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Surrounder+

    環繞聲處理器,5.1的內容經過此插件后會被下混到2.1輸出,當然把設置窗口中的Speaker Mode改為5.1就可用于5.1音箱了。擔心影響頻率平直度和THD的朋友可以選擇Direct Path或不掛載這個插件。左邊輸入分別是:主播放聲音,前置聲音,后置聲音。右邊輸出分別是:前置聲音,后置聲音(左邊輸入接口名解釋:nw、ne是前置左右,sw、se是后置左右,w/e是7.1時的環繞左右,n是中置,lfe是重低音。另外s/top是3D中的環繞中置和頂部聲道,不知什么意思)


    首先選擇與自己最相近的音箱模式,Surrounder這個音箱設置插件提供了眾多的模式可供選擇



    2.0 – Stereo Only 2.0立體聲模式

    2.0 – Simple Mix 2.0單聲道混音模式,就是指把一個單聲道的信號擴展到左右兩個聲道輸出。

    2.0 - Surround Mix 在2.0立體聲的基礎上加入低音炮,其實就是2.1輸出。

    4.0 – Quadro Only 4.0專業模式?

    4.0 – Copy Mix 這個好像是把前左、前右兩立體聲信號復制到后左、后置,使4個音箱同時輸出信號。

    4.0 – Movie Mode 4.0電影模式, 就是存在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個信號輸出。

    5.0 – Direct Path 5.0直通模式??

    5.0 – Copy Mix 這個好像是把前左、前右兩立體聲信號復制到中置、后左、后置,使5個音箱同時輸出信號。

    5.0 – Movie Mode 5.0電影模式, 就是存在前左、前右、中置、后左、后右五個信號輸出。

    4.1 – Quadro Only 4.1專業模式?

    4.1 – Copy Mix 這個好像是把前左、前右兩立體聲信號混合到后左、后置、低音炮,使5個音箱同時輸出信號。

    4.1 – Movie Mode 4.1電影模式, 就是存在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及低音炮五個信號輸出。

    5.1 – Direct Path 5.1直通模式?

    5.1 – Copy Mix 這個好像是把前左、前右兩立體聲信號混合到前左、前右、中置、后左、后置及低音炮,使6個音箱同時輸出信號。

    5.1 – Movie Mode 5.1電影模式, 就是存在前左、前右、中置、后左、后右及低音炮六個信號輸出。

    USE Sub/LFE Channel:是否打開專門的低音炮或超重低音輸出通道,關閉狀態,低音炮或超重低音的信號將混入前置,用前置音箱輸出;開啟狀態,信號由專門的低音炮聲道輸出。

    Surround Mode: 環繞模式,OFF,不打開環繞模式;COPY,將前置信號混入到前左、前右、中置、后左、后置及低音炮,使6個音箱同時輸出信號;ON,開啟環繞模式,在COPY基礎上,新加了新的效果設置選擇,可以對中置、后置作進一步的效果設置。

    VCenterA:中置輸出強度。

    VRearA:后置輸出強度。

    VRearW:后置輸出音場寬廣度。

    VRearD:后置輸出響混度。

    Bass Redirection:低音重定向開關。

    Split Frequency(Hz):重低音分頻點調節。

    怎樣?看了上面的kX驅動對音箱設置,可以初窺kX驅動的強大了吧?在音箱設置方面豈是創新驅動可比的?

    4.低切

    在連接好DSP線路圖,接好麥克、耳機之后,開始設置各個DSP的參數。低切的EQ highpass,一般Freq設置在90Hz位置,有些人也許會在30Hz做低切,也有的在150Hz,因人而異,也和各人喜好有關,具體的要監聽了麥克輸出的聲音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節;Width(范圍)默認是1.2左右,可以保持不變。

    5.壓限

    壓限APS Compressor,用的閥值Threshold默認-20dB,一般可以在-15到-30之間,不排除特殊情況下的很大或者很小的閥值。壓縮比Ratio率通常是2到5之間,默認的是3:1。觸發時間Attack time默認是10毫秒,可以酌情增減。釋放時間Release time默認是200毫秒,也可以適當減少。Output Gain是輸出增益,根據麥克的輸出音量來定奪。predelay就是直達聲和早期反射之間的時間。把predelay調的極大,然后播放,首先聽到直達聲,然后經過一段時間(你設置predelay這段時間),才有早期反射和后期反射及混響聲等。現實的空間越大(室內),我們從發聲到聽到第一聲早期反射的時間越長,這個參數就是來模擬這段時間的,也就是說當你把它調得很大時,主觀的空間感就越大,當然影響主觀空間感的不止這一個參數,這是另一回事了。predelay這個參數在30ms以內,人耳是基本是感覺不出它的存在的,而感覺到的只是加強,加厚這個直達聲,這個在小型房間混響中體現的比較多。當大于50ms時,早期反射聲開始有滯后的感覺,這個參數的最大值一般受房間的形狀來決定的,當設置的很大時,就會有回聲的感覺。混響無非就是潤聲音,和做聲場;值設多少你得以現場的情況而定,比如說大的場館(大的體育館)混響量,predelay本來就很大,這時候你要慎重考慮是否使用混響,弄不好會渾濁一片;再比如一些小點的室內場館或開闊的舞臺(室外沒有反射的),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可以使用廳堂之類的混響來補償美化,predelay的設置以不影響清晰度為尺度(語言和歌曲是不一樣的),如果現場的要求不是太高,那么完全可以選擇一個中庸的預設值,然后根據現場的聲音進行微調。

    下圖為APS Compressor+ 壓限增益,可做閃避插件使用,示例如下:



    6.音色

    Timbre可以對麥克的低音和高音進行增益或者衰減(這個可選也可不選)。


    7.混響

    混響的輸入Input Level 100%;預延遲pre-delay 設置在20到15毫秒之間;Decay Time是衰減時間;Reverb是混響的效果量,網上K歌拉大20-60左右即可;Dry Singal是干濕程度調節;漫射Diffusion 100%;輸出Output Level可以控制加載效果后的輸出大小。各個按鈕的參數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實踐出真知,只有動手去試驗過,才知道什么是最適合自己的。PRESET選擇“Medium Room – Empty”,這樣播放的時候有劇院中的感覺;網上K歌也可以選擇“Lagre Concert Hall ”,這是音樂廳的意思。


    另外再介紹一款APS系列插件里的混響插件,雖然沒有EFX混響插件那么強大,如果需求不高還是很有使用空間的,所占寄存比EFX混響插件要小很多,當然相對可調性要稍差一些,但是效果還可以,各方面表現都不錯,可以推薦給小寄存的10k1聲卡使用,在此強烈推薦一下,現在主要講一下各調節桿的功能應用。



    Gain:這個是音量,主要控制混響量的大小

    Level:這個是水平百分比,主要是調整混響的空間廣度

    Decay Time:這是衰減時間,主要是調整混響的殘響時間

    Diffusion:這是擴散,調整混響的擴散程度,也就是調整混響每個反射音的融合程度

    Early Refl:早期反射,指的是直達聲到達反射物體后,反射的回聲到底的時間,這個可以不必理會

    Late Delay:預延遲,指時指聲音信號的時間延遲量,同樣不必理會

    High Freq:混響的高頻反射要素,可調整混響的高低音明亮度

    Low Freq:混響的地盤反射要素,同樣可以調整混響的高低音明亮度

    8.均衡

    經過了混音器處理之后的聲音,輸出到錄音通道之前,加了一個放大和一個10波段均衡10 Band EQ。


    另外介紹一下常用5波段均衡EQ P5 幾種曲型人聲的調音手法


    1.主持人的調音

    主持人多為小姐,其語音特性是清晰流暢,富于表情。她可以影響觀眾的情緒,因此要把她的音色調好。低語調型:輕聲細語、感情細膩,可采取近距離拾音,話筒與口型很近,這樣可增加親切感,可拾取纖細、微弱的聲調。其缺點是存在近講效應,低頻過強。具體處理手段:

    (1)要衰減LF:在100Hz附近衰減6dB左右,最大可衰減到10dB。

    (2)對于MID:在250Hz-2kHz提升3-6dB。250Hz-2kHz是語言的重要頻段。

    (3)對HF:6KHz以上頻段衰減3-6dB,以減小高頻噪聲。

    (4)主持人的話筒不要使用效果處理器進行混響(REV)和回聲(ECHO)處理,否則會失去真實感和親切感。

    2.普通人的調音

    在歌廳里,有一些歌唱愛好者和業余歌手,也有一些人僅是娛樂消遺,他們多為自己演唱。其中有的人沒有受過基本專業訓練,缺乏演唱技巧,甚至有噪音不好和不會使用話筒的人,其中,男聲易出現喉音和沙啞,女聲易出現氣息噪音和聲帶噪聲。

    為消除以上現象采用如下具體處理手段。

    (1)在100Hz以下要切除,消除低頻噪聲,使音色更加純凈。

    (2)在500-800Hz要小量衰減,使音色不要太生硬。

    (3)在MID頻段提升3-6dB,以增強明亮度,使聲音清晰、明亮;

    (4)一般人聲音都較低,而且缺乏響度,所以音量要開得大一些;亦可把200-300Hz范圍頻率加以提升,以增加聲音的響度。

    業余歌手動態范圍不大,勿用自動音量控制。

    3.專業歌手的調音

    歌廳里常有專業歌手,被朋友邀請到歌廳里做客,有時唱上兩曲為朋友和客人們助興。專業歌手有響亮的歌喉,從發聲、嘆息、吐字、共鳴演唱基本功都具有一定的水平,而每人都具有一定的演唱風格。調音要求:

    (1)要了解歌手的音色特點、網絡流派,高、中、低泛音特性;

    (2)要了解歌手的音域寬度和動態范圍;

    (3)要熟悉歌曲、歌詞感情,調音色的基本手法要與歌曲的意境直轄市一致;

    (4)要注意歌曲的風格和歌手的演唱情緒;

    (5)話筒的檔次要高:寬頻響、小失真、大動態。

    演員站在歌壇上,利用歌壇聲場,使其音色既有電聲,也有自然聲。所以,要求歌壇具有良好的聲學特性。

    女聲:女聲在高頻部分容易產生S音(嘶聲);在7-10KHz衰減了3dB,可以消除S音。

    男聲:男聲音域比女聲低一個8度音程,頻率低一個倍頻,在100Hz衰減了3dB左右,可以增加清晰度。

    9.K1LT、K2LT軟設置

    K1LT、K2LT是重要的物理輸出終端,它負責接收DSP最終的音頻信號并將它發送到各個物理輸出去。SB對應的是K1LT,A對應的是K2LT。。


    K2LT較 K1LT多一些輸出。插件左邊的端子以兩個兩個一組由上至下與插件界面的out1~7(8)一一對應,使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設置。比如,有一個最終的信號你想它由后置輸出發聲,你可以將這個信號接到K1(2)LT的某對端子上(如第1對,out1),那么只需將對應的復選框設置成Rear Out就可以了。


    K1(2)LT上有一個WinMM Recording的通道,它不是直接用于物理輸出的,它是將DSP的信號通過PCI總線返送給系統的。在系統聲音和音頻設置錄音設備的KX Wave…….0/1就是映射到這個WinMM Recording的,一般我們要錄音(ASIO錄音除外)、UC等,就是通過這個WinMM Recording將外部聲音(如MIC)或內部聲音輸送入系統的,使用時將需要錄音(或MIC)的信號接到WinMM Recording上 。



    將錄音軟件的錄音設備或QQ語音的聲音輸入設置成KX Wave…….0/1就可以錄音和聊天了。


    k1lt物理輸出端口模塊替代了原來eplog的部分功能!Audigy系列是K2lt,Live系列是K1lt,最后用K1lt來獲取處理完的聲音,務必確認在軟件設置里,將最后一個2通道out8L和out8R設置成WinMM Recording,才能將聲音輸出。為了監聽到更加好的音質,耳機插孔務必要接到Rear Out對應的聲卡插孔里。需要注意的是MME的邏輯輸入端口包含在k1lt模塊里!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用COOLEDIT錄音就要把音頻信號連接到k1lt的13和14端口上!當然你也可以自由更換位置,因為k1lt物理輸出端口是可以任意調換的!這簡直太方便了!如圖:



    10.ASIO輸入端口

    ASIO是一個映射ASIO通道的插件,它負責將接到ASIO插件上的信號通過ASIO驅動輸送給系統的,能夠完成16通道的ASIO輸入連接,ASIO通道與上面提到的WinMM Recording通道的最大不同是,ASIO可提供多通道低延時錄音,而WinMM Recording只有兩通道(一個立體聲)錄音。ASIO插件沒有調整界面,它左邊的端子由上至下按順序定義好了各個通道,將鼠標移到接線端子上便會出現提示。使用前一定要進去ASIO控制面板里設置好采樣率,錄音只能用48k。 需要注意的是KX驅動并不同時都打開這些ASIO端口,需要到KX ASIO設置窗口打開這些ASIO端口!為了不過多地占用資源,我們一般選擇有2進2出的ASIO端口就可以了(在kx管理器“設置”內的“ASIO控制面板”里設置即可),如圖:


    比如有一信號接到了ASIO插件的第1、2個端子上(asio0/1),在錄音軟件里選擇相應的錄音設備(sam里的是“KX ASIO………..(1+2)”)


    不同錄音軟件顯示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按順序的。對于SB live!系列由于ASIO通道內部路由比較亂,而且不同型號之間也有所不同,所以建議使用asio 6或以上的通道。

    11.Stereo Mix立體聲混音器


    這個線路圖里用到了3個立體聲混音器,分別是混2,監聽,內放開關。具體的功能從接線上可以看出,混2用來控制混響的比例;監聽用來控制用戶自己監聽到的聲音,包括伴奏和麥克的比例;內放開關用來控制輸出到錄音源去的聲音,也是包括伴奏和麥克2個音源的比例。這樣的用法顯然有些過于繁瑣了,總共就2-3個音源的控制,用3個不同的混音器來實現,需要不同的開關時候去打開不同的立體聲混音器。有沒有更加簡便直觀的方法呢?那就是利用MX6模塊將這些模塊連接起來!用它替代那個失敗的xrouting模塊工作!


    12.調音臺

    MX6是DSP里重要的樞紐插件,它負責對多組信號輸入進行選擇和音量調節并分配編組輸出,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個調音臺。MX6插件左邊有6組輸入,右邊有4組輸出,這些端子與界面對應關系,如圖:


    這個DSP的線路圖最大的特點在于,利用了一個DSP效果器插件MX6,一個六路輸入和四路輸出的調音臺(12 in, 8 out通道)。從這個線路圖可以看出來,除了保留麥克的降噪、均衡、壓限、混響之外,調音臺的輸入音源多了一個經過EQ均衡處理的波形,和一個左聲道和一個右聲道的麥克立體聲音源,以及通過send1推子控制輸出到調音臺輸出通道4/5(send1L/Send1R,也就是Send1通道的左右兩個聲道),給混響器進行效果處理的聲音。經過處理的加了混響效果的信號再通過調音臺的輸入通道6/7反饋回調音臺進行混音控制。如下所示,ch5,ch6的Send1推子是開啟86%和83%狀態,因此,這2路的聲音會輸出給混響器,加載了混響效果之后,再由ch4回到調音臺。也就是說,控制send1推子可以選擇加載混響效果到麥克音源上,再從ch4獲得加了混響的麥克聲音,將這個聲音混合伴奏輸出到錄音源,這樣就實現了網絡K歌的功能。另外,調音臺的Send2輸出通道輸出了一個立體聲音源給ASIO的0/1通道,這是將音源輸出給錄音軟件做后期效果混縮。調音臺的面板上每個立體聲通道上方有3個燈,R是錄音Recording(錄音總輸出),M是監聽Main(監聽總輸出),E是該通道開關Enable。右上有一個SWAP燈,可以控制在錄音和監聽之間的切換PFR點亮后將所有音量最大化(峰值),設置好各個效果器的參數之后,可以在這里聽聽伴奏加上麥克的混音效果,點亮SWAP就能聽到輸出的混音到錄音源的效果,關掉該燈是監聽狀態。調音臺的out0/1,輸出到了k1lt的0/1,以及8/9,分別對應的是Headphone Out, Rear Out,也就是通常說的耳機輸出、后置音箱輸出插孔。同樣調音臺的Record輸出是out2/3輸出到了k1lt的最后一個立體聲通道out8L 和out8R,該通道的軟設置為:WinMM Recording


    通過上述的介紹,利用這個六路調音臺MX6可以得到一個集中控制的具備很大靈活性的中央控制臺,所有的音源輸入和輸出都可以在這里進行單獨或者混合的處理。這個三合一的KX數字處理器的線路圖,集聽歌、唱歌、錄音為一體。最上面的SRC音樂,前置音樂,經過一些均衡器,壓限器的處理,加上另外2個通道獲得的中置和后置音樂,混音輸出到右上的MX6調音臺,輸出到監聽通道,這是聽歌的線路。中間左邊的同樣的一個音源SRC前置接輸出到MX6,這是用來獲取伴奏;同時下面的ADC獲取的麥克聲音經過了降噪Noise Gate,壓限Dynamic Compressor以及從下方的MX6調音臺獲取的Reverb混響效果輸出,進入左上的MX6。伴奏和帶混響的麥克經過混音輸出到k1lt的WinMM recording通道,實現了實時效果加載,可以網上K歌了。下方的麥克直接通過MX6輸出到ASIO,可以將麥克的聲音輸出給專業錄音軟件Nuendo/Cubase、FL Studio、Audition等,進行錄音后期效果處理。

    13.組輸入中每一組都可分配到4個輸出去,從插件右邊的端子從上到下分別是:Mian、Rec、Send1、Send2,而從插件界面看右上到下數:第1行按鈕是Rec、第2行按鈕是Mian、 第3行按鈕是通道激活開關、 第4行的推子是Send2、第5行的推子是Send1,每一個輸入通道音量由最下面的一排推子控制。界面最右邊的兩條推子分別是控制Mian和Rec輸出的總音量的,右上角的SWAP按鈕是將Mian和Rec輸出互換的,PFR按鈕是旁路各路輸入的音量控制直接將信號送到Mian和Rec輸出總音量控制前的。此時,各路輸入發送到Send1、Send2前音量控制仍起作用的。來看一個簡單的配置,比如有3個輸入:Foobar(用SRC 4/5端口)、系統(用SRC 0/1端口)、MIC輸入,假設聲卡是5.1輸出的,你想聽歌用后置輸出、系統聲音用前置輸出、耳麥的耳機用中置輸出,如圖:


    如果想關掉麥克風,而轉用耳麥的耳機來聽歌,只需要調整一下MX6就可以了,其他插件的設置與硬件連接都不用改動。

    14.聲卡接口

    聲卡上有很多接口,主要有:

    a.游戲桿/MIDI插口:用于連接游戲桿/手柄/方向盤等外界游戲控制器或MIDI鍵盤/電子琴,你也可先購買一個光纖MIDI套件再來插入上述設備。

    b.后置輸出插孔:將音頻信號輸出到有源音箱或功率放大器。

    c.線性輸出插孔(LINE OUT):將音頻信號輸出到有源音箱/耳機或功率放大器。

    d.話筒輸入插孔(MIC IN):用于連接話筒,主要用來語音輸入。

    e.線性輸入插孔(LINE IN):用于將隨身聽或影碟機等外部設備的聲音信號輸入電腦。

    f.電話應答設備接口(TAD,Telephone Answering Device):用來提供標準語音MODEM的連接并向MODEM傳送話筒信號,所以配合MODEM卡和軟件,可使電腦具備電話自動應答功能。

    g.模擬CD音頻輸入接口(CD-IN):使用CD音源線將來自CD/DVD光驅的模擬音頻信號接入。

    h.輔助設備接口(AUX-IN):用于將電視卡,解壓卡等設備的聲音信號輸入聲卡并通過音箱播放。

    i.數字CD音頻輸入接口(CD-SPDIF):用來接收來自光驅的數字音頻信號。

    j.音頻擴展接口(SPDIF-EXT):接到數字I/O子卡,實現數字信號的輸入和輸出,并可輸出AC-3信號等。

    K歌步驟】:

    1.雙擊桌面右下角的KX管理器圖標

    ,打開kx混音器,如圖:


    左上的波形就是伴奏,一般拉到50-80%左右即可。


    檢查麥克和Gain(增益)是否靜音,麥克上頭是加強,是否加強和你的麥克和配置都有關系,自己根據情況而定,KX驅動可以對麥克音量作很大的提升,一般麥克不用加強;增益適當微調即可。

    2.鼠標左鍵點擊混音器左下KX 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再雙擊調音臺和EFX效果器,或者在桌面右下“KX”圖標里選擇,如圖:


    KX 混音器


    KX 數字信號處理器(DSP)


    EXF效果器


    MX8(調音臺)

    以后在網上k歌主要就在這幾個地方適當設置微調即可(主要是調音臺)!以上操作一定要在聲卡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才有效!!

    第四節:kX驅動常見問題

    有很多網友安裝完KX驅動后總覺得不如原來聲卡自帶的驅動好用,其實這只是你不熟悉這種驅動所致,要解決這種問題,請參照以下介紹,相信對你有所用處。

    1.為什么裝KX3551驅動找不到Wave Out HQ選項?

    1)電腦必須是W7系統,同時安裝Kx3551驅動;20聲卡必須是 p16v芯片,否則沒有Wave Out HQ輸出。比如創新7.1 SB Audigy2 ZS聲卡就有p16v芯片(目前市場僅有少 量存貨或者二手拆機卡,因為此卡性能超越,聽說創新準備恢復生產,小道消息不足為信喲),購買創新7.1 SB Audigy2 ZS聲卡的網友請務必注意區別芯片,一定要購買ICT芯片(正品),不要購買IAT芯片(山寨),詳情點擊:創新 SB Audigy2 ZS聲卡芯片ICT和IAT的區別?

    2.KX驅動怎么恢復默認皮膚或替換自己喜歡的圖片?

    找到主驅動安裝目錄,用壓縮軟件打開KXSKIN,找到DSP,打開退出KX驅動,替換圖片,再打開KX驅動,注冊皮膚就行了。

    3.安裝KX驅動游戲沒有聲音?

    由于部分游戲是不支持ProFx的輸出端,所以要用到兼容性比較好的Epilog輸出。遇有安裝完成聽不到網頁聲音或語音、聊天中聽不到對方聲音, Win7下可由開始-設置-控制面板,進入“硬件和聲音-聲音-管理音頻設備”中,將播放默認選項選擇為Master Mixer,錄音默認選項選擇為Recording Mixer;把“硬件和聲音-聲音-調整系統音量”中設備(D)一項的音量推到最大,系統聲音播放設備Win7下為kX Wave XXXXX 2/3。Vista/W7系統游戲有音樂無音效,設置環繞聲和音箱設置插件“Surrounder+”為2.1或5.1或7.1(個性化配置選擇:Movie Mode)。XP系統在控制面板-聲音和音頻管理-音頻-默認設備-高級-性能,點出來以后把第一項硬件加速往回改成基本加速。

    4.kx驅動沒有聲音(又聾又啞)?

    你安裝了kx驅動以后(以創新5.1聲卡為例),它默認的聲音輸出是后置音箱,也不知道為什么這樣設計,可能因為創新聲卡的MIC和前置音箱輸出靠的很近,插頭不容易插好吧。所以,你需要選擇一個設置(圖1):


    圖1

    圖中的對鉤不要選就可以正常發聲了。你也可以不這樣,直接把音箱線插到后置音箱輸出就可以了。

    5.MIC沒有聲音?

    請按照以下的提示設置(圖2):

    點擊kx混音器的ac97設置的話筒項目下面的小點,把它變成正常狀態就可以了聽到話筒聲音了。


    圖2

    然后需要接著調整kx控制面板里面的錄音選型,把最下面第一個開關打開,這樣才可以正常使用話筒錄音。

    先我們進行一些必要的知識普及:

    機架:能夠使用VST插件的音樂軟件稱為宿主,常用的有

    Samplitude

    Samplitude(7.0以后的版本),Cubase VST32,Cubase SX,Nuendo, Wave Lab,FruityLoops,Orion,Project5, Audition等等。機架就是用宿主軟件來加載VST效果插件,比如創新聲卡,可以設置KX驅動ASIO與機架連接的通道,在KX驅動上搭橋,讓KX驅動未經處理或處理后的效果送到具有實時回放功能的VST插件來處理效果。由于VST插件是靠電腦CPU來運算而不是和KX一樣靠聲卡本身DSP芯片運算,所以經VST處理后的效果會比DSP處理的效果細膩,但配置不好的電腦使用機架會感覺電腦明顯變慢或出現聲音延遲、爆音,甚至根本無法正常使用。

    VST:全稱 Virtual Studio Technology(虛擬錄音室技術),Steinberg 公司開發的效果器插件格式,免費開放 SDK 二次開發包,允許任何人自己編寫 VST 格式的效果器插件。支持 Windows、Mac OS Classic、Mac OS X、BeOS 系統,需要音頻卡支持 ASIO 驅動才能以極低的延遲工作。要比較也只有一句話:業余與專業的比較。玩效果的還是首推VST的,包括錄音棚,成品CD可都是VST調出來的,現場演出也有很多VST硬件效果器,怎么能比呢?vst軟效果器,多在專業大型音樂平臺使用,多用于后期音效合成、出品,效果非凡,DSP和這些專業效果器比較,距離還是不小,酷狗、千千都也可以使用,效果絕對沒得說,且音頻效果無與倫比,大部分VST效果器都可以用于實時效果輸出,千千從此變身為可以“現場實時效果播放器平臺”使用,且無需ASIO驅動的支持加速(當然安裝ASIO驅動,將會獲得更低延遲率、更加高保真的音頻處理輸出),VST插件效果器絕對是其他插件無法企及的,從此玩vst的效果器不再是foobar獨享了。千千玩VST多效果器的又一種高級玩法(需要通過dsp_vst.dll加載),支持DX、VST兩類插件、支持midi、支持虛擬樂器,這套程序可以使效果器多種模式連接,并行、串接、混合接,通過加載每路推子插件,打造自己的多路混音調音臺,實時顯示各插件占用的資源情況,性能優于下面的串接機架插件。VST專業性很強,比千千本身的DSP音效處理好多了,專業多了。

    KX:針對使用創新EMU10K1處理芯片的Live系列聲卡開發的驅動程序,還支持使用EMU10K2處理芯片的Audigy系列聲卡,可運行于Windows 98SE/Me/2000/XP/VISTA/W7系統中。跟創新驅動相比,KX驅動的優勢在于:支持低延遲的32通道ASIO,音效插件模塊化,優化的DX接口,圖形化的DSP模塊操作,音質和功能與專業APS聲卡有過之而無不及,軟件界面多語言支持,軟件界面支持皮膚更換。

    電音:利用VST插件實現聲音大幅度改變,首先讓整體聲音變得更加平滑,但聲音到了某個特定區域后,聲音反而會上躥下跳,平滑音的聲音可以自動發顫的一個特殊效果。此效果用在唱比較嗨的快歌上,會增加一種特殊的韻味。

    閃避:閃避處理常用于電臺主持人、網絡房間主持人主持節目或詩歌朗誦。當主持人或朗誦者開口說話的時候,會壓制背景音樂,讓背景音樂自動減小到一個合理的程度,不至于掩蓋了主持人的人聲。當主持人或房間主持人停頓時,背景音樂由漸漸恢復原來的大小,使得整個過程生動、充實和豐富,引人入勝。是網絡MC(喊麥)的必備。KX驅動插件的效果非常有限,而VST機架能調用的VST插件非常豐富且很多是非常優秀的。KX驅動可以實現實時閃避處理(也常用于喊麥MC),然而用機架掛VST來K歌效果非常好。如果用機架的效果來MC豈不是更妙!把二者結合,既能MC又能K歌,使得人聲效果和閃避相得益彰,是MC和網絡K歌的首選。

    跟唱:自動跟唱就是話筒沒聲音時原唱和伴奏都有,話筒有聲音時原唱自動消失。這個功能完全可以用KX插件APS Compressor+或Dynamics Processor以及crossfade來實現。APS Compressor+插件里調整釋放時間Release time/閥值Threshold/壓縮比Ratio,選擇切換側鏈toggle side chain即可。其中Dynamics Processor是用SideChain Input Mode(旁鏈輸入模式),把原唱聲道輸入主通道,話筒輸入side通道,適當調整電平和壓縮比就可以了;旁鏈模式切換在左邊電平表下邊那兩個小點,默認是normor,切換后顯示side。crossfade是用來混合伴奏和原唱,Cross調節到左邊是伴奏,Cross調節到右邊是原唱,中間是自動跟唱,也順便解決了伴奏和原唱各居一邊的缺點,這樣混合后伴奏和原唱聲相都在中間,聽起來更自然。

    晃動:唕emolo插件達到音樂和人聲晃動效果。

    電話音:所謂電話音其實是某一頻段的聲音,做出電話音效果的話,EQ足以,切去高低頻,只保留中頻就是電話音了,也可以在EQ的默認預設中選擇Le phone這個效果(最簡單的方法),不過具體參數還是要根據不同的聲音去調整,所以建議還是用專門的插件去實現更好(比如VST插件→臭氧→電話效果),不能拿籃球當足球來踢哦!

    爆麥:在混響插件里調殘響時間,先把X10 勾上,然后調大殘響時間,再突然減小,正常是 1900-2000ms左右。

    悶麥:從字義上理解,就是讓聲音發悶,而從插件上體現,其實就是把BASS低音部增益到最大,而TREBLE高音部降低到最小即可。

    回聲:Delay A插件可以實現回聲特殊效果。

    環繞:直接雙擊即可注冊,speed是環繞速度,dry_wet是左右聲道差距比。

    今天就先說到這兒啦!~~~感謝各位老板支持~

    、寫在前面

    在超級本誕生之前,ThinkPad就是一個生產力工具的代名詞,它的名字源自IBM的便箋簿,便箋簿英文名為“Pad”,印有企業座右銘“Think”,ThinkPad因此得名。

    ThinkPad目前在售的產品序列也是相當豐富,包含了主要面向政務、商務人士進行商旅辦公的X系列,例如X1 Carbon和X390 ;面向專業運算需求,通過軍標考驗的T系列,如T490;還有同為面向創意設計、配備專業圖形顯卡的高端P系列工作站,如P53;當然還有用于新銳職場日常辦公需求的E和S系列,如E480和S3鋒芒;面向企業采購,性價比出色的R系列,如R490,以及職場新生代ThinkBook系列,覆蓋了從入門到旗艦的全部消費檔位。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經典的X1系列,X1系列是ThinkPad的首款超級本,最早誕生于2011年,原隸屬于X系列,產品推出大放異彩之后,在2012年被單獨作為一個系列進行開發。X1系列集合了ThinkPad全部優點和先進技術為一身,主打超輕超薄,定位于專為商務人士打造的旗艦超級本。

    彼時的ThinkPad X1(2011)是為了對標索尼的Z系列和蘋果的Macbook Air,采用的是高強度鎂合金+ABS材料,商務氣派依舊,而今已經轉向了碳纖維材料的應用。此前我也有幸體驗過一下ThinkPad X1 Carbon 2017款,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本子從外觀設計上就顯得異常堅固,但上手還發現得益于碳纖維材料的加入使得機身非常輕薄。同時鍵盤舒適,屏幕也比較討眼球喜歡。

    時隔兩年,再次迎來了ThinkPad X1 Carbon 2019(05CD),它會給我帶來什么不一樣的體驗呢?敬請跟隨我的視角來了解這款被評為“CES 2019-Best Laptop”的超級本吧。


    二、外觀展示

    ThinkPad X1 Carbon 2019 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老朋友又見面的喜悅,這款產品很好的延續了前輩們的榮光。

    尺寸方面,ThinkPad X1 Carbon 2019控制在了323.5mm(長)× 217.1mm(寬)× 14.9mm(厚),較為輕薄。

    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A面采用的是碳纖維的材料,表面親膚處理,左上角有一個ThinkPad的標志,小紅點在開機狀態下是可以發光的,用以指示電腦的工作狀態。

    相較于我所見過的2017款,A面右下角還增加了一個“X1”的標志,提升了產品的辨識度。

    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B面也就是屏幕,采用的是一塊1920×1080的14英寸IPS顯示屏,左右邊框控制在了5mm,為用戶帶來了更大的屏占比和更震撼的觀感。

    屏幕的頂部是紅外LED燈、麥克風和用以支持紅外人臉識別的攝像頭,ThinkPad X1 Carbon 2019為了保障用戶安全還設計了 ThinkShutter 黑閥,可以手動橫向開關攝像頭遮罩,避免隱私泄露。

    C面主要是電腦的鍵盤區域,ThinkPad X1 Carbon 2019采用了經典的下沉式鍵盤區域,標準的鍵位設計讓用戶易于上手。鍵盤的按壓鍵程較長,回彈有力,非常適合長時間的文本編輯。

    鍵盤內有兩檔背光,背光效果較為均勻,可以在環境光較弱的場景下幫助用戶看清鍵盤內容。

    鍵盤上方左右各有一個揚聲器,轉軸部分采用了拋光的處理,相較于親膚的表面更加突出。

    鍵盤正中是經典的小紅點——TrackPoint,它的存在比觸控板更加靈活。

    用戶用指尖輕推指點桿,其底部的陶瓷板就會產生細微的彎曲,安裝在陶瓷板上的4個彎曲傳感器馬上就會感知力度的方向和大小。用戶的按壓力度可以決定滑動的距離,按壓的方向則對應著鼠標控制方向,藉此實現了更加精細化的操作。

    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觸控板是經典的三鍵,兩側對應鼠標左右鍵,中鍵配合TrackPoint使用,按住此鍵再使用小紅點就能夠實現文件、網頁的快速瀏覽。

    觸控板右側是一個指紋識別的傳感器,ThinkPad X1 Carbon 2019為用戶提供了密碼、人臉識別以及指紋三種解鎖方式。單就解鎖的速率和成功率來看,指紋解鎖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超級本的開合角度一般能夠達到120°,足夠用戶放在腿上使用了。

    ThinkPad X1 Carbon 2019這種旗艦級機,就算開合至180°的完全水平也沒有問題,足以滿足某些特定場景的使用。

    在標簽方面,左下角是Dolby Atmos Speaker System(杜比全景聲音響系統)以及Intel Core i7 10th Gen,右下角是ThinkPad的標志,不過這里的小紅點并不會亮起。

    然后我們來看看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側面,左側端口相對豐富,包括了兩個Thunderbolt 3端口,最高40Gbps信息傳輸速率,同時支持4K 60Hz的視頻輸出。

    旁邊的接口是以太網擴展端口 Gen 2,可以搭配ThinkPad Ethernet Extension Adapter Gen 2使用,讓ThinkPad X1 Carbon 2019可以接入有線網絡。

    ThinkPad X1 Carbon 2019出于對于擴展塢的考慮,把兩個雷靂端口并聯在一起,可以實現ThinkPad Ultra(Pro / Basic) Docking Station三種規格擴展塢的轉接。可以看到這個擴展塢為ThinkPad X1 Carbon 2019提供了異常豐富的端口擴展。

    接下來是USB 3.1 Gen 1端口、HDMI端口和3.5mm端口(音頻+麥克風)了。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右側是電源開關,正中有一個白色的LED指示燈,通過閃爍、點亮、熄滅等效果提醒用戶電腦的工作狀態。右側的USB 3.1 Gen 1端口還支持關機充電,再右是一個散熱出風口和微型安全鎖插槽。

    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后部沒有選擇常見的散熱出風口設計,而是設計了一個Nano-SIM卡托,用以支撐LTE模塊。

    用戶可以通過插入Nano-SIM卡連接蜂窩網絡,隨時隨地實現上網,無需擔心出門在外斷網問題的發生。

    Nano-Sim卡槽采用的是金屬材質,堅固耐用,但是ThinkPad X1 Carbon 2019并未配備一個取卡針,我只能通過掰直回形針來充當取卡針了。

    最后我們來看看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底部,同樣擁有2個揚聲器。

    四角設計有支撐的軟膠腳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震防滑的效果。

    中部預留的孔位對應擴展塢的掛勾,左側的散熱開孔負責吸風,一旁的小孔是一個緊急復位孔,但計算機死機時可以通過小針插入強制關機,無需再繁復地長按10秒電源鍵強制關機。



    三、內部拆解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內部拆解,背面的螺絲擁有防丟設計,只能擰松不能卸下,擰松之后背板自動的翹起,用戶無需在用撬棍起開,非常貼心。

    可以看到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散熱模組主要集中于左側,單風扇單銅管的設計。

    中心的位置有一個小的模塊,我初看以為是網卡,細看發現是Fibocom家的LTE模塊,規格為L850-GL-07,峰值下行速率為450Mbps。

    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PCI-E硬盤為東芝的固態硬盤(M.2插槽),型號為KXG6AZNV512G,目前沒能查到更多的參數信息,看到采用的是南亞易勝的緩存,應該是兩顆256GB的閃存顆粒。

    網卡則位于上部,搭載的是intel家的9560D2W,支持雙頻2.4G/5G頻段和MU-MIMO,最大網速為1.73Gbps ,(需路由器支持160Mhz帶寬),集成藍牙5.0。

    音響方面,分列電腦的底部左右兩側,較大的發聲單元能夠給予ThinkPad X1 Carbon 2019更好的音質呈現。

    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轉軸部分設計較為巧妙,讓這款筆記本電腦可以實現單手開合至180°的效果。

    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接口集中在左側,此處主板的走線分布較為密集,同時還覆蓋有用以屏蔽的膜。

    電池方面,ThinkPad X1 Carbon 2019搭載的是51Wh鋰離子電池組,體積比較壯觀,基本覆蓋了整個下方空間。

    電池組正中還有一個卡扣,對應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背蓋,估計這個是用以撐起背蓋的巧妙設計所在。

    最后我們來看看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背蓋,可以看到開孔部分都有遮罩或者海綿,起到防塵防灰的效果。或許有人還會好奇那個黑膜的作用,前面的元器件也出現頗多,它主要是起到屏蔽的效果。



    四、性能測試

    1.屏幕素質

    ThinkPad X1 Carbon 2019此次重點宣傳了屏幕的素質表現,雖然我所入手的05CD款是全高清的屏幕,但是在其他屏幕參數上還是較為過硬的。我們借助紅蜘蛛X進行屏幕測試。

    預熱屏幕一個小時,然后借助紅蜘蛛X對屏幕校色后,進行顯示器的分析測試環節。首先我們來看看屏幕色域,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屏幕色域為100%sRGB。

    伽馬曲線上,ThinkPad X1 Carbon 2019呈現出2.0的光度,沒能完全貼合光度2.2的曲線。灰階方面,輸入100%RGB的色溫為7400K。

    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最高亮度為 387.0 cd/㎡,最低亮度為 3.1 cd/㎡,對比度為1610:1,白點為7500K。

    在色度一致性上,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2號區域最接近標準色度,色差最大的位于9號區域,差值為4.1。

    在亮度一致性上,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1號區域最亮,正下方的8號區域最暗,整體上上亮下暗。

    2.理論性能測試

    借助專業測試軟件,了解ThinkPad X1 Carbon 2019(05CD)的CPU、內存、硬盤、GPU以及整體性能基準。
    【處理器】:

    此次ThinkPad X1 Carbon 2019所搭載的是intel 第十代酷睿?Comet Lake處理器,型號為i7-10710U。這是一顆六核心十二線程的14nm工藝處理器,主頻1.1GHz、最大睿頻4.7GHz、12MB三級緩存、TDP15-25W。

    【內存】: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內存為16GB,應該是板載的雙通道內存,網上查詢的規格為LPDDR3-2133MHz,AIDA64實測讀速為30159MB/s、寫速為31906MB/s。

    【固態硬盤】:ThinkPad X1 Carbon 2019采用的是東芝的固態硬盤(M.2插槽),型號為KXG6AZNV512G,傳輸協議為NVMe 1.3。

    這塊東芝固態硬盤的讀寫速率相當強悍,通過軟件測試,理論讀取速率峰值為3280MB/s,寫入速率峰值為2953MB/s,妥妥的旗艦水準,值得表揚。

    【顯卡】: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核心顯卡為Intel GMA UHD 620,顯存1GB。

    通過3DMark的Night Raid、Cloud Gate的場景測試,可以看到分別得分5733分、9846分。

    【整體性能】: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整體性能表現上,PCMark10得分4085分。

    魯大師測試得分196473分,其中CPU得分89564分,顯卡性能13357分,內存性能10080分,磁盤性能44040分。



    五、場景體驗

    看完了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性能表現后,我們自然是需要來聊聊這款旗艦商務本在隱私安全、商務辦公、網絡性能、影音娛樂等方面的場景體驗。

    1.隱私安全

    作為商務本,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安全屬性是首要考慮的,為此這款產品提供了密碼解鎖、指紋解鎖以及紅外人臉面部識別解鎖三種。

    ThinkPad X1 Carbon 2019搭載的人臉面部識別開始工作后,攝像頭左側的紅外LED燈會發出紅外線照射在人臉上,右側的攝像頭會進行識別,以此判斷是否是本人。如果我遮住一只眼睛,或者取下眼鏡就無法解鎖了,安全性較好。

    在用戶無需使用攝像頭的場景時,可以將Thinkshutter黑閥手動關閉,此時攝像頭會被一個印有紅點遮罩蓋住。不過此時面部識別也無法開啟了。

    此次ThinkPad X1 Carbon 2019還采用了 ThinkShield 安全策略,涵蓋數據保護、識別、在線和設備四個方面。

    如 ThinkShield 安全擦除功能(Secure Wipe),如果需要清理硬盤數據時,無需通過外部介質或軟件來格式化硬盤,直接可以在BIOS中完成固態硬盤的數據刪除,最大限度的保障商務人士的數據安全。

    2.商務辦公

    文本編輯方面得益于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舒適鍵盤,鍵程較長和鍵位分明,長時間的文本編輯也不會顯得疲勞。

    同時,因為固定的辦公場景往往會配備顯示器用以外接,我辦公室就有一臺4K的顯示器,之前是預留給Macbook Pro使用,還為其搭配了一根USB-C to HDMI的轉接線。

    ThinkPad X1 Carbon 2019可以使用這條線,借助側面的Thunderbolt 3實現最高4K 60Hz的視頻輸出,當然用戶也可以通過側面的HDMI接口實現。

    戶外場景中,ThinkPad X1 Carbon 2019作為一款商務超級本,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辦公和便攜了。輕薄的身形可以讓它放入我的雙肩包隨時攜帶。

    得益于重量的輕薄和身形的小巧,戶外工作時手持ThinkPad X1 Carbon 2019時也不會顯得過重。我就常常見到電信的工程師們在測試信號時會保持這種工作姿勢。

    ThinkPad X1 Carbon 2019(05CD)此次除了常規的無線局域網功能外,還搭載了LTE模塊,可以實現4G蜂窩網絡的接入,隨時隨地實現網絡連接。

    ThinkPad X1 Carbon 2019所支持4G聯網,默認購機免費贈送6個自然月國內流量套餐,每月共有15GB的流量,超量限速不斷網,比較接近目前主流的“無限流量套餐”。

    實測下來,在辦公室的場景中,一般WiFi的穩定性和速率是要略優于4G蜂窩網絡。可以看到華科的校園網(武漢)下載速率在17.46Mbps,上傳速率在5.4Mbps。而ThinkPad X1 Carbon 2019所搭載的南京聯通4G上網卡,下載速率在15.48Mbps,上傳速率1.22Mbps。而到了戶外場景中,就完全是LTE模塊的天下,WiFi就沒有信號,完全靠4G蜂窩網絡發揮作用。

    而ThinkPad X1 Carbon 2019靈活的轉軸設計,可以讓用戶在坐立或者站立時都能找到最合適的視角,減少眼部側視或者斜視的疲勞感。

    視頻會議往往也是商務的重要場景,ThinkPad X1 Carbon 2019所搭載的攝像頭在工作時會亮起指示燈,避免用戶遭遇盜攝。

    攝像頭的分辨率為1280×720,支持720P 30fps的視頻錄制,同時攝像頭支持自動HDR和自動曝光,在視頻會議等場景中能夠較好的呈現畫面效果。

    3.影音表現

    之前大熱的美劇《致命女人》,我也是一口氣刷完了,三個女人所處于的時代背景、所遭遇的家庭環境、所面對的丈夫為人都將她們推向了Kill的結局。

    400nit亮度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9觀賞效果,甚至要好于我辦公室優派 VP2768-4K 這塊專業級的顯示器。搭配電腦的杜比全景聲加持,讓用戶可以在繁忙的商務之余享受到聲畫優質的影音內容。

    4.充電續航

    ThinkPad X1 Carbon 2019的充電續航方面,默認配備了一個USB-C接口的電源適配器和電源線,那個頭是相當的大。

    這點我覺得ThinkPad X1 Carbon 2019可能需要考慮采用更加輕便的充電解決方案,例如可以考慮自家的口紅充電器,簡單粗暴。

    實測ThinkPad X1 Carbon 2019使用原裝充電器進行一次完整充電僅需45分鐘,整體的充電效率比較高。

    理論續航表現方面,首先我們借助PCMark 8的Work 2.0場景測試,電腦使用電池且打開長續航模式。經過長時間的測試后,可以看到給出的預計續航時間為4小時44分鐘。

    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們按照文本編輯、影音觀看兩個場景分別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下,視頻播放49分鐘,耗電量15%,文本編輯67分鐘,耗電量25%。可以估算出ThinkPad X1 Carbon 2019進行一小時的視頻播放耗電量為18%,一小時的網頁原創編輯耗電量為22%,差不多可以保障五小時的半天續航。



    六、測評綜述

    ◇【產品優勢】:ThinkPad X1 Carbon 2019很好的延續了本系列的經典風格,同時在安全功能上加入了紅外人臉面部識別,在網絡功能上引入了LTE,更好的實現了商務本的功能定位。筆記本所搭載的intel第10代酷睿i7處理器,讓商務辦公性能上了一個更大的臺階。

    產品所擁有的高素質屏幕和杜比全景聲影音系統也為用戶帶來了更佳的娛樂效果。最后,持久穩定的續航表現讓用戶可以長時間的辦公而不容易遭遇空電的瓶頸。

    ◇【值得改進】:當然作為一款旗艦級的超級本,我們理應對它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希望這款電腦的屏占比能夠進一步提升,主要是縮短屏幕下把部分的厚度,在14英寸模組的基礎上進一步縮減身形,提升便攜性。然后是希望ThinkPad X1 Carbon能夠進一步提升續航能力,并為其配備一個高功率的口紅充電器,提升充電效率。最后是希望攝像頭模組升級至1080P,提升視頻時的畫面表現。

    最后的最后,再次提醒大家Thinkpad官網的“黑FUN禮”職場裝備狂歡活動,往年的優惠力度都比較大。考慮ThinkPad產品的童鞋一定多留意優惠信息。以上,測評不周,敬請海涵。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愛好測評的研究生,拜了個拜。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