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反射與強化是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的基礎 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 學習的實質:斯金納認為學習是指機體 在某種情境中自發做出的某種行為由于得到了強化而提高了該行 為在某種情境中發生的概率 有機體尤其是人類的絕大多數行為屬于操作性行為 絕大部分行為經驗是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建立而獲得的 “教育就是塑造行為”“教學就是安排可能發生強化的實踐以促進學習”——斯金納* 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 目錄 前言(人物介紹、理論背景) 理論應用——程序教學 操作性條件反射 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 人物介紹 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英語:B. F. ,或譯作史金納,1904年3月20日-1990年8月18日)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漢納,逝世于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斯金納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行為學家,作家,發明家,社會學者及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他引入了操作條件性刺激,還寫了著名的小說《桃源二村》。斯金納被認為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 1904年3月20日 1922年漢密爾頓學院 1926轉入哈佛大學心理學 1930年心理學碩士學位,1931年博士學位 1936-1944年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副教授 平 生 物 人 1904年3月20日 1945年印第安納大學教授、系主任 1948年返回哈佛大學擔任教授 1974年退休 1990年8月18日逝世 平 生 物 人 家庭背景 斯金納出生于賓夕法尼亞洲的沙士魁海納河畔。
他的父親叫做威廉·斯金納,是一個律師。 他的母親叫做格蕾絲·斯金納。 他幼年時祖母曾跟他描述過地獄,那使他非常害怕。 后來在一位自由主義基督教老師試圖減輕這種恐懼之后,斯金納變成了一位無神論者。 童年生活 斯金納從小喜愛發明創造,富有冒險精神。 15歲時曾與幾個小伙伴駕獨木舟沿河而下, 漂流300英里。 試制過簡易滑翔機。 曾把一臺廢鍋爐改造成一門蒸汽炮,把土豆和 蘿卜當炮彈射到鄰居的屋頂上。 少年時期理想志向 1926年為止漢密爾頓學院學藝術和語言學。想成為作家。 拜讀了伊萬·巴甫洛夫和約翰·華生的著作,開始對人類和動物的行為感興趣。 在1926年收到文學學士學位后,進入了哈佛大學學習心理學。 成長道路 哈佛大學的鴿子實驗室名垂青史。 發明“教學機器”并設計 了“程序教學”方案,被譽為“教學機器之父”。 1958年美國心理學會授予他 “卓越科學貢獻獎”, 1968年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美國最高級別的科學獎勵。 1971年美國心理學基金會授予一枚金質獎章。 1990年8月 10日美國心理學會授予“心理學畢生貢獻獎”榮譽證書。 爭議 斯金納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
有人叫他魔鬼,也有人認為他是神明。事實上,他的個性非常符合一個創新科學家的形象——勤勉認真,注重實際,尊重事實,也有一點小小的神經質 天使? 魔鬼? 理論背景 早期行為主義與新行為主義 早期行為主義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創立,新行為主義則以斯金納以及其操作性條件反射為代表 早期行為主義 新行為主義 早期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 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 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采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 所謂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隱藏在身體內部,強度有大有小。 不能解釋行為的最顯著特點,即選擇性和適應性。 新行為主義 新行為主義者修正了華生的極端觀點。 指出在個體所受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存在著中間變量,這個中間變量是指個體當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它們是行為的實際決定因子,它們包括需求變量和認知變量。 需求變量本質上就是動機,它們包括性,饑餓以及面臨危險時對安全的要求。認知變量就是能力,它們包括對象知覺、運動技能等等。 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經典條件反射 由已知的刺激(S)引起反應(R) 已知刺激:食物反應:聽見音叉聲流口水 操作性條件反射 反應不是由已知的某種刺激物引起的 反應:壓桿刺激:食物先有反應(R)后有刺激(S) 箱內放進一只白鼠或鴿子,并設一杠桿或鍵,箱子的構造盡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
動物在箱內可自由活動,當它壓杠桿或啄鍵時,就會有一團食物掉進箱子下方的盤中,動物就能吃到食物。 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反射 刺激型條件反射應答型行為:由已知刺激引 起反應 反應型條件反射操作性行為:反應不是由已知的某種刺激物引起的,好像是自發的反應 “我們安排好一種被稱為強化的、特殊形式的后果,我們的技術就會就會容許我們就隨意地去塑造一個有機體的行為”——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強化: 是斯金納從巴普洛夫那里借用來的一個概念,但是內涵 發生了改變:巴普洛夫經典條件反射中強化指伴隨于條 件刺激物之后的無條件刺激的呈現,即應答型反應; 在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中,強化是指伴隨于行為之 后且有助于該行為重復出現的概率增加的事件,即操作 性反應 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強化物:凡能增強某個反應概率的刺激操作性條件反射ppt操作性條件反射ppt,均可稱為強化物 諸如:食物、贊許、承認、注意、金錢 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正強化物:反應相依隨的刺激能增強該反應 諸如:水、食物、獎賞 正強化:任何導致我們以后進行該行為的可能性增加的結果。 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負強化物:反應相依隨的刺激從環境中被排除時能增強該反應 諸如:強光、噪音、批評 負強化:撤消或減弱原來存在的消極刺激或者條件以使這些行為發生的頻率提高。
區別于懲罰 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一級強化物:滿足人和動物基本生理需要 諸如:水、安全、溫暖、性 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二級強化物:任何一個中性刺激如果與一級強化反復聯合,它就能獲得自身的強化性質 諸如:金錢、音樂、分數 條件強化:任何一個中性刺激如果與一個強化刺激反復聯合,那么它也獲得了強化的性質。最典型:金錢 “要保持行為的強度,就必須強化”“如果一個已經通過條件化而增強的操作性活動發生之后,沒有強化刺激物出現,它的力量就會削弱”——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消退:與條件作用的形成一樣,消退的關鍵也在于強化 消退表現為一個過程,不即刻隨強化的停止而停止 消退過程時間的長短也是衡量操作性條件反射的一個指標 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 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 主要內容 學習實質的觀點關于有機體如何獲得新行為經驗的觀點 學習規律的觀點如何引導有機體獲得行為經驗的觀點,主要是連續接近方法和強化的設計與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