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潮商遍布世界各地,在實戰中積淀出獨具特色的商幫文化,這種經受過千萬次考驗錘煉出來的“商智”,又反作用于他們的實踐。
政治家需要遠見卓識,做生意也同樣需要運籌帷幄。潮商的持續發展,得益于他們敏銳的商業洞察力。高超的商業敏感和勇于從底層做起的毅力,正是鄭輝成功起步的重要原因。
潮商的成功,還來自其決策的精明和掌舵人的遠見。
作為新加坡聲名顯赫的金融大亨,連瀛洲開了新加坡銀行在國外設立分行的先河,足跡遍布亞洲、北美、澳大利亞等多個城市。這些分行網絡連接起來,使華聯銀行能夠快速反應、快捷咨詢,高效地吸收客戶,為客戶提供全面服務。
連瀛洲的遠見還體現在他曾經不顧反對,排除萬難開拓旅館業務上。以“傳統帝王的享受”為噱頭的文華大酒店,被時任新加坡副總理的吳慶瑞稱為“新加坡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修建文化大酒店之時,連瀛洲就超前地在酒店旁邊預留了一大片地,多年以后,合作伙伴對他這種精準老道的“預謀”,仍佩服得五體投地。
潮商祖祖輩輩流傳著這樣一些俗語:老鋪少絀人(缺斤少兩的人生意做不長久);行情甲天下(價格可以讓全天下的人公認合理);九本一利,官正生理(價格是官府公認合理的)。這些俗語,描繪的正是潮汕商人以誠信立本、以信用立市的古訓。
馬來西亞僑領先賢林連登,原本家境貧寒。28歲時,他向別人借了十擔紅糖,并賣掉做盤纏下了南洋;后獲得一位農場主的信任,受聘幫忙其管理橡膠園。農場主過世后,林連登對主人遺孀也一直誠懇相待、不欺不騙。為感謝他,場主遺孀資助他與人合資開錫礦。林連登從此得以發家致富,最后成為聲名遠揚的企業家。
不可否認,潮商是一個在草根中崛起的貧民商幫。但經過500多年洗禮后,潮商克勤克儉的特質并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變質”。香港《文匯報》曾刊出有關李嘉誠的訪談錄。其中,李嘉誠說到自己的習慣:“節儉是商人的必修課。生活中,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講究,我最注重的是磨練自己抵制奢華生活的本領?!?br>
今天的潮商群體性格仍保持不變。他們雖已富甲一方,但舉手投足之間卻少有奢侈的痕跡。
海洋性格鑄就
敏銳財富嗅覺
潮汕地區位于中國東南沿海廣東與福建的交界處,背山襟海,美麗富饒,冬暖夏涼。從幾百年前就開始涉洋過海的潮汕人,難免也帶著鮮明的海洋性格。
《潮商》一書作者張明認為,海洋賦予了潮商頑強的生存能力以及靈活善變的處事技巧,有人甚至說潮商發現機會、把握機會、創造機會的能力仿佛是與生俱來。潮商海洋性格特質中所具有的先發性、開放性、靈活性,以及善于發現商機、捕捉商機的基因快速生長,他們在賺錢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精明與智慧都是讓人拍案叫絕。
對商業敏銳的洞察力,使得潮商從不會錯過任何一次發展、壯大自己的機會。
在歐洲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潮商不失時機地利用原有的商業網絡和廣泛的鄉情關系,大力拓展事業版圖。
與鄭輝類似,陳氏兄弟公司的非凡成就就與潮商敏銳的財富嗅覺,善于捕捉商機密切相關。
陳克威,法國華人企業家,祖籍普寧,1934年出生在老撾的一個華人家庭,一家人靠父親做小本生意度日。1975年,陳克威和弟弟陳克華到法國尋求發展。經過了一年的考察,他們把眼光放在了中國及亞洲食品的進口與批發上。1976年6月的一天,陳氏兄弟公司在巴黎十三區一條不起眼的街道上開業了。
上世紀70年代末,大批東南亞難民到法國定居,帶來了亞洲文化和亞洲飲食習慣,為陳氏兄弟公司提供了商機。兄弟倆當即決定,迅速擴大公司的經營規模和經營方式,由只搞批發改為批發和零售并舉。1981年8月15日,巴黎第一家專營亞洲產品的超級市場——陳氏百貨商場在十三區正式開業。
之后,陳氏兄弟抓住瞬息萬變的市場行情,不失時機地開拓業務,先后新開了4家百貨公司和兩家餐館。
如今,陳克威兄弟的家族企業走上了國際化發展道路,除了在巴黎有陳氏百貨商場外,在泰國有陳克齊的世界進出口有限公司,在香港有陳克群的昆仲和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亞悉尼有陳氏兄弟貿易公司,在美國洛杉磯有聯亞食品有限公司等,形成了國際化商業公司,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華人企業之一。
在潮商中還有許許多多跟陳氏兄弟和鄭輝一樣的,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雖是不同的經商之路,但是他們卻在實踐著共同的傳統精神。長期海洋文明的熏陶,使得他們即使是在險象迭生的商海中,卻依然能劈波斬浪,游刃有余。
中西融合管理家族生意
俗話說,“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如何讓自己的帝國不斷開疆拓域,繁榮昌盛,睿智的潮商不僅將他們的高瞻遠矚運用在生意場上,還用在事業的管理上。
為了適應香港地區中西兼具的經商環境,李嘉誠擯棄家族式管理,采取了將中西方優長融合到一起的管理機制。既要有西方科學化的高效管理,同時還要加上中國的管理哲學。保存員工的干勁和熱忱,一個富有人情味,給予員工安全感的公司才是一個有未來的公司。長江實業的巨大成功證明李嘉誠的選擇是十分英明的。
創建華聯銀行的新加坡大亨連瀛洲,在總結一般華人家族生意的弊端之后說,寧愿把銀行交給能干稱職的外人去管理和經營,也不把他交到自己家族人的手里?!澳阕约旱暮⒆尤绻槐葎e人強,對他們自己,對公司都沒有好處。沒有人敢批評他們,到頭來受罪的將是我?!彼绱苏f道。
這位新加坡大亨的用人方針是:“我們保有股份,讓更能干的人擔任經理?!?975年8月21日,連瀛洲推動華聯銀行在新加坡股票交易市場所掛牌,成為公共公司,從而股權和管理權趨于分開。
擯棄家族管理模式,引進西方先進管理方法,是潮商解決接班困境,保持財富帝國持續繁榮的一種有效途徑。
科技創新助力年輕潮商
在近些年的富豪榜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像馬化騰這樣的新一代潮商名字,他們善于運用新科技和現代學識,搶占商戰高地。
老一代的潮商多從事傳統工商業:房地產、零售業、能源、運輸,與老潮不同的是,創新和高科技是這群年輕潮商的最大特色。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深圳市高新技術電子信息產業的總值占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的90%,而潮籍企業家就占商會總成員人數80%左右,其中絕大部分是年輕一代潮商。
他們出國求學,接受最前沿教育,擁有最新的專業技能,并留在國外打拼。
上世紀80年代末,在潮汕出生長大的彭忠誠到澳大利亞留學。武漢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畢業的他,對電腦市場很敏感,1992年,他在悉尼大學附近開了間電腦店。白天開店,晚上打工,以此維持電腦店的前期經營。經過數十年的奮斗,在2000年之后世界科技股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彭忠誠的電腦店卻依然生存得很好。
最近,彭忠誠正在悉尼奧運村附近建一個5000平方米的悉尼電腦城。
“我不但是電腦代理商,還將自己的商鋪出租。”彭忠誠自豪地說:“我們想把物業的名氣打出來,讓悉尼人都知道有個悉尼電腦城?!爆F在,彭忠誠、羅少雄、陳少偉、蔡高德、董威萳等,已經成長為澳洲新一代潮商代表。
慷慨回贈社會
《2013胡潤慈善榜》以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的捐贈額為統計范圍,從100位上榜人出生地看,粵商仍然最為慷慨,共有25人上榜,其中18人來自潮汕地區。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后,騰訊迅速向災區捐贈500萬元人民幣,雅士利集團捐助300萬元現金物資,陳經緯得知情況后也第一時間捐款200萬港幣,泰國中華總商會向雅安捐贈200萬泰銖,上述行善者都是潮商。截至4月21日晚,廣東僑胞已捐款4000萬元。
少年時背井離鄉,孤身出外闖蕩,年長時,功成名就回饋鄉梓,幾乎是每一個潮商身上的共同烙印。大商善行,也被解讀為潮商500年仍保有旺盛生命力的深層次原因。
因對慈善事業和志愿服務的認同和付出程度之高,港澳潮商被稱贊為“首善商幫中的首善”,而廣東各地,由海外潮商慈善家捐建的慈善工程更是隨處可見。
泰國潮州會館永遠名譽主席、汕頭泰中友好協會副會長陳漢士祖籍廣東汕頭。多年來,他為潮汕家鄉人民做了許多好事,包括捐建醫院、出資修路、建設學校、設立獎學金等,近年他每逢春節,必返回潮汕家鄉,拜祭祖先,撫恤孤老。
“我的每一分錢都賺得辛苦,但財富都來自社會,應回饋它,這是我一生的宗旨?!弊鳛橹膶崢I家、社會活動家,陳漢士在華僑中有著很大的影響,他經常帶領泰國潮州會館會員為增進中泰友誼作貢獻。
整合資源獲取最大效益
“做生意就是整合資源,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果沒有這種商業頭腦,而僅僅依靠某一方面的資源優勢,那成功是無法想象的?!?泰國正大集團總裁謝國民說。
利用海外資源做生意,對潮汕人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具備全球化的視野,也走出了一條國際化的道路。今天,便捷的通信和交通手段,讓潮汕人如虎添翼,他們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整合全球資源,做的是名副其實的大買賣。
潮商謝國民是泰國正大集團的掌舵人,他有效地利用了泰國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農業優勢。
談到整合資源方面的進展,謝國民侃侃而談:“在易初蓮花超市里,廉價的中國內地農產品和特色鮮明的泰國農產品,深受顧客歡迎。這是因為,我們把中國廣大農村作為采購基地,通過與中國農民的長期合作,使易初蓮花采購到新鮮和越來越受歡迎的有機農產品,同時也為顧客提供了最質優價廉的商品?!?br>
謝國民的崛起,充分利用了中泰兩國的農業資源。他領導的正大集團,整合各方資源優勢,合力取得最大效益,打造出一個“飼料王國”。
在廣東潮汕地區,澄海的羊毛衫、揭陽的不銹鋼和玉器等,原料在外地或國外,設計、生產在本地,銷售地也主要在外地和國外。這也是海內外資源整合的作用。
京市朝陽區官微發布消息,地處朝外商圈今年年初正式開放的美克洞學館火出了圈,經過400多天的改造升級,這座老舊商業空間華麗轉型,變身新零售藝術體驗空間“美克洞學館”并躍升為新的“網紅打卡地”,經過3個月的試運營,洞學館近日正式開業,試營業期間,進館人數已經突破10萬人次。
來到朝陽門外大街99號,一座扇形石砌的白色建筑映入眼簾,像是疊加在一起的羽翼從空中飄落。正在建筑前打卡拍照的時髦年輕人或許想不到,多年前,這里曾是有名的“攢機大本營”百腦匯電腦城。經過400多天的改造升級,這座老舊商業空間華麗轉型,變身新零售藝術體驗空間“美克洞學館”并躍升為新的“網紅打卡地”,經過3個月的試運營,洞學館近日正式開業,試營業期間,進館人數已經突破10萬人次。
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之間,這座白色建筑顯得有些“遺世獨立”。這里是商業零售空間,也是一座藝術館,全館體量約3.5萬平方米,其中藝術共享區就高達1.5萬平方米。隨處可見的洞巖裝飾、龜茲洞天壁畫、機械臂裝置藝術……館內“一步一景”的設計,帶來跨越千年的文化交匯。在充滿文化氣息的氛圍里,人們可以體驗家居用品、參觀樣板間,或是在餐廳里品下午茶、在書吧里閱讀,充分感受居室文化。
如果不是對周遭環境極其熟悉,參觀者恐怕很難聯想到,這里曾是風靡一時的百腦匯電腦城。在上世紀90年代,“攢機”是最流行的詞匯之一,不少人的第一臺電腦都是在百腦匯這樣的電子賣場攢機而來。但隨著電商的崛起和電子產品的更新,實體電子賣場客流急劇下降。在經過業態調整的嘗試后,百腦匯依舊無法挽救頹勢,最終在2019年閉店。
百腦匯退場后,這座建筑由美克家居接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造。由于建筑主體年代久遠,結構和層高對適應新零售環境都有各種缺陷,洞學館在項目整體的設計與建造上,受到絲綢之路文化的啟發,將洞穴文明與現代設計理念進行了融合。
順應消費升級下的新需求,洞學館還徹底拋棄了“家居購買場所”的冰冷屬性,而是打造成多業態相融合的新零售藝術體驗空間。作為國內首個以家居為主題的新零售藝術體驗空間,洞學館融入了多種業態,同時引入了更多年輕化產品,吸引更多消費者重回實體賣場。
以文化升級重塑朝外商圈,一度被遺忘的百腦匯舊址終于躍升為“網紅打卡地”,還收獲了“北京小悉尼”的稱號。百腦匯的轉型,為北京老舊商業項目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年,北京還將推進15家傳統商場通過“一店一策”進行升級改造,并將購物中心、專業專賣店納入“一店一策”改造范圍。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澤偉
編輯/譚衛平
知從何起,京城多了個 打卡地——美克洞學館。這是一棟唯美的建筑,外表潔白、內里玄妙,進入館中,就像踏上了一次異域空間之旅。
美克洞學館的設計,始于洞穴,承于絲路,“龜茲洞天”是其主打景觀,龜茲壁畫為其文化特色。除此之外,還有“西域峽谷”“樓蘭墻”“雅丹墻”“石窟云梯”等與之相關聯的景觀,給人以跨越時空的美感。
美克洞學館其實就是一個賣場,乃“百腦匯電腦城”的華麗變身,里面有家居用品、時尚餐飲、文化休閑等板塊,獨特的藝術美學,沉浸式的空間體驗,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拍照,贏得“北京小悉尼”的美譽。(董聚山 攝并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