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喜愛新媒體藝術的人來說,teamlab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作為新媒體藝術界的當紅炸子雞,teamlab的團隊成員則是包羅萬象,他們這樣描述自己的團隊:一群由程序員、CG,藝術家、數學家、交互設計師。。等各種各樣的人組成的追求極致技術的藝術集團。
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何teamlab每次的新作總是給人許多技術上的驚喜,但對于這些多技術交叉產生的新媒體藝術作品,我們似乎總是沒有一個詳細而準確的稱呼,來分辨他們的類別,比如teamlab的作品:《在人們聚集的巖石上,注入水粒子世界》
當人站立在作品上,觸摸作品時,人會成為能夠改變水流的巖石,觀賞者自身變成了障礙物改變水的流向。
在介紹它時,有人稱之為“3D沉浸式交互作品”,有人稱之為“交互藝術裝置”,或者更直接“新媒體藝術作品”。。。就連我們往期介紹它時,也糾結了半天,索性最后只說原名,連分類都免了。
由此可見,翻譯家真的是不容易,難怪王小波在《我的師承》一文中說,“假如中國現代文學尚有可取之處,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譯家身上。”
看來,AI取代人類從事翻譯工作,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對于類似于上面這樣的作品,OF的一位老師給出了他對此類作品的描述:“3D實時交互影像作品”。
雖然讀起來還是有些拗口,但如果了解作品所涉及到的技術,就能清晰的理解其中的含義。于是,腿毛君簡單的梳理了制作一件“3D實時交互影像作品”過程中,所需技術和一些相關的軟件。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有些地方不能說的很準確,也希望有大神能給予指正。
01
創意階段
這個無需多言,創意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具體,但完成一件優秀的作品, 自然需要好好的規劃作品的每個執行步驟。舉個例子,下面是工作室于9月發布的一款立體光動態雕塑作品「Espills」
為了打造這款裝置,先是草擬出作品的想法和框架,從幾何體到敘事概念,以及3D模擬可視化裝置的最終形態。
02
3D視覺內容創作
或許流傳最廣的3D建模軟件就是《我的世界》,“此生無悔入MC,來世還做方塊人”,作為一款沙盒游戲,MC不只有喜歡探險種田的佛系玩家。也有不少腦洞大開的人在游戲里實現自己創意,搭建出各種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筑。
國建作品
作者微博:
《別人的世界》
3D建模的軟件很多,每款應用的領域和側重的功能也不盡相同。比如3ds Max這款軟件常用于建筑設計,而 Maya等則是常用于游戲CG,動畫等行業。
這兩款軟件也并不能完全滿足大家的需求,有的設計師希望能快速上手3D建模,于是便選擇學習難度低,作品質量高,擁有許多預設的C4D;有人希望做出爆炸級別的特效,就選擇了自帶Mantra渲染器的Houdini;除了這些軟件,還有 常用于三維角色建模的ZBrush;以及為3D分形成像的 3D等等。
3D操作界面
可能有些人會問,這么多3D建模軟件,哪一款才是我的菜?腿毛君建議你理清自己的需求后,向3D屆的老前輩咨詢,或者仔細閱讀下這篇文章《從百度、谷歌搜索指數看三維軟件的趨勢》
最后,對分形藝術感興趣,又懶得下 3D去體驗的同學,可以直接在App store上下載“分形的奧秘”這個應用,體驗分形之美~
在完成了作品的大綱,建好了原始模型后,接下來就是為模型貼圖,并細致調整折射,反光等參數,讓你的模型顯示你想要的材質。
而不同的材質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現的效果也并不相同。所以一般對模型進行貼圖時,需要先設定好光源,以便觀察效果。但此時的模型仍然十分粗糙,你只能簡單的看到一些幾何、紋理、照明和陰影等信息。所以你必須對每一段場景的進行單獨的渲染,來觀察它最終效果,再回到原始的模型上去調整參數,直到完美。
這里或許有人有疑問,為何軟件不能開倆窗口,一邊是實時渲染后的影像,一邊是原始模型,這樣我不就可以即時修改了?這個問題我們先挖個坑,下面詳細說明。
如果你的作品中還包含運動角色(人,動物),那你需要在貼好材質的模型上建造骨骼和控制器,這樣就可以控制他們進行運動了,三維計算機動畫本質上是定格動畫(stop motion,或稱靜幀采集)的數字化后代;如果只是拍攝一段簡單的3D角色運動的影像,那你只需擺弄好關鍵幀時角色的形象,之后的動作的繪制過程交給計算機就好了。
至于之后圖像的合成,加入動態特效和視覺特效,調整攝影機的位置,難以用一兩句話概括,所以不多贅述。
3D視覺元素做好了,接下來就是加入交互的模塊了。
03
體感設備和實時渲染
許多人可能還記得有一段時間,許多賣電視的門店為了吸引顧客,放了個手柄,讓大家玩耍各種體感游戲,比如體感網球,體感排球等等。
2006 年,任天堂發布了新一代游戲主機Wii,Wii配套的新款游戲手柄第一次將體感動作引入了電視游戲主機。之后微軟在在2010正式發布Kinect,Kinect是微軟為Xbox開發的體感識別攝像頭, 在其開發的目的是用于游戲,但因為其價格低廉,受到了交互領域的極大追捧。
這或許是體感交互第一次大規模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在銷售前60天內,Kinect就賣出八百萬部,成為那時全世界銷售最快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雖然因為體感游戲的熱度退卻等原因,導致Kinect最終停產,但它留下的相關技術卻在交互等領域繼續發光發熱。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應該就是如今iPhone上的面部識別功能,當年為Kinect的技術支持公司,早在2013年就被蘋果所收購。
《馬里奧網球》
這些3D體感交互游戲,正是“3D實時影像互動游戲”,而玩家用動作控制游戲中的3D角色,產生圖像的過程,也正是一個實時渲染過程。
而特效CG公司,在渲染一段影視級別的視頻時,需要處理的數據量和渲染一個3D游戲完全不在一個量級。這也是許多3D圖形軟件并不支持實時渲染的原因,原因無他:硬件帶不動。因為哪怕1s的特效場景,都需要數臺電腦渲染 很長時間。但也有人說,我只想做一段簡單的3D視頻,處理數據量少了,不就可以進行實時渲染,一邊渲染一邊改模型?
可視化編程正是以“所見即所得”這種思想為原則的編程技術。它們力圖實現編程工作的可視化,即隨時可以看到結果,程序與結果的調整同步。可視化編程的語言也不少,我們這里就以Touch 為例。
放張4V的創作圖,嘻嘻
Touch 是一款基于python語言的可視化編程軟件(這里指軟件),由多倫多的公司開發。關于Touch 的用途,在這里我想引用Touch 中文社區對這款軟件的解釋,同時也向大家安利他們的網站:(他們的免費Touch 教程已經出到中級了哦!)
從項目類型的角度來看,Touch 可以用來制作交互裝置,演出視覺裝置投影,建筑外觀投影;也可以控制機械臂,制作VR體驗,還可以制作電影工業級別的界面設計。
“天真 · 自得 2.0” 古琴昆曲電子演出的視覺部分,新媒體藝術團隊分號C進行了視覺至視覺濾鏡處理
Unity3D實時渲染視覺
同時,不管什么類型的新媒體項目,在制作過程中,把TD當做一個整合統一的平臺,是非常事半功倍的。它可以把你所想要的軟硬件粘合起來,利用它們的特性創造出更為強大的新媒體怪獸。
對于藝術家和設計師來說,Touch 非常容易上手;對于程序員來說使用TD能輕松橋接藝術家們制作完成的視覺部分和后臺程序部分。這樣的軟件能輕松結合不同能力的人員完美的完成項目。
而需要特別介紹的,則是Touch 的實時3D渲染功能和編程方式,傳統的編程流程是,先編寫抽象的代碼,當所有的步驟都湊齊了,再運行生成結果;而Touch 則是采用圖形的方式,用更直觀的視覺化的方式去思考,讓你設計的每一段程序都能直觀的顯示結果,并且直接進行調整,同時它支持許多主流的軟硬件接口,比如用于手部動作識別的設備,體感識別的Kinect,而現場表演中常用的的MIDI,自然也是來者不拒。
在Touch 中調整程序
馬老師視頻 演示效果,左邊屏幕是Touch 的界面,右邊是unreal4,平板上則是編輯器,你可以一邊看渲染效果一邊調整你的程序
而隨著硬件性能的不斷提升,游戲的畫面越來越爆炸,一些游戲引擎也開始打影視行業的主意,不斷進化自己的實時渲染功能。比如Unity這款3D游戲引擎,而不少視覺演出的舞臺也使用Unity3D進行實時渲染。
這里安利一部2016年Oats Studio使用Unity實時渲染出的動畫《ADAM》幕后制作訪談,你可以親自感受下實時渲染出大片的快感。
Unity在國內火起來,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手游的興起,因為手游對畫質要求不需要太高,而且手游生命周期短,更看重研發效率和兼容性。Unity恰恰符合這些條件,所以很多小團隊和個人都選擇Unity為主要的開發工具。Unity也提供商城功能,用戶可以在里面購買模型,特效和代碼。
聊起Unity3D,自然要介紹下unreal.相比于Unity,unreal系列游戲引擎本身架構復雜,上手有一定難度,但它的渲染質量和效率比Unity3D強上不少。一般來說,程序員更喜歡調試方便的Unity,而美術建模人員更喜歡unreal,因為unreal和一樣,也采用的順序性編程,方便制作3D內容各個階段的美術人員進行合作。
unreal界面
以上,就是制作一個3D實時交互影像作品,大致涉及的技術和軟硬件,最后腿毛君來理一理邏輯。首先,你需要一個完整的創意執行計劃,再通過Touch 等平臺搭建一個交互程序,處理各種交互硬件收集的信息,傳輸給3D場景并實時渲染出一段影像,最終完成一個3D實時交互影像作品。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由unity,unreal等游戲引擎來完成 實更高質量的實時渲染的工作。
當然,想要完成一個高水平的交互作品,在上面的許多技術環節都有太多可以發揮的地方 ,比如這么多跨平臺的軟硬件湊在一起工作,如何能保證他們都運行的流暢?等等一系列問題。
正如吳寬老師在《藝術與生產力》一文中所說,“另很多藝術家感到沮喪的一個事實是:每一次推進藝術歷史前進的核心動力并不是來自于藝術家,而是來自于生產力技術的革新。從巖畫到油彩,從石雕到3D打印,從照相機到新媒體技術。。。每次生產力的革新,都會引發一場藝術歷時的革命,促生新的藝術品種與流派誕生,催生一大批功成名就的藝術家。‘’
可以預見的是,藝術將越來越科技化,科技也將越來越藝術,兩者在山麓分手,卻終究會在山頂相逢。未來的藝術家會有越來越多的身份,而藝術的形式也會多種多樣,更加豐富有趣。
我們邀請了來自倫敦的新媒體藝術家Matteo Zamagni在想當然平臺,進行主題為“實時互動影像藝術”的線上直播講座, 和他將結合自己的經歷,向大家介紹這一領域的優秀作品和創作工具,以及對這一藝術形式的思考。
講座詳情
Lecture
主題:可見和不可見的界線——實時互動影像藝術揭秘
直播內容:
什么是實時互動影像藝術?
實時互動影像作品介紹
實時互動影像工具介紹
【天龍/DENON】DN-500BD MKII 藍光視頻播放器,高質量視頻內容來源
今天
為大家推薦的
是
DENON的一款
視頻播放器:DN-500BD MKII
Denon DN-藍光光盤和媒體播放器是一種緊湊型的高性能播放設備,可處理當下流行的大部分視頻和音頻CD播放格式,具有無與倫比的功能。為了拓展更多功能,前置的SD卡端口和USB端口也可訪問播放外接存儲設備中的影音內容,同時支持多種格式解碼,讓您輕松獲得更豐富的視聽體驗。高解析度的音源可以讓您捕捉聽到每一聲呼吸,每一次心跳,不錯過音樂的每一個節奏。這種品質是遠高于傳統MP3格式音源,甚至優于CD可以給您帶來的感受
DN-為了更加節省空間,大小僅為1U的機箱為用戶提供了強大的性能卻不失靈活性。同時,500BD也提供了廣泛的接口種類和控制功能,這些功能對于專業用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非常適合在企業A / V系統,教育系統,劇院,教堂等場所使用。例如連接控制端的RS-232C接口和IP網絡控制端口,亦有常規的XLR平衡音頻輸出接口。同時DN-500BD還具有離散的7.1通道模擬輸出,可輕松連接至有源揚聲器或信號管理設備,可直接搭建7.1影院系統為,您帶來更加立體的環繞聲效,豐富的畫面細節,以及高動態的范圍圖像,可方便的體驗到過去不曾有過的沉浸式感受。
Denon DN-幾乎可以播放所有藍光,DVD和音頻CD格式,從而可以輕松地在系統中利用多種光盤格式。支持的格式包括BD25,BD50,BD-RE,DVD,DVD + R,DVD + RW,DVD-R,DVD-RW和音頻CD(CD-R,CD-RW),DTS音樂光盤和HDCD。使用內置的LAN端口,用戶可以選擇通過BD Live訪問其他內容。
sdfd
產品特性
·天龍DN-500BD MK II藍光光盤和媒體播放器是一臺緊湊型,能高性能處理覺大部分視頻和音頻CD播放格式的播放設備。支持SD和USB端口輸入,支持圖像或音頻文件如AVI、MOV、MP4、MP3、GlF、JPEG、PNG等等,同時也支持播放部分無損音頻格式,如FLAC、WAV格式的文件。
·DN-500BD MK Il的尺寸僅有1U,但是卻提供了強大性能。有多樣的連接方式供用戶選擇和控制,使其適用于公司AV會議、教育、劇院、教堂等。包括RS 232 c串口和IP可控性以及XLR平衡音頻輸出。DN-500BD MK Il同樣也設計有7.1通道模擬輸出,可直接連接音頻處理器,功放或有源音箱,在預算不充裕的情況下,亦可直接用于家庭影院的安裝。
·支持播放藍光光碟,DVD,CD和SD卡以及U盤文件
·支持藍光光盤格式:BD25、BD50 BD-RE、BD-ROM BD-R
· 支持DVD格式:DVD、DVD+R、DVD+RW和DVD-RW
·支持音頻光盤格式:CD、CD-r-rw、DTS音樂光盤(5.1DTS音頻CD音樂光盤)、HDCD
·支持VCD格式:超級視頻CD(SVCD)和音視頻CD(VCD)
·SD/USB支持視頻、音頻和圖片文件格式:3GP、ASF、AVI、DAT、DIVX、MKV、MOV、MP4、MPG、M2TS、OGM、RMVB、TP、TS、WMV、FLAC、WAV
·USB/SD文件系統格式:FAT16、FAT32、NTFS
·接通電源后,可直接按播放按鈕播放音樂,DN-500BD提供了快速,簡潔的啟動方式
·面板鎖和紅外遠程鎖功能可以預防一些意外的操作
·改進的,易于閱讀的OLED顯示屏
·重復模式提供不間斷的循環播放
產品圖片
產品規格參數
sdfd
支持磁盤格式
藍光光盤:BD25、BD50、BD-ROM、BD-R、BD-RE 、DVD、DVD+R、DVD+RW、DVD-RW
CD:CD、CD-r、CD-rw DTS音樂光盤(5.1DTS音頻CD音樂光盤)HDCD、超級視頻CD(SVCD)、視頻CD (VCD)
sdfd
支持文件格式
視頻:3GP、ASF、AVI、DAT、DIVX、MKV、MOV、MP4、MNPG.M2TS、OGM、RMVB、TP、TS、WMV
字幕:AS、SMl、SRT、SSA、SUB
音頻:APE、FLAC、M4A(AAC)、MP3、WAV、WMA
圖片:gif、jpg或jpeg、png
sdfd
支持的文件系統
SD卡格式:FAT16,FAT32、NTFS
外置SD卡最大容量:128GB
USB驅動器(海量存儲類)最大容量:2TB
sdfd
視頻
視頻分辨率:480p/576p、480p/576p、720p、1080p
屏幕比例:16:9、4:3
系統制式:NTSC,PAL
HDMI色彩空間:RGB PC級別、RGB視頻級別、YCbCr(4:4:4)、YCbCr(4:2:2)
sdfd
解碼
視頻:DivX 3,4,5,6; DivX HD; MPEG-1; MPEG-2; MPEG-4; MPEG-4 AVC(H.264); VC-1(Windows Media Video); XVID
音頻: AAC; 杜比數字; 杜比數字加強; 杜比TrueHD; DTS數字環繞; DTS-HD; WMA
sdfd
音頻
模擬輸出
輸出電平(平衡XLR):+1.786dBV
輸出電平(RCA)非平衡:+6dBV
數字輸出
輸出電平(同軸):0.5V/75Ω
信號格式:AES/EUB
環繞音頻
DTS-Master音頻、DIS-HD高分辨率音頻、DTS數字環燒、杜比TrueHD、杜比數字(AC-3).杜比數字+(7.1ch)
頻率響應:20 Hz - 20 kHz(+0.5 dB)
信噪比:> 100 dB(A加權)
總諧波失真:
動態范圍:> 100 dB(A加權)
動態余量:6 dB
通道分離:> 90 dB
sdfd
輸出接口
2個XLR音頻輸出(平衡)
2個RCA音頻輸出(非平衡)
8個RCA音頻輸出(7.1環繞聲)
1個同軸數字音頻/視頻輸出
1個HDMI音頻/視頻輸出
1個RJ-45 LAN端口
1個9針D-Sub母頭RS-232C端口
1個IEC電源連接
sdfd
IEC電源連接
要求:100-240VAC,50/60Hz
功率:15W
sdfd
尺寸(WDH)
483mm ×273mm×44mm
sdfd
重量
2.7kg
sdfd
END
溫馨提示:需要購買產品或者其他服務的朋友,請關注輝瓏科技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