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批上市的RTX40系游戲本中,2.5K屏幾乎成了標配,從入門級的RTX 4050,到高端的RTX 4080/4090,清一色的采用了高分辨率、高刷屏。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作為率先上市的機械革命品牌,它一口氣推出了大量2.5K高刷屏機型,且價格超便宜,即便是RTX 4050/4060機型,首發價也都不到6000元,令人瞠目結舌!所以當時就有不少小伙伴認為,難道今年RTX 40系要全部普及2.5K屏了?
高分屏如果能普及,肯定是好事,畢竟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屏幕的好壞會給我們帶來很大差距的使用體驗。今天就來詳細說一下屏幕的幾個重要參數,方便大家選購。
屏幕刷新率
首先我們來說刷新率,刷新率可以理解為每秒畫面被刷新的次數(比如“144Hz”指的就是每秒鐘畫面就被刷新144次),刷新率越高越好,圖象就越穩定,圖像顯示就越自然清晰,對眼睛的影響也越小。刷新頻率越低,圖像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眼睛疲勞得就越快。
對于游戲玩家來說,高刷新率會讓每秒畫面更多,FPS游戲中就能更好的獲取敵人的運動軌跡,對于專業玩家以及選手來說是比較重要的,當然對于日常使用和一些其它類型游戲,高刷同樣會帶來提升,只不過沒那么明顯。目前在高性能游戲本上,高刷基本已經成為標配了,120Hz、144Hz、165Hz、240Hz甚至已經有300Hz和360Hz的,如果你要玩FPS類游戲,那么高刷是必備的,游戲體驗會得到升級,當然前提是硬件得夠強,能輸出足夠高的幀數。而你要是主玩其它類型游戲,那高刷其實可以先放放,優先追求其它參數。
屏幕分辨率
其次,目前高端游戲本除了高刷之外,都開始邁向高分辨率,而分辨率指的是屏幕圖像的精密度,是屏幕所有可視面積上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數量。像素點越密集,畫面就越細膩,所以分辨率越高越好,整體素質也更高,用戶的日常使用體驗都更爽。現在的輕薄本,屏幕一般都要去到2K以上,但對于游戲本來說,分辨率反而沒那么重要,1080P基本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再低的話顯示效果就會差一些,所以1080P在當下是個及格標準,再低不建議考慮。
屏幕響應時間
此外,屏幕響應時間僅只有游戲本才需要重視的參數,指的是顯示器對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跟刷新率一樣,它影響的也是我們畫面的“絲滑”程度。響應時間越短,畫面越流暢(1ms優于3ms)。
屏幕色域
屏幕色域可能是這些參數中最復雜的一項了,光是色域標準就有好幾個……平時比較常見的主要是sRGB、AdobeRGB、NTSC和DCI-P3。雖然它們之間是有換算公式的,但請注意一下它們的約等號!因為他們的制定標準不同,所以即使能換算,也不能百分百認為任意兩者是對等的!
100%sRGB≈72%NTSC
100%Adobe RGB≈95%NTSC
100%DCI-P3≈133%sRGB
屏幕色準
色準則指的是在這個范圍內色彩還原是否準確,代表的是你屏幕的顏色和“標準的”、“正確的”顏色相差了多少,用色差△E值來表示,△E值越低也就代表色彩準度越高,專業工作者對顯示器的專業校準要求是△E
最后回到游戲本選購建議上,目前正值13代處理器與40系顯卡上市,今年是雙核心硬件換代大年,再加上2.5K屏也大規模普及,如果你近期正好打算購置一臺屏幕素質還不錯的游戲本,特別是對高刷有需求,那么我會建議你選擇13900HX處理器4060顯卡、2.5K屏組合的配置機型,不過這個配置有部分品牌處于缺貨的狀態,幾乎很難買到,比如全新上市的OMEN暗影精靈9。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其他產品,比如聯想拯救者Y9000P 2023游戲本,性價比也不錯。
(8155620)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潔修哥喜歡通過觀看電影來放松身心。然而,近期他在選擇新電腦時卻遇到了一個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難題——如何根據自己的觀影需求,精準地挑選合適的電腦尺寸?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產品,型號各異、尺寸參差,讓這位經驗豐富的家庭維修專家也不免陷入糾結。
身為一名專業維修師傅,潔修哥對各類家電設備了如指掌,但對于電腦屏幕尺寸的選擇,他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擾。面對市場上13英寸、15英寸、17英寸乃至更大尺寸的電腦,他不禁疑惑:“這些數字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觀影體驗差異?難道選擇電腦尺寸,真的只是一場數字游戲嗎?”帶著這樣的疑問,潔修哥決定運用他的專業知識,深入探究電腦尺寸與觀影效果之間的奧秘,幫助自己和廣大影迷們解開這個謎團。
在深入研究后,潔修哥發現,電腦尺寸并非簡單的數字比較,而是與觀影體驗息息相關的重要參數。以下是他總結出的幾個關鍵因素:
1. 視覺舒適度
首先,屏幕尺寸直接影響到視覺舒適度。一般來說,更大的屏幕能提供更寬廣的視野,減少眼睛聚焦移動的頻率,減輕長時間觀影帶來的疲勞感。潔修哥建議,如果你是電影發燒友,經常長時間沉浸在影片世界中,那么選擇較大尺寸的電腦會更為適宜。
2. 圖像清晰度
其次,尺寸與圖像清晰度并非成正比關系。實際上,相同分辨率下,屏幕尺寸越大,像素密度(PPI)可能越低,導致畫面略顯粗糙。因此,選購時不僅要關注屏幕尺寸,還要考慮其分辨率是否足夠高,以確保大屏下的觀影依然細膩清晰。潔修哥提醒大家,對于追求極致畫質的用戶,應選擇高分辨率與合適尺寸相結合的電腦。
3. 便攜性與空間適應性
最后,電腦尺寸還關乎設備的便攜性和使用場景的適應性。大屏電腦固然帶來震撼的觀影體驗,但可能犧牲一定的便攜性,不適合頻繁外出或狹小空間使用。潔修哥建議,根據個人生活習慣和使用環境,權衡尺寸與便攜性的需求,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了解了電腦尺寸與觀影體驗的關聯后,潔修哥決定分享一套實用的選屏指南,幫助大家根據自身需求,精準挑選理想的電腦尺寸。
1. 明確觀影習慣與偏好
首先,審視自己的觀影習慣。你是喜歡獨自在家享受巨幕影院般的沉浸感,還是更傾向于隨時隨地隨心觀看?你是否經常需要在旅途中或咖啡館等公共場合觀影?明確這些問題,有助于確定對電腦尺寸及便攜性的基本需求。
2. 計算適宜觀看距離
其次,根據你的常用觀影環境,計算適宜的觀看距離。一般來說,觀看距離應為屏幕對角線長度的1.5至2.5倍。潔修哥提示,如果你的使用空間有限,可以通過這個公式預估最佳屏幕尺寸,避免購買過大或過小的電腦。
3. 關注分辨率與PPI
最后,務必考察電腦的分辨率與像素密度(PPI)。理想情況下,高分辨率(如1920x1080以上)結合適當的PPI(至少200以上),能在大屏幕上呈現細膩逼真的影像。潔修哥建議,不要盲目追求大尺寸,而忽視了分辨率這一關鍵參數。
通過以上步驟,潔修哥成功破譯了電腦尺寸與觀影體驗之間的密碼,也為自己找到了理想的觀影設備。他堅信,只要大家根據自身需求,科學計算、理性選擇,就能找到那臺既能滿足觀影樂趣,又兼顧便攜性和空間適應性的專屬“觀影神器”。從此,電腦尺寸不再是煩惱,而是開啟精彩觀影世界的鑰匙。讓我們跟隨潔修哥的腳步,精準計算,輕松破解觀影難題,盡情享受光影世界的無限魅力吧!
覺傳達專業需要使用一些設計軟件,例如PS等。有時需要使用剪輯或3D軟件,因此對筆記本電腦的屏幕色域、CPU性能、內存和硬盤等配置要求較高。
首先,必須選擇高色域的屏幕,色域必須達到100%SRGB以上。其次,屏幕分辨率需要達到1080P或2.5K以上,對于視覺傳達專業來說,屏幕色域和分辨率非常重要。第三,CPU的性能必須良好,至少滿足睿頻4.6GHZ以上,一般選擇i5或R5以上的CPU即可。第四,內存需要達到16G以上,盡量選擇頻率在4800Mhz以上的高頻率內存,固態硬盤需要達到512G以上。筆記本必須帶有3個以上的USB接口和一個HDMI接口。
因為視覺傳達專業日常需要外接U盤、手繪板、顯示器等各種外設,用于畫圖做設計,因此筆記本的拓展接口必須足夠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