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最早在今年5月份首次曝光了10英寸大小新Surface的消息,它的價格會在400美元以內,競爭9.7寸新iPad(A10 Fusion+Apple Pencil)。
從FCC的入網信息來看,這款Surface標配的電源和Surface Pro 4 M3版一樣,都是型號1735的24W充電器,低于新Surface Pro(“Surface Pro 5”)的36W,更遠低于Surface Book/Laptop的65W,證明性能不會很高。
此前,有猜測其搭載的可能會是尚未發表的8代Core M(M3-8100Y)超低功耗處理器,不過知名爆料人Roland Quandt透露,這款Surface的高配版將使用Intel奔騰4410Y/4415Y處理器(Kaby Lake),低配版將使用奔騰銀牌處理器(Gemini Lake)N5000。
奔騰銀牌N5000采用14nm工藝,4核4線程,基礎主頻1.1GHz(脈沖頻率2.7GHz),集成UHD 605核顯,熱設計功耗6W。
奔騰4410Y/4415Y屬于奔騰4000系列,發布于2017年一季度,14nm工藝,均是雙核四線程,前者主頻1.5GHz、后者1.6GHz,都集成HD615核顯,6W TDP。
其他配置方面,屏幕3:2比例,內存搭配4GB和8GB,預裝支持S模式(僅可運行UWP)的Windows 10專業版系統,并有4G網絡版型號。
據之前的報道,Windows 12 正式上線時間預計在 2024 年秋季,和 Win11 剛好隔了三年。
Win12 除了是 Win11 的完善同時還將引入 AI 功能,微軟前不久就表示希望 2024 能夠成為 AI PC 元年。
為此,微軟還宣布推出專門的 Copilot 物理按鍵,好在經過確認并不強制。
Copilot 的一些功能現在已經能夠在 Word、PPT、Excel 等 Microsoft 365 應用中體驗。
不過吧,不管是 Windows Copilot 還是 Microsoft Copilot 都算是云端提供的服務。
前者免費,但真正有生產力的 Copilot for Microsoft 365 在基礎訂閱之外還得加 30 美元/月。
但是到了 Win12 上,情況就會有些改變,比如大伙猜測的 Win12 有沒有可能集成本地大模型?
答案在 CES 2024上已經揭曉,AI 將徹底改變 PC 并主導下一代市場。
最近 TrendForce 報告指出,微軟已透露了 AI PC 的硬件要求,首先一個就是最低內存要求為 16GB 。
AI PC 將從 Win12 開始,也就是說想體驗滿血 Win12 至少需要滿足這個要求。
作為對比,64位 Win10 最低內存要求為 2GB 、Win11 為 4GB。
這波足足 4 倍的跨度屬于是意料之外但也算合理吧,這對主流 PC 來說還是很容易滿足的。
但除此之外,另一項要求就有點高得離譜了。
報告中提到,AI PC 還需滿足神經處理單元 NPU 算力達到 40 TOPS 。
NPU 這個詞也見得不少但很陌生?它是除 CPU、GPU 外用于 AI 計算的專門的核心單元。
比如蘋果 2017 年的 A11 處理器上加入的神經網絡引擎處理器單元,就是這個 N 。
現在 Intel、AMD 在 x86 處理器中也開始引入 NPU 。
例如最新的 Intel Meteor Lake 也就是第一代 Core Ultra 移動處理器、AMD Zen4 桌面 APU ,在 CPU、GPU 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大件。
NPU 了解了,那這 40 TOPS 算力是個什么概念呢?
這么說吧,上面兩款距離 40 TOPS 都還差那么一點,分別為 34 TOPS、16/39 TOPS。
目前能夠突破 40 TOPS 只有高通尚未正式上市的 Snapdragon X Elite 芯片。
預計它將會于2024年6月和Win12 PC 一同亮相,官方標稱 NPU 算力 45 TOPS 。
當然了 2024年的 Intel Lunar Lake 處理器和 AMD Strix Point Zen 5 APU 預計都將能夠達到這個門檻。
目前還不能體會高算力要求的 AI PC 會帶來什么樣的新體驗,但咱們手里的老設備肯定是不能體驗了。
不過即便不滿足這兩項要求,能帶動 Win11 今年還是能用上 Win12 的「青春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