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
報人劉亞東A
來源:知識分子
作者:華夏
引 語
過去十年 AI 的進步不能讓圖靈獎得主 Alan Kay 滿意。他在計算機世界混沌初開的時候進入這個領域,見過太多的“革命性突破”。他現在關心的是,如何讓人類科技發展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來面對最重大的挑戰:氣候變暖。他認為,人類現在有能力解決這一問題,但因為鴕鳥悖論等認知偏見而遲遲沒有行動。“我們需要來真的。” 在上個月的北京智源大會上,Alan Kay 呼吁道。
● ● ●
01 “AI這個詞已經被偷走了”
“您對過去60年,尤其是過去10年的AI進展怎么看?”
當2003年圖靈獎得主 Alan Kay 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他笑著回答道:“哦,這個問題很簡單…… AI 這個詞已經被偷走了。當年我們稱之為人工智能的研究,現在被改作 ‘通用’人工智能(General AI)。有些人想要取得成功,于是他們決定忽略人工智能研究中較難的問題,也就是關于認知的那部分……我承認機器學習領域取得了醒目的成就,但我絕不會將其和真正的 AI 混淆,絕無可能。”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經信委介紹了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的籌備情況。大會將于7月9日至11日,采用線上為主、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行,今年大會主題為“智聯世界 共同家園”,將設1場開幕式、2場全體會議、10場主題論壇和若干場行業論壇。目前共邀請到演講嘉賓550余位,較去年繼續增加。來看今年大會有哪些亮點活動↓
由于今年以來發生的新冠疫情,部分大型會議會展、學術交流活動取消或延期。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政府決定在今年7月9日至11日,采用線上為主、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繼續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并將大會主題確定為“智聯世界共同家園”。
人工智能是上海著力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去年大會以來,上海人工智能進一步突破發展,邁上新臺階。
改革創新進程加快。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出臺落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等“揭榜賽道”已形成了測評標準,支撐政策創新突破。
基礎攻關持續推進。一批重大產業創新項目啟動建設,智能芯片、軟件框架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取得突破,重大算力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布局。
應用示范成效顯著。張江人工智能島、洋山港海鐵聯運等已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示范場景。上海人工智能的發展實踐,為全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模式和路徑創新提供了重要參考。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是上海建設人工智能高地、打響城市品牌的重要舉措。
關于舉辦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主要考慮
1
以智能聯結世界、連接你我,共建行業頂級盛會新平臺
大會云端平臺突破“面對面”的地域限制,實現“屏對屏”的互動交流。在內容形式上,呈現3×24小時全天候內容輸出,運用5G、VR/AR等最新技術,打造360度全景空間和“云+端+網+屏”的沉浸式視真新模式,努力形成“百臺同播、千網同發、億人同觀”的效果。“AI家園”云展覽通過3D動態展示,讓全球網友切實感受AI場景、在云上開展洽談,讓智能科技真正實現高效、便捷、普惠、公平。
2
守望相助、共建家園,共商全球治理新方案
人工智能在防控疫情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CT設備等被應用到方艙醫院等場景,實現零接觸診療、智能陪護等功能,有效控制了醫護人員感染率。還有市民熟知的AI測溫、健康碼等工具,背后都體現了AI造福世界的共同價值觀念。近年來,人工智能的可持續性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何利用以AI為代表的“科技創新變量”,提高全球治理能力,成為各界共商共議的熱點。大會將圍繞“AI向善”的議題進行重點討論,展示AI技術讓家園充滿“愛”,將為世界呈現未來生活、溫暖家園的愿景,值得我們共同期待。
3
開新局、育新機,共享高質量發展新機遇
上海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要求,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促進在線新經濟、數字新基建發展,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著力強化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開放樞紐門戶“四大功能”,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我們承諾,在上海,好項目不缺土地,好產業不缺空間。今年大會將發布一批重大產業簽約項目,開放一批綜合型應用場景,創新升級國際日(7月10日)、開發者日(7月11日)等特色活動,歡迎全球企業和人才共享機遇、落戶上海。
關于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主要特點
站在人工智能“上海高地”進一步建設發展的機遇窗口,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今年大會將更具匠心、更富特色、更有溫度,值得共同關注和期待。
走近“大咖”
國際化和專業度更高
今年大會延續了“1+2+10+X”總體架構,即1場開幕式、2場全體會議、10場主題論壇和若干場行業論壇。因疫情防控的需要,現場觀眾數量減少,但觀眾可以定制虛擬形象,在云端看會。今年考慮加強國際聯動,突出共同家園的主題,以上海演播廳為主體,德國、韓國、新加坡等地進行呼應。
在大會倒計時30天活動上,已經介紹了主題論壇、行業論壇、特色活動等有關情況,現著重介紹大會的亮點活動和首批公開的重磅嘉賓情況。去年大會開幕式上的“雙馬會”巔峰對話近在眼前,令人印象深刻。今年,我們又特別策劃了“洲際連線”和“AI夜話”。其中,“洲際連線”將邀請全球各地的頂級專家實時連線、對話,把最前沿、最權威的思想和觀點,帶到上海,帶給世界;AI夜話將云集人工智能與互聯網新生代企業家代表,在微風徐徐、流光溢彩的浦江之夜,暢想新經濟的未來十年。
今年大會重磅嘉賓的數量較去年繼續增加,目前共邀請演講嘉賓550余位。國際組織方面,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李勇等確認參會。
科學家方面,目前已有7位圖靈獎得主確認參會,比去年增加5位,包括曼紐爾·布盧姆(Manuel Blum,1995年圖靈獎,計算復雜性理論奠基人,在“有意識的人工智能”方向上進行了重要探索)、朱迪亞·珀爾(Judea Pearl,2011年圖靈獎,“貝葉斯網絡之父”,致力于通過因果推理的方法打造下一代人工智能)、大衛·帕特森(David Patterson,2017年圖靈獎,計算體系結構宗師,RISC-V精簡指令集的奠基人),諾貝爾獎得主托馬斯·薩金特(Thomas Sargent)、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等頂級專家也已確認參會。
企業家方面,百度CEO李彥宏、中國科學院院士、阿里云創始人王堅、SAP全球總裁克里斯蒂安·克萊恩(Christian Klein)、阿斯利康CEO 帕斯卡爾·索里奧特(Pascal Soriot)、蘋果全球副總裁伊莎貝爾·葛瑪(Isabel GeMahe),以及微軟、IBM、亞馬遜等國際龍頭企業相關負責人已確認參會。
初步統計,大會首日CEO級演講嘉賓超過30位,比去年翻了一番。投資家方面,一批資本界領軍人物確認參會。為方便投融資商業對接,今年大會特別設置了“投資人會客廳”,幫助前沿產品、創新團隊與優質資本搭建橋梁,推動產業化落地。
靠近“后浪”
交互感和參與度更強
今年大會順應在線新經濟、數字會展的新潮流,牽手B站、喜馬拉雅、愛奇藝、騰訊、知乎等新媒體,將策劃短視頻比賽、話題征集等一系列互動活動,提高觀眾參與大會的趣味性。
同時,在云展覽部分,大會聚焦芯片算力、智能機器人等硬核產品,以及海外“黑科技”項目,精心篩選了8件“鎮館之寶”。比如有全球最快的AI訓練集群、全球唯一的本質安全雙臂人機協作機器人,還有能實現主動避障、自平衡、復雜地形行走、目標識別等功能的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但具體是哪8件,歡迎大家在大會期間,到云展覽平臺來“打卡”、集能量抽獎、定制AI圖鑒等,參與互動體驗。
此外,今年大會還傾心設計了虛擬形象,希望能更加貼近“90后” “00后”的表達習慣,拉近大會和普通觀眾之間的距離,讓大會成為全民了解人工智能最新技術和產品的窗口,傳遞“人工智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理念,引發“人工智能一切皆有可能”的思考。大會看點、更多重磅嘉賓、重要議程、參與方式等信息,后續將通過官網、官微、小程序等渠道,陸續發布。
貼近“未來”
創新項目和獎項更多
今年大會將積極聯動產業,探索“論壇、展覽、應用展示、發布、招商”的一體化新模式,吸引更多人工智能頂級科學家、企業家、創業家、投資家等創新勢力在上海匯聚,向世界宣示上海人工智能開放發展的決心,為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重要成果發布方面,初步統計,大會將有50多項重量級成果和創新產品首發,30多個重大產業項目簽約,一批開源開放平臺、行業運行服務平臺、先導區綜合服務平臺等依次亮相,展現上海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布局。
賽事活動方面,SAIL獎、AIWIN大賽、青年優秀論文評選、青年科學家“云帆獎”、工業互聯網“湛盧獎”等分別側重專家、創業者、青年科學家、開發者等群體。SAIL獎已征集到海內外150多個創新項目,青年優秀論文獎已征集180多篇頂尖論文,結果將在會上揭曉。
智能聯接了世界,也連接了我們的共同家園。上海市委、市政府對辦好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高度重視。當前距離大會開幕還有半個月左右時間,媒體注冊、志愿者報名火熱進行中,云觀眾注冊也將于今天正式啟動。
大會線上參會觀展主入口H5動態頁面已于今天開通,公眾可以了解大會概況并進行預約注冊。同期,大會媒體注冊與志愿者招募也在火熱進行中。更多信息可見大會官方網站www.worldaic.com.cn及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