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數碼訊(編譯:聞尚雨)眾所周知,聯想已多次為我們展示其開發的 Windows 8.1 設備,從 Yoga 系列里的各種變形本到著名的 ThinkPad 系列,聯想從來不乏性能又酷、價格又有絕對競爭力的產品。最近在紐約舉辦的 Pepcom 數字體驗大會上,外媒對聯想 ThinkPad 10 進行了上頭體驗,這是一款 10 英寸的 Windows 8.1 系統平板,且非常誘惑消費者的是它配置最低版本的價格只需要 600 美元(約合人民幣 3735 元)。
在外觀設計上,ThinkPad 10 并未太多的突出之處,因為它從屬于大家熟悉的 ThinkPad 系列,所以就算它只是一款平板,我們仍然能從它身上看到許多 " 以企業為中心 " 的設計風格。總體來看,ThinkPad 10 具有流線型的輕質機身,后蓋為噴砂面,外媒表示對此設計真心不感冒,和許多聯想平板的風格一樣,所以缺乏新意。
ThinkPad 10 配備 10.1 英寸顯示屏,分辨率為 1920 × 1200 IPS,像素密度高達 224ppi,效果比全高清分辨率都要好,所以視覺上還是非常享受的。
另外,ThinkPad 10 配備 1.6GHz 四核Intel AtomZ3795 處理器、2GBRAM 內存,這個配置并不能讓人瘋狂,不過可以處理大部分基礎操作,例如上網或者偶爾使用辦公類軟件。ThinkPad 10 還搭載 64GB 的存儲空間,對 Windows 8.1 來說似乎不夠用,不過設備含有 microSD 卡槽,用以擴展系統容量。
ThinkPad 10 的后置攝像頭像素為 800 萬,配備 LED 閃光燈,位置在后背的左上角。前置攝像頭同樣配備,可用于視頻聊天。
最后我們來看看這款平板的界面,讓許多用戶欣慰的是,聯想該平板運行完整的 Windows 8.1 操作系統,它不僅僅可以使用 Windows Store 里為平板而優化的所有應用,還可以運行老款的軟件。總的來說,雖然其 " 肩負 "ThinkPad 的名稱,本是面向企業用戶,不過將其作為多媒體設備使用也很棒。
外媒認為對于一款搭載 Atom 處理器的設備來說,600 美元的定價似乎有些許昂貴,畢竟不是搭載第四代酷睿處理器的機器,500 美元以下似乎更合理一些,也會讓消費者覺得更值當一些。
來源:phonearena
查報價,看新品,盡在騰訊數碼官方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即可添加騰訊數碼官方微信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 " 騰訊數碼 " 或 "qqdigi",獲取更多數碼資訊。
到商用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 ThinkPad,其超強的穩定性、堅固可靠的品質以及低調深沉的設計一直以來深受企業客戶喜愛。我們知道,企業級客戶在選擇商用 PC 時通常會有一些獨特的產品需求和采買標準,一方面可以獲得定制化的服務,一方面也更有性價比,而 ThinkPad 中就有這樣專門為政府及企業客戶量身打造的產品線,比如 ThinkPad L 系列。
作為面向政府及企業客戶打造的可定制化商用筆記本,ThinkPad L 系列既繼承了經典的家族基因,也擁有許多適合商務用戶的細節設計,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現出色,而目前,IT之家拿到了最新的 ThinkPad L13 筆記本,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款 ThinkPad L13 的使用感受。
黑色機身、小紅帽,是 ThinkPad 產品設計的兩大標簽,ThinkPad L13 也繼承了這樣的設計基因,機身通體為深邃的雷電黑配色,看起來穩重、簡練,充滿商務氣質。
筆記本的 A 面采用鋁合金金屬外殼,堅固扎實,設計上很簡潔,在左上角有經典的“ThinkPad” Logo,然后右下角是銀色鏤印的“Lenovo”標識,兩個 Logo 都很小,主要的視覺區域都沒有其他修飾元素,凸顯商務的凝練。
B 面是一塊 13.3 英寸 16:10 比例的 IPS 顯示屏,屏幕邊框適中,屏幕頂部有一枚攝像頭和傳感器,并且攝像頭擁有 ThinkShutter 黑閥。
筆記本的 C 面是鍵盤和觸控板區域,ThinkPad L13 采用經典島式鍵盤,擁有標志性 TrackPoint 小紅帽,配合經典三鍵觸控板,使用時雙手無需離開鍵盤。
再看筆記本的 D 面,有散熱格柵、螺絲孔以及軟膠腳墊,整體排布井然有序。
而在 D 面的頂部則是通過一個弧面過渡到轉軸,在轉軸附近有后置的散熱出風口,讓熱風不至于吹手臂。
接口方面,ThinkPad L13 在機身左側提供了一個雷電接口,一個 USB 3.2 Gen 1 Type-A 接口和一個耳機接口。另外還有個堵死的區域可選配智能卡模塊,可為政府及企業客戶提供各類專業拓展。在加裝智能卡讀卡器后可以使 ThinkPad L13 快速讀取銀行卡等各類 IC 卡的信息,特別適合銀行金融人員、電信服務人員上門辦理各項業務。
機身右側為一個 HDMI 2.0 接口、一個 USB 3.2 Gen 1 Type-A 接口、一個 USB-C 3.2 Gen 2 Type-C 接口和一個 Kensington Nano 安全鎖插槽,用于防盜。
同時,這款 ThinkPad L13 機身厚度為 17.2mm,重量僅為 1.26kg,單手也能輕松拿起,如果你是做外貿、證券、媒體等經常要線上開會、采訪的工作,這樣輕薄的筆記本能帶來更好的移動辦公體驗。
總體來說,ThinkPad L13 延續經典基因,外觀設計硬派凌厲、時尚干練,符合商務審美,同時機身輕巧便攜,可以說是企業用戶的絕佳選擇。
對于一款筆記本來說,性能是一切體驗的基礎,商用本也不例外,這款 ThinkPad L13 可搭載為卓越商務而生的英特爾 ?vPro? 平臺,其基于第 13 代英特爾 ? 酷睿?處理器的混合架構。而IT之家收到的這臺是 i5-1335U 版本,Intel 7 工藝,擁有 2 個性能核 8 個能效核一共 12 線程,最大睿頻頻率 4.6GHz,12MB 三級緩存,TDP 功耗為 15W。
GPU 則為英特爾 Iris(R)Xe 核顯,80 個執行單元,最大動態頻率 1.25 GHz,支持英特爾 Quick Sync Video。
具體性能表現方面,IT之家對其做了跑分測試,首先是 CPU-Z 自帶的基準測試,ThinkPad L13 單核 696.9 分,多核 4561.0 分。
CINEBENCH R23 單核 1716pts,多核 9240pts。從成績來看,這枚 i5-1335U 處理器的表現已經比較不錯了,應對絕大多數的日常工作任務,比如文檔編輯處理、運行各種辦公自動化系統軟件等等,都是能夠輕松應對的。
內存和存儲方面,IT之家這款 ThinkPad L13 搭載 16GB LPDDR5 內存和 PCIe 4.0 SSD。其中內存讀取速度為 50072 MB/s,寫入速度為 72517 MB/s,拷貝速度為 58097 MB/s,延遲 109.1 ns。使用 ThinkPad L13 多開軟件,以及在不同的應用間切換都可以流暢自如。
硬盤方面,測得其 SEQ1MQ8T1 讀取速度為 3622.76 MB/s,寫入速度為 2499.36 MB/s,無論是打開大型文檔還是運行大型軟件,都可以非常快速。
接下來是 PC Mark10 辦公跑分,ThinkPad L13 的綜合成績可以達到 5618 分,其中常用基本功能 10824 分,生產力 7421 分,數位內容創作 5992 分,可以輕松應對日常 office 辦公等需求。
整體來說,ThinkPad L13 的內存和硬盤性能也有著不俗的表現,完全能滿足辦公生產的需求。
最后,作為一款商用筆記本,穩定性也是客戶們需要重點考慮的,不能系統負載一高,時間一長,就出現卡頓、死機乃至崩潰的情況,這肯定是商用客戶們不能接受的。為此,IT之家也通過烤機來對 ThinkPad L13 做了系統穩定性測試,主要是對處理器進行單拷 FPU。
從結果可以看到,烤機 16 分鐘后,ThinkPad L13 的處理器仍然能保持滿狀態的 15W,此時 CPU 核心溫度為 73℃,溫度不高,而實測機身最高溫度在鍵盤區域 K 鍵附近,為 41.8℃,對于滿負載狀態來說這個溫度也不高,正常打字什么的也不會覺得不適。
這說明這款 ThinkPad L13 的散熱系統做得也是很扎實的。實際上,拆開 ThinkPad L13 的底殼就能看到,其采用單條粗熱管 + 大尺寸超薄風扇設計,對于 TDP 15W 的 U 系列芯片來說綽綽有余,而且 SSD 也有散熱墊以及銅片輔助散熱,進一步提了穩定性。
而且在烤機 16 分鐘后,小編嘗試操作電腦,發現在如此高負載的情況下,ThinkPad L13 依然能夠比較穩定、流暢地運行,拖動軟件窗口,輸入文字等響應也都挺快速,過去小編測試其他辦公本、游戲本等,烤機 15 分鐘后,大多數時候整個電腦反應會非常遲緩,幾乎不可用,ThinkPad L13 就沒有這種情況,可見其穩定性、可靠性還是非常出色的。
出色的性能可以說為 ThinkPad L13 在面對商用、辦公場景下的體驗打了底,而正如前面所說,性能只是體驗的基礎,這款 ThinkPad L13 還有更多其他的功能和特性值得與大家分享。
首先,ThinkPad L13 配備額外的兩個 USB-A 3.2 Gen1 接口以及 HDMI 2.0 接口,相比于全 C 口的辦公本來說,面對連接舊設備、投影儀等場景也更為便捷,不用再找看起來拖拖拉拉的轉接頭。
如果你是設計師,視頻內容創作者或者負責工程方案、規劃等相關的工作,平時經常需要向別人展示自己的相關作品、方案,成果,那么 ThinkPad L13 支持 180° 展開角度的特性相信會很適合你,你只需要將筆記本像很多折疊屏手機一樣展開,平鋪在辦公桌上,和你交流的同事或客戶就都能看到屏幕中的內容,然后你就可以非常方便地進行各種演示和講解。
另外,這款筆記本還可以選配 72% NTSC 色域的觸控屏,可滿足設計師或影視行業從業者對色彩的需求。
同時這塊屏幕 16:10 的比例對于工作中經常需要查閱文稿、上網瀏覽資料的朋友也很友好,同一屏中,可以顯示更多的內容,省去來回滾動屏幕的麻煩。
IT之家將 ThinkPad L13 與另一臺非 16:10 比例的筆記本進行對比,打開同一份 PDF 文檔,文檔縮放比例都是 100%,都是全屏顯示,可以看到 ThinkPad L13 的確能呈現明顯比另一臺更多的內容。
線上會議也是職場人士經常會遇到的場景,在筆記本上進行線上會議,音質、麥克風的拾音能力都很重要,如果聽不清對方的話或者對方聽不清自己的話,都有可能錯過重要的會議信息。為此,ThinkPad L13 特別加入了對杜比語音的支持,這是為線上遠程會議專門打造的,支持背景降噪,遠場拾音,搭配杜比音效,可以營造出逼真的臨場氛圍感。測試時,IT之家也使用《釘釘》和同事發起線上會議,從下面的視頻可以看到,使用 ThinkPad L13 進行線上會,對方的聲音確實能非常清晰地聽到,音質飽滿、洪亮,體驗上佳。
除了上面這些,設備的連接能力對于商用辦公用戶來說也很重要,比如網絡連接的速率、延遲等,出色的連接能力可以大幅減少辦公在線數據傳輸的等待時間,讓工作更高效。這一點上,ThinkPad L13 采用了 Intel 的 AX201 解決方案,支持 Wi-Fi 6 協議,其擁有 MU-MIMO 與正交頻分多址技術,相比上一代協議來說網速更快、延遲更低、安全性更強。測試時,用 ThinkPad L13 連上 Wi-Fi 6 后,用網盤下載資料,可以看到最高速率能達到 58MB/s,基本能將家里的寬帶跑滿了。
續航方面,這款 ThinkPad L13 內置 46Wh 電池,配合英特爾 ?vPro? 平臺的 U 系列芯片,其有著穩定的續航成績,IT之家實測,50% 的亮度下 PCMark 10 現代辦公測試可持續約 9 小時。商務人士即使不攜帶電源也可輕松應對一天的工作需求。
同時,ThinkPad L13 的電源體積也很小巧,不僅可以給 ThinkPad L13 進行快充,同樣可以給支持 PD 協議的手機或平板充電,一個充電器輕松解決多設備續航問題。非常適合需要經常出差的、對續航要求較高的媒體記者、產品銷售以及各類工程師等工作者。
對于這些經常需要在外辦公的從業者來說,筆記本的硬件上的堅固、可靠性也很重要,畢竟戶外工作意味著筆記本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嚴苛環境,還容易磕碰,這一點上 ThinkPad L13 也可以讓你放心,它在出廠前都經過了基于 MIL-STD-810H 標準的 12 項嚴苛對照測試,包括濕度、低溫、高溫、振動、機械沖擊等等,這讓 ThinkPad L13 在多種嚴酷環境下依然穩定運行。
最后,對于商用客戶來說,不容忽視的還有售后,因為企業級客戶可能在筆記本中存儲很多非常重要的資料,并且不會輕易換機,自然希望產品能夠有更長久的保障,同時一旦產品出現故障,也肯定需要能夠盡快獲得修復服務。
在這一點上,聯想商用 ThinkPad 筆記本享受 1 年 / 3 年原廠質保,這款 ThinkPad L13 自然也不例外。同時 ThinkPad L13 還提供硬件設備門到桌基礎安裝,7*24 小時全天候專家遠程在線支持,免判斷快速派單,硬件故障次日閃修等等,把因故障導致的工作影響降至最低。
總體來說,ThinkPad L13 可以享受一款筆記本基本是全生命周期的數據資產管理和硬件保障服務,這無疑讓政府及企業客戶可以更放心的采購和使用。
整體來說,作為一款面向企業級定制市場的商用筆記本,ThinkPad L13 是非常適當又很具性價比的選擇,它擁有沉穩大氣的外觀、堅固耐用的品質和做工,輕薄的機身、出色的硬件性能和續航表現,更又面向商用市場一系列定制化的功能特色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和售后服務,基本上政府及企業客戶想要的,它都有。
這背后,無疑是 ThinkPad 系列多年來在商用、企業級市場深耕所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技術和品質保證。L 系列作為 ThinkPad 的高性價比系列,而這款 ThinkPad L13 則更是對大部分企業來說都極具吸引力的采購選擇。
992年,首臺以ThinkPad命名的700c面世,在那時看來極其前衛的小紅點設計、豪華的配置以及它僅重3.5KG使得它盡管售價5000美元但700c仍就在當時贏得了無數人的青睞,斬獲了無數知名獎項。至此,筆記本電腦行業中的一代傳奇品牌就此誕生。
不同于很多品牌、產品的“出道即巔峰”,ThinkPad持續輸出著優秀產品并逐漸成為商務筆記本的“老大”,雖然在外形上一直延續著低調、內斂的商務風格,但其實在產品的設計方面一直引領著潮流,就例如在“輕薄”這一方面,1997年發布的ThinkPad 560,重量僅1.9KG,厚度31mm,創造了當時世界上最輕薄的便攜式筆記本電腦;2011年,ThinkPad發布了X1,其重量1.75KG、厚度16.5mm,是當時最薄的商務筆記本電腦。
時間來到了2021年,ThinkPad在筆記本的“輕、薄”以及材質等等方面又做出了一次的突破,為我們帶來了X1 Titanium這款二合一產品,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體驗一下這臺機器。
ThinkPad X1 Titanium
首先先介紹一下X1 Titanium誕生的背景,在2016年,大和實驗室啟動了一個名為“X1 Next”的項目,大和實驗室自1992年以來一直負責ThinkPad機型的設計和研發,是ThinkPad名副其實的“家”。“X1 Next”項目創辦的目的就是探索筆記本電腦在尺寸、外形、重量、屏幕以及材質等諸多方面的可能性,“X1 Next”項目下的產物就包括全球首款折疊筆記本電腦X1 Fold,僅907g的X1 Nnao以及我們接下來要一起體驗的X1 Titanium,這三款產品幾乎就代表了目前商務本的設計巔峰。
這樣一臺筆記本,再過多贅述它的硬件配置,性能釋放如何如何沒有任何的意義,購買它的用戶也不會在意這些,所以本篇文章將結合X1 Titanium的特點,講講我的實際體驗。
01是鈦金屬!
材質是X1 Titanium最先要提到的一點,與X1 Carbon以材質命名類似,X1 Titanium采用了鈦金屬作為A面的材質。對于筆記本電腦來說,“鈦”是一種極其奢侈的材質,筆記本電腦多以鋁、鎂、合金、塑料等材質打造機身,可以在成本、耐用性、手感方面做到一定的平衡,為了更好的使用體驗,高端商務本之前出現了價格高昂的碳纖維材質,而這次,ThinkPad則使用了鈦金屬,這是一種常用于醫療、化工、航天等領域的材料,工藝難度極高,具備了重量輕、強度高、耐濕、耐腐蝕等特點,這些特點完美覆蓋到了一臺商務本的所需與打造初衷,但由于造價高昂,鈦金屬很少出現在筆記本電腦中。
ThinkPad X1 Titanium A面
回歸到實際體驗上,鈦金屬有著非常強的金屬感,不同于“鋁合金”、“鎂合金”給人一種不太結實的塑料感,X1 Titanium的A面摸上去給人一種堅固、緊實的感覺,ThinkPad的工程師們并沒有將A面打磨的極其細膩,保留了一絲金屬的粗獷感,呈現出細小而不規則的紋路,拿在手里的感覺相當棒。
ThinkPad X1 Titanium
ThinkPad X1 Titanium整機的顏色很難描述,個人認為是一種銀中帶灰,灰中帶棕的顏色。在ThinkPad X1系列中不是以傳統的黑色作為主配色,這對于ThinkPad來說算是一個大膽的舉措了,雖然在此之前我認為正統的ThinkPad必須是黑的,但是拿到X1 Titanium之后覺得還好,能夠接受。
021.15*2
ThinkPad X1 Titanium 是一款二合一產品,為了在平板模式下能夠擁有更好的握持感,X1 Titanium的厚度前后保持了一致,這是我非常喜歡的設計,棱角雖圓潤但分明,緊湊而堅固的機身拿在手里相當舒服,沒有一絲的松散感。
ThinkPad X1 Titanium側面
X1 Titanium的重量和厚度也很有意思,兩個數字是一樣的,重量1.15KG,厚度1.15cm,這是最薄的二合一產品,是X1系列在“薄”上面的優秀延續,C、D面的厚度僅為8mm左右,在如此薄的機身內,為了降低硬件對縱向空間的需求,ThinkPad工程師們將零件分散式排布并且整合進了防滾架,保證機身內部的牢靠。
ThinkPad X1 Titanium
03壓感觸摸板
鈦金屬、最薄二合一,ThinkPad X1 Titanium還有什么突破呢?沒錯,觸摸板!
對于相當一部分的筆記本電腦用戶來說,就比如我,日常工作幾乎都使用觸摸板而不是鼠標,這是筆記本電腦的一大特性,但要說哪臺電腦上的觸摸板好用?相信包括我在內的許多朋友都會看向蘋果,MacBook,是的,超大的觸摸板面積,爽快的震動反饋,極佳的優化和系統動畫效果,要說MacBook的觸摸板是業內第一未免有些偏頗也不嚴謹,但它絕對是大家聊到觸摸板之后不得不說的一個機型。
如果單指WIN陣營呢?我經常會被問及到WIN陣營哪些機型的觸摸板好用,說實話我得反應一段時間,大腦里閃過無數的高端機型,然后道:“試試ThinkPad的小紅點吧”。
WIN陣營的觸摸板,尤其那些主流價位甚至某些高端機型中的觸摸板,廠商在這部分的實際好像都是草草了事,以“能用”為標準,體驗實在是不太爽。
ThinkPad X1 Titanium小紅點
ThinkPad賴以成名的小紅點成為了WIN陣營“無鼠標體驗”的頂梁柱,但話依然不能說死,小紅點很nice,ThinkPad觸摸板上的三個物理按鍵也很nice,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觸摸板操控的,在X1 Titanium上,ThinkPad又做到了一次“業界首創”,首次應用了壓力觸控技術,這是一種全新的觸摸板工作原理,與目前常見的電容式觸控不同,X1 Titanium上的壓感式觸控板不需要手指上的電荷,它依靠力感應電阻技術(FSR)識別手指給予它的壓力,將這種精密技術放到觸摸板上需要更加小與密集的壓敏電阻,這意味著觸摸板內部有數量很龐大的力傳感器,LinusTechTips的視頻中介紹到,據他們粗算,X1 Titanium這塊觸摸板上大概有6000個傳感器。
壓感!
這帶來了極其精準的操控體驗,加上細膩的玻璃面板,縮放,移動光標等操作感覺確實和普通WINDOWS筆記本不一樣,觸摸板四個角以及邊緣的位置不會有松散的感覺,且任一位置都能進行點擊,所需要的力道也都一樣。有了這項技術后,由于FSR是依靠檢測力來識別觸控,所以戴上手套也是可以進行操作的,這就延伸了這臺機器的使用環境——例如在工地中,你不需要摘下手套就可以操控觸摸板,而堅固的鈦和內部的設計則保障了這臺電腦一定的耐用性。
那么這塊觸摸板是完美的嗎?它是好用的、值得推薦的,但總歸還略有些瑕疵,主要體現在尺寸與震動反饋方面。
前面已經介紹到了FSR技術、超多的傳感器,這就導致了成本驟增,ThinkPad只給到了3.5寸的尺寸,小了;其次是震動回饋,可能是由于機身內部空間所限制,也有可能是由于成本,觸摸板在點擊時,震動回饋并沒有給我很爽快的感覺,顯得很輕很單薄。
創新、好用,但不能說完美
這些并不影響這塊觸摸板是WIN陣營筆記本中頂級的存在,我很希望ThinkPad在之后的產品中繼續完善、打磨,為我們帶來更加舒適的“無鼠標體驗”。
043:2高分屏
ThinkPad X1 Titanium的屏幕同樣出色,但它的風頭顯然被前面三個特點蓋住了。
ThinkPad X1 Titanium B面
屏幕比例為3:2,適合商用用戶;分辨率2.2K,在13.5英寸的尺寸下很是細膩;覆蓋100%sRGB色域,色彩還原準確;最高亮度450尼特,在戶外強光環境下也清晰可見;作為二合一產品,它自然支持觸控操作,附贈了4096級壓感手寫筆;攝像頭位于屏幕上方,帶有可調節物理遮擋。
最后再來說說接口,C、D面僅有8mm,USB Type-A是不可能有了,機身左側有兩個雷電4接口,支持快充、數據傳輸和顯示屏幕擴展,機身右側為一個音頻接口。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05性能簡述
我拿到的ThinkPad X1 Titanium為高配版本:
CPU:英特爾十一代酷睿i7-1160G7處理器
GPU:銳炬Xe,96EU、1100MHz
內存:16GB
硬盤:512GB PCIe SSD
英特爾第十一代酷睿i7-1160G7處理器,10nm工藝,四核心八線程,最大睿頻4.4GHz,三級緩存12MB,TDP 9W。GPU為銳炬Xe核顯,96EU,頻率1100MHz。
CPU基本情況
GPU基本情況
CINEBENCH R15中單核189cb,多核813cb。
CINEBENCH R15
3DMARK Fire Strike GPU得分4454
3DMARK Time Spy GPU得分1218
Fire Strike
Time Spy
雖然有著超低壓的名號,但是實際性能表現還是不錯的,對于瀏覽網頁、PDF以及Office等普通辦公來說綽綽有余了,要是想娛樂一下打一把LOL也沒問題。
硬盤方面是一塊512GB的PCIe SSD,實測它最大讀取速度2321MB/S、最大寫入速度1522MB/S,屬于目前的中高端水準。
CDM硬盤測試
06總結
ThinkPad X1 Titanium 延續了ThinkPad X1系列的創新性,在機身材質、觸摸板、薄厚程度上都做到了“業界首創”,這些加成可不是空洞的噱頭,在實際體驗方面確實能夠感受到不一樣。
在普通的辦公中,X1 Titanium可以給予使用者出色的辦公體驗;在談判桌上,X1 Titanium可以展現出它高貴優雅的一面;而在略微惡劣的環境中,X1 Titanium又憑借其堅固性、易用性和耐用性充當用戶得力的助手,這是一臺真正能夠粗活細活都能干的機型。
(768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