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喜歡擺弄新鮮玩意,啥沒見過的東西給我擺弄下就滿足了,但是這個愛好有個缺點就是燒錢,當然要來張大媽混混首曬金幣啥的更燒錢,所以我老婆說我這是個病要治,
結果一治三年了都沒啥好轉跡象。我想都不用想,我如果不發大圖,肯定有人要問我這些架子上的玩意。
平時搗鼓的DIY配件,其中很多玩意讓我在張大媽混了不少篇精華。但是。。。。。。說多了都是淚,我現在都不敢看 。
平時搗鼓的網絡,不過我準備再簽一條寬帶了,因為一旦搗鼓網絡,女王就會發飆。
一臺過氣的THINKPAD X230加上擴展塢,配上一臺THINKVISION LT2934Z就是我的工作平臺。所以我媳婦控訴也不是沒有道理,確實燒錢有點吃不住,所以我現在也和本地玩家互相交換一些配件來玩,混個張大媽精華首曬啥的,確實省錢很多。張大媽精華絕對有毒,一旦上癮,根本停不下來,為了可持續的發展,和留住錢包里的銀子,交換設備玩是最好的辦法了。張大媽發文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遇到一些本地黨,沒事來嘮嘮嗑,聊聊感興趣的那點事,一起交換設備玩玩新鮮感可以避免太燒錢,有時間也替本地朋友解決個升級配置,解決個死機黑屏兼容問題啥的,沒事一起喝個酒啥的也挺好挺愜意的。最近有個本地大學的學生朋友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本著有難題找老高的原則,直接一個電話就刷過來了,第一句話就說上次咸魚收的兩塊INTEL DC S3500 800GB都成功在INTEL RMA換新了,成本價1300勻給我一塊, 立刻點亮了我的激情,然后說他有個本子有個怪異的問題想給我看看怎么解決,這小子,我立馬說成,叫中午直接把本子扔給我兩天,特別囑咐過來別吃飯,中午喝兩口再說。
我真的發現大學生咸魚守貨真是無敵的存在,我自己沒事也上去看看,就是守不到好貨。這同學牛在咸魚二手他有辦法直接換新,一人一塊仗義啊。
那么他遇到的問題也很奇怪了,他咸魚以400元超低的價格收到了一塊NVME M2 240GB SSD, ,但是沒有任何廠家信息,疑似工程樣板,也沒有貼標,表面還是撕去標的膠印。問他怎么買到的,他說他還有技巧,看到金手指是一個凹槽的 2280長度的一般沒跑就是NVME的,如果是兩個凹槽的2280長度的那就是SATA AHCI通道的M2 SSD,還是很有一套的呀。
有玩過SSD的朋友應該都清楚想要讓SSD發揮出真正實力的話要去BIOS里面把SATA控制器模式切換成AHCI,對SATA設備來說使用AHCI模式的確是正確的選擇,從IDE切換成AHCI可獲得更好的性能。但是現在最新存儲接口M.2和U.2接口走的都是PCIE通道,對與PCI-E來說AHCI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想發揮其最佳性能就需要NVME的SSD。
我看了下,主控是群聯PS5007主控,同OCZ RD400一樣,是NVME主控,從版型來看同采用群聯公版的宇瞻Z280一模一樣,但是卻沒有宇瞻的貼標,我初步判斷這應該是一款群聯公版的SSD工程樣板,緩存用的南亞256MB DDR3L,閃存顆粒用的64GB的東芝15nm MLC閃存4片,總容量256GB,但是OP了16GB之后實際可用容量240GB。但是他的筆記本上了這塊SSD之后,說作為從盤的話WIN10直接系統里找不到設備,作為主盤啟動盤的話死活無法安裝操作系統,但是BIOS里可以認出盤,非常詭異。我說你這不是一會的事情,先丟下來,我來看看啥問題,其實不是一會也就是幾個小時的事情,哎呀,好吧,其實我有點小私心好吧,設備留個兩天能不燒錢混個張大媽也不錯啊 。
他帶來的筆記本是這個,一看這個標志我就明白了,是我曾經玩過的火影,我曾經玩過一臺火影金鋼T1就是這個標志。但是和T1的區別是,T1的這個標志是個信仰呼吸燈,這個本子是個印刷體。
從大小和重量來看,390mm x 269.5mm x 27.9mm,重量2.9kg,簡單來說如果作為便攜筆記本,偏重,作為游戲本來說,這個厚度和重量就算還好了。
一看到背后的雙散熱孔就讓我明白了這應該是個游戲本。
左右散熱孔隱約可見的銅制散熱器
IO接口左:RJ45網口、USB2.0X2、SD卡槽X1,電腦鎖
IO接口右:DC電源輸入、HDMI、USB3.0X2,耳機麥克風合二為一
外殼材質我摸上去不太顯檔次,易沾染指紋,但手感還行,底部是一行三列的散熱孔設計,三列之間穿插了2個放音喇叭,這個設計我很擔心放在桌面上會不但會共振,還會影響音質的效果。被背殼來看,沒有任何易損標,那么就意味著隨意拆卸底部周圍的幾顆螺絲就可以任何拆解了,可能是我最近拆THINKPAD S5拆吐了血,看到這種設計就感覺好有親切感。
這里的Subwoofe字樣應該是確認這邊是有超重低音喇叭或者低音炮,我醉了,設想如果有一排同學都趴在一長溜的課桌上睡覺,這本子往桌子上一放點擊播放神曲,會不會一群人醒來就立即喊著地震往外沖。
品牌是火影的,型號是FIREYING V5。順手百度了下
簡單看了下配置還不弱,I7 6700HQ/8GB DDR4 2133/GTX960M 4GB DDR5/256GB M2 SSD/15.6寸 FHD TN霧面屏/802.11AC無線網卡+藍牙4.0/千兆網卡/背光鍵盤/攝像頭/雙1W低音炮,你別說該有的還都有,配置看起來真挺黑澀會的,剛接到手說真心話挺想說這孩子4K多大洋買這個挺犯二糟蹋錢的,百度了一下之后還真就不敢亂說了。
開屏的風格讓我想到了聯想拯救者系列,這鍵盤布局,造型都有強烈的神似感。不管了,拆了再說。
直接茶幾上下面底部的螺絲,底殼自動分離,SO EASY!
本子我真的拆夠了,也拆膩了,基本這個格局一看就知道是全銅雙渦輪雙熱管,CPU和GPU核心包括顯存是全銅全覆。
出風口這個散熱器下方有一排類似排阻一樣的LED燈珠。
原配SSD和WIFI網卡在兩個喇叭的下方
原配WIFI網卡是INTEL的3160NG,原配SSD是LITEON的PH4-8E256,主控是群聯的PS3111,明顯是SATA AHCI協議的M2 SSD,容量256GB,為了方便敘述,我把這個M2標識為M2-1。等等,這個SSD貼標下面的二維碼看起來有點眼熟,
難道那咸魚的NVME SSD 240GB也是LITEON的?還是說PH4-8E256也是群聯公版的?所以有這個二維碼,連PCB顏色都一模一樣。
在另外一側還有一個空的M2-2和SATA接口,一共兩個M2,一個SATA接口。
我特地去找了一個技術規格看了下,硬盤這里明確紅字說明支持NVME SSD的,但是又說其中一個M2支持PCIE 3.0X4且支持NVME,不管了直接NVME 240GB插上空的M2-2,結果開機非常的順利,但是進去WIN10打開設備管理器竟然找不到我加進去的NVME SSD,符合這小子說的做從盤進去系統找不到盤。
結論是:
M2-1 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 OK!
M2-2 未知品牌群聯PS5007 SSD NVME協議 fail!
唯一解釋就是說M2-2不支持NVME,那么只有M2-1支持NVME了,拔掉LITEON PH4-8E256插入NVME SSD到M2-1試試。
按DEL一進入BIOS,發現既不是AMI也不是AWARD的BIOS,而是很少見的INSYDE H20的BIOS,NVME SSD認出來了,識別為PP2 GB240型號,有戲啊!
但是進去設置頁面一看到,SATA MODE里只有AHCI和RAID可選,我頓時心涼了半截。
啟動模式里面,Legacy和UEFI都支持的。
但是無論哪種啟動模式,啟動進去顯示這個圖,這說明INSYDE的UEFI V2.4版本已經識別出來NVME SSD了。
UEFI 2.4 Review, Part 8: NVMe Device Paths | 系微股份有限公司...This is the eighth part in a series examining in detail the changes made in the UEFI 2.4 specification. This time we focus on a series of related chanwww.insyde.com
在INSYDE 官網的UEFI V2.4預覽中有這樣一段話:
This is the eighth part in a series examining in detail the changes made in the UEFI 2.4 specification. This time we focus on a series of related changes to supporting the NVMe specification, which "defines an optimized register interface, command set and feature set for PCI Express (PCIe?)-based Solid-State Drives (SSDs)."Of course, if you want to boot from a device under UEFI, the standard mechanism is to write a driver that consumes the PCI I/O protocol and produces the Block I/O protocol. In fact, there is such a sample driver out on the tianocore.org EDK2 project repository (MdeModulePkg/Bus/Pci/NvmExpressDxe).
這明明就是INSYDE 的UEFI 2.4對NVME協議的SSD已經提供了完整的支持。
而在INTEL官網關于HM170筆記本芯片組的參數中也明確說明HM170可以有16組PCIE3.0X1通道可以自由整合
在I7 6700HQ的官方參數中也清楚說明CPU內置16組PCIE3.0X1可整合為1x16, 2x8, 1x8+2x4
等于說I7 6700HQ + HM170總共有32條PCIE 3.0可以使用,那么即使獨顯GTX960M 4GB DDR5最大占用CPU內置的PCIE3.0X16,那么PCH上仍然還有16條PCIE3.0X1可以給NVME SSD使用的。NVME SSD就占用PCIE3.0X4的帶寬而已,所以理論上HM170的主板不存在不支持NVME SSD這一說。只要HM170的UEFI啟動版本和BIOS支持NVME,那么就肯定沒問題的。
我拿了一個8GB的SMI主控的USB2.0的WIN10啟動U盤順手插入筆記本的右側的USB2.0中,開機按F12進去啟動菜單選擇U盤啟動。竟然沒有WIN10安裝的進度條,依然還是INSYDE UFEI 2.4的啟動界面,我這下醉了。無奈之下,我拔掉M2-1的PP2 GB240,拿出臺式機里的安裝好WIN10系統的INTEL 600P 512GB M2 NVME SSD插進M2-1。
一開機,竟然直接進去WIN10系統了。順手看了下這塊屏幕,隨手手拍了幾張,可視角度還行。
但是我再開機按住F12選擇WIN10安裝盤的SMI U盤啟動,繼續直接跳過進入INTEL 600P的WIN10系統里面去了。。。。。。
然后就是連續三次的嘗試摸索:
1、我關機將PP2 GB240 NVME SSD插入M2-2,用INTEL 600P帶進WIN10的系統里,設備管理器里面繼續認不出這塊盤。
2、我關機將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的原配盤插進去M2-2,用INTEL 600P帶進WIN10的系統里,設備管理器里面認出了這塊盤。
3、我關機將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的原配盤插進去M2-1,將INTEL 600P 512GB NVME SSD插入M2-2用LITEON PH4-8E256帶進WIN10的系統里,結果設備管理器里面認不出INTEL 600P。
繼續更新結論:
M2-1 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 OK!
M2-1 INTEL 600P 512GB NVME協議 OK!
M2-2 PP2 GB240 NVME協議 fail!
M2-2 INTEL 600P 512GB NVME協議 fail!
M2-2 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 OK!
這結論說明M2-1支持NVME SSD是沒錯的,M2-2僅僅支持SATA AHCI協議的M2 SSD,那么現在需要解決的就是U盤安裝系統的問題。
想了半天,我把USB2.0的WIN10安裝U盤插入筆記本左側的USB3.0中。開機按住F12選擇U盤,仍然沒有進入WIN10安裝界面。這下真的醉了, 老司機陰溝里翻車了。
我在心里對這個本子進行了一百萬次神獸踩過的操作之后,打給電話給朋友,問了下U盤安裝WIN10系統的情況,和我遇到的一模一樣。我立即問他是用的哪個U盤,他說不就是你上次送給我那8G U盤嗎,我一想立馬明白了,這個SMI主控的U盤,看來是很可能普遍性有問題啊。
我尋思著要不換個金士頓的USB3.0的U盤再燒一次WIN10啟動U盤試試,插入USB2.0的口子中,選擇U盤啟動,開機按住F12選擇U盤啟動。
熟悉的WIN10安裝界面瞬間出現了,關機,插入USB3.0上,開機F12選擇U盤啟動,繼續WIN10安裝界面出現了。看來就是那個SMI USB2.0 U盤的黑鍋沒錯了。
繼續更新結論:
M2-1 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 OK!
M2-1 INTEL 600P 512GB NVME協議 OK!
M2-1 PP2 GB240 NVME協議 OK!
M2-2 PP2 GB240 NVME協議 fail!
M2-2 INTEL 600P 512GB NVME協議 fail!
M2-2 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 OK!
那么繼續利用上面四個盤嘗試SATA位和兩個M2的組合模式,得出結論
雙盤模式:M2-1 NVME/M2-2 AHCI
雙盤模式:M2-1 NVME/SATA AHCI
雙盤模式:M2-1 AHCI/M2-2 AHCI
雙盤模式:M2-2 AHCI/SATA AHCI
三盤模式:M2-1 NVME/M2-2 AHCI/SATA AHCI
三盤模式:M2-1 AHCI/M2-2 AHCI/SATA AHCI
所以這本子要同時上PP2 GB240 NVME SSD,原配的LITEON PH4-8E256和INTEL DC S3500 800G是完全可以一起使用的。
下面說下如何把原配SSD里的操作系統克隆到NVME SSD里面去,這個技巧具有普遍性,我就以這臺筆記本原配的LITEON PH4-8E256和增加的PP2 GB240 NVME為例簡單說明一下操作手法
開機F12選擇LITEON PH4-8E256啟動,這樣就進去原配的OEM WIN10系統里面去了,
安裝ACRONIS TURE IMAGE 2016
沒有付費的正式版的話就直接點開始試用
其實付費版有個克隆磁盤非常好用,但是試用版嘛就沒法使用這個功能,必須通過先備份再還原的方式完成磁盤的克隆操作。
備份選擇磁盤與分區
如果要把原配的PH4-8E256 SSD上的三個分區全部備份就把整個磁盤打勾
如果只想把原配的PH4-8E256 SSD上的WINDOWS分區備份就把整個WINDOWS分區打勾即可,我選擇只備份WINDOWS分區,因為我覺得240GB的SSD空間本身就不大,沒必要分三個區。
既然是備份就需要選擇一個備份的存儲空間,當然你可以選擇USB外部存儲,也可以選擇存儲在內網的NAS上,其實只要選擇備份在PP2 GB240 NVME SSD之外的盤上面都可以。
備份完成,點恢復磁盤
然后點上面的磁盤界面,左邊是我們剛備份好的PH4-8E256上的WINDOWS系統盤,右邊選擇PP2 GB240 NVME SSD
點擊執行后,系統會提示你PP2 GB240上的全部數據會丟失,直接點是
這樣,恢復文件就將WINDOWS系統盤往PP2 GB240上恢復,恢復完成后直接重啟系統即可,開機自動從PP2 GB240 NVME上啟動。
打開磁盤管理一看,磁盤0是PP2 GB240,磁盤1是PH4-8E256,磁盤2是INTEL DC S3500 800GB,PH4-8E256上的WIN10系統C盤被原封不動的克隆到了PP2 GB240上了。這樣就完成了系統的克隆操作。
一樣克隆的系統也是激活的。
這樣就順利完成了從原配SSD PH4-8E256到NVME的PP2 GB240的操作系統克隆遷移。
其實這筆記本的主板用的是LENOVO的SLIC證書,所以如果你不想系統克隆而非要U盤重裝系統的話,選擇一個聯想OEM版本的WIN10光盤就可以免激活了,麻煩在于你還要重裝一次全部的驅動程序。
CPU:I7 6700HQ 四核八線 2.6G主頻,睿頻3.5G
主板:HM170
內存是單條的金士頓DDR4 2133
Intel HD530和GTX960M 4GB DDR5雙顯卡
單通道8GB內存下跑了下GPUZ測試,大約在I7 6700K的73%效能。
要使用NVME SSD首先得關閉設備上的WINDOWS寫入高速緩沖區刷新。
否則你跑分就是這個姿態
關閉后跑分就是這個姿勢,這塊PP2 GB240說實話跑分不賴2591,就是不知道誰家的東西。
即使用INTEL 600P 512GB NVME去跑也就1500分不到而已。
原配的LITEON PH4-8E256
INTEL DC S3500 800G
CPU AIDA 64 單FPU拷機 + INTEL HD530核顯 FURMARK 同時拷機,穩定溫度在CPU 67度,核顯65度
CPU AIDA 64 單FPU拷機 + GTX960M 4G DDR5 FURMARK 同時拷機,穩定溫度在CPU 85度,顯卡79度。
AIDA64看了下屏幕是奇美的CMN N156HGE-EAL面板,TN沒跑了。
本來這篇文章是一個被兩個山寨U盤折騰到傷心的悲情故事,但是老司機實在傷不起這個標題,索性就當作筆記本更換NVME SSD的一個指南存在吧。
刨除對山寨U盤的怨念之外,這個過程我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1、HM170的筆記本只要有M.2基本都可以上NVME SSD,即使BIOS里并沒有NVME選項
2、AMI和AWARD的BIOS一般升級到最新對NVME都沒有啥兼容問題,INSYDE的BIOS需要UEFI在2.4版本或者以上才支持NVME SSD
3、筆記本自帶的SATA硬盤或者M.2 SSD內置的出廠操作系統遷移到NVME SSD上是沒有任何啟動問題的,完美兼容。
4、要正常使用NVME SSD的速度,請將設備管理器NVME磁盤屬性里面的【關閉設備上WINDOWS高速緩沖緩存區刷新】這個選項打勾。
系統裝好之后大致測試了下,系統都很穩定了,直接關機拿走,我的小桌板又恢復了兩個iPad玩一個看一個的節奏,然后直接電話朋友來取走筆記本,可是。。。。。。
“哥,那個Skull Canyon 骷髏峽谷 NUC降價還早呢,我拿我本子里原裝的金士頓8G條子加原配的建興256G SSD換你那對備著的2400 16G套條,你看成不,下次我尋到好東西先給你玩拉!”
“想得美”
“頂多晚上我請你喝酒”
“有妹子不”
“我穿女裝陪你喝酒”
“滾”
其實說實話,每個人大學抱著第一臺筆記本的時候都像抱著第一個女朋友,希望她身材和氣質更完美一些這本沒有錯,特別遇到一個處女座的基友你是很難拒絕他的完美論調的,成人之美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的,東西值不值得交換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這個朋友值得交心。
【結語】
本文由什么值得買網友“gaojie20”撰寫并授權轉載,由于篇幅原因,僅選取了精華的部分進行分享。完整原文可去我站《你的筆記本支持NVME SSD了嗎?實戰硬改NVME及系統遷移攻略》查看,如果你有更多好物想跟我們分享,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
引起電腦藍屏的原因有許許多多,像主板、內存條、硬盤等等硬設,又或者是軟件程序,病毒等等,都會影響電腦藍屏。光藍屏的代碼就多達1100條左右。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遇到電腦藍屏常常感覺到它比電腦黑屏還要可怕。
有點聳人聽聞了!別害怕,別顫抖。其實引起電腦藍屏的大多數原因是在于:軟件、內存條、主板和硬盤。
我們今天主要來講講硬盤引起的藍屏現象。
流氓軟件或者病毒軟件篡改了電腦的系統信息,一些程序執行了一些不當的內存調動。這些我們可以去拒絕安裝或者接觸。還有提醒大家,一個電腦不要裝1個以上的殺毒軟件,比如說裝了金山毒霸和360殺毒,電腦就容易變慢,也有藍屏危險。我基本什么殺毒軟件都不要用,最多用用魯大師。殺毒軟件把電腦越殺越慢。這個問題不多談,可以評論區交流。走起。
內存條兼容性不好,內存條損壞,內存被程序榨干,溫度過高等,都可能引起電腦藍屏。買內存條注意其與主板的兼容性,注意其散熱好壞,最好是內存帶護甲。
硬盤引起電腦藍屏這種情況尤其多。原因是,HHD機械硬盤壞道,溫度過高,錯誤寫入損壞系統等等。甚至硬盤震動一下,都輕則屏幕顯示閃爍,電腦黑屏,重則藍屏,生活無法自理。
SSD固態硬盤則相對于HHD機械硬盤要好得多。藍屏這種情況要少得多。而且如果是由于SSD固態硬盤引起的問題,那么都能夠輕松的找到原因和解決方式。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SSD固態硬盤引起的藍屏現象、原因和解決方式。
總的來說SSD固態硬盤引起電腦藍屏的大概有這么幾類:
1.SSD固態硬盤系統錯誤。
引起系統錯誤的可能是軟件篡改,可能是SSD固態硬盤BUG,也可能是SSD固態硬盤的擦寫出錯等。
2.XP系統沒有裝AHCI驅動。
許多朋友第一次裝SSD固態硬盤。開啟AHCI,就藍屏,怎么裝怎么藍屏。那是因為可能他是用的老版本的XP。XP是沒有AHCI驅動的。GHOST版本倒是有集成。一定要注意如果要裝XP系統到SSD固態硬盤這個問題。還有XP裝SSD固態硬盤是土豪的作為,是不計成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行為。XP不支持TRIM,這是網上的說法,明白的說是,XP對SSD固態硬盤的回收機制沒有任何優化,不提供額外支持。在XP系統下,SSD固態硬盤的寫入放大會增加,壽命也會大大縮短。Microsoft宣布不再對XP提高任何支持與更新,其中就有這個原因。因為遲早,硬盤方面得是SSD固態硬盤的天下。
3.MBR/GPT。格式化分區一般會自動選擇MBR。使用UEFI模式安裝Windows系統,那么硬盤分區表必須是GPT。目前64bit Windows Vista、7、8、8.1、10都已經支持GPT分區表,而Windows 8、8.1、10都已經原生支持UEFI,安裝這些系統的時候:只要硬盤設置為GPT分區表 主板設置為UEFI啟動后,就可以直接開始安裝操作系統了。GPT是一種新標準,比MBR要安全得多。而裝XP系統就不要建立GPT分區了。最好MBR裝XP系統,GPT裝WIN7-WIN10系統。當然具體也得視情況而定。老主板還是得建MBR分區表。
我們來看看硬盤導致藍屏的常見的一些代碼和解決方式。
藍屏代碼:
1.0x00000F4可能是硬件出現了故障,一般可能是故障的硬盤或者內存導致的。
2.0x0000007B or INACCESSIBLE_BOOT_DEVICE的藍屏。
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就是BIOS中SATA控制器模式為AHCI時,安裝了只支持IDE模式的Ghost系統。系統裝完就會出現這個代碼的藍屏。解決的方法很簡單,進BIOS將SATA控制器模式改為IDE或者兼容模式即可。
第二種,常見于老舊電腦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出現該代碼的藍屏。這種情況一般是硬盤老化,硬盤控制器電路無規律出現無法工作的故障,操作系統就會無法識別硬盤。對于這類故障,更換硬盤即可解決問題。
第三種,是病毒造成的。同樣是在正常使用的過程中出現該代碼的藍屏。對硬盤進行全盤殺毒,或者整盤重新分區并安裝系統,都可以解決問題。
3.Stop 0x00000050 or PAGE_FAULT_IN_NONPAGED_AREA
實際上,這個錯誤多是由于內存缺陷造成的。當系統試圖從內存讀取數據,卻找不到請求的數據時,就會產生這個錯誤。
當這個錯誤是由于硬盤的原因才產生時,通常,其原因可是硬盤或內存缺陷。
建議修復一下硬盤,重新插拔內或清理一下金手指應該可以排除故障。
4.Stop 0x00000024 NTFS_FILE_SYSTEM
在新一代的Windows版本中,由于硬盤上存在壞塊。修復一下。另外使用不兼容的殺毒軟件有可能引發這類錯誤。卸載一個。
5.0x00000077 or KERNEL_STACK_INPAGE_ERROR
錯誤本身的意思是,系統嘗試從頁面文件中讀取數據,但是無法定位到請求頁面。這通常是由于內存錯誤或者是存儲硬件問題所致,如數據帶松開、SCSI終止不正確或者是硬盤上存在壞扇區。如果另一個系統組件與硬盤控制器存在資源沖突,或者是發現病毒時,也會產生這個錯誤。
6.Stop 0x0000007A or KERNEL_DATA_INPAGE_ERROR
盡管這個錯誤涉及的是實際的頁面文件數據,而不是堆棧,但是實際上,這個錯誤被歸結為是KERNEL_STACK_INPAGE_ERROR一類的錯誤。唯一存在的不同就是,這個錯誤很少發生,當系統在非分頁池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運行時,才會出現這個錯誤。
解決辦法:檢查系統盤因病毒原因否空間變小,安全模式查殺病毒即可。
7.STOP:0x000000ED藍屏。修復一下。另外使用不兼容的殺毒軟件有可能引發這類錯誤。卸載一個。
根據以上代碼可判斷出電腦藍屏的原因是硬盤引起的。保證安裝正常,供電線路正常,溫度正常等情況下,由于SSD固態硬盤內部或者程序錯誤等引起的藍屏,需要進行修復:
1.直接格式化重建分區表重裝系統。建議買MLC閃存的SSD。這樣就不用考慮格式化會損失那區區的1P/E了。
2.安全擦除全盤。
3.U盤進入PE里找到“運行硬盤內存檢測掃描工具菜單”,此時出現提示符C:\ ,這時候輸入“ chkdsk -r ”就能自動檢測修復了。由于SSD固態硬盤和HDD機械硬盤的儲存形式和工作原理不同。這類磁盤整理修復壞道工具用處不大。所以僅僅舉例一種。
4.需要用到分區魔術師,刷SSD固態硬盤固件。或者解鎖固態硬盤。因為SSD固態硬盤本身可能有BUG,另外不當的操作可能導致固態硬盤鎖住。這種情況較少。詳細請關注我的其他文章。
SSD固態硬盤修復的方法很少,也很復雜,危險性也大,而且一些針對老式HDD機械硬盤的修復方法不一定能夠奏效。所以,如果確定是SSD固態硬盤內部問題引起的電腦藍屏。那么在做了一些簡單的嘗試后,如果還是不行,這就需要找廠商售后服務了。
因此在購買SSD固態硬盤時,選擇MLC閃存的,P/E壽命多,遇到問題想格就格。還有選品質好,售后服務實際靠譜的品牌相當重要。雖然SSD固態硬盤動不動就質保3、5年,而且SSD固態硬盤的壽命也就算最差的TLC的SSD也還可以,但是,誰能保證在使用中不出故障呢!誰能保證在出現問題以后耐心處理,及時維修,或者直接給更換呢?暫時國內除了光威,好像還沒有哪個廠商直接終身保固,只換不修的。不過好像只是針對一些產品。不太清楚。購買SSD固態硬盤,就圖個玩得爽,使用無后顧之憂。如果SSD固態硬盤,慢不說,還隔三差五的掉速,藍屏,那多折騰人,那就算能用10年,也沒啥意思。
不知道大家的SSD固態硬盤裝的電腦有沒有藍屏過?SSD固態硬盤都是哪些品牌的呢?快來曝光一下,批斗一下。
反正我是藍屏過。我的是閃迪的240G,大U盤。都怪我那會兒SO YOUNG SO SIMPLE,迷信沒長眼。
TLC NAND SSD壽命不夠,就像孫悟空帶上的緊箍咒,早晚要急著、趕著去西天的。
MLC NAND SSD就像至尊寶的月光寶盒,想格式化就格式化,不爽就再回到500年前。感覺那樣很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