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五筆有兩個難度,第一個是入門時的記字根,第二個是拆字。因為漢字的繁雜性,是降低學的難度,還是拆的難度,即使是發明人王永民教授,他的思路和認識都不是很明確。
小國標6763個漢字,形碼如何輸入,一個極限的思路,一個字算一個形碼,可惜沒有那么大的鍵盤,能一次性容下6763個漢字,即使容得下,一般人也記不住。所以,形碼必須減少,讓鍵盤容得下,讓人記得住,而且讓每個字都能通過有限的形碼組合出來,讓學輸入法變成了一種拆字游戲,讓用輸入法變成了一種組合游戲。這就是形碼設計的總體思路。
通過對全部字的拆分,是能找出好幾套通用的字根來的。每套字根入鍵盤,則要考慮并統計各種場合用字(對應字根)的頻度,左右手協作,十指擊鍵分布均衡,重碼率等等;這樣設計出來的字根分布可能是最科學的,但未必是合理的。
設計出來后第一個難關必須是得讓使用者記住,所以字根分布必須有規律,讓人記得住,用得起,所以才會按橫豎撇捺折筆畫把鍵盤分成五個區,定名叫“五筆形碼”。
思路確定后,是大量的統計工作,這在沒有計算機輔助設計之前是一項痛苦繁瑣的事情,每一項要做到極致最科學后,再不得不向用戶習慣妥協,妥協后重新設計,再妥協,再設計。。。。。。即使驚才艷世,即使極具耐心,若沒有一顆以拯救漢字文化文明為己任的偉大靈魂,這項工作也是進行不下去的。
王永明先生的另一個偉大之處,在于一級和二級簡碼的創造性設計(三級簡碼實際意義已經不大了),一或兩鍵出一個唯一的常用漢字,這在拼音輸入的主流下是不可想象的。現在習以為常的東西,在當時只能用震憾來形容。
前面叨了一堆,對王碼的前生今世唏噓了一番,下面正式對三個版本進行比較。
86版:234個字根,設計之初只考慮了國標6763個簡體字庫,所以它的缺陷是很明顯的,盡管后來也提供了對更多簡體字和繁體字的支持。最大的優點就是在那個選擇極少的年代,計算機開始流行,軟硬件被外國人事實壟斷,一大批人高呼“漢字必死”的情況下,五筆的橫空出世,點燃了國人對純正漢字形碼輸入及國產軟件的熱情,對國人的自信心的再塑造功不可沒。86版為什么市場占有率高,其實和女排精神是一樣的道理,那是那個年代國人為數不多的拿得出手的國粹啊。以現在的眼光去看,即使缺點多多,因為有情懷在,而情懷這種東西有巨大的粘性,國人也很難再去接受它的后繼版本,即使后面的98版要明顯優秀一點。
98版:244個碼元。針對86版的缺陷做了一些改進,把字根換了個名稱叫碼元,背后體現的是一種無拆分或少拆分的思想。為此,不得不增加了一些碼元,這在學習之初確實增加了一點記憶難度,但“無需拆分或極少拆分”使難度明顯下降,這是一個明顯的進步。難學易拆,而且對繁體字的支持是當時的一大進步。從86轉98時,因為我有86的底子在,除了少數字根的調整引起的短暫不適外,記憶新碼元并沒有多大難度,但該版本的無拆分思想給了我較大的震撼,漢字之美,形碼之美,每一個細小的進步讓我感覺98版真是一項藝術創造。
新世紀版:219個字根。優點就是字根少了,容易記憶了;再結合所謂的“規范”,就是嚴格按筆畫的順序去取字根,容易學了。但是除此之外,全是缺點。它的這種思想,忽視了漢字這樣的象形文字是有內在邏輯的,破壞了形碼的結構之美;比如束,直觀的去看,就是“木”中間一個“口”,嚴格按筆順就拆成了“一口小”,還有武,按筆順取了個“二止乙丶”,簡直亮瞎我的狗眼,等等,有受虐傾向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形碼之恥”這個貼子。字根少,就增加了拆分的繁度,對繁體字的支持就不夠友好,好記這個優點簡單可以忽略不計。總體來說,易記易學難拆,貌似規范但不合理。我從98轉新版的時候,腦子是懞的,這到底是五筆形還是五筆畫輸入法,這玩意兒98都不拆了現在又得拆?拆你妹啊。
不管怎么樣,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輸入法百花齊放,如語音輸入,掃描輸入,就是在拼音方面也出現了小鶴雙拼這樣的優秀輸入法,所以,在我用五筆打出這篇小短文的同時,感覺新版在走一條倒退的路,更在感慨大時代下五筆的局限和沒落。
2021年10月12日
若干年前,說起誰會用五筆,都會贏得不少崇拜的目光,因為當年五筆可以說是漢字輸入的王者,一分鐘打100字很輕松,而我也是在這種誘惑力下轉型用了五筆。然而十二年之后的今天,我已經不再想用五筆,因為它讓我都忘了拼音了!
五筆字型
我們從小學漢語都是從拼音學起,用拼音認字,用拼音查字典,用拼音打字。當年從拼音轉型五筆的時候還是很難受的,明明拼音一分鐘可以打三四十字,非要換成一分鐘只能打幾個字的五筆。不過后來熟練了,五筆“一字一碼”的優勢可以節約不少時間。打字就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打得多了自然就快了,不過我畢竟不是專業打字員,平時也就聊天或寫文章時打打字,最好的時候也就一分鐘打120字,現在已經退化得不到100了。
相信不少朋友還用過智能ABC輸入法吧,在我學習五筆的年代,智能ABC、微軟拼音、王碼五筆是windows98電腦上默認安裝的輸入法。隨著人們常用的詞語越來越多,這些原裝輸入法已經遠遠不夠了,有的則可以聯網更新詞庫,有的則開啟大數據預測常用詞,這里搜狗拼音成了大多數朋友的首選。而我也換成了極品五筆、極點五筆。
五筆畢竟是少數人的玩意,大多數人的電腦上是沒有安裝五筆的,所以去他們的電腦上打字就很別扭。五筆熟練的人打拼音通常不會很快,像我這種12年五筆齡的打拼音基本上20個字就得出一次錯。雖然五筆還是給比拼音打得快點,還可以偶爾閉著眼盲打,但現在用手機打字越來越多,再加上語音輸入,用鍵盤五筆打字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另外速錄機動輒每分鐘三四百字的速度也是讓五筆打字員望而生畏的,像我們這些普通人,學好拼音就好,我肯定不會讓我的兒子學五筆。
你還用五筆嗎?說說你學五筆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