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023年末,Intel新一代酷睿Ultra平臺的橫空出世,自此筆記本電腦進入AI時代,AIPC也順勢成為各大筆記本電腦廠商在2024年的重頭戲。在CES2024,華碩亮相了首臺酷睿Ultra9+RTX 4060全能AI輕薄本——華碩無畏Pro15 2024 RTX 全能AI輕薄本,并于1月22日正式開啟了預售。

    1月29日20點,華碩筆記本官方B站直播間邀請了知名測評博主、百萬科技粉絲UP主和華碩產品經理首次搭檔,為大家帶來了這款新品開箱直播,諸多亮點率先揭曉。

    從外觀看,華碩無畏Pro15 2024延續了該系列的“家族基因”,三面鋁合金材質的機身質感出色,而且輕盈堅固,雖然配備了15.6英寸大屏,但薄至19.5mm的機身和僅1.8kg的重量,便攜性依然出色。C面配備了全功能鍵盤,大幅提升辦公、編程和現代創作的效率,大尺寸的觸摸板搭配華碩旋鈕,無需鼠標也能輕松操作。

    傳統的AI應用是接入云端大模型來實現,而AI PC內嵌個人大模型,擁有個性化本地知識庫和開放的AI應用生態,并能運用自然語言交互,同時還擁有設備級個人數據和隱私安全保護。Intel在2023年末發布的酷睿Ultra平臺,將CPU、GPU和NPU三大AI引擎整合成本地混合AI算力,這就是AIPC一詞的由來。

    作為首臺酷睿Ultra9+RTX 4060 AI全能本,華碩無畏Pro15 2024搭載酷睿Ultra9-185H移動處理器,擁有16核心22線程和24MB超大三級緩存,最高睿頻可達5.1GHz,并能實現高達65W的性能釋放。搭配高頻16GB DDR5雙通道內存和1TB PCIe4.0高速大容量固態硬盤,運行各類人工智能任務和深度學習如虎添翼,而且支持內存和固態硬盤雙擴展,最大可擴展至40GB+4TB,運行多個大型程序、存儲海量素材都不在話下。

    酷睿Ultra平臺另一個重要特色,就是搭載全新一代的Arc核心顯卡,采用Xe LPG架構,相比上一代銳炬核心顯卡,在圖形處理性能上有顯著提升,最多可配備8個Xe圖形處理核心,并支持DX12 Ultimate特性,可滿足更復雜的游戲和圖形處理需求。

    既然定義為全能AI本,意味著華碩無畏Pro15 2024“能文能武”,不僅有AI的加持,還配備了8GB GDDR6顯存的RTX 4060獨立顯卡,采用新一代NVIDIA Adalovelace架構,光線追蹤性能顯著提升,DLSS3技術讓游戲幀數大幅增加,還支持獨顯直連技術,可實現110W功率釋放,還可以通過雙顯卡四模式切換,提升電池續航。

    性能出類拔萃,散熱也要跟上才行。華碩無畏Pro15 2024配備了華碩冰川Pro散熱架構,機身配備三處出風口,內部配備兩個12V游戲本超大風扇,103個冰刃葉片風力強勁,搭配5根高效熱管,全速模式可滿足整機125W的性能釋放,還配備了4種風扇模式,安靜或高性能,使用快捷鍵即可瞬間切換。

    華碩無畏Pro15 2024還有一個值得稱贊的地方,就是配備了15.6英寸OLED華碩好屏,擁有2.8K高清分辨率、133%sRGB和100%P3廣色域,并支持10bit色深與HDR,專業級調校呈現影院級的驚艷畫質,0.2ms極速響應時間和和120Hz電競級高刷新率,讓畫面更加流暢跟手,而高達600nit的峰值亮度,在提升HDR效果的同時,更能輕松勝任各種室外場景。

    除此之外,屏幕上方還配備了2.5K分辨率(5百萬像素)超高清AI攝像頭,相比傳統720P攝像頭提升四倍,配合第四代3DNR降噪,畫質更加細膩純凈,還支持多項智能人像處理,加上AI智能語音降噪技術,無論視頻通話還是視頻會議都能清晰呈現。

    接口方面,華碩無畏Pro15 2024可以說是“大滿貫”,配備1個雷電4接口、1個USB-C3.2接口、2個USB-A3.2接口、1個HDMI2.1 TMDS接口、1個RJ45接口和1個3.5mm接口,還配備1個SD卡讀卡器,連接外設和擴展存儲不做選擇題,還能連接兩個顯示器,三聯屏大幅提升辦公和創作的效率。

    華碩無畏Pro15 2024的開箱直播可以說干貨滿滿,為屏幕前的觀眾提前吃下了“定心丸”。作為首臺酷睿Ultra9+RTX 4060 AI全能本,華碩無畏Pro15 2024不僅具備超薄便攜的移動辦公屬性,旗艦級的硬件配置更能隨時開啟電競模式,AI的加持更讓應用體驗和效率的雙重提升,為玩家們送上2024年重磅“開年禮”,心動就行動起來吧。

    (8539445)

    碩的第三屆ROGDay昨日再次在北京中國電影導演中心舉辦,如同前兩屆一般,本次的ROGDay依然是一場游戲盛宴,不僅邀請了眾多電競圈內游戲大咖和眾多ROG粉絲,而且現場還進行了多場的游戲競技比賽,讓現場玩家HIGH到爆!

    現場玩家在用華碩三聯屏顯示器體驗賽車游戲

    另外,作為最重磅嘉賓,現場還邀請到了《英雄聯盟》SKT T1戰隊當家花旦世界第一中單選手大魔方Faker!!!讓現場的迷妹迷弟們興奮不已。

    當然,除了游戲、明星之外,ROG的明星產品也與現場玩家們進行了零距離接觸。除了水冷明星ROG GX800、超輕薄游戲筆記本電腦ROG冰刃 GX501以外,華碩還帶來了ROG STRIX S5AM 魔霸 SKT定制版筆記本,還有ROG今年新推出的代表未來電競筆記本電腦趨勢的槍神版和魔霸版定制本也都悉數到場。

    顯示器方面,華碩也帶來了新品ROG Strix XG35VQ與ROG Strix XG32VQ,顯示器外觀設計大氣,底部擁有ROG“敗家之眼”投影映射燈(圖案應可自定義),支架背面還加入了Aura RGB幻彩燈效,支持與ROG外設或板卡聯動和隨音樂律動,開發者用戶可對其Aura SDK進行自定義燈效。

    ROG Strix XG32VQ

    Strix XG32VQ基于31.5英寸VA曲面面板,提供2560×1440分辨率,1800R曲率,16:9長寬比,針對高動態玩家,支持AMD FreeSync防撕裂技術,提供4ms響應和144Hz刷新率。

    ROG Strix XG35VQ

    ROG Strix XG35VQ顯示器則擁有4K分辨率,1800R高曲率,100Hz高刷新率和FreeSync防撕裂技術,針對FPS高動態游戲設計。

    PG279Q

    另外,現場還擺放了華碩專為玩家主宰游戲戰場而打造的PG279Q顯示器,6mm超窄邊框設計,紅黑的ROG風格。而且擁有27英寸2K IPS廣視角面板,為玩家打造驚艷的游戲畫質。更重要的,華碩PG279Q還具備165Hz高刷新率的顯示素質,能輕松呈現動態視覺效果。■

    聊本人在用的三屏

    一條帶魚還是三塊直屏?這是個問題!帶魚屏我有,35寸VA屏,已經用了挺長時間,曾經覺得好大,現在覺得好小,如果讓我再來一次,你會怎么選?

    當然對于本人來說,本就是三屏顯示,不同的是,左側和右側都是使用年限接近或者超過十年的老古董,其中左側甚至還是VGA接口,已經徹底淪為雞肋,所以實際上顯示器的需求一直都有,只不過隨著交房的臨近,這種需求的強烈程度也在與日俱增。已經到了不能忍的地步。

    所以,今天的銘記,聊聊新購入的華碩顯示器,曲面屏的必要性,和直屏的感受。

    關于曲面的兩年感受:

    這款分辨率為3440*1440的35寸VA顯示器已經使用了超過兩年時間,可以說是卡在了不太適合購買顯示器的時間點,那時候的帶魚屏價格還是處于高位,特別是3.5K的高分屏更是如此,部分IPS屏甚至上到了6K以上的高位,關鍵還一機難求。

    所以當時的選擇也是比較無奈的,這張是當初本準備寫一篇拍的,不過后來懶,就過去了。

    其中感受最強烈的有兩點,其一是色彩,其二是曲面,其三是高分辨率。

    色彩:即使在擁有100%sRGB,和85%P3色域的前提下,這款顯示器的色彩依然是偏淡的,甚至不如一側老舊的IPS顯示器,這種是可見的差距,當然其他參數表現要好得多。

    分辨率:3440*1440的所謂3.5K分辨率,像素點為4953600個,而4K分辨率和2K分辨率分別為8294400和3686400,我這塊帶魚屏約4K的60%,比2K多約34%的像素點,那么這個配置暢玩3A大作,對于顯卡的要求顯然是比較高的,在當時來看2070S顯然是不夠的,所以,顯示器和顯卡匹配是很重要的。

    曲面:從沉浸的角度來看呢,曲面是有其價值的,但眼睛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不過可笑的是如果你都用過來了,會發現你的眼睛會自動切換,從使用角度來看,曲面與否帶來的沖擊力也僅僅是在最初不適應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推移,曲面就顯得越來越無感,所以現在問我要不要買曲面,個人建議你是直屏即可,那曲面屏有意義嗎?有的,屏幕達到一定尺寸,比如40寸以上,或者三屏顯示,且曲度更大達到如1800R,那么曲面屏是有意義的。

    極致沉浸效果一定會有比較大的代價,那么有沒有性價比比較高的方案呢?當然!可選的方案還是比較多的。

    三屏方案其一:性價比最高的27寸2K顯示器×3

    這里聊的三屏不是本人在用的偽三屏,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三屏,即可以拼成一屏,也可以分成三屏使用,所以建議是同品牌同機型,甚至最好是同批次的三屏,因為這樣才能做到屏幕本身的一致性。當然現在購入三屏我基本上是沒地方放的,所以趁著618先搞一塊看看效果。

    首選考慮,最大的原因還是性價比,27寸作為最常見的顯示器尺寸,有著天然的成本優勢,這點不管是2K還是4K都是有著不錯的機型選擇。就那本人這臺舉例,型號為華碩PA278QEV。三臺3600rmb也完全可以接受。

    2K分辨率可兼顧影音和游戲:

    而使用2K分辨率,有一方面的原因恰恰是游戲需求,舉個最簡單地栗子,2070S可以流暢運行大部分的3A大作,但是3.5K的帶魚屏就必須要降低畫質才行,這點在玩例如賽博朋克2077,GTA5,吃雞等游戲的時候尤為明顯,高畫質下也可以流暢運行。

    吃雞也是全程流暢,這里說一嘴這款顯示器最高支持75hz,雖然也談不上高刷,也比60hz稍好一些。

    看個電影自然是不在話下,《芬奇》是我比較喜歡的,很新的一部電影,不過結局有些悲傷。

    變形金剛5,談不上喜歡,就這樣了,大場面看多了,也就麻木了,還是喜歡《長津湖》,

    27寸尺寸相對更為合適:

    另外27寸顯示器相較于32寸也有著非常明顯的尺寸優勢,大部分用戶的桌面空間有限,要擺下三塊顯示屏本身就有很大難度,這還是在不考慮音箱的前提下。

    以華碩PA278QEV舉例,其顯示器橫向長度為61.5cm,完全拉平則達到了一米八四,兩側傾斜擺放約30°,1.6m都捉襟見肘,角度再大一些才行,不過如果兩側無遮擋,則1.6m的電腦桌是沒有問題的。

    色域好,色準佳:

    除此之外本人時常碼字,也經常做一下視頻剪輯,對于色彩要求不算太高,但是也是有一定需求的,PA278QEV官方給的數據是不錯的。

    實測100%sRGB,84%P3色域(默認設置)這個當然是沒問題。

    而標稱小于△E<2,經實測也達到了。

    實際上校準前后目測并不明顯(下圖),這說明出廠已經給你校準好了,當然了,后續依然還是要校準的,畢竟使用一定會老化,損耗,色彩也會飄。

    黑色測試曲線和光度2.2基本上重合,表現優異。

    約25%亮度接近最大對比度,100%亮度最大對比度為950:1,IPS屏的正常成績。

    最后成績,色域滿分,對比度滿分,其他成績均不錯,整體達到了4.5分,對于這個價位的顯示器已經很優秀了。

    可橫可豎,調節便利范圍大:

    這個自帶的支架可真是太強大了,調節范圍大,可橫可豎,可上可下。高低可升降0~15cm,前后傾斜90°~-90°,垂直90°,水平旋轉35°~-5°。

    用的顯示器豎著刷抖音還真是。。

    這得益于其成熟的鉸鏈設計,上下易固定且流暢,左右旋轉或上下旋轉足夠牢固。

    而且不管是旋轉還是屏幕四周都帶標尺,甚至從系統都自帶了標尺,QuickFit一鍵排版,除了可以標尺在之外,還可以加網格線迭圖,標B5,A4等,提前對其需要打印的區域。

    多級防藍光護眼更徹底:

    我們這幫80后已經是老油條了,護眼啥的都沒有色彩要求高的,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防藍光是必不可少的,而華碩PA278QEV擁有多級防藍光,實際效果如下。

    可以看最高檔亮度可見的下降,從視覺來看也柔和很多,這可是經過防藍光認證的。

    同時支持不閃屏技術,實測在最低亮度下,使用iPhone 13 Pro Max拍攝慢動作,也未見有閃屏的發生。

    最后再展示一張實拍表現。

    以下均有Sony相機拍攝,地點為當地江邊公園,色彩表現豐富,明暗對比強烈。

    方案一小結:本人愿意稱之為性價比方案,畢竟一千出頭的顯示器一口氣買了也就4000rmb不到,但是現在買了確實沒地方放。可以看到華碩PA278QEV的2K分辨率還是做到了一定的兼顧,顯示器的細膩程度也還不錯,色彩表現比我這臺VA實在是好太多了,不管是屏幕顯示100%,還是玩游戲的實際表現,2070S與之搭配顯然是更合適的。

    之后會配合本人這臺帶魚屏做聯屏使用,將其中一臺顯示器徹底退役,觀察需求,如果沒有問題,本人也可能會選擇其他方案來實現三屏。畢竟下次迭代就要重新配電腦了,那么顯卡也會需要重入了,考慮到NVIDIA4000也快了,而且價格估計不會和過去那么離譜了,在關注下吧。


    三屏方案其二:成本稍高的31.5寸4K顯示器×3

    這個方案是本人考慮時間最長的,但實在是沒敢下手,一方面是成本,另一方面是對硬件要求太高了,特別是游戲,這個方案作為備用規劃,根據新房子的書房裝修規劃來判斷是否使用這套方案。

    由于依然是考慮三屏,那么成本控制依然是必須的,最后選中了這款,華碩VP32UQ。

    華碩 31.5英寸 4K顯示器 電腦顯示屏 IPS廣視角 HDR10 辦公用機 VP32UQ VP32UQ
    ¥3099
    購買
    <script src="http://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7109367117119521280"></script>

    活動期間是減500rmb,一臺2299rmb的價格,三臺的總價為6897rmb,相較于上面的方案投入還是會大不少。

    4K分辨率31.5寸表現更合適,硬件負載偏大:

    4K UHD的分辨率是現階段的極限,3840*2160分辨率的畫面表現自然是沒的說,如果你體驗過4K游戲就會明白我說的,但是對于顯卡的要求肯定是更高的,當然你也可以使用1920*1080分辨率,四像素合一使用,畫面會有損失,但是對于硬件要求則低得多了,即使是三屏合一,也不需要太貴的顯卡就可以跑。

    色域優秀但色準會有下降:

    如此大面積的屏幕,如此精細的分辨率,色域控制問題還不大,100%sRGB還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色準和屏幕均勻度相對會差一些。

    屏幕本身基本上不可調,三屏顯示占地巨大:

    相較于華碩PA278QEV,華碩VP32UQ從官宣來看是不支持大幅度調節的,所以如果采用這個方案,也會損失一些功能,比如雙橫一豎。

    而三屏本身的占地確實會讓我非常頭疼,即使以30°擺放兩側,其總長依然接近2m,考慮屏幕本身的邊框和間距,大概率也是要超過2m的,相當于本人必須定制照桌柜才能實現如此尺寸的屏幕擺放。

    支持防藍光,呵護雙眼:

    同樣支持防藍光護眼認證,可以減少有害藍光,預計和PA278QEV是一樣的,通過菜單實現。

    方案二小結:同樣是價格相對較低的方案,相較于27寸2K,在分辨率和屏幕面積上有著絕對的優勢,但是同樣的你也將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4K看電影啥的當然沒的說,但是對于游戲的負載就非常大了,那么你對于硬件的堆砌和付出的代價也將更大,你也可以通過降低分辨率來實現3塊1080P屏幕的A3大作暢玩,對于顯卡負載也將大幅度下降,雖然畫質有下降,但也可以很好的做到兼顧。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在裝修中你必須要考慮到位。


    其他方案:一步到位,43寸顯示器

    其實當預算達到了6000rmb以上,你確實可以考慮尺寸更大的顯示器,例如華碩PG43UQ ROG,我最喜歡的敗家之眼,基本上每一次購物季都是有好價出現的,比如618促銷滿減之后,7999rmb的價格也確實是有些吸引到我了。

    Asus/華碩 PG43UQ ROG 43英寸4K144Hz 臺式電腦游戲電競40顯示屏HDR100 PG43UQ
    ¥9499
    購買
    <script src="http://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7109367117119521280"></script>

    到了這個價位,可不是湊活的產物了,這貨可是支持4K 144hz的巨擘電競顯示器,但是同樣的,你會頭疼于硬件的堆砌,你該用什么樣的配置才能跑滿4K 144hz,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個時候配合游戲機似乎才是它的歸宿,問題是本人的需求是綜合性的,并非單一的。

    Display HDR1000認證,說明這款顯示器的亮度應該是非常高的,妥妥的頂配了。

    同時還支持廣色域,125%的sRGB和90%的P3色域,色彩表現更豐富。

    其他細節就不一一展示了,畢竟是ROG的東西,這款顯示器滿足了本人的所有需求,也將其放入預備內吧。


    總結:需求決定選擇

    這次是本人正兒八經地做了一次三屏顯示的規劃,當然很多細節也沒有深究,例如窄邊框有多窄,因為聯屏的細節對于窄邊框要求是很高的,如果你可以定制當然更好,但是價格絕對不是你能承受的,要是你現在問我,你偏向于那種三聯屏?個人還是非常喜歡華碩PA278QEV,主要原因還是更兼顧,單屏可碼字編輯文本,色準高可以拿來PS可以編輯視頻,豎屏可網頁瀏覽,玩游戲看攻略也更便捷,唯一頭疼的大概就是高度了,畢竟豎屏等于寬變高,高變寬,超過62cm的顯示高度確實太高了。

    IPS屏相較于VA屏確實有著色彩方面的優勢,所以讓我頭疼的是該拿誰作為主屏,從屏幕寬度來看,35寸的帶魚屏和27寸的2K屏倒是僅僅相差1cm左右,不過兩者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分辨率差距。

    華碩PA278QEV的其他優點:

    再說說這款顯示器的優點吧,按鍵操作非常直觀,和菜單顯示是對應的。非觸摸鍵也基本上不存在誤操作。學習成本低,操作上手快。

    菜單多但很直觀,色彩模式也是是相當多,不過個人還是喜歡默認標準模式,也不建議大家隨便調,除專業需求外。

    接口較為齊全,單單USB3.0 Type-A接口就給了四個,旁邊那個是Type-B接口,從左往右耳麥接口,mini DP視頻輸入,DP輸入,HDMI接口,居然還保留了DVI接口。

    完美?不至于,來個Type-C可否?視頻線我可是有的。

    底座和升降機構設計得確實不錯,可以看得出花了不少心思,也很牢靠,完全可以支撐顯示器本就不輕的重量。

    銘說:細節很多,就不一一闡述。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