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易容術,相信大家在電影或小說里都聽說過,而如今它在現實中上演了。

    近日,江蘇徐州、上海等警方陸續公布用硅膠面具“換臉”偽裝進行作案的案例,引發公眾關注。多地警方提醒,以硅膠人臉面具偽裝成新面孔實施犯罪,正成為一些不法分子作案的新手法。在上海,一名男子戴硅膠人臉面具偽裝成老人,潛入多戶居民家中盜竊,但最終他還是沒能逃脫警方的抓捕。

    多地偵破戴硅膠面具“換臉”盜竊案件

    02:38

    今年3月,上海閔行警方接到某小區內多戶居民報警稱家中被盜,警方在現場調查發現,被盜居民家都位于一樓,且都出現窗戶被撬的情況。被盜物品包括現金、黃金吊墜等,總價超過10萬元。

    隨后警方通過調取小區公共視頻發現,前一天晚上有一名身著黑色外套、戴口罩的老年男子進入過該小區,但未發現其離開小區的畫面。

    警方根據嫌疑人在某戶居民家中留下的痕跡發現,前科人員通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第二天,民警在外省市某旅館內將犯罪嫌疑人通某抓獲,并當場查獲硅膠面具、液壓鉗等作案工具及盜竊所得贓物。

    經過審訊,犯罪嫌疑人通某承認他為了盜取財物,特地從網上購買了老年硅膠面具進行“換臉”偽裝。

    無獨有偶,6月5日,江蘇徐州銅山公安破獲一起入室盜竊案件,嫌疑人同樣是通過偽裝入室盜走現金、數碼產品等物品,不過僅僅1小時后,民警就成功將嫌疑人抓獲。警方從其攜帶的物品中,搜查到從網上購買的硅膠面具和盜竊所得贓物等。

    辦案民警:“易容”犯罪有明顯上升趨勢

    00:16

    外表的偽裝并不會讓犯罪分子逃過法律制裁。但是辦案民警也介紹,今年這類犯罪有非常明顯的一個上升趨勢,比往年要多3到4倍左右。“換臉”實施犯罪,令人細思極恐。而同樣讓人擔憂的,還有人臉面具背后的銷售亂象。

    多網店售賣硅膠人臉面具 可“隱私發貨”

    01:02

    視頻里主播介紹的就是一款硅膠的人臉面具。除了介紹材質、重量等基本信息,商家還表示會隱私發貨,快遞面單不會寫產品具體信息。而記者發現,網上類似這樣售賣硅膠面具的非常多,根據逼真程度和用料講究,價格從數十元到上萬元不等。一些商家更是推出明星仿真面罩,還有的商家能夠提供定制服務,只要提供照片,就能根據照片制作頭套。那么購買起來是否方便呢?我們的記者也咨詢了多個商家,對方都表示直接拍下就行,并沒有詢問購買面具的目的和用途。

    價格數十元到萬元 商家:定制僅需照片

    01:31

    記者查詢了多個電商平臺發現,這種硅膠人臉仿真頭套在網上隨處可見,價格大多在百元以內。例如上海閔行入室盜竊犯罪嫌疑人佩戴的同款老人頭套,網上銷售價格就在51元到80元之間。

    另外仿真的影視、體育明星臉的頭套也是隨處可見,價格也均在百元以內。

    千元以上的硅膠頭套,商家主打的是逼真度較高,這些硅膠頭套上都精心制作安裝了假發眉毛等。

    另外一些商家還接受定制服務,顧客只需要提供照片,商家就根據照片制作硅膠頭套。這種定制服務的價格不菲,都在3000元到幾萬元不等。

    這家網店聲稱,只要提供照片就能制作與真人頭像9成相似的頭套,報價為17000元。

    另外一家網店稱,制作定制頭套的周期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而且需要提供多張照片。

    幾張照片就可復制人臉?銷售亂象引擔憂

    02:34

    買家只需要提供不同角度的照片,就可以定做一個相似度達到九成的頭套,無須提供個人身份信息、說明購買目的和使用場景。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被拍攝了多角度照片,那么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些照片復刻一張以假亂真的“臉”。

    硅膠人臉面具的銷售亂象也引起了輿論的高度關注。網友表示:會不會有人拿著我們的照片去定制?想想都覺得恐怖。也有人認為,提供照片就能定制的話,那不就侵犯了別人的肖像權嗎?

    對此法律專家表示,目前網絡上隨處可見的公開售賣仿真名人頭像,以及提供照片就能定制他人臉部頭套的服務,已經明顯涉嫌違法。那具體涉及哪些法律責任,又該如何處置?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這是一個典型的侵權行為,因為民法典有明確的規定,任何人,包括個人,也包括明星都有肖像權,像這樣的一個使用,是一個典型的商業化使用,所以說它是一個典型的侵權行為。

    專家提醒,一旦自然人發現有商家在未得到自己允許的情況下,公開銷售涉嫌侵犯自己肖像權的相關商品,可以要求商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如果沒有相關授權去做,毫無疑問這里面的侵權人一個是委托定制人,一個是生產的人,還有一個是銷售的人,你可按照電子商務法的相關規定,要求這個相關的企業產品下架,如果通知刪除之后依然未下架,平臺沒有采取必要措施,平臺這個時候,就因為沒有采取必要措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專家表示,針對提供他人照片就可以定制他人仿真硅膠頭套或面具行為,民法典有明確規定,屬于侵犯肖像權的違法行為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在民法典人格權編肖像權這個地方有特別的規定,通過深度偽造技術,不得去盜用別人的肖像,不得去詆毀別人的肖像等等,但是在編纂民法典的時候,實際上深度偽造一般指的是在互聯網上通過深度合成的方式,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偽造別人的肖像,在網上傳播,但是沒想到現在出來一個新的3D打印技術,硅膠面罩這種方式也出現了,所以這個是可以按照民法典關于肖像權不允許深度偽造這個條文來進行規制的。

    “深度偽造”技術被濫用引發社會關注

    03:48

    專家提到一個概念叫“深度偽造”,簡單說就是將個人的聲音、面部表情及身體動作等拼接合成虛假內容的人工智能技術。常見的形式比如換臉,前段時間,AI換臉被犯罪分子用于電信詐騙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虛擬世界的換臉可以做到以假亂真,屢屢讓人上當;那么在現實世界中,用人臉照片做成的頭套能達到什么程度?特別是現在,人臉識別幾乎無處不在,無論是上班打卡,還是手機解鎖、轉賬,還有開智能門鎖等都會用到。大家也很擔心,這些高仿真頭套能否騙過人臉識別系統,導致個人信息被冒用呢?

    帶著這些疑慮,記者走訪了專門為手機測試生物信息的實驗室,在這里記者看到了真正的高仿真硅膠面具。真的用幾張照片就可以完全復制人臉嗎?高仿真的面具能夠欺騙到手機的識別系統嗎?

    專業人員告訴記者,制作臉部高仿真度面具需要三個步驟:

    首先需要對目標人物進行臉部3D掃描收集數據。

    之后根據數據用3D打印機打印模具。

    最后使用硅膠制作頭模,再進行上色、植發等加工。

    專家表示,人臉仿真頭套制作中最重要的環節是,人臉3D掃描,該環節是保證最終成品逼真度高與低的關鍵,這個環節是無法依靠幾張照片完成的。

    專家表示,目前我國金融支付系統中的人臉識別支付,并不僅僅是單純只看臉部掃描,還會綜合考慮用戶的其他支付場景條件,僅靠高仿真頭套無法突破手機金融支付系統

    怎樣防止人臉面具被不法分子濫用?

    01:41

    目前看來,即便仿真度很高的面具,也不能完全真正替代“人臉”。但是當然也不能就此放任,那怎樣對人臉面具進行規范,防止它被不法分子濫用?無論生產企業、銷售平臺,還是相關的體系標準,有哪些責任要落實?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正是因為硅膠這種特征,它可以復制別人的臉,所以在銷售過程中,要比照普通的,一般的商品,要進行更多的約束,比如說購買者必須真實身份認證,要實名登記。再比如說,針對一些特定人的硅膠進行制作的過程中,委托人必須得有相關的授權,如果這些都沒有的話,那這整個生產銷售的過程可能就涉及違法的問題,或者是侵權的問題。

    專家表示,硅膠仿真頭套作為新興的產品,考慮到其潛在涉嫌侵權可能性,相關規定和行業標準應該盡早出臺。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像硅膠面具這種東西是比較新的,現在特別是3D打印出來之后,它的形象性、逼真性是非常貼近人的生物學的,所以這種行為,這種東西出來本身就帶有兩面性,目前為止,行標、團標可能都沒有,所以我建議,是應該對此生產包括銷售在內,建立相關的一個標準,這個標準既包括生產過程中,也包括授權過程,還包括責任追究過程和每一個硅膠有一個特定的編碼。怎么去做,怎么去備案,怎么去監管,不能等到事后,再去找犯罪嫌疑人,要把這個問題前移,那么必要的時候要搞一個相應的標準體系。

    來源: 央視新聞

    這是山東壽光女孩瑤瑤(化名)第一次來上海。她想看一看黃浦江的夜色,是不是跟《地理》課本上的插圖一樣流光溢彩。媽媽說,考上理想的大學,就帶她來上海,夜游黃浦江。于是,浦江夜游,就成為她緊張迎考時光中的一個夢想。7月16日傍晚,穿一身潔白裙子的瑤瑤出現在南京東路外灘。她的美好愿望就要實現了。這時候,一名膚色較深的中年男子出現在瑤瑤的身邊:“180元,40分鐘浦江夜游加登頂上海中心,去不去?”瑤瑤跟著媽媽往前走了兩步,該男子緊跟兩步:“我們是純玩團,不購物!”瑤瑤的媽媽這一回頭,他們今晚的“糟心之旅”就拉開了序幕。

    記者被轉手6次登上黑導游的大巴車

    拉客男子在向瑤瑤一家兜攬生意的時候,周到上海暗訪記者趁機跟了上去。對方來者不拒,將記者一行也收了。

    拉客男子臉膛稍黑,嘴巴較溜,手里沒舉三角旗,腰間沒掛麥克風。見記者還在猶豫,該男子不停地催促:

    “快點快點,我們要提前給你們出票。這么多人,都要乘船的,票很緊張!”

    記者說先前接到的小廣告上說,這兩個項目只要138元。男子說:“啥都別說了,快點快點,給你們5個人優惠到170塊!”在跟記者還價的同時,該男子還繼續向路人兜攬生意,無所顧忌。

    另一名拉客女子上來跟記者搭訕,該男子連忙虎起臉,向對方發出警告信號,對方趕緊退出,訕訕離開。然后男子回過頭跟記者一行說,他跟那個女的是一起的。

    看著身邊挨挨擠擠、密密匝匝的人群,隨著警察的手勢,一波又一波地從南京東路路口涌上中山東一路,涌向馬路對面的防汛墻。瑤瑤和她媽媽動搖了,主動協助攬客男子跟記者還價,最終140元成交。

    男子在南京東路路口拉客

    記者與瑤瑤一家隨該男子來到友邦大廈門口。一名女子迎了上來,登記人數,要了電話號碼,叫大家掃碼付款。

    記者再一次確認:“我們的游線到底是怎樣安排的?”

    女子:“浦江夜游加登頂世茂中心。”

    記者:剛才不是說登上海中心嗎?怎么變成世茂中心了?上海有世茂中心嗎?世茂大廈也不是旅游景點呀!

    女子伸手往黃浦江對岸一指:“看到沒有?就是最高的那個樓,你們到上海來,不都想上最高的樓看最美的景嗎?”

    記者:“船呢?我們乘什么游船?”

    女子:“世博號游覽船呀!你怎么這么多廢話呢?大家都在等你呢!”

    記者堅持要上了船再付款,該女子頓時炸裂,打電話給剛才攬客的男子:“你帶來的是些什么人啊?一定要上船才給錢!我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人!”女子氣沖沖地掛了電話,向記者下最后通牒:

    “要去,趕緊交錢!不去,你自己去找船!我們有的是人!”

    為了完成采訪任務,記者當即掃碼付了錢。該女子發了一張黃色粘紙圓卡片,貼到記者的左肩前T恤上,然后喊來另一名男子,帶著大家沿九江路往西走。到東亞銀行斜對面等紅燈時,迎面來了一名瘦瘦的女孩,男子隔著馬路,讓記者一行跟該女孩走。

    四川中路九江路口,記者一行人被交給了一名女孩

    記者不放心,要求該男子跟女孩當面交接。該男子很不情愿,抱怨說,他一天少說要帶幾百號人,從來沒遇到這么小心的!他還開玩笑問記者,是不是在其他地方被導游騙了,留下了心理陰影?記者連忙說,是的是的!該男子笑了,說你們在外小心一點當然好,但是你要知道,這里是上海!

    走到黃浦區政務服務中心門口,一名身材微胖的穿紅T恤的婦女正低頭玩手機。我們一行人再次被轉手。紅T恤婦女到馬路對面,從一輛牌號為F256xxx的電瓶車上拿出一杯茶,再帶著一行人沿江西中路往南走,走到福州路口,遠遠望見一輛車牌號為滬Dxxx07的黃灰色大客車停在路邊。

    被轉手6次,記者一行最終在這里上了車。

    在路邊等待游客的大巴

    導游訓話:遇檢查就說合同在賓館

    跟車導游自稱姓孫,是一名個頭較高的外地男子。乘客都上車之后,他根據前面攬客人員報來的人數以及手機號碼,一家家點名,再次統計人數。這是一輛50座的大巴車,除去司機和導游,48個座位已經坐得滿滿當當。此時已經是晚上6點50分。

    50座的大巴車座無虛席

    導游一番東拉西扯之后,切入正題:

    這次旅游,都是大家有緣臨時湊在一起的,條件不允許我跟大家簽合同。如果前面遇到警察或者其他稽查人員盤問,大家一定要說,自己是浙江的旅游團,合同放在賓館里沒有帶出來!”

    導游還告訴乘客,到黃浦江對岸,他們安排了大巴車接客。如果因為堵車,大巴車不能及時趕到,請游客跟隨導游步行,前去搭乘觀光電梯。

    車上鬧哄哄的,導游的話大家記沒記住已經不重要,因為大客車很快就來到了復興東路輪渡站,一路上并沒有遇到任何盤查。

    游客跟著導游上了輪渡

    夜游1變:浦江游覽船變過江輪渡

    看到輪渡站“上海輪渡”幾個字后,游客們瞬間不淡定了。有人要找導游理論,導游已經站得遠遠的,招呼大家從右側入口進入,數人頭付費。

    記者問導游:“上海輪渡就是你們的浦江游覽船?”

    導游已經開始變調了,說記者參團的這條游線,就是搭乘這班游船。

    記者:“你確定這是游船?”導游說,這就是世博號游船。

    游客被導游帶到輪渡口

    進站時,記者特意拉著檢票口一名帶紅袖箍的工作人員詢問:“這里是浦江夜游碼頭嗎?”該工作人員答非所問,說墻上都寫了,然后招呼游客往里走往里走。

    通過棧橋,走到江邊時,記者透過鐵柵門看見一艘輪渡離岸,在另一艘輪渡靠岸之前,瑤瑤不再淡定,大聲質問導游:

    “這分明是過江輪渡!剛才我問了檢票人員,7分鐘就到對岸,竟然被你們冒充40分鐘的浦江夜游!”

    導游辯解說,誰跟你說我們的浦江夜游是40分鐘?來回一趟15分鐘呀,沒有騙你們!導游堅持說“世博志愿者”號輪渡就是他們所說的世博號游覽船。瑤瑤表示要報警,導游見勢不妙,假裝接電話,從瑤瑤身邊走開。

    這時候,“世博志愿者”號輪渡靠岸,鐵柵門打開,瑤瑤和她的家人被其他乘客裹挾著,一起上了輪渡。

    “這分明是過江輪渡!大上海有這樣簡陋的游覽觀光船嗎?”

    在輪渡甲板上,由于瑤瑤和她媽媽堅持要報警,導游沒辦法,讓對方加微信,回傳付款憑證,現場退款給瑤瑤一家,其他近10名游客一再堅持,也退了“團費”。記者這才發現,有人實實在在給了這伙人180元,也有人只給了150元。瑤瑤一家三個人,跟記者一樣,只付了140元。

    輪渡在東昌路站靠岸,瑤瑤一家離開了這個臨時團隊,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她堅持要去找游船碼頭,說來上海,就要體驗一趟真正的浦江夜游。

    在輪渡上,部分游客要求退款

    夜游2變:登頂上海中心變金茂大廈

    其實很多乘客也想退錢離隊。不過也有人表示,上海中心的成人票就要180元,就算沒有浦江夜游,花180元登頂上海之巔,也合算。于是在一些既來之則安之的游客相互安撫下,剩余人員繼續跟著導游走。明明已經知道對方是“黑導游”,大家還是要跟著。因為他們覺得,“止損點”尚未出現。

    在浦西的大客車上,導游說有車來接駁,但是一旦棄舟登岸,導游根本不提接駁車的事。導游說,現在交通高峰,路上堵車。金茂大廈就在前面,走一走就到了。

    這時候,有顧客醒悟過來,再次質問導游:“說好去上海中心的,登頂上海之巔,怎么又變成金茂大廈了?”

    導游這時候已經滿不在乎,說前面導游將大伙兒交給他的時候,就說好是去金茂大廈的!導游讓提出質疑的游客詢問前面的導游。

    前面已經轉了5手,找誰?手里又沒有合同,都是口頭約定,空口無憑。離開輪渡碼頭后,燈光明顯暗下來。導游軟硬兼施地說,大家是出來玩的,圖個開心快樂,別為了這點錢斤斤計較,壞了大家的心情!

    上海中心一張票就要180元,我們已經給你提供了車子,渡船,還有導游帶著你們,總要讓我們賺點辛苦錢吧?”

    記者了解到,金茂大廈88樓觀光廳成人票98元,學生票69元,兒童票50元,團體票更低。

    游客疑惑:輪渡站為何不主動揭穿黑導游?

    因為有同事跟拍,周到上海記者7月16日晚上隨黑導游進復興東路輪渡站時,特意向檢票口工作人員詢問,這里是否就是浦江游覽的游船碼頭?其實,在記者詢問的時候,很多游客也都在問,或者表達懷疑。

    但是,記者沒有得到檢票口工作人員的明確答復,工作人員僅表示墻上有張貼內容。

    7月17日中午,周到上海記者特意“故地重游”,在復興東路輪渡站團客通道投幣筐邊上,看到了《價目表》,有“行人單程票2元”等字樣。站內站外還有多塊標語牌寫著“打擊非法一日游,拒絕黑社黑導游”。

    至于誰來打擊?誰該拒絕?位于外馬路1279號上海市輪渡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是運輸企業,不是執法單位,沒有權力不讓乘客上船。不過,該負責人強調,他們也多次跟黃浦文旅合作,打擊黑社黑導游。

    “說實話,非法一日游是外灘的一大頑疾,屢禁不止,特別是節假日。”

    標語牌寫著“打擊非法一日游,拒絕黑社黑導游”

    夏令提示:外灘拉客旅游,不可信!

    散客想參加外灘一日游,或者浦江夜游,不妨先在網上查找資料,看看口碑,做好“避坑攻略”。無論如何,路邊拉客的“一日游”、特定景點游,以及隨手分發的小廣告,都不靠譜。

    游客覺得自己受騙上當了,應尋找合適時機果斷報警。

    新聞晨報·周到APP 記者 葉松麗

    來源: 新聞晨報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