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機是公司或者家庭中使用有線網絡時不可或缺的重要設備,用于擴展多臺電腦連接到一個局域網,或者在網絡攝像頭中使用。綠聯推出了一款全千兆以太網交換機,這款交換機采用鋁合金外殼,散熱性能好,并且堅固耐用。交換機具有5個千兆網絡接口,可以擴展4臺電腦使用。下面充電頭網就帶來綠聯這款全千兆交換機的拆解,一起看看內部的設計用料。
包裝盒方面延續綠聯科技一貫綠白配色風格,正面印有交換機三維外觀圖示,左側為交換機特色要點:HD/FD、雙重散熱、高速穩定;頂部為“UGREEN 綠聯”品牌字樣,底部為交換機名稱字樣。
背面印有交換機相關參數信息,產品條形碼貼紙及防偽貼紙等。
包裝盒上產品參數特寫。
取出包裝內所有物品,除綠聯五口全千兆以太網交換機外,另擁有 AC-DC 電源適配器、說明書及保修手冊等。
電源適配采用分離式設計,即適配器本體、DC 電源線,降低維護成本。
電源適配器為常見雙腳式設計,高阻燃防火材質外殼,磨砂質感。
底部外殼有適配器參數
型號:BN003-A03005
輸入:100-240V~ 50/60Hz 0.3A
輸出:5V/0.6A
制造商:深圳市和為順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適配器底部為 DC 母座插孔,內部針腳依舊為全銅鍍鎳材質,具備更強的導電性和防氧化性。
DC 電源線端頭處擁有黃色塑膠外圈。
測得線纜長度約為128cm。
綠聯五口全千兆以太網交換機延續綠聯經典鋁殼工藝,表面金屬漆涂層處理,機身冷冽,觸感細膩;同時,整體無螺釘設計,更具一體化美感。交換機正面僅鐳刻“UGREEN”品牌標識,同時側邊擁有六顆 LED 指示燈。
LED 燈珠下方均印有相關序號字樣及電源通電標識。
綠聯五口全千兆以太網交換機側面板上配置5個 RJ45 類型網絡端口,均為千兆端口,可自適應10/100/1000Gbps網絡,端口處均為金屬外殼設計,更耐磨防刮。
交換機的 DC 供電端口也同樣配置在網絡端口處,DC 端口內部針腳為全銅鍍鎳材質制作,導電性更強,更耐氧化。
交換機另一側面板處擁有斜紋散熱開孔設計,加快內部芯片散熱,運行時更穩定。
交換機底部面板處擁有壁掛孔設計,方便收納掛墻;中間區域鐳刻相關參數信息。
機身底部參數特寫,產品型號為CM633,支持5V0.6A Max輸入,制造商為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綠聯五口全千兆以太網交換機長度為101.01mm。
寬度為65.13mm。
厚度為27.6mm。
產品拿在手上的大小直觀感受。
另外測得產品重量約為144g。
看完了這款交換機的外觀展示,下面就進行拆解,一起看看內部的設計和用料。
首先拆下交換機接口側面板。
PCBA模塊通過卡槽和兩側面板固定,網絡接口通過導電布接觸到外殼接地。
繼續拆解取出PCBA模塊。
PCBA模塊使用螺絲固定在塑料殼體內部。
螺絲還固定簧片,用于接觸外殼接地。
PCBA模塊正面一覽,正面焊接電源插座,網口插座,網絡隔離變壓器,濾波電容,晶振,交換機芯片和存儲器芯片,其中交換機芯片覆蓋黑色鋁合金散熱片。
背面焊接一路降壓芯片和降壓電感,網絡接口和網絡隔離變壓器均為過孔焊接固定,對應交換機芯片的位置過孔露銅散熱。
交換機芯片上方使用導熱膠固定鋁合金散熱片幫助散熱。
以太網交換機芯片來自達發科技,型號MT7530BU,是一款高性能的高度集成的交換芯片,具備7端口MAC和5端口千兆以太網PHY,還具備RGMII等接口,適用于非網管交換機,無線路由器等應用。
交換機芯片外置的HE24C08存儲器特寫。
25.000MHz晶振用于為交換機芯片提供時鐘。
一顆降壓芯片來自杰華特,絲印JWM3J。
搭配使用的2.2μH電感特寫。
1117穩壓芯片用于為交換機芯片供電。
濾波電容規格為16V 220μF。
兩顆G3601D網絡變壓器特寫。
另一顆網絡變壓器來自TNK訊康,型號QD18A11。
在PCB背面是交換機的網口指示燈,粘貼塑料膠帶防塵。
六顆LED指示燈特寫。
TVS用于吸收浪涌。
DC電源插座特寫。
網絡接口來自HAXN華信電子。
全部拆解一覽,來張全家福。
綠聯這款全千兆以太網交換機具有5個千兆網絡接口,方便辦公室一拖四環境使用,也可以用于網絡攝像機擴展連接攝像頭使用。交換機采用鋁合金外殼,堅固耐用,并具有良好的散熱性能。交換機具備電源指示燈和連接狀態指示燈,可以方便的了解連接的設備狀態。
充電頭網通過拆解了解到,這款交換機采用鋁合金外殼,內部PCB通過螺絲固定彈片連接到外殼,網絡接口也通過導電布接觸外殼進行接地。交換機內部采用達發MT7530BU 5口交換芯片,并粘貼散熱片,保障長時間穩定可靠運行。
所周知,要獲取小姐姐的芳心,幫她修電腦是理工男們的一項必備技能,也是男友力的體現。但就在機哥幫一位財務職位的小姐姐修電腦的時候卻慘遭翻車,并非機哥技術不行,而是多數公司的財務專用的電腦用的都是“內網”!
內網也可稱之為局域網,外網就是大家熟之的互聯網,可簡單地認為內網就是不能接入互聯網,只能和公司或單位其他電腦通信傳輸文件的電腦。所以當機哥想要遠程維修那位財務小姐姐的電腦時,竟也只能一臉懵逼。
可機哥畢竟身經百戰,在和好友機大哥討論過后,他給我推薦了一個專門解決這個問題的大寶貝:向日葵控控A2。在把這款長得特別像網絡電視盒子的物件買來寄給財務小姐姐之后,就是我表演真正的遠程維修技術的時候了。
步驟一:控控A2和電腦連接
在將向日葵控控A2插上電源之后,再將VGA/HDMI接口和故障的電腦連接,就可以將財務小姐姐的電腦畫面傳輸到機哥的設備里了。這里要說的一點是,向日葵控控A2支持包括Windows、Linux、Mac、Andriod在內的所有主流電腦、手機及其他常見設備,所有也省去了問對方用的是什么電腦的問題,而機哥這邊也能用手機或電腦設備進行觀察、檢測及維修工作。
步驟二:設備聯網
這時候聰明的你會問,財力小姐姐用的是內網,你沒法聯網不也是白搭嗎?這就是向日葵控控A2發揮它關鍵作用的時候了,它外有網絡連接端口,內置WiFi無線上網模塊,還支持4G上網卡,只要用其中一種方式連接網絡,就能夠帶動相連的筆記本上網,內網的問題就這樣被它巧妙地解決了。
步驟三:遠程SSH排查網絡異常
由于向日葵控控A2設計的初衷就是用于遠程運維,所以為了方便使用者它就內置了SSH功能,可以實現網絡狀態異常的自動排查。當你檢查出電腦問題之后,就可以像親臨現場一樣,給故障的電腦進行重裝系統、文件傳輸及修復等操作。
步驟四:連接攝像頭,性感機哥在線維修
我們知道,電腦故障問題有時候不在系統和軟件,也在于一些硬件問題,人在外地怎么對故障的電腦“動手”呢?這時候不得不贊一句控控A2想得周到,它除了連接電腦之外,還能夠用USB-A接口連接監控攝像頭,這樣你就能一邊看著故障電腦的情況,一邊和財務小姐聊天,想讓她動手檢查拆開電腦查看內部情況、進行拔插內存條進行擦拭等操作也方便了不少。
步驟五:跟財務小姐姐邀功
經過以上幾個步驟,基本就能解決內網電腦的遠程維修問題了,不得不說大機哥推薦的向日葵控控A2的確是個大寶貝,能夠幫財務小姐姐解決大部分的系統軟件和小部分的硬件故障問題。在電腦修好運轉如初之后,財務小姐姐連聲感謝,機哥也見借勢跟她相約下次去到她的城市時候一起吃飯,一個故障的電腦+一個能夠穿透內網的向日葵控控A2,我和財務小姐姐的故事可能就開始了。
者:Mojelly
近兩年國內的私有云NAS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崛起,越來越多的老牌NAS也開始注重家庭用戶的私有云市場,當然這一切不得不歸功于公有云的各種“靠譜”:隱私泄露、各種上傳下載以及分享的限制、還有就是……各種9秒等等等等........
因為各種原因對家庭儲存產品的一些愛好(老司機都懂得),所以這款外觀顏值和硬件配置都不錯的【聞上】雙盤位云管家WS215i在京東眾籌的時候就對其有所關注。這款NAS的外觀可以說是近幾年新生NAS品牌中的最具特色、最有顏值的一款了,而且后來居然發現張大媽也有推送該NAS產品的眾籌信息,看來我的眼光沒有錯!在眾籌結束經過漫長的等待期之后也順利得到了該NAS產品。
本來到手打算寫寫固件體驗的,不過貌似現在的固件還是不夠完善,只能算是一個初始版本,在向客服咨詢問題的時候,得到消息說大約在6月年中旬的樣子發布一個功能更加完善的固件系統,聽說變化很大,完全顛覆現有的固件風格,甚是期待!所以就做成系列篇先來一個簡單的開箱和拆機得了,固件部分就等著官方發布正式的版本了再深度體驗體驗,然后寫篇使用評測帖嘚瑟嘚瑟~
聞上WS215i無論是在外觀顏值以及硬件配置上都是可圈可點的,這也是我為什么在眾籌的時候就對其關注有加。當時的眾籌鏈接,就被其獨特的外觀深深吸引。
聞上WS215i采用的是基于Linux二次開發而來的MiniNASOS操作系統,Intel的EvanSport平臺。CPU是Intel Atom CE5315,主頻1.2GHz雙核四線程,采用SoC設計,單芯片集成所有模塊。內存方面:RAM 2GB,ROM eMMC 4GB,在同價位的品牌NAS中,也算是具有性價比的NAS產品了!
機身內置有2個硬盤倉位,支持3.5"、2.5"機械硬盤和2.5"的SSD硬盤,單盤位最大支持6TB硬盤,也就是說整機最大支持12TB的儲存;兩個USB3.0高速接口,可以外接移動硬盤或者U盤進行數據交互;單千兆網口,為內網數據交互、流媒體串流提供高速穩定的傳輸環境。
值得額外一提的是,因為Berryville Atom CE5300系列中CE5315這一款CPU擁有硬件視頻解碼器,并且支持HDMI輸出,為主板HDMI接口提供了“芯”的支持,為未來擔當起HTPC的職責提供了可能。(看這貨的顏值就知道天生就是要和HTPC搶飯碗的啦~)
不得不說這款NAS分量十足,收快件的時候,抱在手上沉甸甸的~看官方參數妥妥的3KG,好家伙!難怪份量感十足~
聞上這款NAS的附件不像威聯通or群暉那樣有單獨的附件瓦楞紙盒,而是直接簡單明了的置頂于盒內頂部。
全家福:NAS主機、防塵蓋板、安裝指南、保修卡、螺絲刀、硬盤螺絲、1米CAT6千兆網線、電源適配器。
機身整體結構呈正三角形,機身開模的時候,特地在黃金分割比的位置留了一道裝飾性的腰線,使得機身不會顯得太死板。
WISNUC的品牌LOGO,非常低調的置于機身右下方
硬盤讀寫指示燈剛好隱藏在腰線的位置,與腰線實現了完美融合,運行時燈的顏色為白色,而且亮度調校的很柔和,不會在黑夜中出現刺眼的光污染。特別是在HTPC鏈接電視看大片,關閉室內燈之后,不會成為那顆影響觀影氣氛、閃瞎鈦合金眼的孤燈!別問我為什么這么說……懶得解釋!
聞上此款NAS外觀設計很簡潔大氣,除了頂部的電源開關、散熱防塵蓋板以及硬盤狀態燈和正面的品牌LOGO,整個外殼幾乎渾然一體,所有的IO接口均集中置放于后方一個角上的凹槽設計中,從上至下分別是:Reset按鈕、UCopy按鈕、USB3.0x2、HDMI、RJ45千兆網口和DC IN電源輸入端口。
電源開關特寫,指示燈也是白色的。但略微遺憾的是,開關的模具精度不夠好,按鈕會左右晃動(買過小米USB插線板的用戶應該對那種松松垮垮的感覺有體會)。“按下開啟”的文字指示,是用來提示用戶打開防塵蓋的,鎖定防塵蓋的鎖扣就在貼紙的正下方,向下按動就可以打開防塵蓋。但是這個提示帖子和鎖扣的的位置和電源開關太接近了,用戶初次使用安裝硬盤時可能會誤解為電源開關就是防塵蓋開關,而去按動電源開關。
防塵蓋板使用的是類似電視機按鍵蓋板的反彈自動鎖開關,按動開關之后,就可以拿開防塵蓋板,露出里面的兩個硬盤籠。兩個硬盤位形成了一個八字形架構,猜測另一個三角面可能是NAS主板的所在(通過后面的拆機已經證實)。按官方的說法,這種巧妙設計能夠有效避免以往平行擺放的雙硬盤在運行時產生的共振,從而從物理架構上延長了硬盤的機械壽命。
電源適配器使用的是群光電子的19V=3.42A 65W功耗的電源適配器。實測過程中發現DC IN端的L型頭與IO凹型槽有沖突。當NAS置于電視柜上當HTPC,線材走向向左時,從機器側面觀看突兀出來一條線材來;當線材走向向下時,又會抵觸到IO凹形槽的底端。建議換成直型DC IN頭,即便于控制、收納線材的走向也美觀。
取下頂部防塵蓋板,抽出硬盤支架,硬盤支架材質官方給出的參數是厚度0.8mm鋼材,用料算是扎實,原生支持2.5寸和3.5寸的SSD或HDD硬盤。
抽出硬盤支架之后,用螺絲刀擰下頂部顯而易見的4顆螺絲
拆卸掉底蓋上的3顆螺絲之后就能看到底部的散熱系統,在散熱器周圍能看到6顆螺絲,除之~
本來以為能夠直接將內部鐵架直接抽出……發現巋然不動,觀察過后發現,在背部凹槽的IO接口面上,三個圓點貼紙下方發現被遮羞的3顆小螺絲~~小樣還害羞~隱藏的這么深~
最后終于褪去外衣~將整個內部架構抽出
機身整體呈三角形,主板在豎放在其中一面(印證前面的猜測),兩塊硬盤分別占據余下兩面。風扇處于機箱底部,自下而上吹風,加速熱氣流的排出,形成煙囪式的散熱效果。看到這里,應該有人已經聯想到具有類似的散熱設計的一些著名產品
比如蘋果公司的一代經典機型——2000年發布的Power Mac G4 Cube
以及后續的,有世間“最貴垃圾桶”之稱的2013款Mac Pro
Mac Pro的拆解、散熱示意圖,聞上WS215i這種類似設計,頗有致敬經典工業設計之意。
散熱器使用的是AVC的8CM三針智能控速風扇,但是貌似聞上WS215i系統內使用的50%,也就是1600轉速的固定速度。
AVC全稱Asia Vital Components,它是全球五大散熱器制造廠家之一。主要以研發和制造CPU散熱器、筆記本電腦散熱模組、熱導管和直流風扇為主。前面電源適配器使用的是Chicony群光電子,都是世界級的生產廠家。對此,聞上科技對待選料考究的態度可見一斑!
CPU散熱器采用的被動鋁制散熱塊配合機體底部的8CM風扇
從左往右分別是:Reset、UCopy、USB3.0x2、HDMI、RJ45千兆網口、DCIN電源接口
接口非常豐富,但是限于目前的固件并不成熟,在測試HDMI接口時只有一個全屏的聞上LOGO展現,U Copy按鈕應該是一鍵備份功能,不知道是使用姿勢不正確還是固件原因暫時也無法使用。另外,這個RJ45接口的設計略不合理,不是選用常見的左右雙LED指示燈元件,而是單LED指示燈,這樣使得用戶無法通過LED的狀態來判斷自己的網絡運行狀態。另,設計問題,網線插入接口之后,水晶頭的卡扣彈片面向IO凹型擋板內側。想要移除網線時,會發現無法順利按住卡扣彈片,需要借助尺子或類似工具進行。好在一般情況下,NAS端連接好網線之后不會經常去進行拔插。
值得稱贊的是,這塊由代工巨頭英業達設計生產的主板做了非常優秀的EMI電磁屏蔽,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接口的上方都有一個銀色的EMI接觸塊,在IO擋板處,也貼了屏蔽電磁輻射用的鋁箔紙。這樣的設計使得整個機箱內框架形成一個完整的法拉第籠,既保證了NAS在運行的時候不會受到外界的電磁輻射干擾,又保證了電磁輻射不會外泄,以保證輻射值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同時提高了機器運行的穩定性。
WS215i 的主板俯視圖
橙色框中,就是SOC版的Intel CE5315。CE5300系列,代號“Berryville”,發布于 2012 年,主要面向的領域是HTPC和高清機頂盒,并且CE5315這一款支持高清視頻硬件解碼。
紅色框中,是板載的4GB eMMC閃存,供應商是SanDisk,閃存編號是SD1N7DP2-40,封裝地點是中國。MiniNAS系統儲存位置,比起群暉系統安裝在每一塊機械硬盤的做法,聞上做到了用戶數據和系統的分離,這種做法在成本上無疑會更高,但是也避免了在機械硬盤遭遇故障的時候NAS無法順利啟動的問題。
綠色框中,是4顆來自 SAMSUNG 的 DDR3內存顆粒,單顆容量 512MB,組成了一共 2GB的板載內存,2GB DRR3 內存這個配置,在同價位的量產品 NAS 的配置中,屬于中上的配置,常見的群暉等機型,都只配備了 1GB內存。
粉色框中,是一個留空的 MiniPCI-E 插槽,在官方的說明書以及 MiniNAS OS 的設置頁面,我并沒有找到相關的信息,但是在主板 PCB 上印刷了 WLAN 字樣。看來以后聞上打算以內置的方式支持WIFI無線鏈接?
另主板最左側為SATA接口之一、左下角為主板風扇接口
主板背部沒有什么大件,一個主板紐扣電池和另一個SATA接口
最后,被肢解的全家福……
此次測試使用的是兩塊WD 1T藍盤組的Raid1,雖然官方給出的參數中提及到了Raid0,但是在實際上機設置過程中,卻沒有該選項,僅僅JBOD和Raid1選項。后咨詢官方客服得知,鑒于現在固件不夠完善,暫不支持Raid0模式,待后期大約在6月左右完成新版固件的會有較大改進。所以評測前奏篇就不著重固件測試,而是簡單測試一下基本的傳輸性能
作為NAS,局域網的傳輸性能是最關鍵也是最基本的技能,使用網絡存儲是為了方便數據的集中存放和多設備共享。但如果訪問速度太慢,必將影響最基本的體驗效果,如此還不如移動硬盤來得直接爽快。好在千兆設備已經日益普及,已經大大提高了內網的傳輸速度,這使得部署的私人云NAS有著更快速便捷的體驗。下面來看看WS215i的實際傳輸性能如何……
好馬配好鞍~新入手NAS產品的小伙伴們,NAS的坑都入了,就不要使用百兆網口的交換機或者路由器(偽千兆)設備了,入NAS坑之后,你會發現這個坑越陷越深:路由器(交換機)要換千兆網口的、家中的網絡布線超六類的,最后發現終端設備也需要同步更新到高傳輸性能的網卡。為了體驗更好的影音、文件共享速度,就曾為了給“連想都不敢想”的筆記本更換AC雙頻無線網卡而破解BIOS白名單,直至刷掛換過一塊主板后才成功,好在是在保修期內……
測試環境:
CPU:Intel E3 1231 V3
主板:技嘉H97N-WIFI
硬盤:Toshiba 240GB(SSD)
網絡環境:網件8口全千兆簡單網管交換機
從PC寫入一個 25GB的虛擬機 VHDX文件到 NAS,速度一直平穩的保持在 90MB/S
從聞上云管家讀取一個 2.87GB 的碟中諜 5 到 PC 中的 SSD 上,速度一直穩定在 113MB/S
從簡單的傳輸測試可以看出,WS215i基本符合千兆網絡的傳輸性能,讀取速度上一直能處于滿載狀態,但是寫入部分對于X86架構來說就不算是最高能的表現,期待后期完善的固件挖掘出這一方面的潛能。
因為目前固件不夠完善,雖然硬件支持智能調速,但是使用過程中發現風扇轉速被限定在了固定的1600rp/min,這個轉速所帶來的運行噪音是比較大的。因為手頭暫無標準檢測設備,試用了一款噪音檢測的手機APP,測試距離:手機放置于NAS頂部位置(結果僅供參考)。
但實際使用中,我們把機器放在了辦公桌的一角,離使用者大概40cm的距離,噪音雖有減弱,但是比較明顯,已經有點影響到了日常工作。好在后來在官方論壇找到一個通過linux命令調節散熱器轉速的教程,不過不適用于普通用戶,希望后期固件能夠完善智能控速或者系統UI界面直接調試。
從開箱上可以看出聞上WS215i外觀設計很獨特,簡潔大氣的顏值也很不錯,非常適合置放于客廳等顯眼的位置,一改以往NAS產品呆板的方形體造型,與家中影音設備放在一起應該算得上百搭,加之硬件上支持HDMI輸出與硬件解碼,集影音儲存于影音播放于一體,使得WS215i有了代替HTPC位置的可能;
同等價位NAS中,比較給力的用料和配置選用:X86架構、eMMC 4GB板載儲存、2GB運存、雙USB3.0接口等等……尤其是各IO接口上EMI屏磁處理和擋板上鋁箔紙屏蔽,讓人驚喜頗多~至少在以往各網友和自己的NAS拆機中沒有見到這種屏磁處理。這貨還有一個板載的WLAN預留口,是不是可以自加無線網卡?希望后期固件中能自帶驅動。比較好奇的是,這貨配置不俗是否能夠“解鎖”玩其他系統?比如Win,黑裙等……
雖然外觀設計和配置選用有不錯的表現,但是“按下開啟”的提示標簽設計得不夠嚴謹,容易混淆電源與防塵蓋板的指示;在RJ45接口的選用上也略顯不足,單LED燈無法一目了然的知曉網絡狀態,RJ45的接口朝向也導致水晶頭插入之后無法再順利進行移除。電源適配器的L型插頭也有諸多不便;系統固件還不夠完善,無法很好發揮出高配置的性能,畢竟NAS的主要價值還是在于固件的人性化與易用性,這方面還需要廠商多花精力!
結語
本系列第一篇開箱拆機到此O啦~~感謝閱讀到此~第一次貼首曬標簽,不知道能不能審核過“本站首曬”,本系列下篇文章打算詳測WS215i的系統軟件方面~希望到時候完善的固件已經上線!寫總結的時候和NAS云的幾個玩機大神討論了一下,貌似這貨很有可能能夠“解鎖”玩黑裙~~還是蠻期待的,待有空了找大神們研究研究~看看有閑情寫下個系列篇的時候是玩兒原廠固件還是黑個裙溜溜~~
小編注:為了感謝諸位值友的首曬熱情,響應大家的呼聲,該活動分裂出了門檻較低的子活動#本站首曬#!歡迎大家來分享本站還沒曬過的好物,為值友提供更多購物參考!
原創話題征稿:#首曬# 重賞征集令 — 曬出Ta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