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礎掌握
1.1 實驗目的
掌握C程序設計編程環境 C++,掌握運行一個C程序的基本步驟,包括編輯、編譯、鏈接和運行。(]
1.2 實驗要求
在報告中記錄建立、保存C程序實習過程。
1.3 實驗基本內容
編寫程序,在屏幕上顯示一個短句“Hello World”
(1) 程序:
1) 編譯如下程序:
#
Void main()
{
(“Hello World!”);
}
2)鏈接。執行Build-命令。
3)運行。執行Build 命令。顯示結果。
4)關閉程序工作區。
(2) 運行結果:
輸出結果:Hello World!
總結:
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框架,能夠編寫簡單的程序。
第二章 數據類型
2.1 實驗目的
(1) 掌握C語言的運算符和表達式的正確使用以及C語言的幾種基本數據類型和基本輸入輸出函數的使用方法。()
(2)通過編程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運算符的確切含義和功能。
2.2 實驗要求
(1) 在報告中記錄建立、保存C程序實習過程。 (2) 完成典型題目,分析遇到的困難和實驗中的收獲。
2.3 實驗基本內容
輸入程序,觀察輸出結果 1>./*test2.1c*/
1)編譯如下程序: # main() {
char ch; int k;
ch='a',k='b';
("%d,%x,%c",ch,ch,ch,ch,k); ("k=%%d",k) }
2)鏈接。執行Build-命令。
3)運行。執行Build 命令。顯示結果。
4)關閉程序工作區。
2>./*test2.2c*/
1)編譯如下程序: # main() {
float a1,a2; b1,b2; a1=1234.12; a2=0.; b1=1234.12;
b2=0.;
("%f,%l f",a1+a2,b1+b2);
}
2)鏈接。執行Build-命令。
3)運行。執行Build 命令。顯示結果。
4)關閉程序工作區。
實驗結果:
97.61,141,ak=xd
實驗結果:
擴展:c語言程序實驗報告 / c語言實驗報告 / c語言程序設計報告
1234.,1234.
總結:
學會C語言的運算符和表達式的正確使用
第三章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3.1 實驗目的
學會改正程序中的錯誤
3.2 實驗要求
(1) 在報告中記錄建立、保存C程序實習過程。(]
(2) 完成典型題目,分析遇到的困難和實驗中的收獲。
3.3 實驗基本內容
輸入實驗程序,程序有錯,改正程序中的錯誤
1)輸入如下程序:
#
#
void main()
{
a,b,c,d;
("輸入一元二次方程a=,b=,c=");
scanf("a=%l f,b=%l f",&a,&b,&c); if(a==0) { if(b=0) } { } else Print f("x=%0.2f",-c/b); if(c==0) Print f("0==0參數對方程無意義!”); else Print f("c!=0方程不成立"); else if(d>=0) { ("x1=%0.2f",(-b+sq rt(d))/(2*a)); ("x1=%0.2f",(-b-sq rt(d))/(2*a)); } else {
("x1=%0.2f+%0.2fi",-b/(2*a),s q rt(-d)/(2*a)); ("x1=%0.2f-%0.2fi",-b/(2*a),s q rt(-d)/(2*a));
}
}
2)鏈接。()執行Build-命令。
3)運行。執行Build 命令。顯示結果。
4)關閉程序工作區。
實驗結果:
運行不了程序 ,做以下修改:
#
#
void main()
{
//
//
a,b,c,d; ("輸入一元二次方程a=,b=,c="); scanf("a=%l f,b=%l f",&a,&b,&c); c=5; if(a==0) //{ /*if(b=0) { } else ("x=%0.2f",-c/b); if(c==0) ("0==0參數對方程無意義!”); else ("c!=0方程不成立"); }*/ else if(d>=0) { } else { } ("x1=%0.2f",(-b+sq rt(d))/(2*a)); ("x1=%0.2f",(-b-sq rt(d))/(2*a)); ("x1=%0.2f+%0.2fi",-b/(2*a),sq rt(-d)/(2*a)); ("x1=%0.2f-%0.2fi",-b/(2*a),sq rt(-d)/(2*a));
}
這樣就可以輸出程序了。
總結: 學會使用邏輯運算符和邏輯表達式,掌握簡單的查錯方法,并改錯。
第四章 循環程序設計
4.1 實驗目的
熟練使用…while語句實現循環程序設計。[)
4.2 實驗要求
(1) 在報告中記錄建立、保存C程序實習過程。
(2) 完成典型題目,分析遇到的困難和實驗中的收獲。
4.3 實驗基本內容
1) 編譯如下程序:
#
void main()
{
int m,n,j,k; ("input m n"); while(scan f ("%d",&m,&n),m
2)鏈接。執行build-命令。
3)運行。執行build 命令。顯示結果。
4)關閉程序工作區。
實驗結果:
Input m n
5 2
然后運算出來結果:
最大公倍數是5
最大公約數是0
總結:
學使用for,while,do...while語句實現循環程序,
第五章 程序設計
5.1 實驗目的
檢驗最近學習成果,進一步鞏固C語言的學習
5.2 實驗要求
1)輸入任意四位數,寫出個,十,百,千位上的數 2)連接任意兩個字符串
5.3 實驗基本內容
1)編譯如下程序: # main() {
int a,b,c,d,x; scanf("%d",&x); if(999
a=x/1000;
b=x/100-a*10;
c=x/10-a*100-b*10; d=x-a*1000-b*100-c*10; ("%d",x);
1)編譯如下程序: #() {
char s1[10],s2[5]; int i,j;
scanf("%s",s1); scanf("%s",s2); i=j=0;
while(s1[i]!='') i++;
("a=%d,b=%d,c=%d,d=%d",a,
b,c,d); }
}
while((s1[i++]=s2[j++])!=''); (" no.1. %s",s1); }
2)鏈接。(]執行build-命令。
3)運行。執行build 命令。顯示結果。
4)關閉程序工作區。
2)鏈接。執行build-命令。
3)運行。執行build 命令。顯示結果。
4)關閉程序工作區。
實驗結果: abcd
adsg
no.1.
實驗結果:
2678 2678
a=2,b=6,c=7,d=8
總結:通過對程序的設計提高編程能力
c語言實驗報告2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在人們之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而c語言作為一種計算機的語言,我們學習它,有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計算機,與計算機進行交流,因此,c語言的學習對我們尤其重要。
在這個星期里,我們專業的學生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c語言程序實踐學習。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對c語言這門課程學習了一個學期,對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也僅僅是停留在了解的范圍,對里面的好多東西還是很陌生,的在運用起來的時候還是感到很棘手,畢竟,萬事開頭難嘛。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的這次實踐課程老師并沒有給我們詳細的介紹,只是給我們簡單的介紹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實際操作。包括了程序模塊處理.簡單界面程序.高級界面程序.程序的添加修改.用程序做一元線性回歸處理以及用c語言程序來畫粒度分布圖等這幾樣比較重要的時間操作。
上機實驗是學習程序設計語言必不可少的實踐環節,特別是c語言靈活、簡潔,更需要通過編程的實踐來真正掌握它。對于程序設計語言的學習目的,可以概括為學習語法規定、掌握程序設計方法、提高程序開發能力,這些都必須通過充分的實際上機操作才能完成。
學習c程序設計語言除了課堂講授以外,必須保證有不少于課堂講授學時的上機時間。因為學時所限,課程不能安排過多的統一上機實驗,所以希望學生有效地利用課程上機實驗的機會,盡快掌握用c語言開發程序的能力,為今后的繼續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為此,我們結合課堂講授的內容和進度,安排了12次上機實驗。課程上機實驗的目的c程序運行的基本步驟,不僅僅是驗證教材和講課的內容、檢查自己所編的程序是否正確,課程安排的上機實驗的目的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
1.加深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
課堂上要講授許多關于c語言的語法規則,聽起來十分枯燥無味,也不容易記住,死記硬背是不可取的。然而要使用c語言這個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又必須掌握它。通過多次上機練習,對于語法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加深對它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就會自然而然地掌握c語言的語法規定。對于一些內容自己認為在課堂上聽懂了,但上機實踐中會發現原來理解的偏差,這是由于大部分學生是初次接觸程序設計,缺乏程序設計的實踐所致。
學習c語言不能停留在學習它的語法規則,而是利用學到的知識編寫c語言程序,解決實際問題。即把c語言作為工具,描述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由計算機幫助我們解題。只有通過上機才能檢驗自己是否掌握c語言、自己編寫的程序是否能夠正確地解題。
通過上機實驗來驗證自己編制的程序是否正確,恐怕是大多數同學在完成老師作業時的心態。但是在程序設計領域里這是一定要克服的傳統的、錯誤的想法。因為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可能你會想辦法去"掩蓋"程序中的錯誤,而不是盡可能多地發現程序中存在的問題。自己編好程序上機調試運行時,可能有很多你想不到的情況發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逐步提高自己對c語言的理解和程序開發能力。
2.熟悉程序開發環境、學習計算機系統的操作方法
一個c語言程序從編輯、編譯、連接到運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環境下才能進行。所謂"環境"就是所用的計算機系統硬件、軟件條件c程序運行的基本步驟,只有學會使用這些環境,才能進行程序開發工作。通過上機實驗,熟練地掌握c語言開發環境,為以后真正編寫計算機程序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同時,在今后遇到其它開發環境時就會觸類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統的使用。
3.學習上機調試程序
完成程序的編寫,決不意味著萬事大吉。你認為萬無一失的程序,實際上機運行時可能不斷出現麻煩。如編譯程序檢測出一大堆錯誤。有時程序本身不存在語法錯誤,也能夠順利運行,但是運行結果顯然是錯誤的。開發環境所提供的編譯系統無法發現這種程序邏輯錯誤,只能靠自己的上機經驗分析判斷錯誤所在。程序的調試是一個技巧性很強的工作,對于初學者來說,盡快掌握程序調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一個消耗你幾個小時時間的小小錯誤,調試高手一眼就看出錯誤所在。
通過這次為數不多的幾天計算機實踐學習,我們了解了一些關于c語言的知識,理解鞏固了我們c語言的理論知識,著對我們將來到社會工作將會有莫大的幫助。同時它讓我知道,只要你努力,任何東西都不會太難!
c語言實驗報告3
一周的C語言實訓,雖然時間略顯倉促,但卻讓我學到了很多實際運用的技能!
一、心得與感想
首先,在實訓中的第一步是編寫功能較為單一的小程序,雖然是小程序,但所用的知識卻都是我們本學期學習的重點知識。在做題的過程中讓我們把這些知識復習了一遍,強化了知識!
其次,這次作中所碰到的題目,在實訓中已經接觸過,所我們都比較深知這些題目的要求和算法,因次在編寫小程序時比較快,而且算法也是比較簡化,運算準確。鑒次我明白很多編程題要經過多次編寫修改與調試,才會得到最簡略的算法。
再次,平時我們學C語言視乎都是為了考試或者做一些比較常規的題目,而這次實訓卻給我們的將所學知識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讓人更有激情,這就是編寫軟件的在雛形,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編寫軟件程序的樂趣。但是不僅僅是如此,更為重要的是在運用所學知識的過程中,記住這些知識,并能夠廣泛的運用!
雖然我這次是編寫一個菜單的程序,但是如果我么留心的話,我們身邊有許多電子設備都是內置有程序的,我們也可以在此次專題實訓過后,自行確定其他的專題進行編寫程序,這樣可以讓我們的知識更加深化豐富!
這次實訓似乎是對我巨大的考驗,程序在不慌不忙的進行著,按照我自身的進度,提前完成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很多客觀條件讓我不得不在最后的時間里才上交的作業。每當我把程序寫完以后,卻由于每一臺電腦的識別格式不一樣而導致我所寫的文件一次次的被損壞,盡管這樣,我仍然沒有放棄,最后還趕在截止時間到來之前上交了我的作業!
這一次編寫大作業的程序又讓我感受到學程序可以鍛煉縝密的思維了。因為平時練習的都是小程序,所以句段比較少,一些錯誤都很容易被檢查出來,但是這次實訓卻是上百段的語句,難以檢查,似乎也沒有經驗去怎么檢查,那一剎那感覺到很急,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可是又不輕易的向老師詢問,因為好像蠻簡單,相信自己能夠檢查出來,所以我一般都是獨立思考的完成的,只有少部分是在老師和與同學討論下完成的。
在編寫程序中,真的是細節決定成敗,因為不管程序的語句是多是少,但是只要有一條語句或語法不正確,就不能使程序得到所需要的結果。沒能夠使自己編寫出來的程序等到想要的結果,意味著這是一個不理想的程序,對于本次編寫來說則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