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前使用的機箱是側透的,透過側透玻璃就可以看見內部積滿灰塵,主要是因為主機放在電腦桌下面。舊機箱每次打開清潔灰塵都很麻煩,都需要擰下側透玻璃上的螺釘,經常這樣安裝拆卸就很容易把螺絲擰滑絲了,那么有什么辦法解決呢?最近發現了一款機箱,帶有側透面板,同時不需要擰螺釘就能側開門式打開,非常的方便!果斷入手,順便也捎上一個240的水冷。


    Tt(Thermaltake)啟航者A1 鈦灰銀 Mini小機箱水冷電腦主機(支持MATX主板/磁吸玻璃開窗側透/U3/游戲機箱)
    ¥209
    購買
    <script src="http://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6823674217704194573"></script>



    這款機箱是Tt推出的啟航者A1,機箱的面板做工都很厚實,也很沉,用力按壓都沒有出現變形,做工還是比較扎實的。機箱的尺寸:406×220×440mm,它主要是適合M-ATX和ITX主板使用,灰黑色前面板很時尚,在前面板左右兩側還有密集的散熱開孔,結合側透面板非常的好看,可以很好的展現酷炫的燈效等。




    頂部是大塊的磁吸防塵網,可以看見機箱頂部散熱面積很大,取下防塵網后可以看見這款機箱支持頂部安裝240水冷/2個120mm風扇/2個140mm風扇/1個200mm風扇,支持頂部散熱的規格真的是很豐富。防塵網的網孔非常的密集,保證散熱效率的同時又能讓灰塵不易進入機箱內部。



    這款機箱的I/O面板是上置設計的,方便日常使用,非常建議小伙伴們在選擇機箱的時候,盡量選擇上置I/O面板的款式,這樣主機放在電腦桌下面不用特別彎腰就可以插拔USB口了。啟航者A1的I/O面板有:1個USB3.0、2個USB2.0、麥克風、耳機接口、電源開關、重啟鍵、2個指示燈。




    正面看,啟航者A1的整體線條非常的干練,雖然沒有定位電競設計,但是還是很有電競設計感的。前面板拆卸只需使用一字螺絲刀把兩側邊的凹槽口撬動,就能取下。取下前面板后,可以看見這個地方也是支持安裝水冷排和風扇的。




    啟航者A1側透玻璃是側開門式打開,因為無螺絲固定,所以采用了磁吸扣閉合,這樣的設計真的很方便,如果機箱內部多灰塵了,就可以開門清潔。仔細觀察側透玻璃是有兩個合頁鉸鏈支撐的,合頁是活頁設計,只需把側透玻璃打開到一定角度,向上提起,就能取下側透玻璃了,同樣也不需要工具。



    機箱背面,是獨立下置電源的設計,很多人對于獨立下置電源不能理解,其實設計好處多,例如獨立倉位可以減少機箱內部共振,保證良好散熱的同時,也保證了更加靜音。機箱背面是可以安裝1個120mm的風扇/水冷,安裝的時候要注意散熱風道,這樣才能提升快速散熱效果。




    啟航者A1機箱預裝好了主板支撐的銅柱,直接省去動手安裝銅柱的麻煩。另外這款機箱對CPU、顯卡、電源都有限高限制,需要注意:限高最大為172mm,可以支持340mm的長顯卡,電源限高160mm。




    機箱支持安裝4塊硬盤,包含2塊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和2塊HDD機械硬盤,機箱內部提供了多種硬盤安裝位選擇,根據自己需求進行安裝即可。



    比較可惜的就是啟航者A1沒有獨立的背線線槽,好在背部空間很富裕,使用扎帶整理便可。




    冰龍240 Sync RGB水冷,包裝盒內部采用了專用的模具分格保護,確保在運輸中各個部件不受損壞,同時每個部件都套了塑料包裝袋,防止產生摩擦劃痕。配件主要是:AMD平臺/INTEL平臺扣具、燈效控制盒、螺絲、散熱硅脂等。




    冰龍240采用了鋁制冷排設計。冷排的做工非常好,矩形全包覆冷排,冷排使用了14條高效熱交換流道設計,可以看見上面有很多密集的波狀鰭片,這些鰭片可以有效提升散熱面積,從而確保冷排更容易被風扇吹到,帶走熱量快速散熱導出!相比普通的水冷排散熱效果更好。




    水冷頭使用了薄型馬達,所以整個水冷頭還是比較小巧的,水冷頭上面還有Tt的LOGO,點亮之后支持RGB燈效。冷頭銅制底板,雙腔體結構設計,讓冷熱分腔,充分利用水冷液的高比熱容特性,配合大水流、低阻力設計,從而快速降溫帶走CPU熱量,提升散熱效率。



    水冷管使用了耐用的編織線材包裹水管部分,提升了抗折抗拉耐磨,延長了使用壽命。



    水冷配備的2個120mm的玲瓏風扇,風扇帶有RGB燈效(白色部分),支持ARGB燈光同步控制。風扇的做工用料都很不錯,另外扇葉部分是透明設計的,結合燈效之后非常炫目。風扇的四角螺孔帶有橡膠減震墊,保證了高速運轉時候也能保持安靜。



    在冷排上安裝好配套的2個風扇,安裝時候需要注意風扇的四角螺絲固定緊即可,不要過度擰緊,避免破壞冷排或者風扇。




    給CPU涂抹好散熱硅脂之后,先在主板底部CPU的位置安裝固定底板,再安裝冷頭。涂抹有硅脂需要一氣呵成,冷頭別反復拿起放下,上緊冷頭對應的4個螺絲。



    把線接入燈光控制盒,控制盒最大支持8個風扇,另外可以獨立使用控制RGB燈效,如果主板上有5V RGB或者12V RGB供電接口,也可以接入主板控制,非常的方便。



    安裝上機箱后的樣子,水冷相比以前碩大的風冷風扇要小巧很多,整機內部也整潔清爽。





    冰龍240的燈效,立馬讓性能暴增,有燈就能打造沉浸式RGB燈光氛圍,可以說燈效就是硬件的靈魂所在。




    把走線都整理好之后,最后裝回去側面鋼化玻璃,就大功告成了!準備簡單測試一下水冷的性能好不好。室溫在20℃左右,待機溫度很低,僅有30℃左右,核心溫度在33℃左右。默頻單烤FPU,時間5分鐘,水冷標準風力,處理器溫度47.8℃,核心溫度略高,在53℃左右。




    這次更換了Tt 啟航者A1機箱后,側開門式的設計讓打開機箱變得更簡單,不僅方便后期清潔主機內部灰塵,而且后期升級主機顯卡內存,拆裝也方便很多。機箱的整體布局方面也是比較合理,例如機箱支持240水冷排,或者是120mm/140mm/200mm的風扇,支持多種硬盤位選擇安裝等。另外冰龍240水冷性能各方面也很不錯,支持控制盒控制燈效+主板神光同步模式等,在酷熱夏季給主機降降溫吧。希望這次分享能給準備裝機或者想改善散熱效果的小伙伴們有所幫助。

    IY新手訓練營是DIY硬件事業群組在2016年推出的一檔重磅欄目,內容涉及到與DIY有關的方方面面,包括DIY產品的選購、使用技巧,以及新手在攢機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等。本次我們將以DIY硬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機箱為主題,從產品類型、內部結構、安裝方法等方面,來深入探討一下機箱對于整套平臺的作用,以及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新手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一談到機箱,很多人的腦海中第一時間就會浮現出很多外觀方方正正,顏色或白或黑的大箱子。其實機箱經過了多年的不斷發展,已經從曾經的千篇一律逐漸向個性化、定制化方向邁進。如今的機箱無論是從外觀上還是從內部設計上,都更加人性化,力求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與感官需求。

    一些機箱的全塔和中塔版本外觀基本相同

    DIY新手在選擇機箱時,大多會憑借外觀和價格來做出購買決定,其實看似構造相仿的機箱中大有乾坤,稍不注意,就容易為今后的使用及硬件升級埋下隱患。與多年前的臥式機箱不同,我們目前使用的機箱絕大多數為立式機箱,立式機箱從內部結構來看,可以分為全塔式和中塔式兩種,另外還有針對特定人群的mini機箱和服務器機箱,服務器機箱主要在多硬盤支持及安全性上具備一定的優勢,家庭用戶很少涉及到這類產品。而其他三類機箱的最主要區別在于體積,全塔機箱尺寸最大,同時機箱內部的空間和擴展位也相對充裕,適合對空間和散熱有剛性需求以及注重硬朗外觀的用戶。值得一提的是,全塔機箱的體積要比中塔機箱大很多,空間不是特別充裕的用戶輕易不要選擇全塔機箱。

    部分中塔機箱可支持大尺寸顯卡

    中塔機箱可以說是目前產品最為豐富的機箱類型,它既能夠滿足一般用戶的各類使用需求,也在體積及價格上相對合理,更容易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不過即便同為中塔機箱,其內部結構也具備很多差異性,一部分產品不支持E-ATX大板型的主板,另一部分產品對顯卡的長度有一定限制。因此,我們在購買這類機箱之前,要先查清楚機箱支持的主板板型和顯卡、CPU散熱器規格,避免在裝機時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mini機箱

    mini機箱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一種小體積機箱,其優點是體積小巧,同時在外觀的設計上普遍優于較為笨重的全塔及中塔式機箱。不過體積小巧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比如散熱效果一般,內部擴展空間有限等。通常mini主機適用于客廳娛樂或日常辦公平臺,對于重度娛樂玩家而言,為了進一步確保平臺的穩定性,還是更建議選擇全塔和中塔機箱。

    不同類型的機箱,其內部結構也各不相同。入門級別的機箱,只能滿足一般用戶的裝機需求,提供了基本的電源位、硬盤位,以及安裝主板及散熱器的空間。而更高端的機箱則會為用戶提供更合理的走線區域,更多的硬盤、光驅擴展區域,以及自帶散熱風扇設計等。目前很多機箱也都提供了獨立的側板走線區域,可以讓完美主義者將雜亂無章的各類線材整理的更加美觀,下面我們就來近距離了解一下機箱內部的秘密。

    機箱內部

    首先是機箱內部的主區域,這一部分除了為主板提供充裕的空間及支持之外,還要為顯卡、CPU散熱器和部分線材提供空間。對于DIY新手來說,機箱內部的尺寸是裝機時最容易忽略的參數之一,對于搭配了大尺寸顯卡及高規格散熱器的用戶來說,一定要在選定機箱之前確認顯卡和散熱器的尺寸,比如我們演示的這款機箱最大可支持400mm長的顯卡,以及170mm高的CPU散熱器,應付絕大多數產品游刃有余。

    機箱自帶銅柱

    在機箱中安裝主板時要留意機箱是否在預裝了銅柱,部分機箱在出廠時就已經在內部裝好的銅柱,有些則需要用戶在裝機過程中手動安裝一下。在機箱和主板之間增加銅柱,一方面可以防止主板直接與機箱內部接觸,導致變形、短路等情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機箱與主板之間的空氣流通,有利于降低主板溫度。部分mini機箱需要在水平方向上安裝主板,但總體的安裝方式大同小異,只是在后期布線的方式上略有不同。

    PCI擋板部分

    顯卡和機箱連接的區域,一般備有數個PCI擋板,部分機箱的擋板采用一次性的設計,一經開啟便不可還原,不僅容易影響主機整體的沒關系,另外金屬折斷的部分過于鋒利,不夠安全。另一部分高品質的機箱的PCI擋板則使用螺絲固定,拆裝方便且安全。

    多種硬盤安裝區域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硬盤的安裝區域,目前的塔式機箱一般都為用戶提供了兩類硬盤位,其中空間較大且有塑料卡扣工具的部分用戶安裝3.5寸機械硬盤,部分機箱自帶的卡扣可同時支持2.5寸磁盤設備。另一類是2.5寸磁盤專用的硬盤位,其特點是在機箱內板上提供了四顆螺絲孔,用于固定小尺寸硬盤。

    電源安裝區域

    最后再來看一下機箱的電源區域,目前主流機箱大多采用電源下置的設計,即電源安裝位置在機箱的下方,這樣做的好處是電源部分享有獨立的散熱風道,并且可以將機箱的中心下移,使主機更加穩定。一些機箱為電源提供了充裕的空間,方便用戶放置多余的線材,使整機更加美觀。另外,一些大尺寸機箱還為有光盤讀取需求的用戶提供了光驅位,雖然目前光驅這一設備已經漸漸淡出了玩家的視線,不過諸如華碩OC PANEL及類似的硬件設備同樣需要占用光驅位來安裝。

    對于裝機新手來說,最頭疼的莫過于機箱中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各類線材。其實每款機箱內的線材無非只有四到七種,并且每種線材的接口部分都明確的標明的線材的作用。首先最容易辨別的是USB 3.0連接線,它的特點是接口部分為藍色,同時在接頭處標有“USB 3.0”字樣。

    USB 3.0接口

    其次是機箱自帶散熱風扇的供電接口,這種接口分為D形4PIN接口和主板風扇接口。其中D形4PIN接口分為正反兩面,可以直接連接電源,對風扇進行供電。另一類為主板風扇接口,這種接口分為3PIN和4PIN兩種,兩種接口都可以連接主板的CPU_FAN接口,區別是4PIN接口支持主板智能調速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裝過程中同一風扇只能選擇D形接口和主板供電接口其一進行供電,切忌將兩種接口同時連接到供電設備上。

    D形供電接口

    主板供電接口

    接下來要介紹的兩種接口雖然在外觀上很接近,但功能上卻有很大的不同,型號這兩種接口具備了清晰的標識和不同的防呆口,有效避免了插錯接口的情況。下方左圖的接口是機箱的前面板音頻接口,負責讓前置面板上耳機和麥克風正常工作。右圖的接口是USB 2.0接口,該接口與主板正常連接之后,機箱前面板的USB 2.0接口就可以使用了。

    音頻及USB 2.0接口

    開機、重啟及硬盤指示燈插針

    最后是機箱開機、重啟及硬盤指示燈的連接部分:POWER LED是開機鍵的LED燈插針,該插針在連接的時候需要注意正負極要與主板上的接口對應。POWER SW是機箱電源鍵插針,RESET SW是機箱重啟鍵插針,HDD LED則是硬盤LED燈插針。這幾個接口的形狀和大小十分接近,新手在裝機過程中很容易弄錯,需要仔細比對插針的文字標注,將對應的插針連接在主板具備同樣標注的位置上。

    機箱前置面板各有不同

    另外,一部分高端機箱還具備了一些特殊的功能,如自帶讀卡器、可調節風扇轉速、支持自定義燈光控制等。雖然這些功能的出現會產生出更多的機箱連接線,不過接口類型無外乎上述的幾種,我們只需要按照上面提到的方法正常連接,就能夠實現機箱的全部擴展功能。

    對于DIY新手來說,在自己動手裝機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很多疑問,下面筆者就針對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問題一:安裝下置電源時,風扇部分應該朝上還是朝下?

    電源安裝演示

    目前一些高端機箱會為電源設計出專門的安裝及走線空間,如果將電源風扇朝上安裝,電源上方的部分會被機箱隔離,導致電源無法正常散熱,造成了安全隱患。正確的方法是讓電源風扇朝下,機箱會在電源下方配置專門的散熱網和防塵罩,最大限度保證電源的散熱效率。即便是不帶有獨立電源空間的機箱,也盡量不要讓電源風扇朝上,因為這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干擾機箱內其他部件的散熱。

    問題二:機箱自帶的螺絲有好多種,都是干什么用的?

    側板及顯卡螺絲

    電源、顯卡螺絲(左)和主板、光驅螺絲

    第一種螺絲在拆裝機箱側板時經常見到,這種螺絲不僅可用于機箱側板,還可以用來固定顯卡及機箱后面的擋板。另外一種六角形的螺絲一般用在電源的安裝上,還可以替代第一種螺絲來固定顯卡。第三種螺絲是帶圓邊的圓形螺絲,這種螺絲可用于固定主板和光驅。

    硬盤螺絲(左)和風扇螺絲(右)

    第四種螺絲是沒有圓邊的原型螺絲,它一般用在固定硬盤上。而還有一種螺絲和它的外觀很像,不過螺絲末端是尖的,這是一種自攻螺絲,用在固定機箱散熱風扇上。在安裝各類螺絲的時候,切勿用力過猛,以免對硬件造成損壞。

    問題三:mini機箱可以安裝ATX主板嗎?

    主板安裝演示

    大部分mini機箱都是針對ITX和M-ATX主板設計的,即便某些機箱內部的空間可以容納ATX主板,也會影響其他硬件的安裝。比如上面這款mini機箱,如果安裝了ATX主板之后,就無法繼續安裝電源了。因此合理的配置單在攢機的過程中十分關鍵,這也是新手裝機很容易出現的一個錯誤,務必要在初期選配置的時候就考慮好主板和機箱能否合理搭配,才能在裝機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游戲悍將熊出沒熊大機箱裝機展示

    游戲悍將靜音大師機箱裝機展示

    游戲悍將魔族3機箱裝機展示

    小小機箱,大有乾坤,并非三言兩語就能闡述出其中的全部奧秘,如果您對我們的欄目有什么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會積極的給與解答。同時也希望您能對我們的欄目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我們今后的“DIY新手訓練營”可以做得更好。

    IY攢機一直是彰顯個性的裝機方式,而隨著個性化元素的不斷迭代。玩家們玩DIY就像不想再和別人戴一樣的帽子,穿一樣的衣服那樣,專屬于自己的定制PC才是玩家們想要的,幾乎每一個DIY玩家的電腦桌都是他們的“小世界”,而一些一些小白用戶困于預算等問題,不敢去自己動手改造,其實簡單的小改不到200元就夠了,而且能做出不錯的效果。

    01機箱簡單改色 輔料花不了多少錢

    其實DIY改造,最直觀的就是機箱的改造,因為它是所有硬件的容器,而且人們第一眼看到主機就是機箱的外觀,有很多MOD大師能夠通過切割鈑金等大改以完成大作,如果您是入門級用戶,那么簡單改改顏色就能有不錯的視覺效果。

    由于筆者有多年的模型制作功底,所以對于噴漆等輔料的選擇很刻薄,以下是我們購入的部分產品。

    本次選用的是田宮進口的金屬藍噴漆,搭配打磨的是田宮1000號水砂紙,說“田宮”可能很多網友們比較陌生,但看到“雙星”的LOGO是不是越發的熟悉?

    而水補土采用的是郡士白補土,關于它的作用,讀者們可以把它看做是打底用的“膩子”,掩蓋機箱原本的劃痕劃傷的同時,又能夠提升噴漆的附著力。

    準備工作做完,即將進入到動手階段。

    02噴涂是最好的改造方式 注意事項如下

    那么,如果您決定改造,還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本文改造的是家中的海盜船老機箱,最終的效果詳見下圖:

    這是筆者用自噴漆改造的老機箱

    噴涂完效果尚可

    推薦幾款適合噴涂改造的機箱:

    如果您也想給自己的老機箱改個色,要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您的機箱外殼是塑料外殼,是可以噴涂的,如果您是純金屬外殼,這里不建議改色,噴漆的顏色基本是掛不住。

    2、噴涂前需要拆卸外殼,有些機箱五金外部的外殼是卡扣固定,有些是螺絲固定。螺絲固定的比較好拆卸,注意擰掉的螺絲別丟,記錄好安裝的原位置;而如果您的老機箱是卡扣固定在機箱框架外,那么拆卸的時候切勿“大力出奇跡”,卡子如果斷了就裝不回去了。

    3、如果您的老機箱灰塵太多,那么請先用水沖洗,一來能夠清理灰塵,二來能夠把塑料當初出廠的那層脫模劑洗掉,方便后續的噴涂。

    4、關于打磨,我這里是建議必須打磨的,要想原機箱外殼的顏色能掛住,拿800-1000號的砂紙打磨是必不可少的,能夠增加噴漆的附著力。

    5、不是所有噴漆都能夠使用,有些廉價的油性自噴漆是有腐蝕性的,這里不建議使用,機箱外殼的塑料腐蝕后會起非常難處理,只能報廢,這里如果您執意要使用特殊顏色的噴漆,那么可以提前噴涂一層郡氏等自噴漆補土,噴涂等到完全干后在進行打磨處理。

    6、自噴漆的從噴涂到干有6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噴涂完不要動,噴涂過程中注意室內通風。

    03最終效果一覽 又加了些燈條點綴

    噴漆完成后,用同樣的方法拆解了家中老顯卡的散熱器,進行清灰處理,隨后噴涂和機箱相同顏色的噴漆與之呼應,全部工序在周六一天都完成了,并不復雜。

    連同老顯卡一同噴涂

    整體完工后 (預算不足的用戶可以不裝水冷)

    如果您沒有分體水冷的制作條件,那么就使用風冷也可。整體安裝完畢后可以安裝一些LED燈條以實現更好的觀感。

    寫在最后:

    最終一共使用了兩罐噴漆、一包砂紙、一罐水補土,花費了不到200元。

    其實很多DIY用戶現在仍然有這份折騰DIY的熱情,只是擔心踩坑。簡單的通過改色就能夠達到機箱外觀的視覺效果,這種操作是可行的,“改色”也是最早DIY彰顯個性的處理方式,從而因為改色也逐漸的衍生出“機箱MOD”的概念。

    大膽去做吧!方法都告訴大家了,期待你們的大作!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您有用,歡迎點贊+關注,有問題也可以在評論處一起討論。

    (7764735)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