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忍者龍劍傳》這個系列,相信許多朋友都很熟悉。作為Tecmo旗下知名的經典動作游戲IP,《忍者龍劍傳》一直以其高難度和高品質的特點深受玩家們歡迎。最近,《忍者龍劍傳:大師合集》正式上架Steam商城,它收錄《忍者龍劍傳Σ》、《忍者龍劍傳Σ2》和《忍者龍劍傳3:刀鋒邊緣》三部作品,曾經受平臺限制而錯過該系列游戲的朋友總算是有機會補票了。
從Steam上的系統需求來看,這次的《忍者龍劍傳:大師合集》對硬件配置還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是1080P/60FPS的流暢度,我們需要酷睿i3-4130級別的處理器以及GTX970級別的顯卡才能滿足,如果是4K/60FPS的話,我們就需要把配置提升到酷睿i5 4460級別的處理器和GTX1060級別的顯卡。
結合《忍者龍劍傳:大師合集》的配置要求,我們列出了一套能夠流暢玩轉該游戲以及其它單機網游的配置。從硬件的搭配上看,這套配置不僅使用了AMD的銳龍3600X處理器以及GTX1660顯卡的組合,整體性能要比推薦配置高不少,用來玩轉《忍者龍劍傳:大師合集》和其它單機網游完全沒問題,而且艾爾莎的EA A520M-E主板是支持銳AMD三代銳龍3000系列與5000系列處理器的,就算是日后需要升級CPU,它都可以完美支持。
作為一臺主機的基石,主板質量的好壞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A520這種能夠同時支持新老處理器的主板,它的做工需要足夠好才能保證主板可以長久使用下去,否則再好的升級潛力都是空談。因此,為了保證整機的穩定性,我們選擇了老牌板卡廠商艾爾莎的EA A520M-E主板,它過硬的做工和品質可以保證玩家長時間的游戲使用,相當可靠。
從主板的整體規格來看,艾爾莎EA A520M-E采用了M-ATX的板型與消光黑的PCB設計,整體看起來很有高端感。在擴展插槽和接口方面,艾爾莎EA A520M-E擁有DDR4*2、PCIe3.0x16*1、PCIe3.0x1*1、M.2*1(可支持NVMe與SATA兩種協議)、SATA 3.0*4的配置規格,擴展能力相當出色。
由于銳龍3000和銳龍5000處理器均使用AM4的接口,所以艾爾莎EA A520M-E配備的是AM4的插座,玩家們在裝機的時候可以自由選擇新舊兩代的處理器,硬件搭配的靈活性非常高。
在CPU供電方面,艾爾莎EA A520M-E采用了4+2相的供電設計,它擁有1上2下的八爪魚MOS管、全固態電容和全封閉電感的用料,做工非常扎實,用來滿足銳龍處理器的供電需求完全沒問題。
從主板背面的I/O接口來看,艾爾莎EA A520M-E配備了PS/2*2、VGA*1、HDMI*1、USB 3.0*4、USB 2.0*2、千兆LAN*1以及5.1聲道3.5mm音頻*3的接口,整體配備相當豐富,玩家們可以輕松擴展各類USB儲存以及游戲外設。
在M.2固態幾乎成為玩家們裝機首選的今天,艾爾莎EA A520M-E也是配備了一個可自適應NVMe和SATA協議的M.2接口,這個接口可以安裝2242與2280兩種規格的硬盤,玩家們可以自由選擇不同規格與協議的硬盤進行裝機,非常方便。
在主板的右下角處我們可以看到,艾爾莎EA A520M-E的主芯片上覆蓋有一塊黑化的大尺寸鋁合金散熱片,它可以讓主板的數據傳輸更穩定,。另外,艾爾莎EA A520M-E還提供有4個6Gbps的SATA 3.0接口,玩家們可以通過這幾個接口擴展海量的數據儲存。
對于純PC玩家來說,這次《忍者龍劍傳:大師合集》的確是相當值得入手的,因為一直以來,《忍者龍劍傳》幾乎都是主機平臺獨占,PC平臺基本無緣。如今《忍者龍劍傳:大師合集》推出了之后,PC玩家們總算可以在電腦上感受到該系列的魅力了。如果你也打算入手這款游戲,那么以上這套基于艾爾莎A520M-E所打造的配置就可以輕松玩轉《忍者龍劍傳:大師合集》和其它單機和網游,性價比可以說是相當高了。
《忍者龍劍傳:大師合集》在前不久上架了,這款作品可以說是我期待已久的一款作品,其比較爽快的砍殺打擊感以及豐富的跳躍動作系統加上不同的搓招戰斗表現都是我喜歡這個游戲的點。但不得不說,很多玩家說這款合集有暴力移植的問題是有原因的,首先PC端的這款合集作品必須要有控制器手柄的玩家才可以游玩,然后就是第一部《NINJA GAIDEN Σ》并不支持繁體中文,當然大多數玩家可能會跳過第一部直接從后面開始。
《忍者龍劍傳:大師合集》包含《NINJA GAIDEN Σ》《NINJA GAIDEN Σ2》《NINJA GAIDEN 3: Razor's Edge》三部內容,不過不含《NINJA GAIDEN Σ2》的中的“TAG MISSIONS”線上協作和《NINJA GAIDEN 3 Razer's Edge》中“Shadow of the world”的Clan battle和“ninja trials”的線上協作。
其次就是其分配率的問題,游戲開始,本作會以運行端的環境配置來默認分辨率,一般會按顯卡來配置,但大部分電腦的屏幕都并不是4K顯示屏,這一點小伙伴需要注意,在這樣的情況下,4K的分辨率3840x2160表現反而不如1080P的1920x1080,當然自己顯示屏最高支持多少小伙伴們都有數,想要最適合的畫質體驗,反而需要自己來設置。
比如我的筆記本顯示器是240Hz的32位真彩色,最高是1920x1080,雖然你的顯卡支持4K,但默認的4K分配率看起來卻不如1080P舒服,而我臺式顯示器最大支持是1600x900反而720P的表現比較舒服,游戲設置分辨率則是需要在啟動選項中輸入參數才能調整的,也是需要注意的點,同時畫質在不同顯示器下真的有很明顯的區別,截圖可能看不出來,選擇自己習慣的才有更好的視覺效果。
其實這款合集作品的畫面以及有了很高的提升,并且還附帶了DLC在其中,而上述說了很多分辨率的問題我們也能看出這款作品做了很多的畫面處理,當然和現在的畫面去比就有些粗糙了,所以玩家在入手前就要從介紹中自己判斷游戲的畫面你能否接受,同時在游戲選項中調整適合的畫面亮度以及其他內容,從而找到自己覺得舒服的畫面效果,不過游戲需要自己點擊窗口變全屏。
《NINJA GAIDEN Σ》的畫面表現就像是很久之前的畫質,畢竟是很早年的一款游戲了,過場動畫有點模糊的感覺,人物建模還是不錯的,尤其是瑞秋和綾音,除了主角龍隼之外我們還能在劇情中使用瑞秋進行部分戰斗,名字采用的是官方介紹的名字,對于場景的塑造雖然比不上現在的質量,但是木制的亭臺樓閣,散落的書本,高低地勢以及不同的樹葉,飄落等等都有很好的細節表現。
《NINJA GAIDEN Σ2》的畫質可以說是三部里面最好的一個,現代的公路摩天樓,車水馬龍中融入亭臺樓閣,流水潺潺,桃花飛舞,科技無人機伴隨著手柄震動出現,腰細腿長的妹子,充滿力量的主人公更是經典,再加上音效和配音的渲染,整體場景十分具有美感,同時在玩過前作后,部分場景基于前作而做出了優化,令人有種熟悉感,比如隼之村。
這里提一點在游戲開始可以選擇主人公的造型,有第一部服飾,和基于第一部服飾進行改變的第二部特有的銀甲造型,特別帥!而第五章上場的紅葉也是有造型可以更換的,第八章瑞秋也會出場,據稱根據版本不同玩家能夠使用的角色也不同,而最后的關卡設計依然是刷塔式的BOSS戰。
《NINJA GAIDEN 3: Razor's Edge》的畫面給我的感覺有些差強人意,畢竟是合集的第三部,結果場景畫面居然還沒有第二部讓人看著舒服,場景十分昏暗,比如航空母艦,隼之村,船艦等等場景,黑戚戚的通道各種蟲子,真就刀斬戰斗機,棍挑生化神魔了唄!開場可以選擇三套主人公的外觀,同時忍者試煉的武器和角色之類的都會在劇情中得到后解鎖。
《NINJA GAIDEN Σ》沒有翻譯,明明PS3是有中文翻譯的,游戲背景大題可以理解為,龍之一族時代守護了一把龍劍,而龍用龍劍正在進行忍者的修煉之路,龍劍是父親一年前失蹤前留下來的被封印的劍,而此時隼之村卻出事了。劇情現在看起來有些俗套,甚至后半段基本沿用了前期的場景,關于鬼怪神魔的設定,魔刀之力,以及暗黑武士之類的,神話傳說加上忍者和科技的碰撞原來從第一代就開始了。還有類似刷塔的重復刷怪情節。因為沒有中文,翻譯可能會有所不同。
《NINJA GAIDEN Σ2》支持繁體中文,會記錄通關的狀態數據,有組隊任務可以體驗,武器需要在劇情中提前解鎖,游戲的背景則是從東京開始講述,黑蜘蛛氏族來人抓走了CIA的索尼婭,龍隼前往營救并得知敵人是沖著龍之一族守護的邪神像而來,想要復活邪魔神,并且以及前往了隼之村,前期的劇情頗有種熟悉感,從魔刀變成邪神像了有沒有。然后就是富士山爆發,下面鎮壓的妖魔傾巢而出的劇情,父親好不容易爬上來又掉下去可還行,就為了讓我打BOSS么,后面又突然出現,擋住敵人讓我去追邪神像什么的,接著就到了美國,龍隼又開始了打惡魔對抗科技的動作之旅,特效是真的好看。
《NINJA GAIDEN 3: Razor's Edge》的背景則是從英國首相被神秘武裝襲擊開始,龍隼和敵人戰斗后,龍劍被奇怪的詛咒封印進了龍隼的右臂,同時還侵蝕著龍隼的心,后期出現了CIA以及生化實驗之類的。雖然脫離了前兩作的劇情流程,但游戲的敵人依然是各種各樣什么都有,但還是有怪物的出現,又是戰斗飛機又是恐龍研究之類的。在通關第二關后可以使用綾音進行章節劇情,甚至之后的劇情還有紅葉跟隨主角進行戰斗,整體十分精彩,并且還有反轉,康納家族的生化危機。
《NINJA GAIDEN Σ》玩家可以利用在墻壁上奔跑跳躍,利用墻壁反跳二段等等在場景中飛檐走壁,左右橫跳,就如同將我們看到的惡魔城2D跳躍變成了3D,甚至還有些機關的設定,要拿到什么東西才能得到雕像手里的東西,找鑰匙以及躲避滾石等等。在動作跳躍上一定要靈活掌握跑墻跳,在類似六邊形的場景完全可以上到頂,而有兩個地方也是要利用這種跳躍才能過去的,棍子在第四章才能得到,同時第19章除了打BOSS之外還需要在限定時間內進行跳躍,我在那里死了N次。
《NINJA GAIDEN Σ2》沒有了第一部的地圖,但是專門設置了一個按鍵來指引要去的方向,比第一部找路更加簡單,而動作方面承襲了第一部作品的跳墻壁在墻上跑一段距離,并且可以左右橫跳之類的。因為有繁體中文的翻譯,對于一些卷軸如何使用都能有和很好的了解,并且操作方式和第一部設定基本相同,對于機關解密的設定基本上算是完全取消了,至少沒有第一部那么難跳和重復看地圖就是為了找鑰匙或者道具開門之類的。
《NINJA GAIDEN 3: Razor's Edge》的動作操作方式有些許改變,更多的地方需要格擋和閃避甚至滑鏟,同樣使用了快速指引路徑的方式和飛檐走壁以及左右燕返爬墻等平臺動作,甚至還可以爬墻直接上去,滑翔從高處落下等等沖向敵人必殺特寫的帥氣效果,QTE十分繁瑣,除了爬墻閃避,戰斗BOSS最后也要用QTE來斬殺。
《NINJA GAIDEN Σ》從從這款作品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劈砍,閃避,防御,手里劍等等不同的連招形成流暢的動作反應,甚至使用技能卷軸查看搓招如何使用,比如飛燕,龍刃以及最難的需要跳躍向敵人然后快速按出XYXXXX的搓招以及忍法特技比如第一個在周身環繞一圈火焰,一直以來本作的砍殺式戰斗一直是極具爽感的設計,從近戰到弓箭不同的武器,到鍛造箭矢,使用忍法等等。
《NINJA GAIDEN Σ2》的戰斗體驗更加硬核,技能特效以及搓招更加流暢帥氣,敵人進攻欲望高漲,上忍難度下不注意就被敵人打倒對著拿槍轟頭,超難的戰斗體驗和更多的敵人讓整個戰斗都充滿了受苦的氣息。甚至一不注意還會被敵人斬殺,不想受苦的小伙伴還是跟我一樣選最低吧,被敵人使用了擊殺特寫可還行,戰斗連招更加的流暢,相比第一部作品還增加了明顯的斷肢效果,不過血跡不是很多,按手柄按到手疼可還行。
《NINJA GAIDEN 3: Razor's Edge》的戰斗技能搓招和武器等級是累計KAEMA來解鎖和學習的,比如四方輪,玩家可以查看使用,比較方便,敵人數量眾多并且遠程近戰一起上,就如同你跟人拼刀,老遠一直有人轟你,被撲倒的同時還要被子彈射擊,硬核難度結合前兩作的基礎還增加了QTE,不過戰斗動作流暢,對于斷肢攻擊相較第二部有了更好的展現,打起來血肉橫飛,爽快感十足,受苦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敵人的身殘志堅,胳膊腿都沒了還努力站著,不過BOSS是真的硬核,需要滑鏟QTE,先打腿什么的太難了,視角看著真的很不舒服。
《NINJA GAIDEN Σ》在場景上可以打開寶箱收集技能物品等資源,比如重生護符和技能卷軸之類的,除了武器,道具和裝飾等等,還有情報收集,武裝,飛行道具和忍法等等設定,其次就是上面提到的搓招,蓄力攻擊,忍法等等,戰斗砍殺極具特點,爽是爽,難也是真的難,每個BOSS都有不同的攻擊方式,甚至還有飛在天上的。同時因為沒有中文,怎么切換皮膚之類的沒注意。
《NINJA GAIDEN Σ2》場景上可以收集的資源和前作相似,場景上也有著寶箱和尸體,當然寶箱和一代一樣有幾率開出敵人,保存則是快速保存,對于武器,道具等等繼承前代的多樣性的同時還設計了快捷更換,比一代打開菜單在進行選項裝備的操作方式更加方便。同時攻擊敵人在一定程度或者倒地時可以進行Y攻擊,會有必殺特寫出現,更方便的是弓箭和射擊用了其他按鍵,和飛鏢區分開了,商店也有不同的表現。
《NINJA GAIDEN 3: Razor's Edge》取消了收集品,在特定的時候會出現一只鷹進行存檔獲得并且裝備新的忍術或者武器,和2一樣也使用了快捷更換的設定,取消了商店而是直接使用點數來解鎖武器或者忍術之類的。
戰斗砍殺可以說是三部曲的核心基礎,在此基礎上三作都有著不同的表現,能看到不同年代元素融入其中的表現,而敵人的數量以及遠程近戰等等形成了很有挑戰性的硬核戰斗,三部中都在一定戰斗中采用了計算得分以及所花時間的設定,方便玩家進行多周目游玩。
不管是老玩家還是新玩家,個人推薦大家還是按照第一部,第二部的順序進行游玩。當然英文不太好的玩家可以從第二部開始,循序漸進其實對于游玩體驗還是有一定影響的,并且三部的視角和戰斗方式等等都會有比較直觀的感受。
戰神》作為史上最佳的動作游戲之一,由于索尼PS獨占的發行策略,其他平臺的玩家一直沒有機會去接觸這款已經收割無數獎項的神作。而現在,索尼互動娛樂與圣莫妮卡工作室宣布將于明年的1月14日將《戰神》帶到PC平臺上,玩家將第一次在PC平臺上體驗到老戰神奎托斯的傳奇故事。
《戰神》系列憑借其宏大的背景故事,引人入勝的角色設計以及拳拳到肉的戰斗體驗,被無數玩家奉為經典神作,并與《鬼泣》和《忍者龍劍傳》并稱三大動作游戲。而本次登錄PC平臺的《戰神》作為將背景伸向北歐神話的新三部曲續作,結合PS4優秀機能呈現出來的精美畫質,以及延續了系列一直以來的優秀戰斗體驗,該作品在18、19年斬獲了各項游戲業內的最高獎項,并榮獲18年TGA年度最佳游戲。本次《戰神》除了公布新的PC版宣傳片,也向玩家展現了更多PC版的全新特性。
PC版《戰神》將支持4K分辨率和無鎖幀率,玩家可以在21:9的全景超寬屏中獲得最身臨其境的游戲體驗。《戰神》本次也將擁有許多圖形和體驗增強功能,以充分發揮PC平臺的優勢。在圖形上,有更高分辨率的陰影效果,改進的屏幕空間反射,還有更優秀的渲染和細節,這一系列提升將使北歐的神話世界更加生動立體的呈現在玩家眼前。游戲還將包括強大的控制器支持和鍵盤映射自定義功能,支持PS4、PS5以及其他手柄,并且將擁有新的UI等系統設置。
另外,PC版還將支持NVIDIA DLSS和Reflex低延遲技術。NVIDIA DLSS和Reflex新技術能在保持精美畫質的前提下提高幀數,降低游戲輸入延遲,在視覺和感官上提供更順暢的戰斗體驗。
除了全新的游戲特性,大部分玩家應該更加好奇這款游戲在硬件上有什么要求。而索尼官方也公布了游戲的具體硬件配置要求,雖然較寬容的配置要求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玩家游玩,但如果想在4K 60幀下暢玩游戲,對硬件的要求并不低。
在最低配置方面,處理器最低僅需要Intel i5-2500k或AMD Ryzen 3 1200,顯卡最低僅需NVIDIA GTX 960(4GB),這樣的配置要求相當親民,當然這僅能保證運行720P 30幀。而索尼給出的官方推薦配置是Intel i5-6600k或AMD Ryzen 5 2400G處理器,顯卡則是NVIDIA GTX 1060(6GB)或AMD RX 570(4GB)。這樣來看,戰神在配置上要求的并不是太高,GTX 1060作為Steam平臺上用戶使用最多的顯卡,顯然大部分玩家的電腦配置都可以滿足在1080P分辨率下流暢游玩。
作為索尼頭牌的系列作品,登錄PC平臺之后自然要試下以最高配置來體驗這場充滿魔幻色彩的北歐神話之旅。現在較為主流的2K分辨率,官方推薦使用RTX 2070(8GB)的顯卡。而更高的4K分辨率則推薦使用RTX 3080(10GB)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