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上游新聞報道,湖南長沙市民小媛(化名)反映稱:“在金山辦公軟件WPS購買‘超級會員’,不久又加錢購買了可用AI功能的‘超級會員Pro’,現在又彈窗叫交錢,若要繼續使用AI功能需要繳錢升級成‘大會員’。”
消費者由此質疑:“這不就是套娃式收費嗎?今后是不是每增加一個新功能,就加一項收費?”對此,WPS熱線客服回應:“目前還沒有會員體系整合政策,但是今后可能會對會員體系進行升級或者推出完善會員功能的產品。”
4月初,金山辦公宣布,旗下WPS AI功能正式開啟收費模式,使用WPS AI需要開通“WPS AI會員”或開通“大會員”,原有的WPS超級會員則無法使用AI權益。
其中,“WPS AI會員”連續包月25元 / 月。原有“WPS超級會員Pro”可以升級到“大會員”,大于2個月為5元/月,目前開通僅限最新PC版。
多家企業AI功能被爆將收費
當地時間4月16日,Adobe Premiere Pro宣布正在引入AI工具,以簡化視頻編輯工作流程并減少完成繁瑣任務所需的時間。這些新功能主要由Adobe Firefly視頻模型提供支持,預示著視頻編輯領域的一次重大變革。
消息一出,迅速引起AI視頻界的轟動。在期待之余,也有用戶表示:“不知道這次要收多少會員費。”他稱,Sora要是被引入必然會掀起一波熱潮,但不知道會怎么定價,收費是合理的,好用的AI功能成本并不低。
4月4日,據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報道,谷歌搜索業務很有可能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重組,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正考慮對其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新高級搜索功能收費。
據三名了解谷歌計劃的人士透露,谷歌正在考慮的選項包括在其高級訂閱服務中添加某些AI驅動的搜索功能,這些服務已經在Gmail和Docs中提供了新的Gemini AI助手的訪問權限。
另外一位知情人士稱,工程師們正在開發部署這項服務所需的技術,不過就目前來看,高管們尚未就是否或何時推出這項服務做出最終決定。
在3月初,據藍鯨財經報道,三星與WPS合作的AI功能將于7月30日之后開始收費,收費標準為118元/一年;148元/15個月;連續包月則為15元/月。
彼時,三星授權體驗店的銷售告訴媒體“目前只有與WPS合作的AI功能接到了收費的通知,與美圖的合作暫時沒有收到付費的消息,未來是否通知還需要看公司后續安排。”
截至發稿,三星并未發布正式的收費標準,也未對此事進行回應。
AI產品付費問題在業內一直是討論的焦點,早前“妙鴨”相機憑借9.9寫真照火爆之時,妙鴨產品負責人張月光彼時在回復為什么要賣9.9的時候,稱商業化潛質有兩個要素。
首先,算力成本昂貴;其次,AIGC和互聯網時代的商業邏輯根本不同。在AIGC 時代如果你不能在第一天就向用戶收費,那么你永遠都不可能收到用戶的錢。“AIGC產品應該在誕生的第一天就開始向用戶收費。”
今年年初,網易有道CEO周楓在接受采訪時候稱,“我們觀察,用戶還挺愿意用AI產品付費的,因為AI產品給用戶提供的價值是以前產品提供不了的,所以用戶很多時候還是愿意花一些錢。”
縱觀海內外,有不少AI應用除了在B端提供定制服務收費外,不少應用也面向C端,以付費訂閱的模式變現。不少網友調侃:“AI付費時代要來了?”
云計算和數字化轉型創業者、投資人郝峻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C端原生應用很難爆發,更容易跑通的模式是從現有入口和場景去做,然后收費。比如短劇,不管是AI生成,還是素人來拍,只要能夠滿足情感需求,可能都會付錢。
缺爆款應用,變現難
2023年大模型加速“狂飆”,但是進入2024年AI商業化仍面臨著巨大差距。在業界有一個普遍的說話:“拿著錘子找釘子。”
根據人民網財經研究院3月發布的大模型產業發展報告,我國AI大模型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但仍面臨多方面挑戰,大模型爆款應用尚未出現。
關于原因,報告中指出:在于尚未找到商業化思路,缺乏滿足客戶需求的個性化應用。“我國大模型產業要推出爆款級應用,勢必要在應用領域做深做細,讓每一個用戶都可以充分享受到大模型所帶來的真正便利。”
“大模型本身并不直接創造價值,基于大模型開發出來的AI應用才能滿足真實的市場需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Create 2024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分享一些基于大模型開發AI原生應用的具體思路和工具時稱,“這是我們百度根據過去一年的實踐,踩了無數的坑,交了高昂的學費換來的。”
大模型企業“燒錢”能力也是行業默認的,據斯坦福大學李飛飛聯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布的最新報告,最先進的AI模型訓練成本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如OpenAI 的GPT-4估計使用了價值7800萬美元的計算資源進行訓練,而谷歌的Gemini Ultra 的計算成本則高達1.91億美元。
阿里前首席AI科學家賈揚清在一次活動中,指出B端和C端,商業化面臨的困境也各不相同。在B端,傳統企業在采用AI技術時需要考慮ROI、數據安全性等,此外將AI融入以往的工作流程以及后續維護都有較高成本。
在C端,普通消費者對AI產品的付費意愿上漲,但營收難以覆蓋大模型訓練和運行的高昂成本。此外,許多企業往往過于關注AI技術本身,而忽視了對消費市場的開拓和消費者需求的挖掘。
成本高、缺爆款應用,商業化面臨困境,這些現象在資本市場的直觀體現是投資不火熱。李飛飛聯合領導的斯坦福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在一份新報告中表明,2023 年全球對人工智能的投資連續第二年下降。該報告援引市場情報公司Quid的數據,指出 2023 年人工智能行業的私人投資和企業投資均較前一年呈下滑趨勢。
“生成式AI的底層技術還沒有很成熟,它的邊界還不是很清楚,所以任何一個創業公司在做AI應用的時候,在0-1階段要同時完成TPI,就是到底技術怎么用,能做成什么產品,然后才是PMI,所以為什么很多投資人包括產業工人對AI應用有點沒耐心。”啟明創投周志峰稱“我是覺得他們其實忽視了這一點,0-1的階段就是會比較長,但是一旦過了這個臨界點,它從1-10會非常快,成長也會非常陡峭。”
作為投資人,周志峰表示他最關心的就是能不能在0-1階段準備地投到下一個場景。事實上,許多初創企業所面臨的正是,如何找到場景的問題。
綜合自上游新聞、極客公園、搜狐科技等
超級會員 Pro 4 年套餐日常售價 478 元,今日下單贈 18 個月,到手 66 個月,折合每月僅需約 7.24 元。
京東 PLUS 會員還可領取 10 元全品券(點此領券),疊加后僅需 468 元起。
折合 7.09 元起 / 月、85.09 元 / 年:
限前 1000 單此價,每個 ID 限購 1 單。
支付完成后客服消息自動發兌換碼和官方鏈接,可充值到自己的賬號下。
WPS 新版超級會員 Pro 特權
京東 PLUS 會員 10 元全品券:點此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