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設計—制作一份電子報一、課例描述《制作一份電子報》是《初中信息技術》上冊第三章“第六節” 所涉及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 他們已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完成 了 Word文檔制作學習的相關五個任務),基本掌握了 的基本操作技能:文稿的編輯、文字與段落的設計、藝術字與圖片的 插入、表格的輸入、對象框、頁面設置等。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 還沒有真正地把信息技術知識和所掌握的關于Word 操作的基本技 能應用到實際問題中。 故組織該項活動旨在讓學生在電子報制作的過 程中去發現 Word操作中還存在的問題,以期進一步學習;同時, 能夠利用所學信息技術知識應用于實踐問題的解決與表達,做到信息 技術與其他學科或知識的整合。二、教學內容分析《初中信息技術》上冊第三章第六節所涉及的是集成辦公軟件 操作的內容。學生不但要學會如何制作Word 文檔,還 要學會制作電子報,通過制作電子報刊更好地掌握Word 文檔的制 作,并能利用電子報形式來表達思想或信息。擬達到的教學目標:(1 )能綜合運用 的知識和操作技能創作一份電子 報。
(2 )學會設計電子報。(3 )學會評價電子報。(4 )能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獲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現交流。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電子報的設計與設計思想的體現(制作);難點:對電子 報的評價四、教學策略 (解決的方法 )1 、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從第一學期開始,教學中即要求學生組 成了 2 人的小組進行協作學習, 小組內成員較為熟悉, 并逐漸適應協 作學習,但協作學習的技巧、與他人的溝通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實時監控學生的協作學習情況,并組織成果交 流會,讓學生交流學習心得與體會,使小組的協作學習走向成熟。2 、以“任務驅動式”為教學原則,確定協作學習的內容圍繞“電子報制作”任務把各教學目標和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使學生置身于提出問題、 思考問題、 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進行協作 學習。學生通過協作,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就完成了需要達到的學習 目標的學習。五、教學準備主要設計了以下信息資源:1 、本地(局域網)資源:教師事先從因特網、VCD 光盤中收集 了大量有關“電子報”主題的文字、圖片、影像資料等,分類別壓縮 為文件,上傳服務器發布到局域網中。授課過程中,告知學生服務器 地址,就可以從服務器上獲取到有關的信息。
2 、遠程資源:本地的局域網連接 ,學生通過上網檢索 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資料。六、教學過程和設計思路教學過程設計思路(一)介紹小組協作學習任務包括如下內容:(1 )從老師提供的 3 個主題中任選一個主題(學生也可自己確 定制作的主題),圍繞該主題綜合運用的基本知識和操 作技能,設計、制作一份電子報;(2 )開展協作學習活動的計劃、電子報制作過程說明、各成員 的分工、完成進度以及小組成員的自我評價。(二)通過展示優秀的電子報,解釋電子報的設計要點:(1 )主題鮮明突出、內容健康、有吸引力(2 )表現形式多樣,富于創意(3 )形式和內容和諧統一(三)引導學生如何選題,如何圍繞主題進行制作電子報。3 個 可供選擇的主題包括:(1 )步入信息時代可介紹信息技術的分類、發展;介紹信息技術的應用及影響;介 紹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介紹獲取信息的方法與途徑、網絡信息 檢索的主要策略與技巧、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方法等。(2 )網絡與我通過使用網絡的親身體驗,可介紹網絡虛假信息及防護、網絡安 全與措施、網絡道德與法律等知識或感受。(3 )我的多媒體作品可介紹媒體及其分類、多媒體技術的特征、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多媒體作品的一般制作步驟、多媒體素材的收集與整理、 賞析多媒體 作品等。
(四)指導搜集資料的方法與途徑:(1) 本地資源:在局域網中,只要輸入 ftp://A-這個地址, 就可以從服務器中獲取到有關的信息;(2 )遠程資源:在 中,運用“雅虎、新浪、搜狐等” 搜索引擎直接查找,并把相關資料下載。(五)小組討論并完成任務:小組成員討論, 確定制作的主題并初步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制作 方案、成員分配任務等。1 、關于小組協作學習任務的設計思路是基于學生對計算機知識 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的參差不齊與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不 同,故采用小組協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能夠互相幫助、互相促進, 共同完成學習任務。2 、展示優秀電子報及說明電子報的設計要點旨在向學生提供學 習的樣版,同時希望學生一開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規范、嚴謹。3 、學生制作電子報規定了三個要表達的主題,原因在于,電子 報的主題表達是非常廣泛的,由學生自擬不容易控制和把握;同時, 三個主題的確定又是基于教材內容的,這樣做可以促進學生閱讀教材 內容,并依據教材內容來組織表達。4 、資料搜集的方法與途徑的指導在本次活動中是必要的,我們 所告訴學生的只是方法,而實際的操作則由學生完成。
5 、小組協作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生來講,存在很多問題。故強 調明確各自的責任,對促進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有積極的意義。七、教學過程流程圖本次教學的流程可歸納為6 個步驟:資源整合(課前)—任務導引—小組學習—成果交流—教師、 學生評價、自我評價——總結推廣八、教學反思和回顧本節課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利用網絡環境下的多媒體 教學系統呈現教學內容和控制教學過程,并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 方法進行組織教學的。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轉變了過去以教師為教主的 教學觀念,而以學生學為主初中信息技術word教學設計,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主要是組 織者、引導者的角色, 這更有利于培養學習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學習的 能力。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 要把握課的重點,找到突破難點的方法,而在細節的設計上,不要太 局限,上課時可靈活處理。 其次在每步教學子任務完成后初中信息技術word教學設計,教師都要 及時評價學生的勞動成果,通過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析,促使 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各知識點,進一步完善作品, 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 自信心和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