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四集電視專題片《正風反腐就在身邊》22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二集《守護民生》。20年前被判處死刑的孫小果,離奇“復活”再次作惡,背后有哪些公職人員徇私枉法,成為他的“保護傘”?

    <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2019年3月,一個叫孫小果的人因故意傷害案被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法院決定逮捕,他和同伙在一家KTV打架斗毆,踢爆了對方的膀胱,將對方打成二級重傷。公安機關調查發現,孫小果注冊有多家公司,經營多家酒吧夜店,是昆明夜場上有名的“大哥”,貌似合法的公司外衣背后實質是一個涉黑涉惡團伙,做著諸多違法犯罪勾當,開設賭場、放高利貸、非法拘禁、故意傷害,不一而足。孫小果這個名字一經公布,頓時引起轟動。許多昆明人都有印象,20多年前就有個孫小果,犯下多起性質惡劣的大案,當年已經被判處死刑。這是不是同一個孫小果呢?


    蔣彪(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刑事犯罪偵查支隊一級警長):應該是死刑已經執行的,怎么他沒死?。坑羞@樣一個概念,詫異,非常詫異。

    這個孫小果正是20年前的那個孫小果。他是如何離奇“復活”的,是否涉及公職人員違紀違法?政法機關對孫小果涉黑涉惡團伙犯罪展開調查的同時,紀檢監察機關也成立專案組與政法機關協同辦案,深挖背后的“保護傘”和涉黑涉惡腐敗問題,對涉及的一百多名公職人員進行了審查調查,最終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0人,組織處理50人,談話提醒22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19人,查清了這一案件中存在的公職人員徇私枉法行為。


    張雪貧(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中間只要有一個人是嚴格執法,他的這個事情就走不下去,每一個人都松這么一個小口子,最后就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梳理孫小果案跨越20年的過程,他第一次犯罪是在1994年,當時在昆明市環城南路,他和另外四名男子光天化日之下將兩名女青年強行拉上車,開到郊區實施輪奸。當時孫小果不是主犯且未滿18歲,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然而到了1997年,本應在監獄服刑的孫小果離奇地出現在了社會上,再次強奸4名未成年女性,其中1人是未滿14歲的幼女。他還非法拘禁并虐待侮辱兩名女性,手段極其殘忍,傷情慘不忍睹。他的惡行當時引發公眾強烈憤慨,經調查,發現是孫小果的母親孫鶴予和繼父李橋忠,在1995年找關系非法為孫小果辦理了取保候審,隨后又非法為其辦理了保外就醫。


    陳浩(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孫小果的母親對孫小果,這種愛是一種無原則的,給他搞了一個假的病歷,就做了一個保外就醫,第一次就讓他逃避了處罰。一天牢也沒坐那次。

    孫小果母親孫鶴予,原名孫學梅,早先是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民警,繼父李橋忠當時是五華分局副局長。1998年,二人就因包庇孫小果1994年所犯強奸案被查處,孫鶴予被開除公職并以包庇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李橋忠受到留黨察看兩年和撤職處分;給孫小果違規辦理取保候審的兩名警察也被以瀆職罪追究了刑事責任。孫小果也因1997年再次犯下多樁重案,于1998年2月被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公眾都以為事情到這里就終結了,沒想到20年后類似情節再次上演,而且這次更匪夷所思,是“死而復生”。徹查并公布孫小果案的真相,關乎社會對法治公平正義的信心。


    陳浩(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為什么孫小果這個案子影響震動這么大,真是觸碰到了普通老百姓的一個心里的底線了。

    調查發現,孫小果1998年一審被判處死刑之后,先后經歷了兩次改判。第一次是1999年,孫小果被判處死刑后上訴,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二審,改判為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經調查,這次二審改判在事實認定和適用法律上存在錯誤,但并未發現徇私枉法情節。改判死緩后,孫小果被投入云南省第一監獄,按照法律,死刑緩期兩年期間沒有新的犯罪,則轉為無期徒刑。如果孫小果就此依法服刑,也不可能再為禍社會,然而,2003年他的母親孫鶴予刑滿釋放后,又一門心思要從監獄里撈人。


    孫鶴予(孫小果母親):很矛盾,也很恨他,你說不疼他吧也不可能,總是想讓他(受處罰)能夠輕一點,有溺愛在里面,這是我的問題。你說做這個母親做得失敗不?很失敗,真的,很失敗。 

    孫鶴予當時已被開除公職,但李橋忠仕途又有了起色,在五華區城管局擔任局長。孫鶴予于是和李橋忠提出讓他再去找關系,李橋忠也就一口答應。


    李橋忠(孫小果繼父):他是他媽生的,他媽是我的老婆,作為他的繼父,他媽提出來這個東西,肯定是找熟人,更好說話,更好通融。

    調查發現,正是李橋忠和孫鶴予的多方運作,致使2007年9月,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孫小果案啟動再審,并最終由死緩改判孫小果有期徒刑二十年。這一再審改判顯然極不正常。


    陳浩(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按照法律的規定要有新的證據、新的事實各方面才能啟動再審,這個案件其實是沒有,不符合這個條件的。

    調查組循著這次再審的流程,逐一對照每一個關口的權限和職責,由此鎖定了每一關的責任人,并發現多個環節都有公職人員嚴重徇私枉法。


    田波(時任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處理我,我都接受。因為這個案子最后給社會造成的影響,真的太壞了,真的太壞了。判決拿到那一天我掉眼淚了,做了一輩子的法官,最后成了罪犯。

    田波,時任立案庭庭長。立案關是再審的第一關,正是田波開了這第一個口子。孫小果的繼父李橋忠曾經在部隊服役,他打聽到田波也曾經在同一個部隊當過兵,就輾轉托戰友約田波吃飯。


    張雪貧(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兩次每次5萬塊錢給田波送過10萬塊錢,那田波在這個過程中,就想方設法為李橋忠出主意想辦法。


    田波(時任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對我的戰友也好,對李橋忠也好,不去怨恨別人,怨恨自己。心理學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你心里面有這個鉤子別人才能夠掛東西,如果沒有這個鉤子,別人掛不上這個東西,也是自己沒把握好自己吧。

    立案關之后是審判關,李橋忠夫婦自然接下來就把審判監督庭庭長梁子安作為重點公關的對象,向他行賄十余萬元。


    梁子安(時任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改這個案子的時候,實際上我當時也知道這是不對的,交給你的就是一個關口,你把不住這個關口,后面這個是有經驗教訓的。

    當時梁子安明知這個案子不該改,但面子上又抹不開,他于是告訴李橋忠夫婦,這事難度大,建議他們再找找院領導。時任云南省高院院長是趙仕杰,雖然李橋忠不認識趙仕杰,但卻繞著彎子,找到了能和趙仕杰說上話的人。


    劉天鳴(時任西雙版納州檢察院黨組成員 副檢察長 專案組成員):李橋忠這個人很掌握中國社會的潛規則,這個事情放在他那兒,盡管他官不大,但是他通過繞,我認識你,你認識他,他認識他,他認識他,最后繞到那兒,這是決策者,行了。那個年代就吃飯,吃吃吃一路吃過去,吃完了,好,再集中火力,再送點東西,找到了能辦事也能辦成事的人。

    調查發現,李橋忠通過不止一個人和趙仕杰打了招呼,其中之一是時任云南省省長秦光榮的秘書袁鵬,李橋忠輾轉通過一個私人老板結識了袁鵬,送了3萬元,袁鵬接受請托給趙仕杰打了個電話。


    張雪貧(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袁鵬是省里面主要領導的秘書,當時李橋忠告訴孫鶴予說,他是當秘書的,他背后的人官有多大,他的權力就有多大,對方接到電話那考慮的肯定是這個人,這個事情是你跟我提的,還是你背后的人跟我提的。

    這些繞著圈子打的招呼起到了作用,趙仕杰找到時任審判監督庭庭長梁子安提了這個案子,大意是如果能動就動一動。


    梁子安(時任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他這個人,他不會很那個的,他一般就是他意思表露了就拉倒了。我當時只要表態我保留意見,不那個的話,也行。但是畢竟沒有那個。我說我就是,第一句話是盲從領導,第二句話,我是喪失原則。

    調查發現,孫小果案再審歷時一年,進行了三次審委會討論,之所以反復討論,正是因為不少審委會成員都認為,這個案子事實證據沒有錯誤,不該改判。這間莊嚴的審委會會議廳,每個人只要走進這里,就應當摒除一切外界影響,只仰望至高無上的法律,遺憾的是,少數人最終將人情關系和領導意愿帶進了屬于法律的空間,并凌駕在了法律之上。


    梁子安(時任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最后一次合議,表態就這樣的,事實不動了,就把刑期改了,這個案子誰都不敢動事實。

    就這樣,孫小果完成了“復活”的重要一步,刑期變成了有期徒刑20年。調查發現,李橋忠夫婦同時又在監獄系統活動,操作違規減刑,時任云南省監獄管理局政委羅正云和李橋忠既是老鄉又是戰友,于是不顧原則答應給他幫忙。


    羅正云(時任云南省監獄管理局政委):1983年到1997年的時候他是在部隊工作,是和我在一個部隊,和我是上下級關系,又是戰友。

    羅正云把時任云南省第一監獄政委劉思源叫來和李橋忠一起吃飯,嘴上說在原則范圍內關照,下屬也就心領神會。


    劉思源(時任云南省第一監獄政委):羅正云一句話,我們肯定是要買賬的。跟分管的副監獄長說,反正領導既然說了關照,你們關照好就行了。

    調查組調取孫小果服刑期間的記錄查證,發現多名監獄管理人員在領導授意下違紀違規,給予孫小果不正常的特殊待遇,孫小果每個月考核都是滿分,連續七年被評為勞動改造積極分子,接連獲得減刑。尤其荒唐的是,孫小果還號稱在監獄里發明了一個“聯動鎖緊式防盜窨井蓋”,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后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第一監獄據此認定孫小果“重大立功”再次報請減刑。


    劉思源(時任云南省第一監獄政委)減不減,法官把關去,減不減我就不管你了,該關照關照,我也報了反正。

    調查表明,井蓋設計圖紙其實是孫鶴予托人從外面帶進去的,當時云南省第一監獄有機械加工車間,從技術到材料都有便利條件,在一些監獄干警幫助下,同監其他懂技術的犯人制作出了模型。孫小果的設計陳述材料經鑒定都不是本人筆跡,是同監犯人代寫的。孫小果面對諸多證據,仍一口咬定井蓋是自己發明,但謊言被調查組當場揭穿。


    劉天鳴(時任西雙版納州檢察院黨組成員 副檢察長 專案組成員):我們審訊他的時候,我就問他,他到死都說這個東西是他發明的,不假。我說行,那現在來來來,我給你紙給你筆,還需要什么樣的制圖工具,你要實在畫不出來,我把原圖給你照著畫,照著畫他都畫不出來。很尷尬,就沉默,就不說話,耍賴賴不掉,那不吭氣就完了。

    經調查核實,孫小果在云南省第一監獄總共減刑3次,2009年1月轉監到云南省第二監獄,在二監又減刑兩次,于2010年4月出獄,實際服刑時間只有12年5個月。之所以中間要由第一監獄轉到第二監獄,是因為違規減刑遇到了阻力。


    羅正云(時任云南省監獄管理局政委):2008年李橋忠給我打過一個電話,說孫小果在一監減刑未能得到通過,他說主要是一監的一個紀委書記叫何紹平持不同意見,而且態度非常堅決,你能不能跟他說一下。

    調查組調取當年的減刑會議記錄,記錄顯示時任第一監獄紀委書記何紹平在多次會議上都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孫小果的減刑不符合規定。何紹平也還清晰地記得,羅正云為此專門打來了電話。


    何紹平(時任云南省第一監獄紀委書記):他說孫小果減刑你怎么不同意,我說不是我不同意減,他這個是不符合規定。他說你們這個規定太多了。我說不是我們的規定多,我說這個是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規定。

    雖然領導打了電話過問,但下一次會議上,何紹平仍然不同意。


    何紹平(時任云南省第一監獄紀委書記)我還是堅持不同意,我不圖什么,我必須要依法,你領導認為我不行,你給我換了就算了,沒事。當時我的身份是紀委書記,紀委書記就有這個職責,對這個事情進行監督。

    正是因為何紹平的反對,羅正云等人只好將孫小果轉到第二監獄,繞過何紹平繼續操作。如果多一些人能夠像何紹平一樣堅持原則,孫小果也不可能“復活”,但遺憾的是,許多人選擇了另一個錯誤的答案。


    陳浩(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大家都覺得,我這里通融一下,賣個面子給個人情,應該沒什么問題,后面還有人會來把關,我只是它當中的一個環節,不重要,都是這種想法,就最終就導致這個事情就辦成了。

    網友們都在問:孫小果家究竟有多大的權力,能辦成這么多事情?調查人員起初其實也有同樣的疑惑,當一路查下來,發現孫家最大的官員只是繼父這個區城管局長,卻成功打通了層層關節,堪稱拍案驚奇。而且,雖然不少人收受了孫家的錢物,但他們都表示其實主要不是圖財,更多的是因為“朋友圈”“戰友圈”的熟人請托,看的是人情和面子??此品艘乃嫉谋澈?,其實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風氣的積弊。


    孫鶴予(孫小果母親):我老公他說為什么他要去辦這個事情?實際上是能力的體現。我覺得他說這個話是真實的。他也樂意幫朋友的忙,所以他找朋友辦事,那也是非常順當。我老公他,唉,實際上真的挺對不起他的,把他害了。

    2019年12月23日,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孫小果案經再審依法公開宣判,對之前兩次改判依法予以撤銷,維持1998年一審的死刑判決,并和他出獄后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十五年的終審判決合并,決定對孫小果執行死刑。2020年2月20日,孫小果被執行死刑。紀檢監察機關將涉嫌違法犯罪的公職人員移交司法審理,2019年12月15日,19名涉孫小果案公職人員和重要關系人職務犯罪案公開宣判,19人分別被判處兩年至二十年不等有期徒刑。他們當中不少人過去都身在司法、執法部門,如今卻因違法受到制裁,留下沉重的警示。


    陳浩(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公職人員對手中的權力,對國家的法律的話要有一種敬畏之心。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污染的是水源,社會的影響會更大。


    (編輯 王鶴翔)

    事發半年后,喬大強回想起自己從入套到被騙再到報案的經歷,覺得一切都恍如一場噩夢。

    他很后悔自己一時間放縱貪念,中了犯罪分子的“圈套”,但又很慶幸自己及時報案,使得警方循著相關線索,很快抓住了所有的犯罪分子。

    被拉入創富投資群

    喬大強自認是個有些頭腦的人,他在生意場上打拼多年,平日里熱衷于投資理財,曾投資過多種類型的理財產品,研判過多種理財項目,積累了一定的資產和經驗。

    2020年8月,喬大強在微信上添加了一名向他推薦股票的陌生人。這個叫“四海揚帆”的人是股市圈里的高手。

    初次添加對方好友后,喬大強并沒有按照對方給出的相關股票信息立即投資,他想等摸清楚對方的背景和推薦的股票趨勢再決定。

    對方也很沉得住氣,沒有著急勸說喬大強投資,只是不時發給他一些薦股消息,還把他拉入了幾個炒股群。

    起初,對這些群,喬大強只是隨意看看,并未認真理會。沒過多久,喬大強注意到,“四海揚帆”每天在朋友圈的“曬單”,都是他投資的一些股票收益信息。

    出于好奇,他對照股票大盤查看了一下,沒想到“四海揚帆”選擇的股票十分精準,都是持續上升的狀態,群里幾個跟著他炒股的群友也經常曬信息,也都獲得不小的利益。

    自此,喬大強開始有意無意和“四海揚帆”進行交流。

    “四海揚帆”告訴喬大強,之前他發布的一些行情信息都是他的一位老師分享給他的。這個老師比他更專業、更資深。而他購買的股票也都是由這位老師推薦的,有不少人跟著老師炒股,都發了大財。

    聽到這番話,喬大強心動了,央求“四海揚帆”帶自己“拜師”,跟著老師學習炒股?!八暮P帆”說,不是誰都可以跟著老師的。必須先爭取下老師的意見。

    再三爭取之后,“四海揚帆”說,老師同意帶著喬大強玩了。他就把喬大強拉入了另外一個股票交流群。這個微信群里有上百名成員,一名自稱老師的人每天發布一些投資理財知識,還有直播間免費進行投資授課。

    幾天后,老師在群里說,最近股票行情差,短時間內不會再發布薦股消息。

    看到這條信息,群里頓時炸開了鍋,網友們紛紛表示不舍,希望老師繼續開課。

    這時,老師又說,自己正在接觸“云幣”,這是一款特殊的投資產品,是時下熱門的“區塊鏈”虛擬貨幣,這個領域比股票更有發展潛力,獲取利潤的空間和機會比股市多得多。

    喬大強對“區塊鏈”早就有所耳聞,但是他不清楚要怎樣投資“生財”。好奇心驅使他按照老師的囑咐,進入老師開設的直播間聽課。

    時間一長,喬大強發現這名老師非?!吧瘛?,對一些虛擬貨幣的漲跌預測得非常準。

    很快群里就有人請求老師帶單“炒幣”,并時?!皶瘛背鲎约撼刺摂M貨幣之后的盈利情況。

    在老師和群友的游說下,喬大強動心了。任何投資都有風險,試試才知道真假勝敗。老師也經常說,高風險也意味著高回報,哪有輕易就賺到的錢呢?

    最終,經受不住巨大的誘惑,喬大強動了心,主動聯系老師,要求他帶單。

    隨即,喬大強在老師推薦的客服人員引導下,下載“云幣平臺”App,并注冊開戶,在炒幣群里跟著“炒幣專家”免費學習炒幣技巧。

    30萬元半天就爆倉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望,2020年10月16日,喬大強拿定主意,把30萬元一次性投入“云幣平臺”。

    買入后,喬大強滿懷期望的等待老師賣出指令。

    然而當天下午4點51分,他卻收到短信通知,自己的投資被爆倉了,也就是說,他投入的30萬元,全部被套住了,賠得一干二凈。

    喬大強將自己賠光的消息告知老師,求老師賜招翻身。老師卻仍然讓喬大強加大資金量,這樣才能有機會操作回本甚至翻身。

    此時,喬大強卻感覺自己被騙了,他在網上查詢了相關的信息,看到現實中曾經發生過類似的騙局。

    喬大強立即聯系群里的老師與客服人員,問詢相關情況,可是這時,老師卻再也不給他任何回復和指導,直接消失了。一并“蒸發”的還有他加入的那個微信群里的上百名網友。

    此時,喬大強意識到,那個當初加他的網友“四海揚帆”,其實就是“勾子”,勾引他上當,所謂的老師很可能就是幕后的騙子。而他的這些群友則全都是托兒,自己純粹就是被這些人組團欺騙了。

    在公安機關立案后,喬大強也將公安機關立案的消息告訴了客服。得知喬大強報案,客服人員和他協商,只要他撤案,平臺馬上會返還11萬元給他,算是對他的“補償”,但喬大強拒絕了。

    “區塊鏈”被他們做成幌子

    喬大強報案后,專案組民警順著他提供的打款賬號調查,很快就發現,喬大強匯款的那個賬戶,曾經將6萬余元打入了北京的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的賬號,專案組隨即派偵查員迅速前往這個公司偵查。

    偵查顯示,該網絡公司為正規軟件開發公司。

    2019年6月,該公司與一署名為“錢剛”的男子簽署了一份關于“區塊鏈云幣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軟件買賣協議,為其提供過開發平臺的技術服務,6萬元是錢剛支付的費用。

    警方順著錢剛這個線索,調查發現,錢剛的真名叫張輝。而這個“云幣平臺”的后端平臺服務器在老撾,其所有核心成員都在國內活動。

    “云幣平臺”上線后,其平臺的經營者并未按照區塊鏈行業規則行事,他們既未存儲虛擬貨幣進入平臺,也并未按照軟件要求接入第三方交易平臺,且該平臺資金的接收賬戶為個人賬戶。

    “云幣平臺”設有資金審核部、直播間、話術等4個部8個組,涉及的人員眾多。主要嫌疑人張輝、辛磊分別負責直播間、話術部和資金審核部。

    他們的運營有一整套的“流程”。先以“投資虛擬貨幣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為由頭,騙取用戶信任,并誘使其轉賬進行投資,行騙套路分為這樣幾步:第一步,拉客戶建群;第二步,邀請“專家”授課談如何投資目標產品(如虛擬貨幣);第三步,幕后操控制造虧損后解散群,就地消失。

    張輝、辛磊經過事先預謀,購置平臺軟件、電腦、手機等作案工具,租賃作案場所,招募人員、對人員進行培訓,共同實施詐騙活動。

    他們注冊組建了兩個微信群。先在第一類微信里發送事先編好的話術劇本,以“免費推薦優勢股票”、跟著“老師”炒股可高額獲利為誘餌,誘騙被害人加好友、拉入該微信群。

    在該微信群內,團伙成員分別扮演講股老師、獲利股民及普通股民,以“老師”薦股,“股民”鼓噓吹捧,“明星”獲利的方式,誘騙被害人相信所謂“資深老師”,增加客戶黏稠度,在摸清客戶底細后,讓一些積極參與并有投資意向的人進入下一級微信群,引導被害人在“云幣平臺”開戶、投資。

    投資人轉入該平臺賬戶的資金均被辛磊、張輝安排張莎、杜榮、彭濤等人轉入個人控制的賬戶。

    截至被查獲,被該平臺強制平倉的客戶達300余人,分布于全國多個省市,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

    “云幣平臺”就是一個虛假交易平臺,一個以公司化運營、鏈條完整的網絡詐騙集團,“區塊鏈”這個新概念被他們做成了幌子。

    警方調查發現,該團伙分別在上海、河南等地設立了運營部門,招聘了不少員工,給的薪酬也豐厚,管理人員和普通工作人員劃分清晰,完全采用公司化運作。

    話術劇本全套運作

    “公司在上海,底薪6000元,月入上萬,包吃包住包提成,一周上五休二,每天工作8個小時,還有團建、旅游等。”2019年7月,正在找工作的劉雪看到這則招聘信息后很是心動。

    于是,劉雪聯系了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按照對方的要求提交個人信息后,很快,劉雪就接到了該公司的面試電話,并在面試當天就收到了錄取通知,第二天,劉雪就上班了。

    一到公司,老板就給了劉雪幾部工作用的手機,上面都有提前設定好的微信和身份。

    劉雪使用的一個微信昵稱叫“研究員葉浩月”。劉雪的工作就是利用“研究員葉浩月”的身份跟客戶溝通。說通俗些,劉雪就是公司冒充專家的客服人員。

    客服組分為前端組和后端組兩個小組,前端組大概有10多個人,劉雪和他們并不熟悉。劉雪屬于后端組,后端組也有10多個人。

    劉雪的工作步驟就是,在直播間為客戶推送炒幣常識。溝通的話術都是提前準備好的。主要內容是,引導客戶什么時候進行交易。

    如果客戶咨詢下一步該怎么辦,劉雪再將客戶的問題反饋給前端服務人員,前端客服人員給出答案,劉雪再轉給客戶。

    有時候,前端客服不能及時回答客戶問答時,劉雪也會給客戶提出一些建議。

    事實上,劉雪根本不懂炒幣知識,直播間轉過來什么話術,她就直接轉發到群里什么信息。

    “感覺到這個工作不正規,聽組長介紹的工作情況和工作任務,就知道,他們說的這些事都是騙人的,但是想賺錢,就留了下來了?!卑赴l后,劉雪說,公司里的普通同事大多是“95后”,文化程度不高,沒有穩定的收入。

    組長允諾客戶轉賬金額的3%至5%給他們做提成,他們就選擇了同流合污,配合詐騙活動。

    工作不久后,劉雪就升職為后端組組長,劉雪在職期間,其小組共吸納投資348萬多元。

    前端客服組的負責人叫張莎,她是公司主要負責人張輝的前女友。張莎在公司的化名叫“大圣”(公司成員都用化名或者微信名),主要負責轉發話術劇本。

    話術劇本是由公司策劃部編好的,統一發到策劃部群里,然后再由張莎轉發到業務群。

    前端客服組的業務員按照劇本角色在客戶群內轉發炒幣信息,并且以此為藍本,把客戶引流到群里,然后再將客戶引流到云幣平臺,后端客服隨后負責忽悠客戶完成投資。

    案發后張莎說道,2019年9月,張輝給她打電話,讓她去上海給自己的公司幫忙,還說可以不去上海工作,在家遠程辦公就可以。

    于是,張莎就在所在地河南省靈寶市租了間辦公用房,買了兩臺電腦和桌子,開始運作。

    一入職,公司就給了她十幾部手機和7個微信群。每隔一個月左右,張輝就給張莎一個加了好友的新微信號。張莎就使用這個微信號,把張輝提供的人都拉進群里,入群后,張莎發一些有關股票的信息。

    抓獲72名嫌疑人

    由于該案涉案犯罪集團人數眾多、跨兩省抓捕難度大,專案組從警力調配、抓捕時機、人員證據對應固定、審訊計劃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周密安排。

    最終,警方決定多地同時展開抓捕行動,確保一網打盡。

    直到12月17日,該案嫌疑人全部落網。警方在現場繳獲作案手機289部,作案電腦80余臺。

    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檢察院、太原市檢察院兩級檢察院成立聯合專案組,及時介入,收集證據、固定證據,引導偵查。

    承辦檢察官圍繞本案的證據要害、涉案金額、資金去向、人員作用、涉及罪名等重點問題提出了系列補充偵查意見。

    針對區塊鏈詐騙案作為新生事物的實際情況,檢察人員補齊專業短板,學習區塊鏈基本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深入理解案件的主客觀因素,分析主客體因果關系,對案件精準定性,堅持“穿透式”審查理念,結合嫌疑人行為方式、資金流向、盈利模式等,分析研判是否符合國家法律規定,準確區分金融創新與違法犯罪,精準辦案、科學辦案。

    2020年8月,本案以詐騙罪移送太原市檢察院、迎澤區檢察院審查起訴。9月17日,迎澤區檢察院向迎澤區法院提起公訴。

    12月18日,太原市檢察院向太原市法院提起公訴。截至發稿,本案尚未判決。

    辦案檢察官提醒,涉案的“虛擬貨幣”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我國法律也禁止炒虛擬貨幣。

    奉勸那些投資者,在新技術、新概念、新渠道面前切忌盲目跟風,要深入學習國家法律和相關政策,充分了解投資項目,合理預期未來收益,理性、科學地投資,切勿被高收益蒙蔽雙眼,盲目跟風參與相關投機行為。

    一旦發現有任何機構涉及此類非法金融活動,應及時向有關監管部門舉報,對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文中涉案人員均為化名)

    來源:方圓微信(ID:fangyuanmagazine)

    作者:張振華高 峰 候立明 梁曉俊

    來源: 檢察日報正義網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