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的產品停擺,總部人走樓空。結局令人唏噓的暴風影音,發出了PC影音播放器時代最后一聲哀嚎。
感慨暴風影音命運的同時,不妨回看下PC影音播放器曾經的巔峰時期。網速慢得像蝸牛的年代,暴風影音、迅雷等影音播放器憑借技術和用戶體驗的優勢成為贏家。
但隨后用戶觀看視頻的陣地從PC端向Pad、移動端上轉移,付費觀影成為主流。視頻網站手握巨頭資本,快速發展,再也沒給影音播放器們留下一絲的反超機會。
“優愛騰”視頻APP當道的后播放器時代,一度“裝機必備”的PC影音播放器淡出了人們視線??觳?、暴風、迅雷看看們倒下的身影,成了播放器時代結束的句點。
黃金年代
即將享受5G網絡1秒下載1GB電影的人們,多少人能記起十多年前每秒幾十KB的“龜速”?
除了令人“捉急”的下載速度,還需要下載到自己的電腦硬盤上,再用播放器解碼觀看;加上播放器支持的格式有限,下載的視頻還未必能成功播放。放到現在,這基本都是網友無法忍受的槽點。
當時,微軟操作系統自帶有media 播放器,但在解析有限的視頻資源面前,則顯得十分雞肋。
2003年,暴風影音橫空出世,在解決了680種視頻播放格式之后,“神器”之名被叫響,并一度獲得國內播放器市場70%以上的份額。
可以說,暴風影音當年主要解決了視頻“能看”的問題,在“怎么好看”的問題上,則主要是依靠一些基于P2P技術的播放器,解決在線視頻點播觀看時帶寬、負載有限的問題,還解決了觀看人數一多視頻就卡的問題。
2005年,PPS誕生。這款播放器是能直接收看全球電視節目的網絡電視。對于2008年在海外留學的學生而言,在線觀看北京奧運會直播的回憶中必不能少了PPS。它的廣告時間很長優酷播放器可以截圖嗎,卻不妨礙其受到網友們的推崇。
也在同一年出現,是如今PPTV的前身。由于提供更豐富的體育直播賽事,聚攏了一批在線看直播的體育迷。趁著早期網絡電視直播的紅利,它們在網民中頗有人氣。
在那個年代,“網速不佳”是上網通病。在這種情況下,誰的技術越強,用戶體驗越佳,自然用戶多、黏性強。
到了2007年,快播出現。憑借更優的編解碼技術和P2P技術,以及視頻BT種子可以在線觀看的功能,快播迅速崛起。但能稱霸市場多年,還在于它能打開市面上絕大部分的資源站。
網友看視頻的需求在幾年間不斷走高,一些能提供盜版甚至色情內容的電影資源站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上正版資源不足的矛盾。對于快播而言,大量的盜版內容和資源站都成為其吸引用戶和流量的利器。于是在2011年,快播成立的第四年,它的營收超1億元。
原本作為暴風影音“好搭檔”的下載工具迅雷,也在那幾年推出了自己的播放器迅雷看看。也是在2011年,迅雷看看覆蓋用戶數超過暴風影音。艾瑞在2012年一項調查顯示,迅雷看看已經位列2012上半年中國十大影音播放類軟件的榜首。榜單中的前兩位,已無暴風影音的身影。
來自巨頭的進攻
對于這樣的“落伍”,當時的暴風影音或許無暇顧及、也未必在意。
因為在2008年時,暴風的心思已經從播放器生意轉向了別處。在線視頻領域中,它正與土豆、優酷等視頻網站一起激戰正酣。
在線視頻網站一度與播放器同時起步,同期發展。樂視網、土豆、56、優酷、酷6等后來為我們所熟知的視頻網站,都是在2004年到2006年間建立。到2007年時,類似的視頻網站已超過200家。
其后數年,視頻網站累計吸引風險投資超過4億美元,截止2008年前7個月融資近1.5億美元。
但那個時候,大多數視頻網站采用的UGC模式并未完全走通。依賴用戶生產、上傳內容從而累積流量提高廣告營收的方式,并未能有效轉化為商業收益。而帶寬和服務器成本又居高不下,因此不得不靠增加融資來維持運作。
2008年3月,美國視頻網站Hulu上線,當年即獲得近1億美元收入。它“正版免費+廣告”商業模式,驗證了“通過優質內容去吸引用戶再通過廣告盈利”是清晰的、可行的盈利模式。
一直燒錢血拼摸索盈利模式的國內視頻網站們見狀,借鑒Hulu模式調整自己的發展模式,一邊下血本購買帶寬,一邊千方百計大手筆購入更多正版資源。
同樣是提供視頻觀看功能,一開始,影音播放器的客戶端優勢明顯,P2P技術下緩沖速度比在線視頻網站更快,內容也更高清。
此前,暴風董事長馮鑫甚至截圖優酷網視頻與自家作比,以清晰度差為由嗆聲優酷等視頻網站,并得到了一眾播放器老總的聲援。隨著視頻網站們此后也推出自己的PC客戶端,播放技術有所提升,PC影音播放器在“高清”上的競爭優勢已經大不如從前。
網絡整體的氣候環境也在發生變化。寬帶環境逐步改善,網速提升,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到來,電腦上“本地”觀看的傳統方式漸漸被在線、無線觀看所淘汰,下載需求被壓縮,一部分用戶從PC客戶端上遷移到了移動端。
數據表明,2013年10月,移動端月度覆蓋人數已經達到1.38億人,同比增長58.4%,同期PC端增長率只有1.2%。
長期被盈利難題所困擾的視頻網站們,在BAT巨頭大鱷資本的持續輸血下,用版權的“買買買”構建起自己的護城河,并確立了行業競爭的新游戲規則。
在這種局面下播放器的問題被無限放大:找資源,下載都需要用戶反復折騰,用戶體驗比視頻網站相差太多。
2010年被業內視為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年。最早勝出的贏家樂視坐擁2300多部電影、43000多部電視劇版權優酷播放器可以截圖嗎,在2010年8月時登陸A股。也是這一年,視頻領域開始成為有關部門打擊盜版的重點領域。
2013年,騰訊、優酷、樂視等數十家視頻網站和版權方發起“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合行動”,起訴百度和快播。在這次行動中,百度影音和快播公司被有關部門認定為構成盜版事實,最終也導致了王欣入獄。
用正版內容作為武器,視頻網站們完成了對播放器們的圍剿。
事實上,暴風影音、PPS等播放器們在整個過程中并非完全被動挨打。以暴風為例,它在2013年時也嘗試購買大量版權,但因背后缺少資金支持,燒錢拼版權的做法難以再進行下去。
稍晚一些進入在線視頻領域的PPS、PPTV,后來也都因在版權上的投入不足,而沒有樹立起有效的壁壘。從播放器領域打到在線視頻的轉型,基本上全都以失敗告終。
在多輪洗牌過后,優酷土豆、愛奇藝、騰訊視頻三足鼎立的在線視頻格局就此確立,背后的BAT三巨頭虎視眈眈。
時代的終結
暴風的命運被在線視頻的發展徹底改寫,“裝機必備”變得不再必須。
即便是回歸A股成了明星,搞“DT大娛樂”、VR眼鏡或者“生態聯邦”,都沒能改變它早已衰落的命運;
快播于2014年被查封,大量的盜版電影站遭到下線,創始人王欣入獄。當年,侵權播放器提供的免費觀看在“技術無罪論”下仍引起廣泛爭議。但等到三年后王欣出獄時,新的視頻付費時代已經來臨了;
另一位曾風光無限的播放器迅雷看看,則在2015年時被迅雷宣布作價1.3億元出售給北京響巢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被外界批為“賤賣”。而迅雷表示,這是為剝離“非核心及無盈利能力”業務,同時保證移動業務和“水晶項目”的戰略執行,現在看來,竟然是提前脫手賣了個好價錢;
PPS和PPTV則委身巨頭,分別被愛奇藝和蘇寧收購,隨后逐漸遠離行業的焦點。相比暴風快播的倒閉結局,還算體面。
在誤判、錯失新的行業發展機遇后,如果沒有及時的自救,走向衰落無可避免,差異或許只是時間快慢的不同。就像暴風影音,倒下并非猝然。
暴風,快播,PPS。即便再過十年仍會有人記住播放器們的名字,但那只不過是回憶或者情懷。這個行業的存在,注定只是視頻產業發展歷史中的一輛嬰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