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導購】隨著一個長長的寒假成為了過去,大中小學的同學們回到了久違的校園。特別是大學生在假期里肯定有不少出外的機會,拍攝了不少的照片和視頻當然希望找到地方好好地放置便于以后回味,那宅在家里的同學們也許做得最多的就是下載很多視頻或者學習資料,以便帶到學校持續進行自己的學習計劃。那如果是要與同學們分享一些文件的話,U盤往往能完成一部分的任務,對于大型文件的話沒有一個大大的移動硬盤怎么能行呢?
新的學期已經來臨,對于進入高等院校的學生們,學習已經離不開電腦,而無論是學習還是娛樂都離不開存儲,比如相互拷貝課件PPT,或者是娛樂的時候拷貝游戲或者電影,移動硬盤幾乎成為了每個人身邊必備的產品。往往開學的這段時間都是選購新設備的最佳時期,相信不少電商網站在開學之初已經為學生們準備了移動存儲促銷的活動。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些新品,諸如東芝、希捷、西部數據、日立、創見等知名移動硬盤都有不少優惠。
推薦產品:東芝ALUMY系列移動硬盤
參考價格:399元(1T,500G版本價格為269元)
作為資深的“顏控”協會會員,除了在生活中喜歡欣賞養眼事物外,對平時使用的數碼產品也不免”以貌取物“。好的產品外表總是讓人賞心悅目。近日東芝就推出了一款外表俊朗的2.5英寸移動硬盤CANVIO? ALUMY,它顏值高,主打追求時尚精致生活的商務人群,并且硬盤的讀寫速度也雙雙破百。
東芝ALUMY系列移動硬盤
在之前評測的移動硬盤中,塑料材質的硬盤居多。東芝CANVIO? ALUMY系列移動硬盤采用金屬外殼,表面的磨砂材質給人高檔精致的感覺。500GB的硬盤三圍為113.5×75×12mm,重275g,大小和目前主流的硬盤差不多,由于材質問題,份量不算輕,但優勢是造型時尚有質感。
東芝ALUMY系列移動硬盤
當存儲的文件越來越多時,資料的分類整理和備份就顯得異常重要了。不少移動硬盤的廠商都開發有自己的備份軟件,東芝也不例外。ALUMY移動硬盤隨機自帶一款“Backup Now EZ”備份軟件,直接點擊安裝包即可輕松安裝。這款備份軟件和其他品牌不同的是設計更直觀、分類也很細致,操作簡易明了。
附贈Backup Now EZ備份軟件
東芝ALUMY移動硬盤外觀精致優雅,擁有主流的高速存取性能和人性化的專業備份軟件。作為專門為商務用戶打造的移動硬盤,神秘黑、尊貴銀、經典紅、夢幻藍四色的搭配年輕時尚,可以為日常的工作增添不少新鮮色彩。
推薦產品:希捷 Expansion 新睿翼2.5寸(1TB)移動硬盤
參考價格:419元(1T版本)
希捷 Expansion 新睿翼2.5寸(1TB)移動硬盤與老版本移動硬盤均采用希捷原廠筆記本硬盤,質量有保障。不同點在于外觀設計。這款產品不再采用圓潤設計,而是采用外形硬朗的線條切割造型。USB3.0接口高速傳輸,數據傳送省時25%,傳輸一部高清影片僅需2分鐘,無需苦苦等待。USB3.0接口已經成為消費者的首要選購方向。
希捷 Expansion 新睿翼2.5寸移動硬盤
希捷 Expansion 新睿翼是希捷睿翼移動硬盤的升級版,該移動硬盤相比舊款睿翼移動硬盤更輕薄,僅有14.5mm的厚度,可兼容Windows和Apple計算機,同時升級為速度更快的USB3.0接口,性能更強。此外,這款移動硬盤還擁有3年質保,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
希捷 Expansion 新睿翼2.5寸移動硬盤
希捷一向是硬盤的大廠,因此希捷推出的原廠移動硬盤,口碑方面就比別的品牌更有底氣。希捷 Backup Plus 新睿品系列在外觀設計,速度、功能方面都比老款產品更優秀,大學學生乃至工作的年輕人都喜歡這種輕薄時尚的設計風格,加上便于攜帶和使用的特點,自然更受消費者歡迎。
推薦產品:西部數據MY PASSPORT ULTRA移動硬盤
參考價格:459元(1T版本)
西部數據是硬盤的老牌廠商,也是移動硬盤的主要廠商,因此在這個領域里,西部數據有著自己的產品特色。西數MY PASSPORT系列移動硬盤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有著輕巧的外觀與高性價比。MY PASSPORT ULTRA是一款超薄體積的產品。內置了SmartWare Pro技術、自動備份及密碼保護功能,數據防護性一流,并且硬盤設計小巧,攜帶方便。
西部數據MY PASSPORT ULTRA移動硬盤
西數MY PASSPORT ULTRA移動硬盤提供了三種外殼色彩可選,本次評測使用的是黑色的版本,相比較紅色和藍色,黑色版本顯得十分低調,正面拋光與磨砂相結合,顯得十分高檔,其他顏色版本更是采用雙色搭配的樣式。圓角設計手感十分舒適。西數MY PASSPORT ULTRA移動硬盤尺寸小巧,重量也很輕,硬盤尺寸12.8mmx110mmx81.6mm,134g的重量,一手即可輕松拿握,攜帶、使用無任何負擔。
西部數據MY PASSPORT ULTRA移動硬盤及配件一覽
西數MY PASSPORT ULTRA移動硬盤延續了MY PASSPORT系列經典的設定,輕便小巧的造型,加上對數據防護性高的內置軟件,無論是上班族用于存放數據,還是當作備份盤都很適合。USB 3.0接口讓用戶感受超快速的傳輸檔案體驗,向下兼容USB2.0的特性,也讓更多沒有升級電腦的用戶得到了方便。兼容性相當高。
推薦產品:藍碩U25AWF無線移動硬盤
參考價格:499元(1T版本)
硬盤整體大小會比普通的移動硬盤大一丟丟,重量也只是比普通的移動硬盤重一丟丟,所以在外觀上整體的表現還是不錯滴。在外觀上,藍碩的無線智能移動硬盤與其他的移動硬盤外觀無異,并沒有什么顯著的特點,要說推出的特點,那智能說正面上方的五個表示燈了。產品外觀采用了鋼琴烤漆的材質,拿起來會比較有手感,但是會比較容易的留下指紋,這也是烤漆工藝的弊端吧!不能怪藍碩。
這款無線智能移動硬盤的功能可6了,他不僅是一個不同的移動硬盤,通過插入數據線讀取硬盤的數據,還可以充當移動電源;作為中繼器;當做無線路由;變成你家的臨時Nas;進行WiFi無線多設備多屏共享;通過手機App管理硬盤數據,實現一鍵備份所有照片;具有個人云存儲服務;支持外部擴展。
綜合來看,作為一款智能無線移動硬盤來說,藍碩這款產品還是相當具有競爭力的,畢竟其已經集成了移動硬盤、無線路由器、移動電源、NAS四合一體的產品了,無論是放在家中還是在戶外,這絕對可以稱為“神器”了,所以我才直接把這文章丟給我的好基友小強啊!至于售價1TB機械硬盤的天貓商城售價是499元人民幣,當然還有500G版本以及固態版本可以選擇,更重要的是可以自己更換硬盤!所以這價格上還是蠻適合學生的,特別是對于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來說這簡直是一款入門版的移動工作站。
【編輯點評】目前1TB容量硬盤可以儲存約44部高清影片,500GB也可以存儲20多部高清影片,雖然購買移動硬盤的初衷并非如此,但總歸會有用到的時候。今次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幾款品牌原裝移動硬盤,價格均在500元以下,都為質量和售后過硬的大品牌產品,開學之際價格也都有小幅度的下調,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作為參考。
最近自己剛好裝機升級新電腦,電腦升級主要還是PS修照片以及少量的PR視頻剪輯,工作過程中數據流動是巨大的,通常造成卡頓的關鍵瓶頸在于硬盤上,所以現在固態硬盤基本成為裝機必備配件,我這次新電腦選擇只用固態硬盤,另外再搭配NAS的方案。
通常軟件設置做法是將PS等軟件安裝在固態硬盤上,提升軟件打開以及運行的順速度與順暢度;進一步的做法是將緩存盤也設置在固態硬盤上,應付大量的緩存文件。
固態主要優點為:安靜、高速 缺點為:數據丟失不可恢復。
1.品牌&類型
市面上主流的固態主要為2.5英寸SATA和PCIe+NVMe固態硬盤,
目前主流電腦都開始主推M2接口固態了,無論速度、理線、尺寸來說 M2接口的固態都有優勢。
而消費級固態主流品牌為:三星、英特爾、西數+閃迪、鎂光、東芝、浦科特、海康等,這些廠家基本都擁有自主生產閃存能力(海康貌似是紫光提供)。
而那些小品牌低端固態我通常是不會購買的,價格便宜要么垃圾顆粒要么掉速嚴重,最后淪為大號U盤。
然而三星實屬最貴再加上海康最近翻車,實際可選的也不是很多了。
2.容量&性能
現在這個數據爆炸的時代個人認為固態硬盤至少要500G、建議1T起步的,畢竟回想以前因為價格選擇的120G(浦科特)、256G(英特爾760P)固態,甚至500G(東芝)都有點雞肋的味道,沒用多久就只能作為系統盤使用或閑置了。
所以這次網傳性價比不錯的東芝rc500我這次并沒有考慮,而是將目光看向了新出的WD SN550 1T版本:
SN550 此次更新采用 西部數據自己的 96層3D TLC NAND,是一塊PCIe 3.0X4 NVMe SSD,對比SN500從原來的2通道升級為4通道,2400MB/s的快速順序讀取速度以及高達405K IOPS的強勁隨機讀寫速度,順序讀寫性能提升38%,4K性能平均提升42%;
當然為了喂飽我的3950X以及 X570 ROG C8H主板,所以我后來決定吃螃蟹還補了一根海盜船MP600 1T Pcle 4.0固態硬盤。目前電腦主板上兩塊固態分別為WD SN550(下文簡稱為SN550)以及海盜船MP600((下文簡稱為MP600)。
在安裝過程中還出現了一段小插曲,就是SN550在插入啟動時出現了卡bios的現象,按F2和del都無法進入bios,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固態市場風聲鶴唳,客服小姐姐直接讓我退換貨。
結果換來一塊全新的SN550依然卡bios,可見不是SN550的鍋了。最終這個鍋得ROG C8H主板背,自帶bios兼容性不夠好,SN550作為固態新品所以沒有被識別而導致卡bios。
最終官方刷新bios版本就徹底解決了,所以C8H主板被卡bios的盆友先主動更新bios,不要像我一樣麻煩客服小姐姐了。
3.簡單開箱
固態硬盤就非常簡單了,開拆只有說明書以及固態硬盤本身;MP600則多了一個散熱套,可見其發熱厲害。
配置:
CPU: AMD3950X 4.3GHZ
內存:芝奇焰光戟DDR4 3600 C16 32GB
主板:ROG C8H
電源:ROG雷神850W
散熱:恩杰海妖 Z73
操作系統: windows 10 專業版 64bit
HMB原理就是在不影響主機性能的情況下“借用”內存供SSD緩存使用,不穩定時又“還回去”,整個過程安全、自動、無毒無害。
但是此技術需要系統win10 1803版本以上版本(具體適配需要咨詢操作系統版本信息)以及一些新固態支持才行,比如SN550、SN500、RC500這些固態可以查到支持相應技術。
2.速度對比測試
得益于優異的測試系統各項技術支持,所有固態表現基本都跑出或非常接近廠家宣傳值。
MP600的連續跑分確實漂亮,但是隨即讀取并沒有明顯拉開,SN550的隨即讀取數據也不錯,幾乎做到了全面覆蓋760P的水平。
特別是在選用32G選項進行測試時,760P速度基本掉落至sata固態硬盤水準。
3.個人使用體驗
當然也有一些人游戲玩家說換了SSD感覺差異不明顯,實際上也可能是因為游戲中數據傳輸量沒那么大有關,更多表現為游戲啟動速度。而像我經常處理照片來說差異就非常大了:
照片拍攝習慣至少是RAW起,平時一天拍照回來的照片數據不但數量多而且很大,將照片拷貝進入電腦以及做備份,速度慢的時候甚至可以先去洗個澡,而速度快的話就可以立馬完成了。
照片拷貝及備份完成后,終于可以開始工作,比如知識拍攝日落至入夜這一段的延時攝影,一共有164張照片:
把這些RAW照片拖入PS,在camera raw打開,固態硬盤只需要不到5秒打開,而機械硬盤需要10秒。
自己完成了大體修飾以及尺寸調整,終于可以將照片轉為JPG導出了,導出過程固態硬盤只需要40多秒就可以完成這100多張照片的導出,而機械硬盤需要1分14秒,這可能稍微影響你關電腦上床睡覺的時間。
通常延時攝影會采用堆棧的處理,固態硬盤不到5分鐘完成了164張RAW照片的堆棧,而在機械硬盤讀取需要5分20秒左右。
雖然這些時間很多都是以秒來計算的,但是作為生產工具往往就是爭分奪秒,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累計無數時間無數次操作那結果都是巨大的,所以固態硬盤的性能十分重要。
4.溫度對比測試
大家都知道固態硬盤數據很快,但強大性能的同時發熱也是巨大的,所以溫度控制對于固態硬盤其實也是十分重要,過度的高溫/低溫會對降低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甚至會導致硬盤損壞。
此次比較主角依然是SN550和760P(Pcle3.0),760一直有溫控表現優秀的口碑,所以下面我們看看SN550會有怎樣的表現。
比較麻煩的是760p無法直接監控溫度,所以我只好拆開散熱片,直接使用熱成像儀進行對比測試。
下面測試為開機器10分鐘后進行,此時沒有數據傳輸。
760P表現:
SN550表現:
可以看出760P在溫度控制方面表現確實優秀,甚至似乎有主動降溫的機制(逐漸出現紫色)。但SN550 同樣不落下風,而且發熱主要集中于主控區域。
測試2為跑CrystalDiskMark 測試時進行,以此模擬大量數據傳輸情景。
760p表現:
SN550表現:
可以看到在大量數據傳輸的時候SN550溫控對比760P顯然更勝一籌。
另外從兩者外觀也能看出:SN550雖然為1TB大容量,但仍然能保證單面PCB設計,為優異溫控打下基礎;
而760P主控上安裝了一大塊金屬散熱片,所以在主控區域溫度控制確實不錯。
另外得益于ROG C8H主板自帶M2散熱片,配合南橋散熱風扇,平時使用時M2插槽內的固態硬盤都得到了比較有效散熱。
海盜船MP600和WD Blue SN550都自帶溫度監控,所以可以在電腦上直接查看SSD的溫度情況。
下面數據同樣印證了SN550溫控的優異表現而且數據也比較準確,當然MP600是pcle4.0通道,所以溫度偏高附贈散熱片也是正常。
然后依然是運行CrystalDiskMark ,同時上下測試對比可以看出主板M2散熱條對SN550溫度控制效果明顯(從60下降至40+),所以上方速度測試始終能跑出官方標準的理論速度。
PS:MP600因自帶散熱片,所以我沒有嘗試將其在無散熱片狀態下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SN550 有西數自帶的儀表盤軟件Western Digital SSD Dashboard,軟件非常方便觀測固態硬盤狀態以及性能表現。
可惜此軟件不兼容其他家產品,所以剛才在測試中沒有引入使用。
小結:
可以看到760P雖然性能不是很好,但是此前憑借著不錯的散熱表現曾被廣大筆記本用戶推崇。
而技術的更新帶來更好的產品,數碼產品為什么往往說就是買新不買舊。SN550不但在性能上完全碾壓760P,而且溫度表現還略勝760P,無論是對追求極致性能的PC用戶還是擔心溫度的筆記本用戶都十分友好。而MP600畢竟是pcle4.0的規格,本身購買者就不是很多所以更多作為參考了。
海盜船MP600 :雖然是 pcle4.0通道但采用群聯 E12 主控 ,在跑分上目前雖然是最強的,但其實離跑滿pcle4.0還差挺遠, 實際體驗我覺得是有點對不起價格的,可能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吧。所以我也不會急著進一步跟進pcle 4.0,看看之后的群聯 E16 主控能在隨機讀取數據上是否有質的提升。
WD Blue SN550: 最初只是作為新電腦臨時購買的,但實際性能及各項表現顯然是出乎我意料的,各方面都表現優秀,臺式機和筆記本都十分友好。個人認為在1T容量的固態硬盤里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了。
Intel 760p: 雖然是老款但價格居高不下,實際表現也就在溫控上稍微找回了一點面子,其他方面可以說基本完敗,再加上售后不太友好,性價比很低。 我也不記得當初誰給我推薦的,請把頭伸過來給你看個“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