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MBR、PBR等基礎知識,兼談U盤、移動硬盤以及操作系統的安裝與啟動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1、BIOS的概念
BIOS(Basic Input/ ,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全稱是ROM-BIOS,是只讀存儲器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的簡寫,它實際是一組被固化到電腦中,為電腦提供最低級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的程序,它是連通軟件程序和硬件設備之間的樞紐邏輯驅動器是什么意思,通俗地說,BIOS是硬件與軟件程序之間的一個“轉換器”或者說是接口(雖然它本身也只是一個程序),負責解決硬件的即時要求,并按軟件對硬件的操作要求具體執行。
BIOS,它在計算機系統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塊主板性能優越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板上的BIOS管理功能是否先進。
BIOS芯片,在主板上表現為一塊長方型或正方型芯片,BIOS中主要存放:
1、自診斷程序:通過讀取CMOS RAM中的內容識別硬件配置,并對其進行自檢和初始化;
2、CMOS設置程序:引導過程中,用特殊熱鍵啟動,進行設置后,存入CMOS RAM中;
3、系統自舉裝載程序:在自檢成功后將磁盤相對0道0扇區上的引導程序裝入內存,讓其運行以裝入DOS系統;
主要I/O設備的驅動程序和中斷服務;
由于BIOS直接和系統硬件資源打交道,因此總是針對某一類型的硬件系統,而各種硬件系統又各有不同,所以存在各種不同種類的BIOS,隨著硬件技術的發展,同一種BIOS也先后出現了不同的版本,新版本的BIOS比起老版本來說,功能更強。
2、MBR的概念
主引導扇區位于硬盤的0磁道0柱面1扇區,共,由三大部分組成:
l硬盤主引導記錄MBR( Boot )占
l分區表DPT(Disk Table)占
l硬盤有效標志(Magic )占。AA和55被稱為幻數(Magic ),BOIS讀取MBR的時候總是檢查最后是不是有這兩個幻數,如果沒有就被認為是一個沒有被分區的硬盤
主引導扇區包含的MBR、DPT、MN,這3個區域是操作系統無關的,在每塊硬盤上都存在;MBR是一段可執行程序,由各個操作系統寫入不同的代碼。MBR的存儲空間限制為446字節,MBR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裝載第二引導裝載程序。產生的MBR裝載運行PBR;GRUB產生的MBR裝載運行grldr。
3、操作系統引導過程
主引導記錄(,MBR):512字節,位于硬盤的第一個扇區;可存放一小段程序及主分區表。MBR的boot code占用其中的前446個字節,隨后的64個字節為DPT(Disk Table邏輯驅動器是什么意思,硬盤分區表)。
XP系統引導過程是,BIOS自檢后,DPT把系統控制權交給硬盤第一個分區的PBR( Boot ),XP的PBR會去找這個分區的ntldr,之后是boot.ini,選擇啟動的系統后load注冊表,交控制權給,然后加載驅動,系統配置等等。
Vista的PBR不再找ntldr,而是找,這個文件也是保存在硬盤第一個分區的根目錄下.之后,去找同路徑下的\boot\BCD.BCD這個文件實際是一個注冊表文件,里面的數據保存了系統的引導信息,如果是多系統引導,會提供引導的界面內容.如果是單Vista系統,控制權會交給.exe,之后再去找.exe.
擴展引導記錄(,EBR):512字節,位于擴展分區的第一個扇區,存放邏輯分區信息。
分區引導區(,PBR):512字節,位于每個非擴展主分區及每個邏輯分區的第一個扇區;可存放小段程序。
活動分區():可將所有主分區和邏輯分區中的一個標識為,表示系統啟動時即加載運行其PBR程序的分區。
DBR:DOS引導記錄(DOS Boot )應稱為OBR(OS Boot ),意思是活動分區的PBR,即操作系統引導記錄。
二、分區概念
一個硬盤的分區有(主分區)、(擴展分區)、(邏輯分區)三種。
1、主分區
如果你只有一個硬盤,那么這個硬盤肯定應該有一個主分區,以前DOS必須在主分區才能啟動。建立主分區的最大用途便是安裝操作系統,另外如果你有多個主分區,那么只有一個可以設置為活動分區(),操作系統就是從這個分區啟動的,當然了,只允許有一個活動分區,所謂的“激活分區”就是將某個主分區設置為活動分區。
2、擴展分區
因為主分區有先天的限制(最多只能有4個),擴展分區就是為了解決這種限制應運而生的,但是需要記住的是:它可是不能直接用來保存資料的,擴展分區的主要功能就是讓你在其中建立邏輯分區,而且事實上只能建立20多個。
3、邏輯分區(邏輯驅動器)
從上面的介紹你可以了解到,邏輯分區并不是獨立的分區,它是建立在擴展分區中的二級分區,而且在DOS/下,這樣的一個邏輯分區對應于一個邏輯驅動器( ),我們平時說的D:E:........一般指的就是這種邏輯驅動器。
4、分區的限制
一個硬盤最多只能劃分為4個主分區,或者是3個主分區加上一個擴展分區,這是因為在硬盤的開頭,也就是主引導扇區總共512字節存放著MBR占,DPT分區表占以及硬盤有效標志占,由于記錄空間只有那么大,所以也只能記錄這4個分區的信息。
三、一般單操作系統啟動過程
1.BIOS加載并啟動保存在硬盤MBR中的引導程序,該引導程序一般在操作系統安裝時寫入
2.MBR引導程序掃描所有分區表,找出活動分區(程序只會在MBR中的分區表中查找活動分區,即只能安裝在主分區;Linux無此限制)
3.MBR引導程序加載并啟動保存在活動分區PBR中的引導程序
4.活動分區PBR中的引導程序加載并啟動安裝在其上的操作系統(例如對Win98,定位并執行io.sys;對WinXP,定位并執行.exe;對于Linux,定位并執行-xxx內核映像)。顯然PBR引導程序與操作系統密切相關,一般在操作系統安裝時寫入。
總結為:BIOS–>MBR—>PBR–>OS files
四、修改標準過程實現按需啟動指定操作系統
使用等軟件置換MBR中的引導程序或PBR中的引導程序,如的 ,Linux下的Lilo、Grub等。 一般用于在一臺機器上安裝多個系統;Lilo或Grub用于在一臺機器上安裝多個Linux系統或同時安裝Linux和系統。
五、MBR損壞及修復
mbr的損壞不會危及數據,復也很簡單,重寫mbr就是,dos下面的fdisk/mbr即可修改DOS引導,像等工具修改MBR更是隨手拈來。
六、從U盤或移動硬盤啟動操作系統的步驟:
1、U盤格式化后(FAT32或NTFS都可以),把U盤激活成活動分區(可使用硬盤分區軟件)
2、寫入U盤活動分區的PBR,以達到PBR讀取文件的目的(可使用Vista或自帶的.exe進行操作)
3、復制相應啟動文件到U盤根目錄
4、修改bios啟動順序從U盤啟動即可
移動硬盤:開機識別成USB-HDD
在XP中格式化成FAT32、NTFS格式的U盤:開機出現在BIOS的 中,識別成USB-ZIP,默認為主分區非活動分區。可以用激活為活動分區,再開機識別為USB-HDD。
量產成HDD的U盤:開機出現在BIOS的Hard Disk中,識別成USB-HDD,默認自動設置為活動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