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車長大家好!
我們知道,游戲里B系頂級中坦CS-63的特色是可一鍵切換的行進模式,在高速模式下,可以犧牲炮控和隱蔽,換來機動性的大幅提升,在開局搶點、長途轉場一類的場景下有出色的表現。而現在,新加入超測的B系8級金幣中坦CS-52C也將擁有相似的機制!它的性能究竟如何,不妨來一探究竟!
歷史溯源
所謂CS,就是波蘭語Czo?g ?redni,即中型坦克的首字母縮寫。歷史上其實并不存在這樣的編號,它和重坦線上的一眾“TP”,還有隔壁I系的“破雞頭”等相似,都屬于是架空世界中的坦克設計。從目前流出的圖片和數據我們甚至可以推論,這臺CS-52C其實就是把游戲中CS-63的炮塔裝到了CS-53的車體上,并換了門炮的“雜糅”產物。
不過,雖然坦克本身是虛構的,但是在建模過程中卻參考了許多真實存在的戰車的細節。以官方坦克百科對CS-53的介紹為引,從6對負重輪的行走裝置、車首大燈、炮管右側和車長艙蓋上的夜視儀紅外燈、車長周視鏡等等細節不難判斷,它很大程度上借鑒了167工程,而后者在安裝了GTD燃氣輪機后,就是大名鼎鼎T-72的雛形。
▲ CS-52C與167工程圖紙的對比
▲ 安裝了GTD燃氣輪機的167工程
游戲性能
那么,這樣一臺擁有渦輪發動機和可變行進模式的8金中坦,在超測中具體的戰斗數值究竟如何呢?請注意,下面的正文中均為裝備100%熟練度0技能成員時的數據;配圖中則為無成員時的“裸車”數據。兩者均未考慮裝備和戰地改裝的影響。
機動性
MOBILITY
▲ CS-52C和CS-53的紙面機動性對比
在普通模式下,CS-52C的機動性與CS-53基本一致,受限于極速與不怎么亮眼的履帶適應性,跑起來有一些遲滯的感覺,唯一的優勢是炮塔轉速提升到了每秒52.12度。而在開啟高速模式后,隨著發動機出力從710激增至1150馬力,極速隨即由50/-17飆升至70/-25千米/時,單位功率從17.8提升至28.8馬力/噸,CS-52C將一鍵化身飛毛腿,甚至能輕松隨著輕坦開局搶點!
作為制衡條件,高速模式在帶來極高機動的同時,坦克的隱蔽和火控則不可避免的惡化了,在“臉盆圈”下,要進行任何有效的輸出如同天方夜譚。在這個背景下,CS-52C兩種行進模式間2.5/1.5秒的切換時間就顯得尤為可貴。相比CS-63的2/2秒,盡管它啟動渦輪所需時間更長,但也意味著在搶下點后能更快進入戰斗狀態!
火力
FIREPOWER
從數據上看,CS-52C的火炮其實就脫胎于T-44-100,但特殊彈藥穿深又借鑒了CS-53:它采用AP、HEAT和HE的彈藥配置,三種炮彈穿深為190/290/53毫米,均傷為250/250/410點,AP為三種炮彈中飛行速度最快者,達到了1109米/秒。實事求是的說,即便是以其側翼偷炮的定位,190毫米穿深的AP在目前版本也不太夠用,對高穿HEAT依賴性較高。依筆者拙見,由于單發傷害不高,將穿深上調至210-220毫米左右也并無不妥。
考慮到一眾240-250點均傷的中坦DPM都在2000點上下的水平,CS-52C長達8.15秒的裝填時間與1841點的DPM確實有些偏低了。火控方面,頗為平庸的縮圈時間(2.59秒)和精度(0.37米)被不錯的三擴系數(0.14/0.12/0.12)所彌補,足以應對中近距離的戰斗。另外,如同在機動性章節所述,在開啟高速模式后,縮圈時間(3.36秒)和三擴系數(0.3/0.45/0.45)都會出現明顯的惡化。
生存性
SURVIVABILITY
從目前透露的情報判斷,CS-52C裝備著CS-63的同款炮塔,甚至連數據虛標的問題也完全一致——紙面上的260毫米部分僅存在于炮盾兩側。除此之外的其它部分可謂吹彈可破,按CS-63的模型分析,等效不會超過160毫米,實戰中要是能有幾發擦到邊緣跳彈,那可都得謝天謝地了。
說到車體,CS-52C的外觀與裝甲數值又復刻了銀幣線上的8級車CS-53,這里我們不妨就借用CS-53的裝甲模型來試著還原它的車體裝甲分布。可以看出,它的絕對厚度不高,正面首上/首下的等效大約在130/80毫米左右,也沒有強制跳彈面,這樣的裝甲顯然不是用來上前線抗壓的。
▲ 一眼頂真,鑒定為脆
作為對裝甲的平衡,CS-52C的隱蔽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補強:17.56%的靜止隱蔽在8級中坦里可以排進T1梯隊,略優于T-34-2(17.04%),T-44-100(16.7%)等以隱蔽見長的偷炮中坦。不過,在高速模式下,這一數值會驟降至11.8%,與CS-63的特性一致。其它方面,CS-52C和CS-53整體差別不大,兩者的觀察距離均為380米,只不過前者的通訊距離“縮水”到了525米,血量則小幅增加到了1350點。
數據匯總
截止8月18日,超測中的CS-52C數據匯總如下,其中紅框內為開啟“高速模式”后的數據:
類型:B系8級金幣中坦
血量:1350點
發動機功率:710馬力(1150馬力)
車重/最大載重:39.9/41噸
單位功率:17.8馬力/噸(28.8馬力/噸)
前進/倒車極速:50/-17千米/時(70/-25千米/時)
炮塔轉速:52.12度/秒
車體轉速:45.89度/秒
地形阻力系數(硬/中/軟):未公布
切換至高速模式時間:2.5秒
切換至普通模式時間:1.5秒
觀察距離:380米
通訊距離:525米
車體裝甲:80/60/40毫米
炮塔裝甲:260/60/40毫米
火炮:100mm Wz.62 P炮
彈種:AP/HEAT/HE
單發傷害:250/250/410點
彈速:1109/746/846米/秒
瞄準時間:2.59秒(3.36秒)
百米精度:0.37米
射速:7.36發/分
裝填時間:8.15秒
DPM:1841點
俯仰角:-7/+17度
載彈量:60發
三擴系數:0.14/0.12/0.12(0.3/0.45/0.45)
最大三擴系數:7.3/6/5/51(15.65/31.5/20.65)
車組(4人制):車長、炮手、駕駛員、裝填手
靜止隱蔽系數(開炮前/后):
17.56%/3.67%(11.8%/2.47%)
移動隱蔽系數(開炮前/后):
13.17%/2.75%(8.84%/1.85%)
坦克預覽
小 結
依目前的數據來看,除開新增加的渦輪機制外,CS-52C在火力、防護等基本作戰參數上相比其他8級中坦并沒有明顯優勢,更像是一臺純粹的“功能型”中坦,在特定作戰場景下可能會發揮奇效。各位車長對這臺全新的B系8級金幣中坦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觀點!
Google Keep 雖然目前只能在網頁版、Android 等平臺上使用,但已經成為不少朋友愛用的筆記、備忘錄,甚至簡單的任務管理服務,在電腦玩物中就常常有朋友跟我分享他們的 Google Keep 使用心得。而大家最喜愛 Google Keep 的原因,無非是他的簡潔、快速、穩定同步,對于記錄瑣事、管理清單確實都是有幫助的。
而且,在 Google Keep 簡單易用的便利貼外表底下,其實也隱含了許多有效的任務管理方法,和值得更多活用的筆記技巧:例如他的顏色筆記可以應用在以視覺提示和分類重要任務的作用上,而他的多人即時編輯筆記功能更可以成為團隊共享筆記利器。
你對 Google Keep 簡單外表下隱藏的強大功能都已經完全掌握了嗎?今天這篇文章,就從我自己的經驗出發,分享 10 個幫助我們更活用 Google Keep,讓他成為更強大的筆記、任務管理工具的方法教學,提供大家參考。
關于 Google Keep 的基本操作,我之前有撰文介紹,而其實只要學會最基本的這個新增筆記、排序筆記、封存筆記功能,我們就可以把 Google Keep 看起來像是「便利貼墻」的畫面變成任務管理清單。
我會透過手動拖曳排序,把目前最需要關注、準備執行的任務卡片移動到最上方,這樣不就是一個最簡單有效的任務排程畫面,而且還可以切換成「清單檢視」,這樣就更像我們熟悉的待辦清單。
并且當某一張卡片里的任務完成時,可以按住后往左或往右拖曳,就能「封存」這張卡片,也就是讓筆記從便利貼墻上消失,放入「封存」資料夾備查,這樣便利貼墻上永遠可以保持等待執行的待辦清單卡片。
另外在 Google Keep 中可以在筆記里建立有復選框的待辦清單,這時候搭配前面用主畫面做任務排程的方法,每一張卡片是一個大任務,整個便利貼墻畫面是大任務的重要性排序。
而卡片里面就可以利用復選框建立「完成這件任務需要的步驟清單」,這樣就有了簡單的任務層級分類。
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些復選框來記住生活中一些瑣事,例如行李準備清單、購物清單等等。
筆記是生活最重要的助理,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值得在生活上好好活用。
尤其當你在生活或工作上需要跟家人或同事一起合作時,Google Keep 就可以把上面的任務筆記、清單筆記轉換成可以多人一起即時線上編輯的協同合作筆記。
例如我之前和老婆一起準備自助旅行的行李,因為 Evernote 沒辦法「即時」協同合作,因為我們想要兩個人一起在線上同時編輯這份清單,于是我們就改用 Google Keep 來滿足需求。
而當筆記任務愈來愈多時,除了把完成的筆記任務「封存」外,還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強化便利貼墻上的分類規則。
我第一個會利用的就是「筆記的顏色」,透過不同的顏色可以凸顯關鍵的筆記,或是把相關的任務群組在一起。我的方法是用筆記任務的類型來決定筆記的顏色,例如和「電腦玩物經營」有關的卡片都是綠色,和生活待辦清單有關的卡片都是黃色,一些日記內容是白色,而特別的項目則再給予特別顏色。
這樣的好處是,一看便利貼墻上綠色的卡片在哪里,就能找到「電腦玩物」最重要的筆記。更進一步的,現在 Google Keep 可以用顏色做搜尋過濾,在搜尋欄位中過濾出綠色,也幫助我像是分類群組一樣快速找到電腦玩物相關的筆記。
我覺得用顏色分類是最簡單、最直覺的,通常我就是使用顏色來判斷筆記任務的類型。
但有時候需要一些更細致的分類過濾時,我才會輔助使用 Google Keep 上的「標簽」功能,例如幫某些筆記加上「緊急」的標簽,每天記得過濾看一下有哪些緊急的筆記,以防自己忘記重要的事情。
作為任務管理的用途,Google Keep 當然也可以設定時間提醒,但我覺得更好用的是他可以設定「周期提醒」,讓我們循環的記住某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自己設定周期提醒的應用方法是用在「某些我想要重復學習的東西」,例如最近學到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我會設定重復每周提醒,讓自己每一周都看到這段話幾次,這樣就慢慢讓自己復習,并記住這個觀念。
至于生活或工作上瑣事的提醒,我更喜歡利用 Google Keep 里的「地點提醒」,設定當我到達某一個特殊地點時,才彈出這張 Google Keep 筆記提醒我,常常能幫助我記住要在某一個地方執行的任務。
例如旅行中,到達某一個地點后要記得采買的伴手禮。
在前一陣子,Google Keep 網頁版中加入了把筆記轉換成 Google 文件的功能,這個功能我也會加以利用。
因為我常常要寫稿,現在我就會在 Google Keep 上快速先寫大綱與草稿,這適合我在行動中也能隨時 拿出手機把想到的內容寫進草稿中。接著回到電腦上打開 Google Keep 把這則筆記轉換成 Google 文件,就能在「Google Drive」上完成文章了。
另外一個在 Google Keep 值得期待的功能是:「把語音自動轉文字」、「把照片自動轉文字」。之所以說值得期待,是因為我覺得實用性上還沒有那么完美支持中文,但可以期待未來對中文用戶也很有用。
例如我可以用 Google Keep 拍下一張照片,接著在筆記里右上方選單選擇「擷取圖片文字」,這時候 Google Keep 會分析照片內容,并且把文字轉換成數字文字!只是目前看起來以英文支持為主。
另外就是我可以開啟 Google Keep 的語音筆記,這時候我一邊說出筆記內容,Google Keep 不只會儲存我的錄音檔案,還會自動幫我把錄音內容轉換成數字文字。這部分的中文支持就比較好,我真的會運用在需要語音快速制作筆記的需求上,例如走在路上打開語音筆記說出要買的東西,自動轉換成采買文字清單筆記。
最后,Google keep 不只是 Android 手機上便利的筆記與任務 app,來到網頁版后,我們只要在 Google Chrome 安裝Google Keep 的應用程式,那么我們就可以在任何電腦上像是單機軟件一樣的使用 Google Keep ,甚至離線編輯與管理筆記!
我們不難發現為什么很多朋友喜歡 Google Keep ,因為他簡單好上手卻有強大功能,懂得活用他的顏色、標簽、提醒的話甚至可以當作任務管理系統,對于快速的筆記也十分方便。
希望上面 10 個我自己運用的方法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或許有些功能你還沒發現,有些心法能夠有所啟發,也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你的 Google Keep 運用方式。
聲明:「領客專欄」所有文章均由原作者授權 AppSolution 發布/轉載,任何個人/組織未經授權不得使用。本文轉載自「電腦玩物」,原文鏈接:Google Keep 筆記任務更強的活用 10 招技巧心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