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說到蘋果筆記本的時候,那么觸控板一定少不了。但實際上,Windows的觸控板也不差!只是很多人有意或者無意地將其忽略了,那么今天這篇文章,就告訴你如何發揮它的潛能。
基礎姿勢篇
其實在Windows平板以及筆記本逐漸興起與發展的背景下,近年來微軟也在逐步重視觸控板功能。特別是筆記本使用Win10系統越來越多,觸控本的控制操作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目前Windows10支持的基本觸控操作如下:
同時除了基礎手勢之外,Win10也允許用戶使用更為復雜的多重手勢,當然這些可能在日常中并非經常使用,大家看看就行!放這里只是為了證明:Win10也可以像蘋果那樣支持更多更復雜的手勢操作!
進階使用篇
如果Windows 10的操控手勢不能滿足你,那觸控板提供商Synaptics和Elan可以在驅動層面為觸控板提供更多的功能。
目前Windows筆記本觸控板以Synaptics為主,Synaptics算是觸控方面的先驅和領導者,包括華碩、戴爾、惠普、聯想、三星等主要計算機廠商的觸控板都由它提供。
不過,也有很多筆記本采用亞太知名觸控板廠商——臺灣義隆電子Elan的觸控板,諸如華碩、聯想等知名品牌旗下的部分筆記本電腦。
怎么看自己是什么牌子的觸控板呢?可到「設備管理器」中「鼠標和其它指針設備」一欄的項目中查看:例如出現「ELAN Input(Pointing)Device」字樣的就是ELAN提供的,你也可以在「卸載與更改程序」中看到相關驅動包。
那么要想實現自定義多點觸控或者更復雜的功能,首先得安裝對應的廠商驅動,并且做好相關設置。
需要注意的是,驅動是軟硬件之間的橋梁,必須與硬件和軟件分別對應才能正常運行,所以不同觸控板廠商的驅動是不能通用的,經常有用戶亂裝驅動然后說微軟系統的筆記本不好用,只能說這鍋甩得很低級……
一般而言,如果觸控板沒法使用,或者說功能不齊全,只能單指拖動,很大可能是因為沒有安裝驅動或者驅動版本太老,此時用戶可以先安裝最新的驅動。
個人推薦用戶到筆記本品牌的官網下載。這樣可以保證自己下載的驅動不會出錯,用起來也不會有問題。實在不行也可以用驅動精靈一類的軟件協助下載驅動和安裝,只是有沒有什么陷阱就不清楚了……更新完驅動即可進行自定義設置豐富觸控板功能。
原生觸控板驅動程序
下面以ELAN觸控板為例,其他品牌的觸控板基本是一個原理,就不分開說了。
雙擊右下角觸控板圖標或者通過「控制面板→鼠標→ELAN選項卡」進入ELAN觸控板設置。
用戶可以看到并設置如下功能(由于觸控板和驅動程序版本差異,界面和功能可能有些許不同):
? 單指:單指、多指輕按,按鈕,拖放,邊緣滾動觸發動作;
? 多指:雙指縮放、滾動、旋轉,三指輕掃觸發動作;
? 其它:感應區域和靈敏度等整體設置。
可以看到ELAN內置的觸發動作非常豐富,還有像是「三指輕按關閉窗口」這樣的操作,習慣之后會讓我們的操作變得十分方便。
而「智能動作」可以在觸控板邊緣形成識別區域從而觸發慣性移動,讓用戶「以逸待勞」,不失為聰明之舉,它的另一個常見的使用場景便是網頁滑動瀏覽。
筆記本廠商驅動程序
除了原生觸控板驅動外,其實大多數知名電腦廠商都會對觸控板驅動程序進行本土化包裝,以期改善用戶界面或進行品牌包裝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對旗下不同規格的觸控板進行驅動適配。
因此如果你的Windows筆記本觸控板是由Synaptics或Elan提供,也安裝了對應的驅動,但是依照上文設置卻找不到入口,很可能需要安裝筆記本廠商自己提供的驅動程序。
AppSo以華碩為例,根據官網說明,其自家觸控板驅動程序Asus Smart Gesture與Elan驅動沖突,會自動卸載Elan驅動,因此只能通過安裝Asus Smart Gesture來管理觸控手勢。
此外,筆記本廠商驅動程序往往會包含一些特色功能,如 Asus Smart Gesture支持「手持遙控」,將智能手機連接電腦后,可以當做觸控板來使用。
觸控板想好用,背后不簡單觸控板的使用體驗,其實涉及軟硬件等多重因素。
蘋果在觸控技術上下了狠功夫,多年來掌握的開發經驗和硬件優勢在如今的Force Touch(壓感觸控)上可見一斑。
因此如果要把Windows筆記本的觸控板做得和MacBook一樣好,不僅需要廠商在硬件上高歌猛進,還需要微軟的Windows加強支持,并將兩者深度整合。
總而言之,Windows筆記本觸控板較之于MacBook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差異性,硬件上的差異決定了不同規格觸控板功能上的瓶頸高低。
作為普通用戶的我們,如果想要一個更好用的觸控板,要做的就是做好設置,或者……買臺更好的電腦。
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文章后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回復!同時也歡迎在必修APP以及主頁上和我們進行交流!
本文由什么值得買用戶原創:西方七星陣
前言:
一直以來,總覺得筆記本觸摸板不咋實用,比鼠標難用太多,于是這次購買戰66筆記本時又順手買了套無線鍵鼠套裝。然而無線鍵鼠套裝的鍵盤手感完敗于筆記本自帶鍵盤,這幾天自帶鍵盤用的非常順手,連帶讓我對觸摸板的使用頻率也上升了不少,然后,我無意中在系統設置里發現了這幾個讓觸摸板體驗飛起的操作方式!
點擊操作:
首先,win10系統搜索欄里搜索觸摸板,選擇觸摸板設置,進入。
進入設置
這是單指操作的設置
單指點擊等效鼠標左鍵單擊,單指輕掃移動光標等效移動鼠標,雙指點擊等效鼠標右鍵單機,點擊兩次之后再拖動即可多選等效于鼠標左鍵拖選,按觸摸板右下角等效鼠標右鍵單擊,按觸摸板左下角等效鼠標左鍵單擊,都是從鼠標時代就有的習慣延續,上手基本無難度。只有點擊兩次之后再拖動這個操作我覺得新手可能需要適應一下。以我為例,在這個操作上就花了點功夫才理解:并非是點擊兩次之后停下再拖動,而是點擊下第二次時立即向右拖動。起初我的理解是這樣的:點擊兩次之后,按觸摸板左鍵再拖選,失敗;之后的理解是這樣的:點擊兩次之后,直接在觸摸板上拖動,依然失敗。直到最后點擊下第二次同時立即拖動才成功。一旦習慣這個操作之后,真的就不想再讓手從鍵盤和觸摸板上離開去摸鼠標了!不過這個操作在拖選比較長的文字時會吃力一些,體驗不如鼠標。
滾動和縮放:
滾動和縮放設置也很簡單
拖動兩根手指進行滾動等效于滾動頁面,雙指捏合手勢則可以縮放頁面文字大小。在此之前,我曾經吐槽過戰66筆記本觸摸板不帶滾動條不方便滾動網頁,現在,我知道自己錯的離譜了!拖動兩根手指滾動頁面,遠比之前的滾動條好用的多!手指滾動幅度及速率不同,頁面滾動幅度及速率也隨之變化,這簡直讓我感到驚喜!另外,文么還可以設置雙指拖放滾動方向為拖放向下=向下滾動或者拖放向上=向下滾動兩種方式。所謂的捏合手勢大家應該很熟悉了,智能手機也好,kindle也罷,都廣泛應用了這種雙指向內捏合=縮小頁面/文字,雙指向外擴=放大頁面/文字的操作了。
三指手勢:
所謂三指手勢,就是同時三根手指向不同方向掃過,達到不同效果
三指向外(上)掃:顯示多任務視圖(查看所有打開的任務窗口),等效于Win+tab快捷鍵
看,這就是樓主三指向外掃的即時效果,這個時候只要三指向內掃一下就可以切換回之前的任務窗口了。
三指向內(下)掃:回到桌面,等效于快捷鍵Win+D
三指向內掃,直接回到桌面,等效快捷鍵Win+D,這個時候再來個三指向外掃,就會切換到之前的任務窗口了。
三指向左/右掃:在打開的窗口之間切換,等效于Alt+tab快捷鍵
三指向左/右掃的效果,從瀏覽器切到了設置
三指點擊:啟動Windows search,也可以修改設置為無操作、打開操作中心面板、播放/暫停、鼠標中鍵等其他效果。
三指點擊設置修改
默認三指點擊效果,啟動windows search
四指手勢:
顧名思義,四指手勢就是同時四根手指向內/外/左右掃動了,它的效果可以設置為以下三種:
切換應用并顯示桌面:
四指向上掃=多任務視圖,四指向下掃=顯示桌面,四指向左/右掃=切換應用,效果圖就不放了,和上面的三指手勢效果完全相同
切換桌面并顯示桌面:
四指向上掃=多任務視圖,四指向下掃=顯示桌面,四指向左/右掃=切換桌面
我這里只有一個桌面,所以這個切換桌面的效果我也不知道是咋樣的……
更改音頻和音量:
四指向上掃=調高音量,四指向下掃=調低音量,四指向左掃=切換到上一曲目,四指向右掃=切換到下一曲目
我用這個四指手勢更改音頻音量時發現,手勢越快幅度越大,音量調節幅度和速率也會跟著變化,所以,如果只需要稍微調節音量的話,建議還是快捷鍵調節音量吧,或者盡量慢一點用四指手勢。我用網易云音樂試過四指手勢切換上下曲目,效果非常的棒!所以,我決定將四指手勢設置為更改音頻和音量。
后記:
總的來說,win10下精確觸摸板的這些手勢操作還是很不錯的,習慣之后甚至比鼠標/鍵盤方便,但三指/四指手勢也有一些問題,尤其是三指手勢切換應用時并不算特別好用,有待改進。寫這篇文章時,80%操作是觸摸板+自帶鍵盤,但少數時候還是需要用到傳統鍵鼠,希望windows系統和硬件廠商聯手讓觸摸板體驗更上一層樓,讓筆記本用戶能夠毫無顧慮的拋棄傳統鍵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