70 |
散熱 | 不知名垃圾散熱 | 20 |
電源 | 金河田GF600G | 129 |
機箱 | 酷冷至尊毀滅者 | 60 |
合計 | 1902 |
所有配件合計1902,2000元的預算達成了,那么下面就是裝機和游戲實測。裝機這里就不過多展開了,以后會寫一些裝機的心得,重點咱們來看看這套配置下的性能和3A游戲表現。
首先咱們用娛樂大師和CPU-Z檢測一下:
這硬盤的運行時間有點長啊,,,等于是連續運行了521天
魯大師跑分,感覺顯卡被CPU拖累了,,正常1070應該可以跑到30W
CPU-Z單核性能和一代Ryzen持平,然而面對12代i9則被全方位碾壓,不過畢竟差了n代,這個差距咱們只能接受
下面就是最后的游戲測試了,本次測試了NBA 2K16、瘟疫傳說、賽博朋克三個游戲,均在2K中等畫質下測試,結果如下:
2K畫質下,NBA 2K16基本穩定在90~115幀,非常流場絲滑
2K畫質下,瘟疫傳說幀數在50~63幀之間,偶爾掉到43,基本還是屬于流暢的范圍
相比前面兩個游戲,賽博朋克2077可謂是顯卡殺手,E3+1070的配置在2K畫質下幀率只有30出頭
選擇的3個游戲對配置要求逐漸提高,前兩者本臺主機基本是輕松應對,在碰到賽博朋克2077時出現了性能瓶頸,不過依舊達到了可玩的程度,且賽博朋克都能達到30幀,我想其他游戲肯定是不再話下啦。
總結:
2000元的預算、E3+GTX 1070的組合實現了2K畫質下流場運行3A游戲,與同價格的i3-10105f+GTX 1050的主機相比在游戲方面優勢明顯,特別適合那些臭打游戲的小朋友們(包括我[捂臉])。如果你想玩大型單機但是預算又非常有限,不妨參考一下我的裝機思路吧!
湃新聞記者 陸林漢
9月12日,“雅言薈萃:陳子善教授手錄新文學經典墨跡展”在上海朵云軒開幕,展示了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知名學者陳子善摘錄的40余幅他研究過的12位中國現代文學大師的名言雋語,包括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郁達夫、林語堂、張愛玲等。同時,展覽還展出了收藏家王金聲收藏的魯迅、巴金、徐志摩等十多位中國現代文學大師的墨跡。
展廳現場,上海朵云軒
陳子善摘錄的新文學名家名言雋語
陳子善,1948年生于上海,1976年畢業于上海師大(現華東師大)中文系培訓班,留校任教。同年10月以后,參加《魯迅全集》注釋工作。后一直執教于華東師大,歷任中文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曾任校圖書館副館長。曾訪學香港中文大學、日本東京都立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現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現代中文學刊》主編。
陳子善
陳子善多年致力于中國現代文學史及文獻史料的研究和教學,參與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并先后編訂出版了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梁實秋、臺靜農、葉靈鳳、張愛玲等大批現當代重要作家文集、研究資料集和回憶錄,發表了大量的專題研究論文和文史考證、札記等,已結集出版的有《從魯迅到張愛玲一一文學史內外》、《雙子星座:管窺魯迅與周作人》、《鉤沉新月:發現梁實秋及其他》、《說郁達夫》、《說徐志摩》、《簽名本叢考》、《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十講》、《張愛玲叢考》、《不為人知的張愛玲》等數十種,享有“阿英之后有子善”的美譽。
榮休之后,陳子善仍在從事現代文學研究,主編《現代中文學刊》。據悉,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朋友聚會中,陳子善教授的好友、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張偉先生建議他寫寫毛筆字,朋友們馬上附議。于是陳先生被說服,拿起毛筆開始揮毫了。
此次展覽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展覽呈現了陳子善書寫的12位中國現代文學大師的文字四十余幅,分別為魯迅、胡適、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梁實秋、林語堂、豐子愷、巴金、傅雷、張愛玲和木心。陳子善研究過他們,發掘過他們的作品,編輯過他們的資料集,現在又書寫他們的文字,包括他們的小說和散文摘錄、新舊體詩以及對聯等。
陳子善錄魯迅詩
陳子善錄周作人《雨天的書》
陳子善書郁達夫聯句
陳子善說:“魯迅是20世紀中國的偉大作家,注釋魯迅著作,確切的說是注釋1934年以后的魯迅書信是我研究魯迅的開始,也是我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開始,這已經是45年前的事了。從那時至今,我的魯迅研究,尤其是對魯迅佚文佚信的發掘,魯迅生平和重要作品的考察一直未曾中斷。今年又是魯迅誕辰140周年紀念,我的墨跡展理所當然就從選錄魯迅詩文開始。”而胡適與周氏兄弟一起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代表人物,陳子善表示,自己參與過不少胡適和周作人的研究,因此抄錄了不少他們的詩文。
陳子善錄傅雷致傅聰語
陳子善錄張愛玲語錄
關于摘錄郁達夫的詩文,陳子善則表示,“郁達夫不僅是現代杰出作家……我與郁達夫同一天生日,也很喜歡他的舊體式,這就有足夠的理由在墨跡展中讓郁達夫占有一席之地。”對于摘錄張愛玲的名句,他表示,“張愛玲是在上海出生的不世出的作家,作為同樣生于斯長于斯的現代文學研究者,我認為自己有責任從事張愛玲研究。更何況張愛玲留下了寫朵云軒的名言,在朵云軒舉辦墨跡展,如果不選入張愛玲的許多名言雋語,那是不可想象的。”
陳子善說:“自己從事新文學研究,這次選了12人,其實不止12人,還有沈從文、施蟄存等,這些人都是我不同程度研究,仍在關注。這次展覽有意思的在于王金聲把他收藏的名家墨跡進行展示,可以說是收藏與研究的結合,共同推動學術發展。”
陳子善錄徐志摩句
從展出的墨跡中,觀眾能夠看到陳子善的毛筆作品不刻意臨摹名家和追求字體工整,字里行間透著文人“書卷氣”與學者“理性風”,一筆一劃都表現出他的精誠態度和興趣所在。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墨跡的集結
展覽中,一批王金聲收藏的中國現代文學大師的墨寶集結亮相,包括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郁達夫、林語堂等作家的墨寶,以及首次亮相的胡適、徐志摩和張愛玲手跡。
魯迅致內山完造的日文信札
老舍致章士釗的信札
其中,魯迅的墨寶中有一件致內山完造的日文信札,上面書有:“老板:請把送給曹先生的書轉交給他,L拜。五月八日”。這件手跡已入編《魯迅手稿全集》;而老舍的墨寶是致章士釗的信札,作于1966年5月4日,被認為是老舍的絕筆。
郁達夫致王映霞情書
胡適白話詩《獅子》
郁達夫的墨跡是他寫給王映霞的一封情書,洋洋灑灑數百字;胡適的墨跡是他所作的一首名為《獅子》的白話詩,這是他悼念徐志摩所作,發表于1931年12月24日天津《大公報》,詩中的“獅子”是徐志摩住在胡適家時最喜歡的貓。
展廳中央的展柜里呈現的是中華民國的國書,為蔡元培的舊藏,封面上手繡的國徽圖案為魯迅參與設計。
曹禺書唐人詩箋,黃裳上款
巴金錄斐多汶語,唐弢上款
上述名人墨跡均來自此次展覽策展人、上海著名鑒賞家王金聲的收藏。王金聲告訴記者,“展廳中,一個展柜里呈現的是胡適,徐志摩、張愛玲,傅雷等手跡,另一個展柜里呈現的是耳熟能詳的魯、郭、茅、巴、老、曹手跡,難能可貴的是陳子善先生為其中的六件作品分別發表過研究文章,觀眾可以仔細讀。”
張愛玲致紹銘信札
展廳現場,《傳奇》
與此同時,展覽一并展出的還包括陳子善的部分著作和編訂的資料集,以及他所收藏的部分現代作家的簽名本。其中,一本《傳奇》是1944年8月出版的初版。
正如陳子善好友胡洪俠所說:“這樣的一個墨跡展,最重要和最富價值之處,不是字寫得有多‘書法’,而是‘誰寫’和‘寫誰’以及‘寫什么’。他通過語句的精挑細選,和書寫的恭敬真誠,給他深愛的研究領域立下了自制的里程碑。他也通過這種方式完成了對特定時代文學成就的另類編選與摘要,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他自己設計建造的‘現代文學微縮景區’。”
陳子善的部分著作和編訂的資料集
對于展覽,王金聲認為,近二十年來,文人作品的價格節節攀升,經久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現在都不寫字了,有事打電話發微信,信也懶得寫,寄信又麻煩,當代作家也很少用筆寫作,改用電腦了,所以今后不會再產生文人手稿和信札這些了。在他看來,這樣的展示,“第一位是保值然后是升值,還可附庸風雅,何樂而不為呢?”
展廳現場
展覽現場,“漫談新文學”對談
開幕當日,現場還進行了一場主題為“漫談新文學”的對談。上海圖書館研究員張偉從事近代文獻整理與研究逾30年,是滬上知名的圖像文獻與城市文化史專家。兩位老友圍繞新文學史料與上海現代新聞出版業、上海城市文化的精彩對談,涉獵諸多掌故趣事,引人入勝。
展覽將展至9月16日,地點為上海市南京東路422號四樓朵云藝術館。
責任編輯:陸斯嘉
有三個兒子,過年不敢買一斤牛肉,58歲大媽:這輩子還能享福嗎?
今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在忙著采購年貨,而我家卻有著不同的困擾。我是一位58歲的大媽,所說的困擾就是,過去的這么多年,我家的一斤牛肉都未曾享受過。
事情要從我嫁給老公這天開始說起。那天,滿堂的婚喜,火紅的紙鴛鴦,仿佛所有的喜慶都聚攏在這個家。
然而,想不到婚后不久,夫君的生意突然陷入低谷,讓這個家雪上加霜。為了維持家庭的開銷,夫君開始為外地的小超市送貨,收入的穩定,卻也增加了他旅途中的風險。
我與夫君婚后生下了三個兒子,我為他們的成長感到驕傲,但也因此而每天發愁。
時至今日,長子云杰已十九歲了,他有著成為一名音樂家的夢想,而這個夢想也成為了我內心的一根刺。
因為我知道,這個家經不住這樣的消費。然而,每當看著他眼中的希望漸漸失去,我內心的愧疚也隨之加深。
而最小的兒子云飛,則是一個性格溫和的孩子。每當我因為家庭的經濟拮據而愁眉苦臉時,他總是默默地陪在我身邊,給我安慰。
”這句話從小孩子的口中說出,卻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內心。
為了能讓家庭過上更好的生活,我每天都煞費苦心地計算著每一筆開銷。
就這樣,在我以為這輩子再也無法享受到過年的美食時,命運給了我一個機會。
有一天,我偶然聽到一位鄰居在說年貨購買的事情。她說新開了一家貨物全是1元的超市,我聽了之后,心中燃起了一線希望。
面對琳瑯滿目的貨架,我的心里充滿了喜悅。三個孩子眼中的光芒也顯露無遺。
當我看到斤斤計較的人們對比著一兩價格的時候,我又回想起了自己過去的苦悶。
我看著自己手中的牛肉,無法控制地笑了起來。
大媽的心情不言而喻,她終于可以讓家人品嘗到她心中的美食了。
而隨著我走出超市,我突然看到了我夫君背后黯然神傷的身影,他捧著一個凄慘的飯盒,眼神無比失落。
你問我這輩子還能享福嗎?雖然,為了家庭的生計,我不得不忍受著種種困擾和壓力,但只要看到孩子們健康快樂的笑容,這種付出也是值得的。
未來的日子,我不知道還會發生些什么,但我知道,只要有這三個孩子和我一起,我愿意帶著他們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和困難。
回到家里,我看到夫君一臉頹廢地坐在沙發上,他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卻又無法開口。
夫君長嘆一聲,告訴我他最近的生意越來越不景氣,采購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導致利潤微薄。
這個意外的矛盾直接擊中了我內心的軟肋,我知道我無法幫他解決問題。
我不禁想到自己年邁的父母,他們需要養老的資金,而我又無能為力。我從未感到過如此無助和困擾。
幾天后,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打斷了我內心的糾結。電話那頭傳來了我小妹的聲音,她泣不成聲地告訴我,她的丈夫因為病倒住進了醫院,而醫藥費用已經讓她籌備不出。
這個突發事件讓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塌了下來,我獨自坐在房間里,眼淚不停地流淌。
夫君走進房間,看到我的痛苦,他像從前一樣默默地陪著我。他安撫著我,說一切都會過去的,我們會找到解決辦法。
在那個狹窄的角落里,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家庭不僅僅是物質的支持,更是互相扶持、情感相連的羈絆。
那天晚上,我和夫君手牽手去見了妹妹。我們告訴她我們的困境,與她一起商量如何解決。
她說她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渡過難關。
之后的日子,我和夫君開始了更加艱苦的奮斗,為了籌措治療費用,我們省吃儉用,盡可能地削減一切不必要的開支。
這個經歷讓我明白了家庭的力量,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相互支持,就能克服一切。
今天,我坐在桌邊,剁著剛剛買回來的牛肉,笑意洋溢在臉上。雖然這次買牛肉還是要注意控制好數量,但我知道,這是一道代表著家庭團聚和溫暖的美食。
正當大媽享受著購物的喜悅時,一個不速之客突然闖入了她的家庭生活。
這個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讓大媽的心境變得沉重無比。她彷徨地站在那里,手里還緊握著剛剛買回來的牛肉被忽略了。
大媽急忙撥打電話給醫院,得知手術的費用超出了他們的經濟承受能力。
大媽焦急地四處尋找幫助,但是徒勞無果。望著丈夫日漸衰弱的身體,大媽心如刀割,無奈地想到一個辦法。
她斟酌再三,決定去求助她的三個兒子。雖然他們都是年輕人,還在上學,但大媽沒有其他辦法。
但是,為了丈夫的生命,她必須去面對這個艱難的局面。
大媽來到了長子云杰的宿舍門前。當她和云杰談到丈夫的病情和需要的手術費時,云杰的臉上閃過一絲猶豫。
大媽理解云杰的激情,卻也為自己曾經的言行感到愧疚。
最后,大媽找到了最小的兒子云飛,他正在一家餐廳打工。大媽向他傾訴了一切,希望他能為家庭做些什么。
他告訴大媽,他每個月的薪水也只夠支付自己的生活費,無法承擔更多的責任。
面對三個兒子的回應,大媽的內心在矛盾中掙扎。她明白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責任,無法為她所希望的事情做出妥協。
過年剛過去不久,我們一家人正準備適應平凡的生活,卻遭遇了讓我失望的一幕。
我立刻趕到他們房間,只見他們倆面對面站著,氣氛緊張。
“為什么你可以買吉他,我卻不能買一臺電腦?”云軒的聲音帶著一絲埋怨。
“你怎么能這樣不懂事!我是因為音樂才買吉他的。”云杰回答,語氣中也透露出一絲憤怒。
我看著他們吵架的樣子,心情大為不悅。“你們兩個都讓開!”我嚴厲地說道。他們停止了吵架,默默地退到一旁。
我看了看云杰和云軒,說道:“我知道你們對家庭經濟的負擔有所不滿,但我們要團結一心,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云杰有些不服氣地說:“可是,為什么我就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而弟弟就不可以呢?”
我明白他的意思,但我不得不為生計著想。然而,我也意識到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了兄弟之間的平等和公正。
“云軒,你也應該有追求夢想的權利。我們會找到一個解決方法,讓你得到你想要的電腦,但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大家的理解和配合。
云軒聽完我的話,臉上的不滿漸漸消退。“媽媽,我明白了,謝謝你的理解。”他微微一笑,感受著母愛的溫暖。
我看著兩個兒子的表情,心中的悸動漸漸平息。雖然我們依然面臨著經濟困難,但在這個家庭中,我們可以共同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和夫君一同努力工作,為了能實現云軒的愿望,我們開始節約開支。
兩個月后,終于到了云軒的生日。我們帶他去了電腦城,他挑選了一臺自己心儀已久的電腦,眼中充滿激動和喜悅。
回到家后,云軒激動地打開電腦,開始迫不及待地探索著其中的奧秘。他的整個人都沉浸在電腦的世界里,那份喜悅溢于言表。
我看著云軒的幸福之情,看著他在電腦前忙碌的身影,內心充滿了滿足。雖然在我們家庭中,經濟壓力從未消失過,但我們仍然努力尋找平衡,在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夢想中找到共同的奮斗目標。
未來的道路上,或許還有許多困苦和辛酸,但當我們再次回首時,一定會發現,那些困境和矛盾,都成為了我們成長的痕跡。
回到家后,我的心中充滿了對家人的滿足和喜悅。然而,很快我們家的平靜又被一場爭吵所打破。
那天晚上,我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擺滿了我們所能買到的美食。孩子們看到飯菜時興奮地歡呼起來,他們跳舞,歡笑,仿佛長久以來的辛苦都一掃而空。
可就在這時,夫君的目光落在一盤牛肉上,他瞪大了眼睛,像是看到了什么令他震驚的東西。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是啊,我心中的快樂和滿足奪走了我的理智,讓我忽略了家庭的現實情況。
孩子們也感受到了氣氛的不對,他們停止了歡笑,默默地低下了頭。我看著他們無辜的表情,心中的矛盾愈發加重。
爭吵的氣氛愈發緊張,我的家人們都陷入了沉默中。我感到頭疼欲裂,淚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轉。
最終,我平靜了下來,我用顫抖的聲音對夫君說:“對不起,是我錯了。我忽略了家庭的現實情況,一味地想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
夫君的臉色漸漸緩和,他走向我,輕輕地抱住了我。他說:“我們一起面對困難,一起努力。
我們會找到解決的辦法的。
我點點頭,眼淚止住了。孩子們從沉默中抬起頭,看著我們,他們的眼神充滿了理解和支持。
這一晚,我們一家人坐在飯桌前,享受著簡單的年夜飯。盡管沒有奢華的食材,但我們的心卻充滿了對愛的理解和寬容。
不知道未來會有怎樣的考驗等待著我們,但我相信,我們的家庭會因為互相理解和支持而更加堅固。
過了幾天,家庭的親情糾紛再次出現了新的矛盾。一天晚上,我正準備和三個孩子一起享受晚餐時,卻發現冰箱里的食物幾乎所剩無幾。
”聽到這句話,我心中一陣憤怒。就在我要責備他的時候,云軒突然插嘴道:“不是他一個人吃的,我也吃了一些。
我氣憤地看著他們,淚水在眼眶里打轉。我辛辛苦苦計劃的晚餐,卻被他們這些孩子輕易地顛覆了。
這一切讓我心如刀割,我曾以為我的付出換來的是孩子們的理解和支持,卻沒想到他們卻對我所付出的努力毫不在乎。
從那天晚上開始,我變得更加嚴厲。我取消了云杰去音樂培訓班的計劃,也不再允許云軒參加任何的校外活動。
然而,我在冷漠的外表下,內心卻充滿了矛盾和痛苦。我沒有想到,為了強調親情,我卻和自己的孩子們產生了分歧。
我開始懷疑自己做母親的價值和意義。
在這漫長的夜晚里,我獨自坐在沙發上,回憶起從前我們的美好時光。我想起他們從小到大的成長,每一個珍貴的瞬間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里。
或許,我過于強調物質上的節約與付出。也許,我應該更多地關注他們的內心情感,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天早上,我決定和孩子們坐下來好好談談。我告訴他們我對家庭的負擔以及我內心的矛盾和焦慮。
云杰表示,他愿意放棄音樂培訓班,換取我能夠更放心和滿足。云軒則表示,他明白我的苦衷,他會更加盡力努力學習,為家庭分擔壓力。
看著三個孩子真誠的眼神,我的心漸漸融化了。我意識到,親情的真正意義并不在于物質的給予,而是在于溝通和理解。
從那以后,我開始放下對物質的過度追求,多給孩子們一些自由和空間。我跟著云杰去看音樂會,看到他的興奮與快樂;我陪著云軒去參加各種社團,感受他的成長與進步。
雖然家庭里還有著矛盾和紛爭,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一起面對困難和磨難,抱有愛與理解的心,我們一定能夠走過任何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