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酷玩每日答疑,今天回答網(wǎng)友提問:《兩個3pin風扇和四個4pin 風扇如何串連?》原提問如下圖所示。
供電看電壓,電壓對,線路連接/轉(zhuǎn)接合理,不會出問題。
如果大家細心觀察過,會發(fā)現(xiàn)實際上主板上的4pin風扇插座也是兼容4pin和3pin線纜接頭的,從產(chǎn)品設計的初衷來看,這種成熟的設計根本就沒怕你把3pin和4pin插頭混用,只要針腳插接是對應的,線路也按規(guī)則走,不會出現(xiàn)短路等問題。放心串聯(lián)就是。
對機箱散熱風扇(也包括大部分CPU散熱風扇的4pin/3pin供電接線),4pin和3pin的區(qū)別,只有多出那一根針(主要用來傳輸散熱風扇的控制信號),其他3根針對于兩種供電線來說,功能都是一致的——包括電源正極12V,電源負極GND,還有一個TACH分散轉(zhuǎn)速檢測引腳。
額外擁有第4根針的風扇供電線往往支持調(diào)速,通過它,我們就可以調(diào)整電壓及占空比來控制風扇的轉(zhuǎn)速,而目前主流裝機用的機箱風扇4pin是標配,3pin的新風扇較少,一般視你風扇類型提供。
如果你看懂前面我所說的,大概會意識到僅從供電需求來看,4pin和3pin的風扇供電線是可以通用的,串聯(lián)沒問題。所以市面上才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滿足你機箱接線需求的轉(zhuǎn)接線。
最常見的就是上圖那種多合一轉(zhuǎn)接線了,因為主板4pin給CPU和機箱散熱風扇留出的供電接口有限(看主板規(guī)格,豪華主板給的多),而CPU風冷/水冷,機箱水冷/風扇卻有很多,這種多合一轉(zhuǎn)接線經(jīng)常出鏡。
一分二、一分三、一分四的4pin轉(zhuǎn)接線(延長線)京東自營大概一條十來塊錢,最高不到20塊。其中佳翼這個品牌我買過幾次,包括集線器產(chǎn)品,都是電腦小配件,質(zhì)量不錯,性價比高。像超頻三這種知名品牌也有同類配件,其他品牌如連拓等,也都很靠譜。有需求擇其一購入即可。
這種240/360一體式水冷一般會自帶一根二合一或三合一的供電線,雙扇的風冷也會給你一根二合一。由于這類產(chǎn)品還有RGB控制線的連接需求,因此除了轉(zhuǎn)接線,更多的是采用這種12V供電+RGB控制線的多口集線器來統(tǒng)一管控:
不能說用了集線器就一定規(guī)整,但至少不會出現(xiàn)低級錯誤的連接錯誤。
不過,這種集線器一般要花點額外的錢,比如我買的這種主板ARGB八合一集線器要五六十塊。
佳翼也有同類產(chǎn)品,價格更親民,不到20就能搞一個6供電+5燈效的一分六集線器,不過整個主板是裸露的,沒有外殼,怎么說呢,反正都是藏在機箱背面,不礙眼,預算少也可以考慮。不過要注意集線器安置位置,避免其他短路隱患就好。
用ARGB集線器不如單純的多合一轉(zhuǎn)接線省錢,但可擴展能力更強,應對硬件比較豐富的機箱也比功能比較單一的多合一接線更加游刃有余。
多合一轉(zhuǎn)接線的優(yōu)勢是簡單直接,只提供供電轉(zhuǎn)接+延長功能,最大的優(yōu)勢是不怎么占體積,有利于極小空間裝機,它的另一個好處是兼具延長線的功能,有時不同位置的風扇供電線可能離主板接口太遠,這時用這種轉(zhuǎn)接線也能解決燃眉之急,屬于花少錢辦大事。只要注意選好特定規(guī)格類型、轉(zhuǎn)接個數(shù)、以及線纜長度就好。
好了,以上就是我給題主的一些淺顯科普,如果還有疑問可以評論區(qū)回復我。希望能幫到各位有同類疑惑的同學。我是筆點酷玩,我們下次裝機科普再見。
#電腦裝機#
IY裝機難點在于跳線,掌握了跳線知識,也就算真正入門了DIY,本文將為萌新裝機用戶科普跳線知識,給大家講解常見主板跳線技巧。
開關(guān)跳線通常在主板右下角,不管是什么板型,基本都在這個位置附近,以前老主板的開關(guān)跳線會用醒目的顏色標注,不過現(xiàn)在主流主板的開關(guān)跳線基本統(tǒng)一黑色元件,不好直接看出來。對外觀比較敏感的用戶話就找上4針下5針的接針插槽,不過從外觀看不出來,就找?guī)D、PWR、RST字樣的插槽。
找到開關(guān)跳線之后我們需要辨識開關(guān)跳線中接針的定義,并與機箱的接針相對應。一般分為POWER SW(開機)、RESET SW(重啟)、POWER LED(電源燈)、HDD LED(硬盤燈),其中POWER SW(開機)和RESET SW(重啟)最重要,必插。POWER LED(電源燈)、HDD LED(硬盤燈)則不那么重要,不影響開機重啟,可以選擇不插。
開關(guān)跳線
開關(guān)接針兩個一組,用下面這款主板舉例,這款主板開關(guān)跳線顏色做了區(qū)分,比較容易看清楚。
開關(guān)跳線
綠色的兩個接針對應下方字樣的LED,也就是電源LED燈的接針,對應機箱跳線中的POWERLED,POWERLED一般有兩個,分為POWERLED+和POWERLED-,這是代表正負極。而我們看到下方LED字樣的左邊是+右邊是-,就代表綠色接針的左邊為正極,右邊為-級,正極插入POWERLED+,負極插入POWERLED-。
右上角紅色接針下方字樣為PWR,代表開機,對應POWER SW跳線,不用管正負極,直接插進去就行了。
左下角橘色接針名稱是HDD,說明這是為硬盤LED燈跳線,對應機箱HDD LED跳線,這個線材注意同樣有+-福海意味著也要注意正負極,與POWERLED不同的是兩個沒有分開,但插法一樣,左邊標+就是正極,右邊-就是負極,對應口插入就行了。
最后右下還有兩根藍色接針,下方字樣為RST,這是重啟跳線,對應機箱RESET SW接針,與開機跳線一樣,不用理會正負極,直接插入即可。
主板風扇接針數(shù)量很多,而且辨識度很高,雖然長得都一樣,但這些風扇接針還是有細微的區(qū)別。
上面圖片紅色下方標注為CPU_FAN,這個代表CPU散熱風扇供電。
黃色圓圈標注PUPM_FAN,代表這是水冷供電接針。
藍色圓圈標注SYS_FAN,這是常規(guī)機箱風扇接針。
這三種接針可以通用,不過有些接針會有特殊功能,PUPM_FAN電壓功能,水冷插入能調(diào)速,插在SYS_FAN就不行。而CPU_FAN可以監(jiān)控溫度,有些主板必須要插入CPU_FAN才能正常啟動。所以機箱風扇跳線就乖乖找SYS_FAN,散熱器跳線就選CPU_FAN和PUPM_FAN。
大部分機箱都會有前置USB 2.0接口,這個接口主板上沒什么好說的,辨識度極高
USB 2.0跳線標準上5針下4針,目前大部分主板的USB接針會有保護,就像圖中標紅的那兩個一樣,從外觀也好找到。當然如果沒有保護設計,我們就從字樣下手,上5針下4針下方標注USB的就是USB 2.0跳線。
由于大聰明USB聯(lián)盟改了USB接口協(xié)議名字,USB 3.0變成了USB 3.2 Gen1,不過主板跳線還跟以前一樣,找到上9針下10針的接口就好了。
有些高端主板和機箱還會帶USB 3.2 Gen2跳線,也就是之前的USB 3.1。
這個接口同樣辨識度很高,而且沒有樣子相近的跳線,找到上方圖片中一樣的插入就好了。
RGB是主機中必不可缺的東西,同樣需要主板跳線來實現(xiàn)。主板的RGB燈線非常醒目,采用白色底座,一眼就能認出。分為5V RGB和12V RGB。
紅色圓圈為12V RGB跳線,特點是4針,黃色圓圈為5V RGB,特點是3針,準注意不能混插,會燒毀。同時5V RGB是第二代燈針,支持不同顏色燈光的燈效調(diào)控。12V RGB雖然也能支持燈光,但只能讓所有燈維持在一個顏色。
最后就是音頻跳線,一般位于主板左下方的聲卡系統(tǒng)附近,的特征是上4針下5針,以前跟開關(guān)跳線一樣需要分開插,現(xiàn)在進行了整合,省去了麻煩。
以上就是一些必要的裝機跳線知識,當然還有很多跳線沒提到,那些相對來說不重要,是為進階DIY用戶準備的功能。
如果你上面的依然覺得困難,那只能考慮搖人或者去京東啥的找裝機服務了,京東裝機價格在128-283元不等,根據(jù)難度價格會上升。個人覺得只要有些耐心,這些錢還是可以省下來的。
(7769372)
.布置散熱器的電源線,并將電源線盡可能靠近電源插座。
2.觀察AMD固定扣,然后將壓力條恢復到初始位置,以使壓力條與主板處于水平位置。
3.將散熱器兩側(cè)的卡扣固定到主板的卡扣上,向上拉并向下按杠桿,直到完全按下。
4.牢固插入冷卻風扇的電源接口。在此步驟中,應將電源插座垂直插入主板的電源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