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堂 教 學 設 計 表課程名稱:語文 設計者:李守華 單位(學校):蔣村鎮雙全小學 授課班級: 五年級章節名稱13《釣魚的啟示》(第二課時)計劃學時1教學目標課程標準: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第三學段:(5一6年級)本節(課)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并理解本課的一些詞語,如:漣漪、翕動、不容爭辯等。過程與方法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揣摩人物心理、朗讀等方法使學生走入文本,體會釣魚的啟示。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受到一些啟示,懂得在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學習目標描述知識點編 號學習目標具體描述語句13-113-213-3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并理解本課的一些詞語,如:漣漪、翕動、不容爭辯等。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揣摩人物心理、朗讀等方法使學生走入文本,體會釣魚的啟示。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受到一些啟示,懂得在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項 目內容解決措施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啟示,體會表達方法。1、課前組織觀察搜集資料;2、課上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教學媒體資源的選擇知識點編 號學習目標媒體類型媒體內容要點教學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結 論占用時間媒體來源13--3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文字、動畫、圖片文字、圖片文字、圖片學習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并理解本課的一些詞語。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揣摩人物心理、朗讀等方法使學生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的啟示。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受到一些啟示,懂得在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認識并理解本課的一些詞語,理解父親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的真正目的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并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5分鐘30分鐘5分鐘自制自制自制①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分為:A.提供事實,建立經驗;B.創設情境,引發動機;C.舉例驗證,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確操作;E.呈現過程,形成表象;F.演繹原理,啟發思維;G.設難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開闊視野;I.欣賞審美,陶冶情操;J.歸納總結,復習鞏固;K.其它。②媒體的使用方式包括:A.設疑—播放—講解;B.設疑—播放—討論;C.講解—播放—概括;D.講解—播放—舉例;E.播放—提問—講解;F.播放—討論—總結;G.邊播放、邊講解;H.其它.板書設計13釣魚的啟示永久的回憶終生的啟示 得意——急切——委屈——不舍課堂教學過程結構的設計教學過程結構:課堂教學過程結構的設計課堂教學過程結構的設計1、體會讓“我”覺得做起來難的原因。
體會“我”的心理變化的過程。理解如果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形成性練習知識點編 號學習目標練習題目內容13-113-213-3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一、作業“自助餐” 1、積累本文中好詞佳句。 2、把課文的前半部分讀給爸爸聽,然后采訪爸爸,如果他遇到那種情況會怎么做?然后在班上交流。 3、將文中的某句話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二、理解下列句子和學習伙伴交流自己的體會。1、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2、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3、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三、同學們,在你們的學習、生活中,遇到過誘惑嗎?你是怎樣對待的?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將怎樣做?導入:在月光的輝映下,靜悄悄的湖邊,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鱸魚釣魚的啟示表格式教學設計,心情十分興奮。面對著大鱸魚的誘惑,“我”做出了一件難以抉擇的事,這件事給了“我”什么啟發是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讀題。課件1開 始媒體的應 用教學內容和教師的活動教師進行邏輯判斷學生的活 動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1.自由讀文,找出文中直接點題的段落。
三、展學評賞、摸清學情、擇機而導1、小結:正因為這樣,所以——(引讀: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紐約一名著名的建筑設計師了。可以說,當年他把魚放掉是因為父親的威嚴,是無可奈何的,但是,他現在的選擇卻是——自覺的,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因為——他已經在從小嚴格的教育中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課件6、 7四、讀解感悟、發展思維,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分角色讀對話分角色表演對話內容。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1、朗讀課文,找一找我不想放魚的原因是什么?2、學生討論交流。3、匯報:4、練習朗讀。(讀出難語氣)(1)就“釣魚”這件事而言,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2)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聯系課文,看看啟示思考,作者在敘述釣魚一事,重點應放在哪個詞上? (難) (3)到底難在哪,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看看他釣到的,是一條怎樣的魚?你們看,“我”把魚放回湖中釣魚的啟示表格式教學設計,經歷了一個多么艱難的過程。所以說:(引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過渡:魚的極大的誘惑,周圍的環境,都讓我難以下決心把魚放回湖中,但最終“我”還是作出了“放魚”的選擇。是誰讓我作出了這樣一個正確的選擇?34年前,父親的嚴格教育讓我作出了道德的選擇,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讀最后第10、11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讀讀,談談體會。
結束同學們,在你們的學習、生活中,遇到過誘惑嗎?你是怎樣對待的?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將怎樣做?學生讀啟示談本節課的收獲二、出示學習目標讀一讀,想一想,我可能會遇到哪些誘惑人的魚,會怎樣對待這些誘惑?課件9(1)指名讀。 (2)這句話中有兩個重要的詞,是對全文的總結。 (3)結合課文說說“永久的回憶”“ 終生的啟示”分別指什么?課件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