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際化存儲品牌,雷克沙擁有全品類存儲產品,全產業鏈布局與研發實力,全球化品牌渠道覆蓋。雷克沙產品已覆蓋全球六大洲,贏得了億萬用戶的信賴和喜愛。根據集邦咨詢數據,2022年雷克沙固態硬盤出貨量位居全球模組廠前三。根據GFK數據,2023年,雷克沙在波蘭固態硬盤銷量更是在短短三個季度之內登頂第一。2024年年初,雷克沙官宣成為LPL春季賽冠軍BLG官方唯一指定存儲品牌。這不僅是對雷克沙產品品質的認可,更是對雷克沙品牌的極大肯定。
旗艦性能,巔峰品質
在新推出的NM1090 PCIe5.0固態硬盤中,雷克沙采?了當前最新的PCIe Gen5x4接?。
與前幾代相比,PCIe Gen5×4的性能有了顯著的提升。它不僅提供了高速、可靠的數據傳輸通道,而且還具有擴展靈活性,以滿足處理大量數據的需求。更快的接口搭配新?代232層3D TLC NAND 閃存顆粒,使NM1090 PCIe5.0固態硬盤獲得了驚人的速度表現
在讀取速度方面,NM1090 PCIe5.0固態硬盤錄得了高達12000MB/s表現,寫?速度也達到了11000MB/s,比上?代PCIe Gen4×4速度快差不多2倍。這種令?驚嘆的高速性能對于當前的電子游戲來說尤為重要,因為現在的游戲電腦需要快速存儲和訪問數百GB的游戲數據。
Lexar NM1090 PCIe5.0固態硬盤同時還配備了SLC動態緩存和獨立緩存空間,大幅減少等待時間,提升數據傳輸速度和系統響應性,極大地提升了性能體驗。?持Microsoft DirectStorage,帶來更?能的游戲體驗。
在兼容性方面,NM1090 兼容Intel第13代和第14代以及AMD Ryzen 7000系列CPU及PCIe Gen5×4主板,同時還靈活兼容PCIe Gen3×4和PCIe Gen4×4系統,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多的升級選擇。而通過提供1TB/2TB/4TB的容量存儲?案,雷克沙NM1090 也滿?了消費者對存儲空間的不同需求,?盤解決操作系統、主機游戲和?質量影?等??件存儲。
全新設計,優質服務
雷克沙為Lexar NM1090 PCIe PCIe5.0 固態硬盤帶來了全新升級的ID設計,進一步提升產品體驗。
一方面, NM1090 PCIe5.0固態硬盤搭載了強大而獨特的散熱馬甲,通過主動式散熱風扇、戟式線條結構、散熱鰭片、導熱硅?片和散熱貼紙等多層硬核組合,實現了優秀的散熱功能,整體散熱效果提升至少30%,確保硬盤在高負荷運行時保持低溫,提供更流暢的性能體驗。
另一方面,NM1090還創新性配備炫彩燈光,支持主板燈光控制,打造專屬電競氛圍,從另一個維度給消費者帶來了滿足感。
當然,Lexar NM1090 PCIe Gen5X4 NVMe還?持了公司自研的Lexar DiskMaster硬盤管理軟件,可以?鍵檢測硬盤的健康情況,還能提供全?的硬盤管理和維護,確保數據安全、優化性能,并及時發現和解決硬盤問題,讓消費者在使用硬盤的時候更從容。
值得一提的是,Lexar NM1090 PCIe Gen5X4 NVMe還是雷克沙首款PCIe Gen5×4 SSD,依靠著扎實的技術根基和專利積累,雷克沙在過去幾十年里已經在包括影像在內的眾多市場上站穩了腳跟。現在,伴隨著游戲市場的快速崛起,雷克沙包括SSD在內的存儲產品的影響力不容忽視,公司也將一如既往地推出技術領先的產品。
又到了暑期裝機選什么的糾結時刻,擔心預算不夠,又怕性能不好,還擔心產品品質不過硬,愁的事情還真不少。眾所周知,今年DIY市場的顯卡行情可以說讓消費者很是頭痛了,不但貨源緊缺,價格更是漲了幾倍。同時,CPU、主板以及存儲產品也在這場風波里出現了不小的價格波動。尤其是在使用過程中,數據量始終在增加,選哪一款存儲設備更合理成為不少伙伴思考的問題。在這里,給選擇困難癥的朋友幾套選購方案,對號入座去吧!
專業應用選PCIe 4.0 SSD,不要糾結價格
專業應用對于平臺配置要求很高,并且不僅僅是要選好CPU、顯卡等等,存儲盤的速度跟不上也將會嚴重影響效率。今年上市的第十一代酷睿,采用全新Cypress Cove架構,IPC最高提升19%,內置核芯顯卡性能提升高達50%,配備全新深度學習加速功能,支持PCIe 4.0,對于提高設計師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益處。如果你選Intel第11代酷睿,PCIe 4.0 SSD就要準備起來了。
我們知道,Intel第11代酷睿為設計師用戶提供了極為強大的單核性能,大大降低了操作延遲,這可以有效地提升多數設計類軟件的使用體驗和執行效率,而更多的核心與超線程技術則可明顯提升3D渲染輸出、視頻工程文件輸出的效率,大大節約工作時間。而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磁盤的高效存儲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譬如Adobe全家桶的暫存盤就必須設置在高速SSD上,否則載入素材或編輯大型工程文件的時候會卡到你懷疑人生。Intel第11代酷睿搭配第二代方案的PCIe 4.0 SSD,磁盤傳輸速度甚至可以達到7000MB/s左右,顯然可以大幅提升設計師的工作效率。
PCIe 4.0 SSD速度表現
如今在售的新主控PCIe 4.0 SSD作為設計師生產力工具,高速渲染存儲功能也成為PCIe 4.0 SSD的優勢。不僅如此,游戲用戶也能在流暢的游戲體驗的同時實現快速存檔。另外,考慮到游戲或是視頻素材占用空間都不小,建議直接選購500GB甚至更大容量才夠用。當然,價格也不菲。只能期待今年新品PCIe 4.0 SSD進入市場之后,給大家帶來一波福利了。
WD_BLACK SN850 HS
參考價格:1599元/1TB
WD_BLACK SN850 HS系列采用全新PCIe 4.0 主控,搭配閃迪原廠閃存顆粒,實現了超過100萬的4K吞吐量,順序讀取速度達到7000MB/s、順序寫入速度超過5300MB/s。自帶散熱片也能有效解決PCIe 4.0發熱量大的問題。同時,RGB燈設計也能充分滿足大家對于炫酷平臺的期待。WD_BLACK 儀表板還能對SSD進行速度、溫度等監控,讓你時刻都能夠享受到高效率的生產力提升。不僅如此,穩定性、溫控都經得起用戶的長時間考驗。
三星980PRO
參考報價:1659元/1TB
三星980PRO得益于三星在主控與閃存技術、制程工藝、極致性能以及緩存機制方面的不斷優化與改進,全新的Elpis主控帶來最大連續讀取性能達到7128.6 MB/s,最大連續寫入速度則達到了5182 MB/s,在AS SSD測試中,最大隨機讀取達到了668917 IOPS,最大隨機寫入值則達到了843004 IOPS,4K隨機讀取達到21492 IOPS,4K隨機寫入達到53111 IOPS,高性能看得見。
主流3A配置,PCIe 3.0旗艦SSD給你驚喜
主流配置更多的可能是準大學生裝機,性價比要高,還要能保證用四年不落伍。實際上,這個要求并不難滿足的,主流3A配置,不僅能玩游戲,日常學習使用完全夠用。而在這套配置里,處理器首推銳龍5 5600X,采用了新的CCX設計、提高了共享緩存的利用效率、減小了數據延遲,在執行效率方面也進行了優化。搭配銳龍5 5600X,旗艦級PCIe 3.0 SSD夠用了,當然也能支持你使用PCIe 4.0 SSD,為你用這套配置戰未來做好了準備。
旗艦級PCIe 3.0 SSD性價比高
那為何還要推薦大家選PCIe 3.0 SSD呢?從性能上來講,目前PCIe 3.0 SSD已經能夠滿足大多數用戶的數據傳輸需求。旗艦級PCIe 3.0 SSD超過3500MB/s讀寫速度,不管是玩游戲還是日常工作,都能輕松勝任。最重要的是,在一系列在售產品中,國產SSD的表現也相當亮眼。
光威弈Pro
參考報價:899元/1TB
光威弈Pro采用了采用憶芯STAR1000P主控,長江存儲64層3D TLC NAND閃存,長鑫緩存,可以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純國產固態硬盤。從性能測試來看,其確實可以稱得上是高端的定位。可以說光威弈Pro NVMe SSD的出現,是光威在高端市場的一次嘗試,同時也是全國產方案在高端領域的一次強有力的發聲。
三星SSD980
參考價格:969元/ 1TB
三星SSD980采用了136層堆疊第六代V-NAND TLC,Magician主控和固件也都做了優化,就1TB容量產品而言,順序讀取速度達到3500MB/s,順序寫入速度達到3000MB/s,性能非常的出色,在PCIe 3.0 SSD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了。另外,在緩存問題上改用了HMB(主機內存緩沖)技術,將硬盤與系統內存直接相連,用內存進行讀寫緩存與緩沖。600TBW的總寫入數據量以及5年質保,也能讓用戶使用后顧無憂。
老平臺升級,入門級SSD就夠用
如果你并不想花太多錢來選購整套電腦平臺,直接升級電腦硬盤也能讓老平臺煥發第二春。老平臺升級,意味著主板很可能僅支持SATA接口,或者也無法完美發揮高性能NVMe M.2 SSD的全部性能,那也可以直接挑選一款SATA3.0 SSD替換掉原本的機械硬盤,或者選購入門級M.2 SSD提升效率。
金士頓A400
參考價格:359元/480GB
金士頓A400讀取速度達到了500MB/s,寫入速度也有450MB/s,數倍于機械硬盤的性能。不僅拷貝數據的時間大大縮短,還能快速進系統。更重要的是,如果把老機器中經常用的軟件、游戲放到固態硬盤上,其啟動、加載等響應速度也會大大提升。至于替換下來的機械硬盤,就留作數據盤,存放視頻、圖片、音樂、文檔等等數據文件即可,也不浪費。
WD Green SN350 NVMe SSD
參考價格:389元/480GB
WD Green SN350 NVMe SSD支持PCIe3.0協議,最大連續讀取性能達到2400MB/s,240GB/480GB/960GB容量最大連續寫入速度分別達到了900MB/s、1650MB/s和1900MB/s,能夠為用戶提供高效的存儲體驗。它定位于普通用戶的升級革新,主打入門級市場;用戶日常辦公文檔處理、網頁快速瀏覽以及家庭用戶娛樂影音播放等操作都可以應對自如。
往期內容推薦
夏季電腦散熱問題匯總
AMD生產力神器到底有多牛?
暑期3A游戲配置推薦
·
著NAND閃存的降價,現在除了PC臺式機與筆記本電腦廣泛使用內置SSD外,用戶的移動存儲設備也普遍從移動機械硬盤升級為了移動固態硬盤。而為了帶給用戶更好的移動存儲體驗,存儲廠商金士頓科技特別在近期推出了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相比普通移動固態硬盤產品,這款SSD要小不少,長度不到7cm,比一些高性能閃存盤還要短,寬度不到3.3cm,但容量卻能達到2TB,非常便于攜帶,畢竟一些容量達到TB級的高端閃存盤長度往往都要超過7cm。那么在性能上,它能否滿足用戶的需求呢?
參數規格
接口:USB 3.2 Gen 2
主控:USB單芯片主控
可選容量:1TB、2TB
尺寸:69.54mm×32.58mm×13.5mm
工作溫度:0℃~40℃
存儲溫度:-20℃~85℃
質保時間:5年有限質保
參考價格:899元(2TB)
標稱速度高、售價更加親民
其實金士頓早早就推出了移動固態硬盤產品,如在2021年推出的XS2000移動固態硬盤。這款產品的特色是支持帶寬達到20Gbs的USB 3.2 Gen 2x2接口,在連接擁有USB 3.2 Gen 2x2接口的電腦時,最高能實現超過2000MB/s的傳輸速度,性能強勁。不過問題是,目前配備USB 3.2 Gen 2x2接口的電腦不是特別多,擁有該接口的主板、電腦都不會太便宜。因此為了滿足預算有限的主流用戶,金士頓科技特別推出了XS1000移動固態硬盤。與其他移動硬盤相比,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在大家使用的智能手機面前就是一個“小不點”,其重量也只有28.7克,非常便于攜帶。
▲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附送了一根USB 3.2 Gen 2 Type-C to Type-A數據線
其外觀就像一部隨身攜帶的打火機,整體采用黑色主色調,正反兩面選用金屬材質打造,弧形邊角設計,搭配機體中間的Kinston白色Logo,給人的感覺是小巧而不失精致。同時,金士頓還為XS1000移動固態硬盤附送了一根USB 3.2 Gen 2 Type-C to Type-A數據線。稍有不足的就是沒有提供連接Type-C設備的數據線,畢竟用戶有很多時候也可能將移動固態硬盤用來連接各種擁有Type-C接口的手機。不過雖然它的體形小,但其傳輸速度、技術規格卻不低。
▲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采用了USB 3.2 Gen 2接口
首先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都采用USB 3.2 Gen 2接口,雖然比不上USB 3.2 Gen 2x2,但它的標稱順序讀寫速度分別達到了1050MB/s、1000MB/s。按這個數值來看,如果用戶將50GB的大文件從這款移動固態硬盤傳輸到電腦的話,也就只需要約50GB×1024MB÷1050MB/s=48.8s,只需要等待48.8秒。顯然這個速度還是很快的,相比傳輸速度在300MB/s以內的移動機械硬盤帶來了質的飛躍。
是什么黑科技讓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既能擁有更高的傳輸速度,又兼具小巧的外形呢?秘密就在于它采用了單芯片USB控制器。以往移動SSD雖然通過USB接口與電腦連接,但它們的主體大都是傳統的SATA或NVMe SSD,只是因為需要與USB接口連接,所以必須加上一顆USB轉PCIe/NVMe/SATA的橋接芯片,使得內部的傳統SSD能通過USB接口傳輸數據。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額外的橋接芯片會占用SSD的PCB,讓移動SSD的體形不能得到更好地控制。因此為了讓移動固態硬盤能做得更小,功耗更低,所以金士頓科技采用了將橋接芯片、SSD主控芯片合二為一,集成在一顆芯片中的USB單芯片控制器。
▲通過Kingston SSD Manager固態硬盤工具軟件,用戶可以查看“固態硬盤磨損指標值(SSD Wear Indicator)”,如圖所示的100%就是幾乎沒有多少磨損的產品,而當數值變為1%時,則意味著SSD壽命耗盡,不能享受保修。
目前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有1TB、2TB兩種容量可選,本次測試的2TB產品售價在899元左右,價格在移動固態硬盤里并不算高,并提供了5年有限質保與固態硬盤使用壽命的質保政策(以先到為準)。用戶可以使用Kingston SSD Manager固態硬盤工具軟件來查看“固態硬盤磨損指標值(SSD Wear Indicator)”。一般在新產品或使用不久的產品上“SSD Wear Indicator”的數值是“100%”,在壽命耗盡的產品上,這項數值則變為“1”時則就無法享受售后保修了。因此在購買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后,用戶最好安裝Kingston SSD Manager來查看SSD的剩余壽命,此外該軟件還可監控SSD的工作溫度,并提供在線升級固件的功能。
接下來我們特別搭建基于目前最強游戲處理器之一的AMD 銳龍9 7950X3D處理器、32GB DDR5 6000雙通道內存、X670E主板組成的平臺對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進行了測試。
測試平臺
主板:ROG CROSSHAIR X670E HERO
處理器:銳龍9 7950X3D
內存:芝奇Trident Z5 Neo 焰鋒戟
DDR5 6000 32GB內存套裝
硬盤: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PCIe 5.0 SSD 2TB
顯卡:GeForce RTX 4080
電源:ROG THOR 1200W
操作系統:Windows 11
均小幅超越標稱規格
基準性能測試
▲CrystalDiskMark默認設置測試
首先我們使用CrystalDiskMark測試了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的基準性能,從測試結果來看,這款SSD的性能表現不錯,最大順序讀寫速度均小幅超過了標稱規格。測試中它的順序讀寫速度最高分別能達到1086.57MB/s、1024MB/s,而其標稱規格為讀1050MB/s、寫1000MB/s。在USB 3.2 Gen 2 SSD中,這個性能表現屬于較好的水平,正常發揮出了應有的性能。其他方面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的高隊列深度、多線程隨機4K性能也有較好的表現,略有不足的是其隨機4KQ1T1讀取性能表現一般。
▲CrystalDiskMark 64GB容量設置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們在CrystalDiskMark使用最大64GB容量進行測試時,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也沒有出現大幅掉速,其順序讀寫速度反而還略有提升,分別達到了1089.56MB/s、1034.64MB/s,僅在高隊列深度、多線程隨機4K寫入性能測試中,出現了下降,這表明該產品使用了較大容量的SLC Cache。
當然,基準測試反映的只是理論數值,接下來我們也進行了對移動存儲設備而言最為重要的實際文件傳輸測試,為此我們還特別搭配了順序讀寫速度均在11000MB/s以上的PCIe 5.0 SSD 2TB來進行測試。從測試來看,它們的表現令人滿意,當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將130GB ISO大文件組成的數據傳輸到PCIe 5.0 SSD 2TB時,它的順序讀取性能則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其平均讀取速度可達993.5MB/s,僅需140秒就能完成文件的傳輸。
▲僅需140s,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就能完成130GB ISO文件的讀取。
而在傳輸由3676個文件組成,總容量34.3GB的《CS 2》游戲安裝文件,體現SSD讀寫小文件的隨機讀寫能力時,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也有較好的表現,其平均讀取速度達到883.6MB/s左右,相比順序讀取速度并沒有下降多少,只需41.7秒就能完成任務。
寫入性能方面,當PCIe 5.0 SSD 2TB向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寫入130GB ISO文件時,這款產品在寫入容量為120GB時都可保持950MB/s以上的平均寫入速度,超過120GB后則會出現掉速,但得益于前期較高的寫入速度,因此其平均寫入速度仍能達到712.7MB/s。對于大多數一次寫入容量在100GB以內的普通用戶而言,這樣的寫入速度顯然能滿足需求,畢竟常見的閃存盤、機械硬盤傳輸速度也就在300MB/s以內,它可以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而在寫入《CS 2》游戲安裝文件時,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的小文件寫入性能雖然沒有順序寫入速度那么快,但仍能提供平均564.6MB/s的寫入性能,只需1分鐘多一點就能將《CS 2》放入盤內。這對游戲玩家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目前很多游戲平臺的游戲在下載后,用戶大都只需要拷貝它們的安裝文件夾,就可以在另一塊SSD、另一臺PC上使用,無須再重新下載,所以很多玩家也非常在意移動存儲設備的小文件讀寫速度。
▲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 PCMark 8存儲性能測試細節
▲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 2TB在《最終幻想14:曉月的終焉》基準測試中的的場景載入總耗時為9.793s,能較快地啟動游戲。
此外,我們還測試了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的程序應用性能。結果顯示,如果電腦內部的存儲空間不夠,那么用戶也可以考慮將程序安裝在這款移動固態硬盤上,其PCMark 8存儲性能得分達到4953分,達到了當前主流內置SSD的水準。原因就是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能較快地完成Photoshop、After Effects、InDesign這些軟件的讀寫任務。如在讀寫6108MB的Adobe Photoshop重載測試中,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的耗時為358.4s,而SATA SSD的耗時在361s左右。同時這款SSD也擁有較快的游戲載入速度,在游戲《最終幻想14:曉月的終焉》基準測試中的場景載入總耗時為9.793s,與PCIe 4.0 SSD相比也僅多了2s左右。
▲在完成全盤2TB寫入時,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的工作溫度也不高,內部溫度為61℃,機身表面只有溫熱的觸感。
最后我們還測試了產品的發熱量,過去我們曾發現一些移動存儲設備在連續寫入大容量文件后,機身表面易出現發燙、難以用手觸摸的情況,必須停止工作、靜置存儲設備,讓它“涼快”一下才能取走。而在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2TB上,我們發現即便進行全盤寫入測試,寫入2TB數據后,這款產品的溫度也不高,從CrystalDiskInfo軟件偵測來看,其內部的SSD發熱量則在61℃左右。而我們觸摸機身表面只有溫熱的觸感,用戶在數據傳輸完畢后就能馬上把它帶走。
綜合以上體驗,我們認為相對于常用的U盤,移動機械硬盤,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就是更好的選擇。它的體型與U盤差不多大,非常便于攜帶,卻擁有主流SSD的性能水準,不僅能快速地傳輸各類大容量文件或小文件,如果電腦的內置SSD容量不夠,用戶還可以直接連接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進行方便地擴容,畢竟它提供的最大容量可達2TB,還具有不錯的程序與游戲應用性能。它就是一個能夠存儲大容量數據、高速傳輸數據的“小精靈”,值得近期需要購買移動存儲設備的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