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神器】是一個固定欄目,會推薦一些覺得好的應用,大方向上并沒有什么特定的類別,只要是好用,能夠提高效率的工具,都會給大家推薦和做簡介。也歡迎大家推薦推薦你覺得好用的“神器應用”,讓更多人知道。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效率神器”,和以往不太一樣,雖然說過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但是在找具體應用的時候,還是會盡量找免費、沒有廣告、沒有流氓植入、流氓行為的工具。今天要介紹的iTools,多多少少可能會有一些諸如廣告、權限問題出現,但是總的從使用上來講,還是比較值得推薦的,所以有了這一篇,而且這一篇其實是給后面的一篇教程做鋪墊。
iTools,看名字就和蘋果的設備有關系了,只是注意,我們沒有敲錯名字,它確實是iTools而不是iTunes,iTunes是蘋果的官方應用,很多人都不喜歡用iTunes,尤其是在Windows上,因為它的整個設計理念其實和我們使用的其他的管理軟件可以說大相徑庭。
雖然Mac上的使用感受要好很多,別的不說,起碼同步很方便。但對于國內來講,Mac用戶比國外更加的小眾。所以Windows上有啥方面管理iOS設備的程序,就很有用了。
首先依然是下載途徑:https://www.itools.cn/,這是官網地址,百度搜出來的話,要注意前面兩個并非是這個工具的網站。目前iTools有兩個版本,一個是4.0,一個3.0,區別在于3.0更方便雙平臺的用戶,個人更推薦用4.0。
1查看信息方便
下載安裝的過程就略過了,第一次打開,會在手機端提示需要信任該計算機(這和這個軟件無關,是iPhone連接PC的必選項,只有第一次顯示)之后,就能夠在程序首頁看到自己iPhone的信息了,包括存儲容量/使用率、iOS版本、IMEI/序列號、激活狀態、購買日期/保修日期等等。
點擊“詳細信息”的話,里面還包含了硬件型號、產品版本等等等等,在鑒定是哪里的渠道、支持的網絡類型等等方面是很方便的。雖說iPhone設置里的“關于本機”已經夠用的了,不過這里還是有更加詳細的信息,并且方便在電腦上復制使用,不用一個一個輸入。
2電池檢測方便(雖然有些App也支持…)
電池電量旁邊的“電池專家”,可以查看手機電池目前的健康度,比如充放電次數總數,實際容量、設計容量等等。之所以這部iPhone6實際容量大于了設計容量,是因為在去年更換電池的時候選擇了第三方的2200mAh電池。如果你感覺你的電池不經用,這里的實際容量可以作為換不換電池的依據,比如實際容量和設計容量接近,那么換了也沒多大意義,差別很大的話,則有可能立竿見影。
3方便的照片管理
iOS有一個讓人抓狂的地方在于批量的照片管理其實有時候真的很難像Windows上管理安卓那么自如。這里可以批量的全選以后導出,導出的文件也是按按照日期+原文件名來放的。而且導出以后,支持批量刪除。我就是用它做的定期清理。
4導入歌曲/導出備忘錄
iTunes在歌曲同步上不算弱勢,所以這一點不一定特別突出,但是管理上確實更有親和力一點,主要是邏輯接近Windows的。也可以直接導出備忘錄里的錄音,保存為音頻格式的文件。
5文件管理
iOS在iOS11里加入了“文件管理”,但就目前我使用下來的情況看……功能依然相當的弱雞,和安卓的很多文件管理器還是有很大差別的。iTools里的文件管理這一項,其實就類似于我們直接看iPhone的閃存一樣,所以文件夾一目了然,不過這里的東西慎點慎改,不是了解風險確實需要動的話,最好不要隨意動它,容易影響程序和系統。
中間的應用和游戲,是App自帶的一些宣傳,除此以外,從較早的幾個版本,盜版的App就已經不需要越獄才能裝(越獄其實是風險很大的一個操作,因為會開放所有的權限),其實就是靠像類似這種第三方工具實現的。因為公眾號有原則在先,不討論和盜版、破解相關話題,所以這里略去。
在頂部的最后一個按鈕下,還有一些其他的工具,包括搬家(但實際上iOS如果啟用了iCloud,這個功能就幾乎沒啥用),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但是有一點要注意,上面介紹的功能,都是不需要安裝其手機端“應用兔”的,所以最最少在形式上是安全的,但是本頁功能可能很多需要在手機端安裝它,以達到一些權限操作。
好了,緊接著這期,會繼續根據這篇推薦給大家介紹一個實用的小技巧。
2年從美國人肉帶回的New iPad(3), 以前自己用來看看片,慢慢的變成了兒子看動畫學拼音的主力機,上周熊孩子不小心給摔碎了,因為有貼膜,所以雖然外屏碎成渣了但還能使用,并且看起來不嚴重,其實接下來拆的時候心都碎了 。
想想也不打游戲,性能和電池都夠用,修修補補再三年 ,網上查了一下外面維修大概要300左右,本著能自己動手絕不求(sheng)人(qian)的原則,打算從馬云家買外屏自己換,大概看過兩種,一種大概60塊左右有評論說做工有點粗糙能看到屏幕網紋,想想不能忍,果斷買入150的天貓貨:
三天后收到屏幕,工具比較全,店家送了很多有用的工具,平口和十字螺絲刀,翹邊工具和吸盤以及密封圈和鑷子一應俱全,包裝的很仔細。
到貨
外屏
吃過飯就開干,結果弄了兩個半小時,主要拆屏幕用掉了一個半小時,郁悶的想放棄 。首先,準備好電吹風和之前買的一套工具(其實送的工具足夠)。
然后要下手時發現iPad的四周密封的比較緊密,完全沒有下手的地方 ,先拿電吹風吹了幾分鐘再說。找了個沒有碎裂的角,拿塑料撬棍蠻力插入,居然成功了 ,然后拿塑料片慢慢的劃。開始時還順利,卡了幾個塑料片,結果一到裂縫的地方立馬碎成渣,幾個方向試過之后(40分鐘后)決定暴力撕開 。
暴力拆解
由于還有膜,撕開時還可以一整片,但四周的膠實在太牢了,上圖中可以清楚得看到左邊的一圈白色外屏還粘在機器上,除掉這個花了50分鐘,過程兇險萬分,因為蘋果用的雙面膠實在是太好了,剩下的玻璃片只能用平口螺絲刀一點點的鏟,并且鏟的時候玻璃渣碎成玻璃粉 ,提醒要帶上眼鏡啊。手機拍照太渣,細節圖片就不上了。外屏上的數據線我就直接撕開了,拆開后,還能點亮,沒了外屏的顯示屏比較刺眼,其實這里我還沒意思到忘了一件事,給自己埋了個坑~~
拆下來了
清理干凈碎渣和碎粉之后,扭開液晶屏四角的螺絲,然后用吸盤(可以不用)輕輕的取出液晶屏,注意后面有兩根數據排線,其中一根是外屏的排線已被撕斷,輕輕的拔出數據線(其實卡口可以翹起卡口再拔線 ),借用別處的圖一張。
拆開后的iPad原來如此干凈,除了三塊電池,甚至還有好多空余的地方,電路部分很小,蘋果的工業設計真是贊!
電池
清理過液晶屏上的渣粉和手印后,取出新買的外屏,外屏和Home鍵是一體的,再插上液晶屏和新外屏的數據排線,(我為什么要拔液晶屏的線呢 )。開機試一下新買的外屏是否好用,黑屏!!!有點凌亂~~~
仔細檢查一遍,由于沒有翹起卡口,排線有點難插到底,插好后還是黑屏!!!這是想起前面沒有關機,一直帶電操作 。嘗試長按電源鍵,電源和Home鍵都沒有效果,開始擔心了~~~
拿數據線接上電腦,itunes可以連接 ,說明機器沒事,換到iTools時強制重啟iPad,半分鐘后又見到了白蘋果 。先不固定液晶屏和外屏,簡單對齊屏幕后,在iPad桌面上長按圖標知道閃動,進入排列圖標模式,拖著圖標在屏幕上到處游走,測試下來新的觸摸屏良好!
最后,固定好液晶屏,撕開外屏內層的貼膜和雙面膠貼膜,將外屏對齊后按壓到iPad本體,就完工了,so easy~~~
最終
~~~~~~~~~~~~~~~~~~~~~~~~~~~~~~~~~~~~~~~~~~~~~~~~~~~~~~~~~~~~~~~~~~~~~~~~~~~~~~~~~~~~~~~~~~~~~~
總結一下:
拆屏幕相當費勁,要用電吹風充分預熱,不過我沒做好;
拆外屏之前先關機,等拆掉外屏了就沒法關機(要滑動確認);
拆完后的換屏接線都比較簡單了,液晶屏的排線其實不用拆;
膽子要大心要細,主要還是膽子大 。
在手機管理軟件種類繁多,iTools是一款可以替代iTunes的手機軟件工具。這個程序中的刷機功能對于很多蘋果用戶來說更方便。那么怎么用iTools刷蘋果設備呢?
首先,一般只要更新了新版本的固件,之前版本固件的shsh驗證服務就會關閉,所以你要在刷機前備份shsh,用iTools連接設備,點擊左邊的SHSH管理,出現操作界面后再點擊保存SHSH,這樣你就可以看到你目前已經備份了多少SHSH了。
第二步,關閉iTunes,啟動TSS服務,按鈕就在Save SHSH的正左側。
第三步是進入DFU模式,然后降級固件。記得輸入DFU,否則會出錯。進行到上一步后,點擊【進入DFH模式】,然后閱讀彈出窗口的所有操作提示,再點擊“開始”進行操作。
第四步,在右邊的DFU模式下看到一個名字很奇怪的設備,這意味著你已經成功進入了DFH模式。如果沒有出現,就要重新操作。
第五步,手機處于DFH模式時打開iTunes。這時候iTunes里會彈出一個窗口,你點擊確定后會進入一個屏幕。按住電腦鍵盤的shift鍵,然后點擊恢復,就可以開始刷機了。
關注我,輸入口令“資源”領取海量實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