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TN面板前來覲見
目前市面上99%的顯示器都為LCD顯示器,而LCD顯示器再進行細分則是TN、VA、IPS等。其中TN面板在對比度,色彩,色階,可視角度等各種參數上的表現都不理想,唯一的優點只有響應時間低,高刷電競畫面不容易拖影。所以,如果顯示器并沒有到達240Hz以上的刷新率,那么使用TN面板的顯示器的綜合表現沒有IPS、VA等面板的顯示器好。
像聯想TE24-10、華碩 VG27BQ等搭載TN面板的顯示器并沒有非常高的刷新率參數,所以使用起來就沒有把TN面板的優勢表現出來。與之相反,AOC AG273QXP、飛利浦275M1RZ等使用Nnao IPS面板的電競顯示器,不僅有優異的色彩表現,還有非常出色的刷新率與響應時間表現,就非常值得采購。
灰榜:聯想TE24-10、華碩 VG27BQ
紅榜:AOC AG273QXP、飛利浦275M1RZ
02 上古接口 別當傳家寶
顯示器和電腦主機這對CP可有些年頭了,這么多年二者除了性能參數在共同進步外,接口類型也在相輔相成的不斷迭代。但雖然目前市面上的主機鮮有見到VGA、DVI等老接口,但搭載這些上古接口的顯示器可不在少數。
VGA、DVI等接口因帶寬、協議等問題,早已失去了迭代的必要,注定只能淹沒在歷史汪洋之中。所以,如果顯示器沒有HDMI、DP等接口,就意味著你無法使用較新的設備直接進行連接。
HDMI、DP是面向現代的接口,筆者始終認為Type-C才是未來!所以,選購一款除HDMI、DP等視頻接口外,還提供有UBS-A、USB上行、RJ45網線、Type-C等接口的顯示器產品,顯然是更為合適的!
灰榜:優派VA2411、飛利浦193V5LSB25、AOC E2252SWDN
紅榜:戴爾U2720QM、AOC U27N3C、飛利浦243S9A
03 分辨率也是有底線的!
都2021年了,還有不到720P分辨率的顯示器你能信?
嚴肅點,這不是個笑話!
在現在手機都上2K屏了;不用會員就能看1080P視頻;bilibili都開始推廣4K視頻的2021年末,你說你買個分辨率不到1080P的顯示器是為了啥?
為了便宜?現在4K顯示器都999元包郵到家了。答應我,別再傻乎乎的買那些低分辨的垃圾了!
灰榜:戴爾SE2018HL、聯想V20-10
紅榜:HKC T3252U、AOC Q2790PQ、三星 F27T700QQC
04 大風吹呀吹,吹不來money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所以性價比不高的顯示器咱也不要碰。
但如何判斷顯示器性價比是高還是低?這不單單要求你了解顯示器參數,還得了解顯示器的市場行情,也就是“懂行”。
那普通消費者懂嗎?不懂啊!
你看,巧了,咱多少有點了解。要是您不怎么懂顯示器,那下面這些經過筆者精挑細選的顯示產品,閉著眼買吧。
宏碁VG271U M:27英寸2K分辨率,170Hz刷新率,Fast IPS面板,內置兩個2W音響。
AOC U2790PQU:AOC 4K顯示器銷冠王,27尺寸+4K分辨率的黃金配比,畫面超細膩。99%SRGB色域覆蓋,自帶出廠校色,色彩逼真。
小米顯示器27寸:小米家的當紅產品,27英寸2K屏、165Hz刷新率,出廠校色,色準表現較好。
宏碁XV272UV:27英寸2K屏,面板采用比小米更牛x的Fast IPS面板,響應時間更快,更適合電競游戲,內置雙2W音響。
雷神銀翼:海爾子品牌,Fast IPS面板,響應速度優秀。27英寸、2K分辨率、165Hz刷新率、HDR400。
飛利浦279P1:4K高分屏,IPS面板,還有全功能Type C接口,可以給手機、筆記本電腦充電,還可以連接鍵鼠,當拓展塢用。
LG 27GL830:Nano IPS面板,是IPS面板里最好的色彩表現和上佳的響應時間,27英寸、2K分辨率、144Hz刷新率,電競、影音均適用。
飛利浦猛騰275M1RZN:同樣的Nano IPS面板,同樣的27英寸、2K分辨率、144Hz刷新率,但這款顯示器背面有流光溢彩燈效,很神奇。
BOE拾光紀CA24HA:IPS面板、23.8英寸、1080P分辨率,售價799。適合辦公、上網、看視頻,絕對價格低。
05 寶藏:雕塑家Fine Q1
為啥把這款顯示器單獨列出來?全金屬一體成型機身,全功能Type-C接口,23.8英寸2K分辨率,全貼合2.5D玻璃面板,100%sRGB色彩覆蓋,售價1748元。
面板參數這一塊不用多說,市場主流配置。關鍵是這款顯示器在產品工業設計這塊,已經大幅超過目前市場中的同類產品了,放一張圖你們感受一下這款顯示器的金屬機身。
12月12日,新品首發。天空藍、玫瑰灰,你選哪個?
(7828694)
智能手機的組成部分中,維修費用最高的就是屏幕與主板。前者貴的理由是,當前屏幕面板和保護玻璃都是貼合在一起的,哪怕只是表面的保護玻璃碎裂,也需要整體更換屏幕面板+玻璃;后者貴的理由是,主板上的芯片很多,哪怕只有一顆出現問題,也需要更換整個主板。
因此,無論是手機廠商還是用戶自己,都會想辦法提升手機的抗打擊能力,廠商的做法是采用硬度更高的玻璃來保護屏幕,提升防水能力避免主板芯片短路。而用戶的手段則是搭配各種風格的保護套,以及養成更好的使用手機習慣。
今天智趣狗想和大家聊的,就是手機廠商們終于有了更好的玻璃來保護脆弱的屏幕面板,而它就是來自康寧公司(Corning)旗下最新的第六代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 6)。
根據Toluna全球消費者調查數據表明,人們平均每年要摔落7次手機,其中半數以上是從1米或以下高度跌落的。
第六代大猩猩玻璃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平均能經受15次從1米的高度到粗糙表面的跌落,比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的表現翻倍。在相同的測試條件下,其它競品玻璃,例如鈉鈣玻璃和鋁硅玻璃等,在首次跌落時就出現損壞。
據悉,第六代大猩猩玻璃是一種全新的、得到化學強化的玻璃組份,其相較于第五代大猩猩玻璃擁有更高的表層壓應力,這進一步提升了第六代大猩猩玻璃的抗損性能。康寧高層還表示,跌落破裂是一個概率事件,隨著表層壓應力的增強,玻璃在多次跌落中的平均完好率也將相應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第六代大猩猩玻璃雖然顯著提升了抗摔性能,但它能承受15次1米高度跌落而不碎,也只是在實驗室環境下測得。現實生活中,手機邊框對屏幕的保護結構、保護套的類型、玩手機時的高度、跌落地面的硬度......這些都是變數,哪怕手機配備了第六代大猩猩玻璃,摔一下就碎也并非不可能哦。
只能說,凡是配備第六代大猩猩玻璃的新款手機,在遭遇相同的跌落磕碰時,能保全性命的幾率要比康第五代玻璃,以及競品玻璃更大而已。
此外,康寧此次并沒有強調第六代大猩猩玻璃的防劃指數,所以它的耐劃性應該和五代大猩猩持平,依舊害怕桌面上的細小沙粒。如果你沒有給手機貼膜,平時總是喜歡將手機屏幕朝下放在桌面上,而事前還沒有擦拭桌面.....再次拿起來時就會發現屏幕上可能出現了無數道細小的劃痕。
沒辦法,沙粒的組成部分就是石英,它的莫氏硬度高達7,僅次于黃玉、剛玉和鉆石,對手機玻璃的破壞力要遠遠大于包包里的鑰匙和其他金屬。
沙粒對手機屏幕玻璃的破壞力要遠遠高于金屬
總之,希望第六代大猩猩玻璃能早日被手機所用(首發的會是三星8月初發布的Galaxy Note9嗎?),但大家依舊不能太過迷信它對手機屏幕帶來的保護,該有的好習慣(貼膜,配保護套,走路下樓梯時不玩手機)也千萬不能丟了!
最后,估計會有很多童鞋要問現在有哪些手機用了康寧玻璃,用的是第幾代康寧玻璃?這些問題在康寧網站首頁下方都有詳細的產品列表,小編截取了一部分(手機、平板、筆記本都是康寧玻璃的客戶),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可以自行訪問。
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
8月4日,蘋果更新了Mac系列產品線,正式推出新款iMac 27英寸,外觀依舊保持不變,此次升級主要在于硬件。
新款iMac 27英寸升級到了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并可選配AMD Radeon Pro 5000系列 GPU。然而這款新品最大的亮點在于屏幕,此次新款iMac 27英寸引入了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
新款iMac 27英寸是首款引入納米紋理玻璃的iMac設備。這款產品發布之前,我們只能在售價幾萬元的Pro Display XDR上體驗到這項技術,而且還要額外花費8000元。如果你想在iMac上使用這種材質的玻璃,那么就只需要額外支付3750元。
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的作用在于能夠降低屏幕眩光,用戶可以獲得更加沉浸的視覺體驗。在此之前,為了解決屏幕反光問題,蘋果的MacBook Pro可選配霧面屏,但這種屏幕也帶來一些弊端,那就是色彩表現不如鏡面屏。
單從整體觀感來看,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與采用霧面屏的MacBook Pro相仿,就好像在屏幕上方覆蓋了一層“磨砂膜”,但實際上這款玻璃表面并沒有額外的貼膜和涂層,只是利用納米級技術對玻璃進行蝕刻,使光線在表面發生漫反射,這樣一來,可以在不影響畫質和色彩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屏幕眩光,和普通亞光涂層上常見的多余虛影和光點。
從外媒The Verge的評測對比圖可以看出,采用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的新款iMac 27英寸,屏幕給人一種“霧化”的觀感,畫面中幾乎看不到眩光,而采用普通屏幕的老款iMac,可以很明顯看到畫面中反射的倒影。
需要注意的是,蘋果表示,如果Nano-texture納米玻璃面板上有灰塵或者污漬,只能用附贈原裝清潔布進行擦拭,遇到難以清潔的污跡可以用70%的異丙醇(IPA)溶液打濕拋光布來清潔。由此可見,這種材質的玻璃比較容易受損害,而且清潔起來還需要特定的拋光布,反倒是普通玻璃面板的耐用性會更好,清潔起來也沒那么麻煩。
既然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可以有效降低屏幕眩光,那為什么只有蘋果的Mac系列用上了,而那些Windows電腦卻沒有搭載這項技術呢?
說得通俗易懂點,Nano-texture納米紋理處理玻璃面板就是一個防眩光涂層,在不影響畫質和對比度的同時,減少了強光帶來的眩光和虛影。很多“霧面屏”用的就是這種技術,只不過蝕刻出的細膩程度沒有蘋果那么高。
想要做出納米級別的蝕刻,這對于供應鏈的要求是很高的,從3750元的定價可以看出,蘋果的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的良品率應該是偏低的。
此外,其他PC廠商不像蘋果那樣擁有很高的原廠定制能力,市面上大部分電腦都是直接出貨,如果這款產品銷量賣得不好,那就只能虧本。蘋果則不同,采用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屬于可選裝配置,產品并沒有標配這項技術,所以也不是現貨,自然也就沒有虧本這一說法。 這對于其他PC廠商來說,所需要承擔的風險太大,而且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也并非剛需。
其次是普通消費者看到加裝這種玻璃需要花費幾千塊錢,一般正常反應是這肯定是廠商們推出的“智商稅”產品,即便電腦屏幕沒有這種玻璃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而且買個屏幕掛燈也可以防眩光,幾百塊可以搞定的事為啥要花幾千呢?
蘋果明明知道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不是剛需,為何還要在iMac上引入這項技術呢?
關于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先搞明白iMac的產品定位。從定價和硬件配置不難看出,新款iMac 27英寸主要面向的是專業人士,比如視頻內容創作者,一塊好的屏幕可以將顏色還原得更到位,這樣方便視頻后期的處理調色;不管是什么樣的設計師,基本上都會用電腦制作草圖,如果電腦屏幕不好,同樣會影響到最終的成品等。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與5K屏幕搭載在一起使用的話,會為這些專業人士帶來什么?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的主要作用是極大程度降低屏幕眩光,那是否可以理解為面對電腦屏幕時,能夠確保他們長期專注在內容本身,不再需要頻繁地尋找一個沒有反光的角度,這也是蘋果為何要在面板上下功夫的原因。
打從一開始,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就不是給普通用戶準備的。當然,按照蘋果一貫的產品定價策略,這種材質的玻璃售價可能還是高了,如果換作其他廠商來做,價格或許會更低。
就目前來看,Nano-texture納米紋理玻璃面板只有蘋果一家在做,這也是為何一塊玻璃可以定這么高價的原因之一。如果真的是工作需要,那么3750的價格基本可以忽略了,普通用戶建議買個屏幕掛燈,而想要嘗鮮這項技術的朋友,那么直接沖就對了。
----------------------------------
點擊文章頂部雷科技頭像,私信回復“搞機”,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