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官網最新的MacBook Pro 13,提供的前兩種配置,9999元起售,差價1500元,一樣的外觀,一樣的處理器和內存,除了硬盤容量之外,其他配置全部相同,為了128G的容量多花1500元錢,值得嗎?
從成本上來說,是不值得的,同樣的1500元,在ORICO旗艦店加一點點預算可以買兩塊1TB的NVMe固態硬盤,但在蘋果這,只能買128GB的存儲空間,這也是很多人無法接受的一點,最后選擇最低配置的MacBook。
不過從實際出發,256GB的型號卻比128GB的更合適,系統、文稿、軟件能很快的占滿128GB的空間,在某些情況還需要使用到windows的虛擬機,這樣下來,128GB的空間很快就被占滿了,一旦硬盤空間不足,就需要頻繁刪除文件,當沒有垃圾可以刪除時,極少的存儲空間讓人覺得本來性能還不錯的電腦但是因為硬盤問題讓人覺得沒法用了。
“難道真的要因為硬盤空間不足更換電腦嗎?”
除了土豪用戶之外,這時候就只有以下幾條道路可以走了,一是拓展外接硬盤,現在市面上的NVMe固態硬盤盒可以提供不錯的速度和體積,作為一種Mac拓展存儲空間的低成本方法。
▌硬盤柜(DAS)
其次對于大容量本地存儲還可以選擇DAS(硬盤柜),5盤位的硬盤柜就可以實現80TB的存儲空間,適合有大量數據要存儲的工作者和小型企業。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第二種方法是整理硬盤資料,比如看過的電影,沒用的文件夾,QQ/微信的緩存。使用Mac自帶的磁盤工具就能清楚的看到硬盤的使用情況,刪除不需要的文件來騰出空間,但是這種方法始終會有沒有可以騰出緩存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要從別的方面想辦法了。
如果是還有光驅位的MacBook,可以拆除D面外殼取下光驅位換上固態硬盤,最后使用恢復工具安裝系統就行了,網上有大量教程,除去硬盤本身費用,只需要花十幾塊購物一個光驅位轉2.5寸硬盤位的支架就行了。
▌SD卡槽
如果是有USB接口和SD卡槽的型號,SD卡槽可以購入一張專用的拓展卡,雖然價格貴了點,但是也是一種拓展方法。
經常使用SD卡槽的攝影師用戶顯然是不適合上述方法的,在2012款之后除了SD卡槽拓展,最厲害的還是可以直接更換硬盤,換下原裝硬盤放入新硬盤并裝入蘋果系統就能直接使用,即有高速度也不會占用外部接口。
▌更換硬盤
這個方法主要適用硬盤有兩種,更大容量的蘋果原裝硬盤,這種硬盤蘋果從未對外銷售過,所以都是拆機二手硬盤,沒有穩定貨源,價格偏高,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第三方硬盤”
這種是主流更換方案,理論上所有NVMe固態硬盤都可以使用,但要注意點的是蘋果的硬盤和普通NVMe硬盤接口不一樣,需要購入一個轉接板才能使用,且部分型號的硬盤在蘋果電腦上使用時有休眠死機的情況發生。
老一代的機型雖然麻煩但是至少還有拓展存儲空間的方法,而16年之后的MacBook的機型都失效了,取消了SD卡槽,硬盤也直接集成在了主板上,而剛好這種機型的128GB版本有大量用戶購買,在存儲空間滿了后,能夠選擇的擴容方案,就只有外置硬盤盒和硬盤柜了。
作為一個垃圾佬,之前低價撿了臺15款的頂配MBP,就我個人而言,使用中有以下兩個痛點。
1.高容量Macbook性價比低
以蘋果官方的售價同樣配置的M1 Macbook Pro為例,256G和512G硬盤的差價高達1500元,經常玩DIY的朋友都知道,1500都夠買一塊性能中等的2T NVME硬盤了。
2.多設備數據同步麻煩
Mac的分區制式是APFS,和Windows的NTFS完全不一樣,正常沒辦法直接讀取,非常麻煩。
這兩點非常的影響辦公效率,本文也將針對不同的目標使用環境給出五款解決方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方案優點:升級成本低,并且由于是本機存儲,讀寫數據會更快一些。
方案缺點:部分型號的Macbook為板載硬盤設計,更換起來比較麻煩,即使是普通的PCIE拔插,對于動手困難戶來說拆機也是個挑戰。
操作方法:不同的型號拆機方法會有些區別,不過流程都一樣,拆卸外殼然后更換,實在不行去馬云家搜一下花錢請人操作吧。
方案優點:移動硬盤的使用相信對99%的用戶來說都沒有技術門檻,操作起來非常簡單。
方案缺點1:對于沒用過mac的朋友來說,肯定會遇到不清楚硬盤分區制式的問題,導致插上windows電腦不識別數據。
方案缺點2:另外就是傳輸速度,如果是固態移動硬盤且mac支持高速接口用起來確實是爽,用機械移動硬盤遇到一堆零碎小文件時候,傳輸速度很容易把人心態弄崩了。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其實沒啥可以說的,主要說兩點。
第一點是移動硬盤創建分區建議使用exfat,這個制式是mac和windows通用的,不存在無法讀寫的情況。
第二點就是盡量選購高速硬盤,新款的MacBook接口都是thunderbolt3,傳輸速度上限達到40Gb/s,使用支持thunderbolt接口的移動硬盤可以享受到更暴躁的傳輸效果。
比如我最近評測的閃迪大師極客系列,購買移動硬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接口協議,不要一味的圖便宜,時間才是最寶貴的。
方案優點:完全不需要外接設備,一次部署之后就可以不用管了,甚至可以做到聯網自動同步,非常方便。
方案缺點:內網傳輸沒啥可說的,外網同步對網絡質量的需求就比較高了,同時需要額外購買一臺群暉、威聯通、華碩這些主流的NAS,不過我相信買得起Mac的人應該不差這點錢。
操作方法:隨著Apple對外部設備的態度友好化后,關聯NAS也是一個不錯的擴容方式,這里以我的群暉為例,首先先開啟AFP服務。
勾選Bonjour相關的配置開啟,SMB和AFP建議都勾選。
最后點擊設置TimeMachine文件夾,選擇以后同步的位置,NAS這里就配置好了。
回到MacBook,在桌面上方的菜單找到文件,點擊連接服務器。
圈出來的地址欄輸入smb://NAS的域名后,點擊連接。
輸入NAS的訪問賬號和密碼,即可完成NAS的遠程連接配置。
這里已經可以把NAS當做本地文件夾使用了。
如果需要額外配置TimeMachine,進入系統偏好設置,點擊時間機器。
備份磁盤選擇剛才加入的NAS即可,是不是非常簡單?
方案優點:完全不需要額外購買設備,只要在Mac上安裝好想要的App配置好即可。
方案缺點:不付費速度很慢,你們懂的。
操作方法:網盤相信大家使用起來都沒問題,就說下安裝吧,App Store里面其實搜網盤結果很少,直接百度你想用的網盤名稱,按提示本地安裝即可。
方案優點:畢竟是Apple的官方云盤用著放心,最重要的是配置簡單而且打通apple系設備,如果你同時使用iPhone和iPad之類的蘋果產品,購買icloud服務其實挺劃算的。
方案缺點:收費是一方面,另一個缺點就是不同系統的多端同步比較麻煩,還得額外安裝icloud客戶端。
操作方法:在偏好設置里面配置你想要同步的文件類型就可以了。
以上這五種擴容方案的優缺點已經給大伙列出來了,具體如何選擇還是得因地制宜,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記得點贊關注么么噠。
點說明:文中所述僅為本人從一名普通消費者的角度評價產品,內容如有失偏頗,期待大家本著交流的態度深入討論。
作為一名數碼愛好者,身邊的朋友遇到電腦方面的問題,總會第一時間找我解決,有時都感覺自己是萬能的,哈哈。前幾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他的MacBook硬盤都快滿了,很后悔當時沒有買大硬盤版本的,問我有沒有什么辦法解決。
我為他提供了幾個方案,NAS算是一個,但被他否決了,他說有時候出差帶電腦,上網不方便,NAS必須得有網絡。最后呢,朋友聽從我的建議,入手了阿卡西斯硬盤盒,并配置了一塊高傳輸速率的SSD硬盤。
身邊朋友們選購配件,一般都是讓我直接購入,所以每次拿到產品,我也都會先體驗一下。今天呢,我就把阿卡西斯硬盤盒的體驗分享給大家。阿卡西斯硬盤盒有多個版本可供選擇,我為朋友選購的是旗艦款帶風扇版本的。
阿卡西斯硬盤盒的體積非常小巧,外殼由鋁合金材質制成,外出攜帶特別方便,鋁合金材質的外殼也能有效保護其內芯片和硬盤免受磕碰。
阿卡西斯硬盤盒的正面預留了一個散熱孔,其內配置了一個靜音風扇,并在機身一側還專門配置了風扇開關。由于風扇的加持,在使用時,阿卡西斯硬盤盒能夠有效散熱,令硬盤運行更加穩定。
阿卡西斯硬盤盒在其機身一側配置了一個40G的Type-C接口,還配置了一個風扇開關。值得一提的是,阿卡西斯硬盤盒在出廠時,隨設備附送了一條50cm的雷電4 C to C數據線,搭配硬盤盒一起使用,能夠保證更高的傳輸速率。
阿卡西斯硬盤盒的底部采用了卡扣式設計,拆裝非常方便。同時,阿卡西斯硬盤盒還配置了一個黑色的硬盤卡片,可以安裝不同型號的硬盤,常用的M.2 接口的NVMe硬盤都可使用。
阿卡西斯硬盤盒采用了全新的雷電JHL77440+RTL9210雙芯片,是intel官方認證的芯片,支持thunderbolt協議,在使用時,能夠享受到真正的雷電速度,并且其功耗非常低,最高5W,使用特別放心。
拆開阿卡西斯硬盤盒,可以看到內部的散熱風扇,搭載硬盤盒兩側的鏤空散熱孔,使用時能夠主動散熱,有效降低硬盤溫度。
阿卡西斯硬盤盒配置的是USB4.0接口,并向下兼容,支持雷電3、USB3.2、USB3.1、USB3.0和USB2.0協議。我在拿到阿卡西斯硬盤盒后,就通過我自己的電腦感覺一下。我的電腦是華碩的主板,配置10G和20G的Type-C接口。
使用CrystalDiskMark 8軟件測評,阿卡西斯硬盤盒搭載朗科絕影固態硬盤的讀取速率為1049.71MB/s,寫入速率為1023.26MB/s,比官網標稱的讀取速率980MB/s和寫入速率950MB/s都更快一些。
將電腦內的一個壓縮包文件拷貝到阿卡西斯硬盤盒的硬盤,傳輸速率為762MB/s,完全達到了理想值。
剛好我還有一個迷你主機,配置了雷電接口,我就專門測試了一下傳輸速率。阿卡西斯硬盤盒搭載朗科絕影固態硬盤的讀取速率為1897.74MB/s,寫入速率為473.66MB/s。這里,我說一下,寫入速率可能因為設備問題并不正常。
將阿卡西斯硬盤盒的硬盤文件再拷貝到迷你主機,傳輸速率為1.76GB/s,非常快。這里呢,我重點說一下,其實我們在測試一塊硬盤或者硬盤盒的速率時,往往會因為我們設備的原因,最終測試出的數據并不理想。第一種情況,可能是我們所使用的數據線不是專用雷電數據線,限制了速率;第二種情況,可能是我們的電腦接口,就比如我的電腦,20G的C口絕對沒有雷電接口的速率快;第三種情況,可能電腦設置及硬盤格式化方式不同,就比如我這臺迷你主機,讀取速率應該正常,但寫入速率絕對不正常,但這和硬盤盒本身沒有任何關系。
我體驗之后,就把阿卡西斯硬盤盒和硬盤一起給朋友拿過去。然后我專門用朋友的MacBook測試了一下速率,讀取速率為2810.9MB/s,寫入速率為2765.9MB/s,非常快,完全能夠滿足朋友的需求。
最后呢,我簡單說一下,其實對于阿卡西斯硬盤盒來說,非常適合蘋果用戶擴容使用。眾所周知,同配置的MacBook或者Mac mini,256G硬盤和512G硬盤版本就相差1500多。即使是512G的硬盤,也無法滿足我們的使用,而通過外置硬盤盒來擴容,更加方便。阿卡西斯硬盤盒的傳輸速率完全能夠滿足用戶所需,支持windows和Mac OS系統,無論是筆記本電腦,還是臺式主機,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都可使用;最大支持8T硬盤使用,輕松解決了蘋果用戶擴容問題,值得推薦。
數碼產品常相伴,熱點資訊多擴散,煙語紅塵更期盼,關注轉發再點贊。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