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電腦普及到現在,基本上有電腦的朋友都會有一張電腦椅,不管它是什么形式,主要是在我們使用電腦的時候能夠讓我們坐下來,以一個比較舒服的姿勢進行工作,比如坐沙發,很舒服很柔軟,但是人體沒有支撐,然后就會各個部位發力以保持某種穩定的狀態,時間久了反而會感覺累,長期這樣做腰椎、脊椎都會出現問題,所以電腦椅是否能夠提供有效的支撐就很關鍵了。單一功能的“電腦椅”往往做不到各部位有效支撐,比如拿一個圓凳湊合、餐椅湊合,屁股是有支撐了,但是腰和背不行,坐久了腰長時間彎曲,會很累。所以才會出現如今電腦椅的這種基本形態。

    當然像上圖這種也屬于功能相對單一的類型,只能調節坐高,腰部構造帶點支撐。所以很早我推薦的都是功能盡可能多的電腦椅,因為這樣能夠提供更多的調整空間,適配更多的人,不過我忽略了很多細節,比如身高、體重的適配,電腦椅的承重等問題,這些很多商家沒怎么提,導致很多朋友在選購的時候碰到不少障礙,所以這篇主要科普一些選購電腦椅的關鍵項,以及看看高價位的人體工學椅到底好在哪里。

    我用過500塊左右的電腦椅、千元價位的電腦椅,這回試試高價位的人體工學椅到底有什么區別,趁著雙十一2199的價格拿下享耀家新出X5,顏色選的黑金,感覺帥一些。

    先說結論

    首先聲明:這兩款的價位不在一個檔次,所以準確的來說,是做個參照。西昊確實也是千元價位比較好的電腦辦公椅。

    個人覺得高價位的的人體工學椅帶來的巨大調整空間和細節設計,讓椅子更符合人體工學,把椅子調整得更貼合身形,舒適度會更好。感受最深的還是坐深的調節和腰靠的變化帶來的不同感受,身高的適配、腰靠的骶位支撐和柔軟度都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

    更深度的體驗還請往下看,我為什么提到這幾點。

    享耀家X5深度評測

    1 開箱安裝

    包裝相當大,方方正正的,上面寫著高級辦公電腦椅,側面有尺寸型號。

    全部配件拿出來有背靠、坐墊、工具、氣桿、椅輪、五星腳、左右扶手。然后根據說明書安裝,先是把椅輪裝到鋁合金材質的五星腳上。

    正面處理還是比較精致的,重量也很足,因為裝過2次了,所以也是輕松裝上。然后把氣桿裝上細頭朝上放進五星腳的口就搞定了。

    氣桿使用的萊特4級氣桿,刻印上有CLASS 4刻印,也是經過SGS和TUV認證,安全性不用多說,鋁合金五星腳加萊特4級氣桿,底盤的安全性還是非常可靠的。安裝完成后安裝坐墊。

    坐墊底部是井字結構,底部配備了大面積的防暴鋼板,鋼板厚度3mm,洞口的銀色是加厚的鋁合金基座,控制方面有兩根線控和一個動態平衡力大小旋鈕,和傳統的桿式調節不同,線控的控制更加方便,不用找。所以接下來就是把這個洞口對準氣桿放上去就好了。接下來安裝扶手,扶手的螺絲預擰在坐墊上,先把它擰下來。

    安裝扶手很簡單,扶手帶凹槽,把它放入底座預留的連接桿就好了,不需要扶住,全程一個人就可以搞定,對好位置之后擰緊螺絲完成。這里注意左右兩邊,別裝反了。動態平衡調整選鈕在前,不會的話看看海綿,海綿布置在前面。

    安裝完成之后就差背靠。

    背靠就需要用到工具旁邊的3顆螺絲,底座上有個凹槽,把背靠懟進去就能固定,同樣是一個人操作,然后對準位置擰螺絲就好了。

    這部分有一點小小的調整空間,擰緊之后大功告成。

    1.1 小結:

    整個安裝過程比較簡單,一些像扶手、背靠都是通過卡入結構中再進行固定,這樣相比上款需要人幫忙安裝的而言輕松很多,頭枕和背靠一體不需要安裝,扶手還刻有L、R,細節很足。

    ▲安裝完成

    2 功能調節

    安裝完成之后自然是要調整一番,找到適合自己的姿勢,這部分和上一款不同,享耀家提供了人體工學椅的配置方法,提供一個參考標準進行調整,這樣比自己瞎調好很多,畢竟舒服的同時也要確保健康。所以我也是根據配置方法進行調整。

    首先是坐墊高度,坐墊高度建議正坐情況下小腿重量由地面承擔,大小腿之間夾角不要過小。這里可以調到最高,坐上椅子慢慢下調,更好找到感覺,享耀家X5提供45-53mm的坐高調節,對我這種小短腿來說綽綽有余。

    ▲坐高調節過程

    然后是背靠調整,背靠調整需要結合腰靠同時調整,而重點在于腰靠的調節,建議使用骶位支撐,而不是直接懟到腰椎上,懟到腰上久了會導致腰椎彎曲。至于為什么選擇骶位,我也找到了一些解釋。

    先看看腰椎和骶骨的位置,相鄰,而大多數的腰靠可能都頂到腰椎上。實際上,由于腰椎是五節椎骨組成,從背部看是內凹形如果在腰椎的后方加上一個腰枕或靠墊來支撐的話,實際上是腰枕或靠墊在往前推腰椎。

    這將帶來三個問題:

    1.如果是長時間壓迫脊椎,容易遇到腿麻等問題。

    2.腰椎會在合力的影響下生長,腰椎和椎間盤會有一定變形。

    3.腰部加枕,結果就是更容易累,更容易出問題。(這個大家可以坐一天沙發,感覺一下是不是更乏。)

    建議椅背支撐點在骶骨和骶骨上部。這里與坐骨是硬質連接,當支撐點在這里時,腰肌和腹肌可以得一定的放松,不會像沒有支撐時腰肌腹肌要時刻緊張狀態需維持身體平衡,容易疲勞。

    所以可以先試試,不舒服也有空間調整。

    ▲背靠調節

    ▲腰靠調節

    背靠支持5檔高度調節用來適應不同的身高,腰靠會隨背靠上升或下降,但是有獨立的高度調節旋鈕,和之前的不同,腰靠的調節可以無極調節,實現50mm的高度調節范圍。腰背分離的設計加上大面積網布和高度范圍的調整,讓背靠的調整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的話基本放在最低處,畢竟人不是很高,腰枕頂得地方在骶骨附近,頂骶骨和頂腰椎的感受還是有區別的,尤其是從千元的上來,不過個人覺得最大的原因還是腰靠的構造和位置問題。

    接下來是坐深調節,坐深調節沒有不知道,有了之后就會發現這玩意兒真的有點東西,上一款全網布不支持坐深調節,坐上去比較靠后,要靠背的話幾乎頂到膝蓋背部,還有兩指的距離,然后坐墊本身前高后低,加上網布的特性導致我的腿容易麻。所以膝蓋背部和坐墊前部海綿最好有一定距離,如果有坐深調節可以改善這種情況,當然大腿長的人可能情況會有所緩解,但是對最低身高也有了限制。

    坐深調節過程需要鎖定背靠,按住坐墊右側控制按鍵同時臀部前推,調節完成后松開即可,參考建議是滿足身體與腰靠有接觸而且有一定力量下,坐墊越往前越好,增加身體接觸面積。

    然后是背靠回彈力調節,這部分其實我也是直接忽略掉的,日常都是鎖定,不過應該不鎖定,這樣平時可以在仰和坐之間切換,累了就往后仰,干活就自動回彈,所以回彈力也需要調整,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力,調節到和上半身重量平衡,實際感受是后仰需要稍稍用力就能完成,這樣會比較合適。

    為什么不鎖定背靠,同時調節回彈力到合適的力量,這部分我也找到了一些解釋。

    長期久坐我們的腰部其實一直在發力,目的是維持身體的一種平衡,這種時候肌肉是靜止的,也叫靜態肌肉施力,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肌肉容易酸痛,難以持續。長期這種情況,很容易遇到肌肉勞損。所以如果我們鎖定背靠就會長期處于這樣一種狀態,解決長時間坐姿腰肌腰椎酸疼問題,可以通過小活動來改善,就是讓腰腹部肌肉有一定的活動,不要長時間維持某一坐姿。那么不鎖定背靠就可以改善這樣的情況,累了往后壓一壓,改變一下肌肉狀態會得到緩解。

    最后是頭枕調節,享耀家X5這款頭枕調節范圍巨大,而且比較緊,完全不需要擔心某種狀態下會滑動、轉動,調整過程就比較費力,但是這也保證了頸部的支撐力,這個調節范圍能夠滿足153-195cm身高范圍的要求。

    2.1 小結

    調節功能多很重要,能夠更好的調整適應、糾正我們的坐姿,減少久坐疲勞,身高沒問題了,支持136kg的承重自然也沒問題,更大的范圍意味的能夠讓更多的人使用。

    3 使用感受

    首先是坐感,相信也是很多人關注的點,千元和2000+的區別大嗎?個人覺得區別還是很大的,2000+的價格大多數集中在很多平時不會注意到的細節上。

    首先第一個感覺就是腰靠的觸感和頂的位置,不少腰靠面積比較小,位置比較高,而且高度固定,只能調整前后,導致受力集中,頂到腰椎靠上位置,比較難受。所以腰靠還是建議網布或者面積較大的海綿,避免力量過于集中,網布和大面積的海綿感覺會舒服很多,腰會有種包裹感。另外就是腰背分離的設計確實要給好評,如果能夠獨立調節就再好不過了。

    坐墊、腰靠、背靠都是定制低彈網布,我個人比較輕,坐上去沒有明顯下陷,感覺是介于海綿和木質板凳之間,偏向木質板凳,寬度53mm的坐墊也能滿足體重較大的人群,如果坐墊寬度太窄又是網布的情況下,屁股可能會直接坐到兩邊邊緣,壓迫大腿。

    頭枕方面的設計也比較特別,低的話可以直接貼在背靠上,高的話可以超過靠背50mm,所以標稱能坐195cm的人還是很可靠的。雖然調節范圍大,不過為了確保對頸椎的支撐力,整個機構連接比較緊,靠在上面也有出現滑移的情況,確實細節,一般的頭枕高度調節大概10cm左右,差距就在這里。頭枕后面還有掛衣桿,可以把外套之類的掛在上面,還是挺好用的。

    因為坐深可調,還有坐墊前部弧形斜面和海綿支撐可以減輕大腿發麻的情況,一般發麻有幾種原因是網布過軟,屁股下陷導致大腿受壓;坐墊前端海綿過厚,墊高大腿;坐墊太高,小腿重量沒有由地面承擔。所以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小腿多長,再看看坐高進行參考。

    扶手方面個人覺得也比較重要,像我的桌子高度71cm,上一款就碰到這種窘境,因為大多數時候手肘是沒法放在桌上的,就需要用到扶手,但是上一款的扶手沒法拉得太高,如果要和桌面平齊坐高就起來了,然后腳勉強著地(誰讓我矮呢),坐久了妥協一個另一個就累。所以這款扶手高度調節很足,兩者都能夠滿足,舒服了。如果感覺比較寬還能收窄,還寬那就轉個角度,反正能撐到就行。

    控制方面也變成了線控,手一伸就到,很方便,也不用找,就在手邊,如果是之前的桿式調節,不看的話要先摸一摸,前面是背靠鎖定,在下面是不鎖定,往上撥是鎖定,后面是高度調節,往上撥動向上升,有人坐的話會下降,調節過程很方便。

    另外這款人體工學椅的定位是電競椅,雖然說是電競椅但是一點電競椅的模樣都沒有,沒有了基于賽車椅設計的框架,取而代之的是人體工學椅的模樣,個人比較認同這樣的方式,其實電競選手也是長期在電腦前坐的人,各種訓練下經常會有腰傷之類的久坐疾病。人體工學椅其實更符合這樣的設定,所以我也是基本上沒有考慮過電競椅。

    4 總結

    享耀家X5的功能設計已經是我心目中比較完美的狀態了,從我目前接觸的電腦椅來說,是我認知中的天花板了。可能更貴的人體工學椅有更多的細節設計,這些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愿意試試親自體驗給大家更真實的感受。

    我也針對這次的選擇,結合之前的思路,總結了一些選購建議,繼續往下看吧。

    選購電腦椅看哪幾個方面

    前情提示:本篇只針對長期久坐的人提出一些建議,如果不是可以適當降低要求。

    前情提示:本篇只針對長期久坐的人提出一些建議,如果不是可以適當降低要求。

    前情提示:本篇只針對長期久坐的人提出一些建議,如果不是可以適當降低要求。

    1、電腦椅類型和材質選擇

    目前的電腦椅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人體工學椅、老板椅、電競椅、普通的電腦辦公椅。

    ▲材質組合

    大多數的坐墊都是海綿加布,還有海綿加皮革,網布的坐墊價格相對來說會貴一些,背靠的話人體工學椅和普通辦公椅以網布為主,老板椅和電競椅主要使用海綿+皮革。

    海綿坐墊的話身體坐在上面整個接觸區的受力比較均衡,舒服,但是如果坐久了,想歪著坐、翹個二郎腿也是不會有什么膈應,但是以這種錯誤的方式坐久也會出問題。而且海綿坐墊到夏天會比較熱,布質還好,如果是皮革那怕是要捂出痱子,即使有空調那部分接觸區域沒有什么熱交換也一樣是熱的。

    網布的話因為材質的原因坐在上面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陷,和使用的材質相關,受力不像海綿均分,也不像木質餐椅那種集中,介于硬座和海綿之間。透氣性也比海綿和皮革相對好一些,不過如果網布質量較差,坐久了會有下陷的風險,而且不太適合大體重的人。

    所以對于長期久坐的人,我建議還是盡量選擇人體工學椅+全網布設計,當然還要參考一些承重、身體相關的參數。

    接下來我以人體工學椅+全網布作為前提條件進行說明。

    2、安全第一

    首先是底部的承重,一般人體工學椅使用的都是五星腳,不過材質和結構會有些區別,正常情況下鋁合金/鋼制>尼龍。

    其次是氣桿,低價電腦椅的氣桿一定要看氣桿是否可查,不行就自己某寶買一個知名品牌的更換,國內比較著名的萊特,韓國的三弘、KGS,無鋼印的不建議選。

    底盤的連接也非常重要,根據安裝順序從下到上,椅輪、五星腳、氣桿、底盤+坐墊,這4個部分決定了這個椅子坐得穩不穩,耐不耐用,比如有些人喜歡一下子蹦到椅子上,某一瞬間某一處就會受比較大的力,長久這樣也會疲勞斷裂。所以穩固的底盤非常重要,也盡量避免使用過程中猛力沖擊電腦椅。

    背靠的連接也是同理,大多數的都是鋼+幾顆螺絲鎖緊,誰也不想后靠過程中背靠斷裂吧?

    3、尺寸參數

    尺寸參數其實是我一直忽略掉的一個點,以致于不少人問身高、體重多少合適嗎?作為人體工學椅各個部位的調節,能夠形成的尺寸范圍是很重要的,參數的上限和下限直接決定適合什么樣的人。

    一般電腦椅的尺寸都放在商品詳情頁的下端,靠近評論區域,里面有背靠高度、腰靠高度、坐高、坐深、坐寬、頭枕高度,像坐高、坐深、坐寬這幾個參數都比較重要,甚至直接影響我們的舒適性。所以購買前建議測量自己身高、體重、小腿窩到臀末長度、小腿窩+腳+鞋的長度、臀寬,去匹配座椅的背靠、承重、坐深、坐高、坐寬。

    4、功能調節

    鑒于我在前面已經講了很多相關的內容,因為篇幅原因我也不多贅述了。

    在了解了尺寸參數之后就可以根據參數進行選擇了,你可以根據尺寸選一個定死參數的,當然不建議這樣,容錯率太低,太折騰,所以需要更多的功能調節,提高參數范圍,增加容錯率,功能調節主要有坐高、背靠、腰靠、坐深、頭枕、扶手,能要全盡量要全,而且要考慮自己的尺寸在參數范圍內,要不全就選擇腰靠可調的,盡量腰背分離而且支持上下調整,如果還支持前后就更好了。

    總結

    不得不說,人體工程學確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里面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數據支撐。如果把它放在電腦椅上,做出了人體工學椅的分類,有些人覺得它是玄學,有些人覺得它有用。從1991年第一把人體工學椅出現至今也才過了29個年頭,雖然好的人體工學椅價格還在高位,不如給它點時間,等它完完全全進入平常百姓家。

    、前言

    因為家里我的房間面積不大,原本我房間的電腦桌面大概是這樣的便宜電腦桌款式,沒記錯的話桌面是1.2*0.6M的。后來因為眾測想把兩臺顯示器拍得好看一些,于是就借此接口把電腦桌給換了。

    當時不僅想換了電腦桌,還尋思把整個房間的布局和結構改一下:訂做一個鋼架床,徹底解放下方的空間,但后來由于種種原因,計劃停留在了換電腦桌這一步,當然也因此開始了我電腦桌面的改造。

    二、桌面

    1. 桌子&椅子

    當時在當地家具市場和網上都有尋找合適的電腦桌,而讓我一度比較心動的一款就是宜家的這個工作臺。它還是我很喜歡的黑色,上方還可以放置一些雜物。

    最終我沒有選擇它是因為當地沒有宜家,等不及它配送的關系。不過后來去逛宜家也確實有見到過它。

    最后在當地建材市場看到了款優惠價處理的桌子,整體價格和佛雷德一樣,包送到家,就急著入了它。

    這樣的價格自然不是實木(目前自己的情況也不是很適合實木),但是桌子的尺寸恰好比較適合我房間的擺放。

    桌面長1.7m,滿足了我1.2m的提升;柜子尺寸是1.8*0.6M,而兩個部分L型擺放式的組合也比較靈活。柜子有比較多的空間存放我之前桌子留下的個人物品,寬大的桌面不但可以讓我擺放主機和多臺顯示器,還可以在旁邊擺放很多我的常用物品。

    電腦椅當時一度想買的金豪系列了,后來體驗了一下朋友的西昊M18,覺得坐起來還行,于是便入了。

    這款椅子中規中矩吧,畢竟比較便宜,也不能要求太多。

    2.電腦主機&顯示器

    我的電腦主要配置:

    CPU:I7 -4790K

    主板:微星Z97GAMING3

    內存:芝奇 DDR3 2400 8G*4

    SSD:256G 760P+128G浦科特

    機械硬盤:2T+2T+3T

    顯卡:藍寶石RX480 白金版

    原本我的電腦機箱是酷冷至尊的普通機箱,可是想想自己的主板各種明明有一定的燈光,為何不選擇個側透,不是因為窮就是因為悶騷。

    后來悶騷的心突然又有機會躁動了,于是問詢了一下大佬,大佬給我推薦了這款聯力的機箱。

    可是機箱入了之后我突然又不想繼續燒燈了,加上也有很多人詳細曬單過了,所以自己也沒有一直沒有專門的曬單過。機箱缺點就板子有點輕薄,螺絲精度不是很高,當時還為此重新買了一套螺絲刀。

    我個人不玩游戲很久了,所以我的電腦基本就是拿來修修照片和剪輯視頻用的,兩臺色域和色彩準度都好的顯示器用起來非常舒服,現在優派2768也成為日常主力。

    因為我有寫過詳細的評測文章, 這里就不多說了。

    3.鍵盤

    我目前的鍵盤是技嘉的一款茶軸機械鍵盤,因為當時不是很喜歡RGB燈光,所以選的這款淡淡的白色,我喜歡它還配有耳機、USB插口的設計。

    其實當時各種軸都基本試過。就像網上流傳的段子那樣,茶軸像...... 自行百度吧。

    不過這是一款比較老的鍵盤,貌似停產挺久了,上次半瓶水倒在上面以為他要掛了,結果最后居然能夠幸存,如果之后要換的話,可能會考慮櫻桃或者flico之類的吧。

    4.鼠標&鼠標墊

    原本我的鼠標是G400S,后來到老婆這邊就多買一個。最先想到的是賣得很火的G502(太重、對手腕不友好),也翻遍了各牌子有線鼠標。另外自己的手是不是那種大手,所以在選擇的時候更優先考慮了鼠標的尺寸,最后從眾多鼠標中選了價格不貴的g403,這款鼠標的手感比我意料中的要好,而且線的長度和材質都不錯。

    鼠標墊因為圖案最后選的上面那款,不過之前還買了下面那一款,那款厚度比較厚,但是樣子沒上面那款那么百搭。

    5.讀卡器&移動硬盤

    其實我有好多款讀卡器(東芝、飚王等),當時是為了UHS-II的兼容買的雷克沙,后來發現要達到高速不止是讀卡器,還需要主板等各種兼容,最后也懶得折騰了。看它線長就把它固定擺桌面了。而后來換了機器,買了XQD卡,又不得不另外補充了一個XQD讀卡器。

    我的兩款移動硬盤都是WD的老款了,一款帶加密一款不帶,最近不帶加密的一款因為第三方加密打不開損失了一次數據,所以對數據安全有一定要求的,最好還是買自帶加密的。

    不過現在更流行移動ssd了,在自己數據安全有保障的情況下確實是更效率的選擇。

    6.燈具

    臺燈我比較中毒的是山田照明的燈,只是價格比較貴,上報領導那里不但沒通過,還被批評了一波。

    最后領導把她之前買的宜家同款臺燈安排了給我,我也只好欣然接受,先將就著用了。

    7.iLoud Micro Monitor 監聽音箱

    作為一個索尼的教徒,音箱我還是優先考慮了索尼,CAS-1還帶了功放,這樣我的耳機也可以得到加成。不過自己也就平時聽聽音樂,偶爾兼顧一下影音娛樂,花太多的錢領導自然是不會答應的,所以當時的預算最多在2-3K這樣。

    一度很想上X99的末班車,后來在網上不斷翻看了X88+X99各種文章,發現還是應該買2.0音箱,后來看到一篇別人的選購文章,恰巧有自己自己關注的索尼X88,MM1,以及有錢就上的真力G1,其實我個人也很喜歡EVE SC203的外形和表現評價,只是那價格實在太貴無法通過領導。這里也成功對iLoud Micro Monitor 種下了種子,當時老哥還說可以找他去試聽

    ,雖然領導一直說它樣子不好看,但我還是把它記下了。

    最后領導也因為iLoud Micro Monitor價格比較便宜,對其外觀要求松了口,反正也是我自己的桌面。

    再后來發現亞馬遜海淘最近價格還不錯,于是便果斷入了。

    這款音箱自帶D類和EQ調節功能,比較適合我這種不是特別愛折騰的人,而且還有低延時的藍牙模塊,隨時播放手機音樂簡直不要太方便。不好的就是做工稍微普通了一些。左邊為主音箱,右邊音箱只有一個連接插口,而它的連接線對我這樣雙顯示器電腦主機在右邊的情況來說,線稍微短了一些。

    音質方面表現的話,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驚艷,2.0的聲場讓人感覺演唱者就在我面前為我單獨演唱一樣。開機就有很足的低音,解析力很強,低噪也不算明顯,可能唯一不是很完美的就人聲的高音部分吧,不過3英寸的桌面音箱,1000多的價格我已經非常滿足了,最近新出了一款mtm據說表現會更好,只是價格也上去了。

    不得不說音箱音量很大,平時只開20%就很大聲了,音量開很高的話,整個樓都和我一起嗨了。

    8.耳機&延長線

    我的耳機是幾年前買的索尼1A,不過現在都出二代了。之前選擇它是因為之前工作環境比較嘈雜,自己頭不小且戴眼鏡,長期使用對舒適度要求比較高。

    這耳機不太好的地方就是有點悶,冬天保暖效果不錯,夏天最好還是空調房使用了。還有就是磕碰比較容易掉漆。

    前面也說過音箱的線稍微有些短,好在自己之前海淘買過鐵三角的耳機延長線。

    9.排插

    當時寧愿花高價格也選擇這款排插主要是因為它的顏色是黑色。白色其實功能是也沒有什么區別,當然我選擇的是帶USB插口的版本。

    10.其他

    手機&手機支架

    自己的手機就不多做說明了,之前對幾臺手機的優缺點簡單做了表格進行了總結。

    手機架選的一款金屬的架子,可以自行扭曲變形調整角度和高低。

    數據線

    數據線我選的國產2米/3米支持5A快充的數據線,我個人比較喜歡超長的數據線,可以連著手機從這頭玩到那頭,從椅子玩到床上。

    那些杯子、手表和筆筒之類的就不多提了,上面這些便是我的電腦桌面概況,當然是整理干凈之后的樣子,平時自然是有些雜亂的。

    三、桌面2.0計劃

    當然自己目前的桌面還沒有達到自己比較理想的狀態,所以后面是自己將來打算改進和補充的東西。

    1.集線器&魔術綁帶

    現在自己的桌面線還是比較多的,暫時采用放顯示器后面的方式,還是應該買一些魔術貼稍微整理一下。

    2.USB拓展

    自己對USB的需求還是挺多的,雖然鍵盤有一個USB位,但還是考慮額外增加USB分線器。

    另外還看到有人曬單這樣的分線器,覺得挺有意思。

    3.屏幕燈

    雖然看到不少人曬單明基的屏幕燈,也不知道體驗如何,但是價格直接勸退。

    像動手能力強的大佬還是非常佩服的,不太愛折騰的自己,可能還是等一些性價比高點的成品吧。

    4.跑馬燈風扇

    自己桌面和機箱內的燈光工程以后可能還會繼續進行,另外打算cpu散熱換成水冷的系統,以及補充桌面的燈帶。

    5.顯示器支架

    由于我目前雙屏幕的使用率不是特別高,要是以后使用比較頻繁的話估計會入一個顯示器支架,這樣可以多出一部分桌面空間,屏幕使用也更加靈活。

    6.無線充電

    因為自己又準備回到2臺手機的狀態,而S10是支持無線充電的,平時都不太注意手機的充電,經常隨手亂放,所以還是考慮購買一個桌面的無線充電器。

    7.硬盤盒&NAS

    雖然自己的電腦硬盤已經加了2塊,但是容量永遠是不夠的;前陣子移動硬盤數據丟失,雖然最后費盡周折還是找回了數據,但是數據安全還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之后可能考慮需要增加的可能是硬盤盒和大容量硬盤或者是安全性更高的NAS私人云盤吧。


    四、結尾

    當然2.0部分只是目前自己暫時的計劃,不過自己的電腦主機也組了幾年了,也許下一步再補充一臺新的電腦主機也說不定。再加上之后要搬家了,具體還是會按情況進行實施,2.0完成之后還有3.0也說不定。

    本文也到此為止了,此文以分享交流為主,不喜勿噴,也歡迎各位給我種草更好玩、更好用的物品。

    地板美觀自然,給人一種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感覺,也逐漸成為室內裝修的潮流,許多人為了延長家用地板的使用壽命,還會定期進行保養,殊不知家中最常用的電腦椅輪子也是自家地板的一大殺手。

    尤其是帶有滾輪的電腦椅經常需要移動,椅輪不停和地板造成摩擦,一些電腦椅輪子的質量欠佳,長期使用不僅會影響美觀還會降低地板的使用壽命。

    因此怎么選擇電腦椅子降低對自家地板的傷害,成為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建議大家在選擇電腦椅子時,最好選擇帶有滾輪的電腦椅子。因為弓形電腦椅或者帶有椅腿的椅子,與地板的接觸面較大,摩擦力自然也要大許多。當然,并非所有的電腦椅子都對地板沒有傷害,關鍵還是要選擇帶有質量好點的電腦椅輪子。

    在選擇電腦椅輪子時,可以先觀察輪子的滑動,有沒有輪子不轉的現象,再一個就是看輪子的材質,最好選擇尼龍材質的五爪,不僅無毒、質輕、有優良的機械強度,同時具有耐磨性及較好的耐腐蝕性,經常對輪子進行及時的清理也能降低對地板的傷害。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降低對地板的損傷,可以在地板上鋪上一張地毯,這樣不僅防止地板被電腦椅輪子刮傷,還很美觀。但是,鋪地毯也有弊端,椅子的使用范圍會受到限制,大家可以根據使用情況進行選擇。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