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火雞變不成一直鷹(Two turkeys do not make an eagle)—— Google
對于微軟和諾基亞的結盟,Google 曾經刻薄地做出如上評價。然而如今,根據金融博客Betaville 的報道,微軟還想拉另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失意者黑莓入局,一起構建他們理想中的企業移動設備 + 服務。
據報道,微軟已經聘請了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來評估這筆交易,但目前為止微軟尚未正式向黑莓發起收購邀約。換言之,即使消息為真,這筆收購也還處于極早期階段。
此外,Betaville 的消息源稱,微軟對黑莓產生興趣主要因為后者所持有的專利,他們愿意為此付出 60 到 70 億美金的代價。
在此之前,聯想、三星等企業都有過將收購黑莓的傳聞,最新一個“緋聞對象”出現于上周—— 近兩年來對企業市場動作頻頻的蘋果。如果說希望進一步對企業市場發起沖擊的三星和蘋果對黑莓表現出購買欲還在情理之中,微軟的意圖則讓人有些琢磨不透。
且不說 60 到 70 億美元這個報價對微軟而言是否劃算。微軟收購諾基亞時也曾稱后者在移動設備上的技術和專利有助于自己擴展市場,但結果并不理想,也導致了諾基亞業務合并后遭到大規模裁員。黑莓在移動設備、移動服務方面的積累主要落在企業服務領域,其安全技術至今已經不算無可企及,而 BBM 等安全通訊業務與微軟 Skype/Skype for Business 重合,Exchange 和 Intune 的長足發展也早已比 BES 完善,QNX 到了完全跨平臺的 Windows 10 面前未免顯得蒼白,更不用說 BBM 近期受到更開放的 SilentCircle、Telegram 等產品沖擊嚴重。
ZDNet 微軟分析師 Mary Branscombe 早在 2013 年就分析過微軟收購黑莓的可能性和意義,但時過境遷,當時的情況和當下已有很大不同。微軟發言人拒絕對本次謠言做出評論。
當然,也不排除黑莓自己有心出售,靠傳言來抬高身價。
本文參考了多個信息來源:betaville123.blogspot.ca
本文內容來源于《測繪通報》2023年第10期,審圖號:GS京(2023)1918號
王玲燕, 秦嶺, 郭瑛, 徐艷紅, 趙德勝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2161041);內蒙古關鍵技術攻關項目(2021GG0104)
關鍵詞:可見光定位, 接收光功率, 徑向基神經網絡, 禿鷹搜索算法
摘要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在理想可見光信道模型中進行定位已無法滿足實際應用需求。本文建立的定位系統模型考慮了可見光的直射鏈路和不規則墻壁的一次反射,并基于該模型提出了一種禿鷹搜索算法優化徑向基神經網絡(BES-RBF)的單LED燈的定位算法。該定位系統首先通過禿鷹搜索算法優化徑向基神經網絡的初始權值和閾值,使得優化后的RBF神經網絡結構更加穩定;然后將接收器各PD(Power Delivery)接收到的光功率值構成的指紋庫數據,引入優化后的RBF網絡模型中進行訓練,建立定位模型;最后獲得定位信息,再通過WKNN對部分點進行優化,獲得精確的位置信息。仿真試驗表明,在3 m×3 m×3 m的空間內,本文算法的平均定位誤差為5.54 cm,80%的定位誤差在4.5 cm內,與其他定位算法相比,定位精度有了顯著提升。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