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C來國內其實已經好多年了,但存在感很一般,事實上末期23萬的C180性價比已經挺棒的了。
直到14年,頭頂“小S”光環的W205新款C級車出現,局面有變化了。縮小S的靚麗外觀,精致豪華的內飾氛圍,加長之后把空間短板也補齊了,戰斗力碾壓寶馬3系和奧迪A4。一直到今天,還沒有小改款的C級終端價格都比同樣配置等級的3系、A4車型貴個三四萬塊錢,而且完全不愁賣,確實是一雪前恥。
這回體驗的是一臺新款C的主力型號,C200L。
動力系統方面,2.0T低功率M274發動機,變速箱這臺15款車型搭配的是7AT。這個組合動力夠用,低負荷狀態挺省油,啟停+Hold配合的挺好。但也真的有槽點:1、油門沉,前段響應弱;2、運轉聲音有點糙,著車之后那種輕微的咔嚓咔嚓聲就始終在耳邊回蕩,大腳油門聲音也不咋好聽;3、7AT變速箱,換擋速度一般,頓挫相對明顯,開起來,總是忽略不了變速箱的存在的~新出的9速還沒試過,應該是會有一些改進吧
底盤比動力系統感覺好一些~車體剛性足,濾震可以,支撐也不錯,質感是這個級別車應有的水平。但是,總是感覺沒有現款3系那么柔韌、自然,這款C整體行車質感要生硬一些。 轉向比例很快,手感吧不輕巧,也不潤,其實也沒啥毛病。
其實C的駕駛感受已經不錯了,符合這個級別的水準,對于普通買家來說足夠好開。
只是在我這樣沒事什么車都愛試一下的人來看,C200L的駕駛感受沒有320Li那么輕巧、自然、柔韌,而價格上又比3系貴了大概四五萬塊錢,感覺C其實可以做的更接近高一級的大奔一些——雖然不一定會對銷量有什么幫助。
這款C很成功,希望以后的C能做的更完美,讓車迷也更喜歡~
立標小奔馳,挺有感覺~
前臉設計大氣又協調。
立標C有主動前格柵,平時看見它的時候基本都是閉合的,能提高暖機效率,但是看著感覺不太好看呢
尾巴其實也不錯
但是沒有前臉舒展,感覺有點擠,和S那種氣質明顯有區別
加長也挺協調,這款輪轂感覺也不如大標那款好看
內飾設計,到現在同級也找不到競爭對手
其實質感也就是同級正常水平,但中控、出風口這種精美華麗的風格,把3系秒的渣都不剩
新A4也很精致,但是是一種科技感,豪華感不如這臺C級
中控設計很規整,空調那一排按鍵設計很精致
我個人不太喜歡這種外掛似的屏幕設計
出風口很吸引眼球
奔馳標志性的座椅調節,在C200上沒吝惜座椅加熱
這部分質感很棒
Command系統,沒啥感覺
懷擋,對我來說也是個無所謂的事兒
挺好適應,挺方便
有無鑰匙啟動卻沒有無鑰匙進入,低配奔馳寶馬都喜歡這么玩
儀表顯示挺清晰,不是全液晶儀表,但是也沒有很強的精致感
這就是個C嘛,往上還有大哥呢~
Hold配合啟停,好使~
前排座椅舒適性不錯,尤其這個頭枕,得勁~
后排空間很大,座椅都說有點小
這個閱讀燈很精致
小時鐘晚上比白天好看~
低功率M274
2.0T,184馬力
動力一般,油耗還行,聲音不好聽
整體感覺還行,但不夠優秀
立標,看著它心情很好
這車標還真是挺簡潔挺好看的
LED頭燈,夠亮~
比燈廠也不弱
鑰匙造型好多年不變了
上市3年熱度不減的新C級~
作為車迷,我覺得它缺一點質感,不如寶馬3系實在。
作為二手車販子的話,一臺價錢合適的C級和一臺價錢合適的寶馬3系,我會果斷收C。
(圖文來源老司機用戶:Arnage)
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5月9日到15日,是第30個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今年活動的主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節水型城市”。從課堂上的節水公益講座,到街巷里的節水志愿活動,再到城市的節水改造工程……普及節水知識,推廣節水技術,培養節水意識,一堂生動的社會公開課在全國各地陸續開展。
水是萬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當前,我國水資源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水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這其中,既有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等自然因素,也有污染加劇、生態惡化等人為因素。為此,黨中央明確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把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貫穿于治水的全過程,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方面。截至目前,全國130個城市創建成為節水型城市,共建成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項目達到4萬多個,有力帶動了全國城市節水工作。
節水是解決我國水問題的根本出路,絕不能出現“一方面水資源緊張,一方面用水方式粗放”的現象。“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節水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強化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和城鎮節水降損,鼓勵再生水利用,單位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堅持節水優先,完善水資源配置體系,建設水資源配置骨干項目,加強重點水源和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這意味著,節水既是嚴格規定的國家意志,也是理應配合的全民行動。
處理好水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是做好節水工作的必然要求。農業生產大水漫灌、城市管網跑冒滴漏、建設改造圈水造景……消除這些浪費水、污染水的亂象,就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發揮水資源的剛性約束作用,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發展規模、發展結構、發展布局優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尤其是針對農業、高耗水工業和服務業用水,必須加強定額管理,加快節水技術應用和節水產品改造,加大雨洪資源利用力度,使節約用水真正成為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
讓惜水愛水護水理念深植人心,是做好節水工作的題中之義。日常生活里,用完水龍頭有沒有擰緊?洗車、淋浴、洗衣用水是不是合理?沒喝完的瓶裝水帶沒帶走?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一樣是保護水資源的重要內容。“莫以善小而不為”。節約用水,不是過“苦日子”,而是學會“適量使用”“一水多用”。只有每個人都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才能營造全社會的節水氛圍,樹立綠色文明意識、生態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有人算過一筆賬,假如一個城市有60萬個水龍頭關不緊、20萬個馬桶漏水,一年就會損失上億立方米的水。讓節水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這是對今天的生命負責,也是對未來的生存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