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款筆記本已經來到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ThinkBook 14+ 2023配備14英寸屏幕,分辨率2880x1800,刷新率90Hz,支持100%sRGB色域,最大亮度400nit。
該筆記本搭載英特爾第13代酷睿i5-13500H,基準性能釋放(TDP)為45W。通過了英特爾EVO認證,確保用料品質與功能滿足。
值得一提的是,ThinkBook 14+ 2023內置1080P Full-HD攝像頭,具有更好的畫面及亮度表現。同時其上邊條內還內置了人臉識別傳感器,可在Win10/Win11中設置系統登錄。
近選擇臺式機的話,由于聯想拯救者電腦太火,一般看到一臺也要提前個5、6天預訂,所以我們也不妨將視野放寬,看看其他品牌,比如惠普,其ENVY TE01游戲電腦就已登場,配置很多,讓我們來看看。
評價君發現,惠普ENVY TE01的配置還是很全面的,比如8399元,你可以買到i7-11700F配RTX3060顯卡的電腦,或者8599元,你可以買到i5-11400F配RTX3060Ti的配置,選擇多樣。
我們看到,RTX3060Ti是4864個CUDA核心,遠高于RTX3060的3584個,可以說多了1/3吧,這讓其似乎更有價值,畢竟渲染運算上大家能忍,但幀率上更高一些就更好了。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i7-11700F是8核,也比i5-11400F的6核多了1/3。那么問題就來了,是選高配CPU,還是高配GPU,還是加錢繼續升級呢?
其它方面,我們看到是H570芯片組,DDR4 2933內存,其中i5-11400F配了8GB,i7-11700F版配了16GB,顯然8GB是不夠的,但可自行升級。硬盤都是512GB,并且有兩個HDD硬盤位,方便升級。
惠普給整機配置了兩個風扇,并且主風扇的鰭片高度,從25mm增加到35mm,用來給65W處理器散熱還是沒問題的。
此外,臺式機前置豐富接口,除了USB外,還有Type-C,也是十分方便的。
成本原因呢,這款電腦用的是WiFi 5,400W電源,但不用擔心,其通過了20萬小時無障礙運行時間。不過,既然是設計師電腦,游戲電腦,就沒有鼠標鍵盤了,這點也可以理解。
總的來說,目前的臺式機由于成本不低,比如說類似的配置下,沒有屏幕,所以不如筆記本熱銷。但論實效的話,在處理器和顯卡上,桌面處理器和顯卡的性能,還是要強過移動版很多的,如果是工作需要,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吧。
責編:王冬奇
續作這個詞常用來形容經典的事物,比如那些經典的好萊塢大片或者經久不衰的經典跑車,他們跟隨著時間的腳步通過推出續作的方式一直活躍在人們眼前。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另一個非常值得一提的續作,聯想彪悍的小Y系列最新力作Y40。為什么它可以稱為續作,從聯想Y450起這個系列的產品伴隨著很多人走過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也鑄就了它的超高人氣。
那為什么說瘦身的小Y,和很多美女一生的追求一樣,聯想Y40在保證性能散熱的同時對體重和三圍有了嚴格的控制。以至于很多用戶看到它的第一眼時,會覺得它不是一款性能本。到底它是否能延續小Y的彪悍呢?讓我們往下看。
聯想Y40游戲本評測
今年年初聯想于CES2014消費電子展發布聯想Y40后,很多網友以及朋友一直問筆者這款產品到底怎么樣?值不值得買?是買現在市售的型號還是等待它上市?現在筆者終于可以通過這篇文字給所有用戶一個回復了。
筆者在寫這篇評測之前去收集現在論壇里以及網上的網友對聯想Y40的幾個疑問,主要是一下幾點:
1、Y40相比Y410P有什么改變?
2、在價格區間不變的情況下,性能能否超越上一代的聯想Y410P?
3、Y40機身變輕薄后,散熱會不會出問題?
4、Y40變薄后,還能玩游戲嗎?
5、未來的聯想Y系會是什么樣子?
其實在拿到實機之前筆者也對這款產品有著各種疑問,因為前段時間有參加過聯想組織的《聯想小Y夢工廠》活動。當時也與聯想Y系的產品設計師有了深入的交流,看著他們的信心滿滿,也讓筆者對這款產品有了更多的期待。下面就跟隨筆者來一一解答上面這些疑問。
繼承:優秀的設計加上精致的修葺
如果你關注過聯想Y400與聯想Y410P這兩款產品就會發現外觀上基本上看不出差異,但是第一眼看到Y40,一定會驚嘆與前代Y410P是如此不同。人類就是這樣視覺系的生物,是不是有改變一看便知。聯想Y40采用外軟里硬的設計風格,給人以外表容易接受,但內在很充實的感覺。A面與D面全部采用碳纖維紋理設計, C面為金屬拉絲材質。
黑色的LenovoLOGO這對于聯想的高層是個不小的挑戰,但設計師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上層爭取最終保留了這個設計。他們想讓這款產品給人以低調不奢華的調調,只秀給懂他的知音。
碳纖維紋理加黑色產品LOGO
與上一代產品Y410P一樣Y40的A面也有兩條棱線,增強了它的體感,顯得更加鋒利而強壯。這兩條A面與D面相連的棱線,產品設計師的要求是很感性,要求從前往后漸漸消失掉的感覺。這給代工廠出了很大的難題,好在最后呈現在用戶面前的是高度還原的設計。
聯想Y40 逐漸消失的棱線
采用楔形設計讓側身腰線看起來更加的修長,機身左側分布有電源接口、RJ-45網線接口、HDMI接口、兩個USB3.0接口,機身右側分布有SD多合一讀卡器、音頻輸入輸出接口、USB2.0接口、鎖孔。為了保證機身厚度而犧牲了光驅和VGA,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惋惜,但事實上大部分人現在很少用到它們了。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契合整機色調而涂紅的兩個USB3.0接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從這些小細節更能看出一款產品的用心。
契合整機色調而涂紅的USB3.0接口
沿用Y410P的一體式大面積觸摸板設計,讓Y40同樣支持雙指操作在對Windows8.1適配上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雖然體驗感無法達到蘋果筆記本觸控板的程度,但在Windows筆記本中Y40絕對是觸感、跟手程度、操作體驗數一數二的產品。
一體式大面積觸控板
JBL內置揚聲器從聯想Y460開始就被鐫刻在Y系的身體上,經過這么多年的合作,現在JBL已經單獨為聯想Y系設計生產專屬定制的尺寸以及形狀的筆記本揚聲器。JBL的音質在筆記本揚聲器中當屬上乘,聯想Y系肯花成本在這一點,也足以看出音效對玩家的重要性。
JBL為聯想Y40定制的揚聲器
在筆記本產品變薄后勢必會影響到鍵程的長度最終導致手感下降,那變薄后的Y40鍵盤手感如何呢?由于采用了高觸感鍵盤并且鍵帽為契合手指的弧度有一個U型的弧度設計,雖然總體手感不能與鍵程更長的Y410P相比,但Y40的鍵盤手感依然出色,無論是游戲還是打字都仍屬利器。
鍵帽為U型弧度設計
繼承這個詞我們都聽過很多遍,將好的事物思想延續下去加以改進才能更好的發展生存就是它的意義。在Y40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前代的優秀而成熟的設計點,將這些點完美的延續加以改進足以讓這款產品繼續綻放光輝。
游戲本在過去的概念里都是性能加厚重的,用戶在選購游戲本的時候都得承受便攜性打折扣的事實。或許正是收集到很多游戲用戶的反饋,Y40相比上代產品外觀上最大的改變就是輕薄。Y410的最厚處為33.8毫米,裸機重量為2.474千克。而Y40組最厚處為24.21毫米,裸機重量為2.061千克。作為一款性能不縮水的游戲本,將厚度減10毫米重量減400克,這可要考驗設計師的功力。輕薄對于用戶來說,在移動便攜性上有了更好的體驗。想想某個周末可以輕松背起小Y,到好基友家里開黑打幾盤Dota,是不是很愜意。
最厚處為24.21mm
裸機及適配器重量展示
底面采用一體式的設計是新的改變,為的是讓用戶在自行拆卸升級清灰時更加便捷,為此所有底殼的螺絲都設置在表面并噴涂為黑色。這些細節設計無一不體現出產品設計師對聯想Y系用戶的使用習慣的把握。他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端玩家,有足夠強的動手能力,更快捷的拆卸對他們來說是值得點贊的設計。
底殼采用便于拆卸的一體式設計
音腔這個容易被很多廠商忽略的部件,在聯想Y40身上筆者看到了進步。與其他廠商合上蓋就蓋住揚聲器的設計不同,這款產品的后側專門為揚聲器開口做了音腔,讓它即便合上上蓋依然可以正常發聲。暫且不說這個設計的用處大不大,但是更多選擇更多歡笑,有總比沒有好。為了不讓這倆音腔的設計顯得突兀,設計師將它設計成后輪的造型來契合整機的跑車設計。
跑車造型的音腔設計
Y40為迎合整機的跑車概念采用前進風后出風的散熱設計,將散熱出風口置于機身后側屏幕轉軸的下方。這樣的設計可以讓機器排出的熱風發散到離用戶身體最遠的方向,從而得到更好的使用感受。這樣的改變是基于內部散熱結構的調整,還可以讓用戶最常接觸的鍵盤左右側以及掌托位置保持舒適的溫度。
后置散熱出風口
筆記本腳墊這個容易被很多用戶忽視的細節,在Y40上有了更多的用處。特殊的長條形腳墊,不僅有防滑和墊高機身為風冷散熱提供空間的功能,還可以作為一個阻隔條,防止后置出風口排出的熱風倒吸。這個設計為該機的整體散熱,提供了更好的性能。
底面長條形腳墊 防止熱風倒吸
其實縱觀聯想Y系這些年來的產品,總會有一些創新功能,有的延續了有的舍棄了,但成功的產品本該如此,在基于用戶體驗的角度上去嘗試更多新功能。這不僅是為了得到用戶的認可,更是讓彪悍的小Y這個系列能持續成為人氣最高的筆記本的保證。
更替:顯卡換A卡 更多選擇更多歡笑
通過AIDA 64軟件讓我們來看看Y40的內部到底做了那些更替,配置了英特爾酷睿i5-4210U處理器、4GBDDR-1600Mhz內存、1TB5400RPM硬盤,在圖形方面采用了HD 4400核芯顯卡加AMD Radeon R9 M275獨立顯卡的組合。通過配置來看,Y40雖然不能稱為頂尖的游戲本,但是應對日常主流娛樂基本沒有問題。
整機硬件配置一覽
英特爾酷睿i5-4210U屬于全新Haswell平臺的低電壓處理器,擁有2個核心且可通過超線程技術支持到4個線程。該處理器采用22nm制程工藝,核心代號為Haswell-ULT,初始頻率為1.7Ghz,睿頻最高可至2.7Ghz,共享三級緩存為3MB,整體功耗為15W。
處理器參數一覽
利用CHINEBENCH R10對這顆處理器的性能進行測試,從下面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到,這顆處理器單核得分5094,多核得分10338。從測試結果來看比標準電壓版的i5-4200M得分略低,但是差距不是很大,在日常應用娛樂游戲中不會有影響。
CHINEBENCH R10性能測試
在測試綜合性能的PCMark 7的測試環節中,聯想Y40最終獲得2948分的成績。這個成績也說明這款機型性能在主流偏上,在網頁瀏覽、視頻處理、圖片編輯、主流游戲等多個應用中能圓滿的完成任務,在綜合性能上絕對不會落下。
PC Mark7綜合性能測試
關注今年聯想兩款Y系產品的用戶都知道Y50采用NVIDIAGeForce GTX 860M顯卡,但是在Y40上選用了AMD Radeon R9 M275顯卡,那為何會選擇兩個不同廠商的產品呢?聯想的產品經理表示:AMD今年將PS4以及XBOX ONE游戲機平臺統一,并且開發了Mantle技術(詳解請看下文的小貼士),未來的大作在向PC端移植時,AMD的顯卡一定能提供更好的支持,未來有這個可能,不想聯想的用戶失去這個選擇。
顯卡參數展示
通過GPU-Z看到聯想Y40搭配的AMD Radeon R9 M275顯卡,由于軟件更新的問題暫時無法爭取識別到正確的數據。通過查看官方數據它具有640個流處理器、128 Bit顯存位寬、2GBGDDR3顯存,從數據來應該與Y410P搭配的NVIDIA GeForce GT 755M性能在同一個等級。
那實際跑分性能怎么樣呢?采用3DMark 11對它進行顯示性能檢測,在P檔中GPU子分數項最終獲得3323分,相比前作略有提高。
顯卡性能跑分
小貼士:
上文中提到的AMD的Mantle到底是什么呢?簡單來說與微軟開發的Direct X一樣是圖形加速接口,游戲在調用硬件的時候需要它來解析定義。Mantle進步在允許開發商在較少的解譯前提下與GPU進行直接交互,因為減輕了CPU的工作量,從而可以擠出更多的性能為游戲系統帶來好處。
舉個例子:你在打開《實況足球》這款游戲時,它需要用到Y40的顯卡和聲卡,這時首先需要讓CPU通過Direct X來解譯出你的顯卡與聲卡的型號與游戲適配才能正常運行。而Mantle技術就可以讓游戲直接調用顯卡適配而不需要通過CPU,從而為CPU減少工作量。
如果各位對Mantle感興趣或者想了解最新的趨勢可以閱讀下面這篇文章:
游戲:讓你爽玩主流大作毫無壓力
機身變輕薄游戲性能會打折扣嗎?這應該是很多人對Y40的疑問。通過前面的理論性能跑分已經可以看到整機性能并沒有隨著機身厚度壓縮而縮水。在實際的游戲體驗中是否表現一致呢?首先筆者要提到,該機型的屏幕分辨率從前作的1366x768升級到1920x1080,擺脫“萬惡”的低分辨率固然讓人欣喜,但確實給顯卡帶來巨大的壓力。
筆者選用的測試游戲為《極品飛車18》,因為這款游戲能代表目前主流大型3D游戲的畫質水平,通過它的測試能夠檢驗硬件是否能滿足游戲的需求。經測試如果開到最高分辨率運行效果并不理想,設置到1366x768的分辨率后將畫質設置到極致,游戲效果更加出色。
極品飛車18游戲環境設置
在標準分辨率1366x768加極致特效的游戲環境設置下,聯想Y40可以維持在30幀的滿幀狀態流暢運行。建議各位網友在運行對硬件要求較高的游戲時,可以適當降低游戲分辨率來尋求更好的游戲體驗。
維持在30幀滿幀運行
現在正值巴西世界杯很多球迷在等待球賽開始的間隙都喜歡玩幾盤足球游戲,所以另一款測試游戲選擇《實況足球2014》。游戲環境設置為1920x1080分辨率加最高畫質,在該設置下聯想Y40以60幀滿幀流暢的運行,絲毫不會卡頓。
實況足球2014 60幀運行
過場動畫時由于對人物建模刻畫更加細致并且是即時演算,所以對整機性能要求更高。幀數出現波動的情況,但穩定在45幀左右,依然算流暢并不會給游戲體驗帶來影響。
游戲回放 維持45幀
通過兩款游戲的測試,聯想Y40表現出一款中端性能本應有的表現。針對主流游戲可以在FHD的高分辨率下流暢運行,針對顯卡殺手級的大型3D游戲可以采用降標準分辨率的方法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雖然它并不是游戲性能最出色的,但是綜合便攜性平衡來看,仍是一款出色的便攜游戲本。
控制:實戰驗證輕薄與散熱不沖突
對于一款設計輕薄但定位在游戲本的產品而言,用戶很關注它的散熱情況,畢竟大家都知道高性能往往伴隨著高發熱量。聯想Y40采用雙風扇散熱模塊以及后置出風口的設計,這次全新的散熱結構嘗試到底表現怎么樣呢?讓筆者實際測試一下。
測試環境在25攝氏度的室溫下,讓這款產品運行Furmark拷機軟件與AIDA 64壓力測試,聯想Y40的CPU與GPU全部100%滿載運行20分鐘左右,分別查看這款產品的內部核心溫度以及機身表面溫度。通過下圖可以看到,顯卡最高到79度以及處理器最高到77度,與其他輕薄產品動輒就80度以上的溫度相比,這款產品溫度控制相對到位。
Furmark拷機 最高79度
機身表面溫度是用戶直接能感受到的,所以機身溫度的控制更見功力。將散熱出風口置于機身后側加上內部的雙風扇散熱設計,有意讓產品C面用戶最常觸及的幾個地方溫度得以控制。從熱成像儀測出的Y40高負荷運行時機表溫度數值來看,溫度最高處集中在出風口附近,掌托位置溫度控制的還算到位。但在用戶玩FPS類游戲時常觸及的ASWD的位置處會有溫熱的感覺,當然相對于很多將出風口置于機身左側的產品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C面主要區域溫度分布示意圖
底部主要區域溫度分布示意圖
從底部的溫度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進風口附近,其他部分的溫度控制的很到位。用戶在使用這款產品的時候注意千萬不要擋住底部的散熱進風口。通過上述的測試,對聯想Y40的散熱情況可以判定,這款定位游戲本的輕薄產品散熱效率值得肯定。
追憶:成功的產品需要歷史的積淀
一個成功的續作離不開先驅者的勇于嘗試和積累,真正有歷史積淀的系列產品才能避開一個又一個瑕疵走向成功。彪悍的小Y能夠成為聯想筆記本產品的代表機型,說明聯想對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把握準確。用戶們需要一款足夠彪悍但價格可以承受的筆記本,聯想Y系的定位正是基于此。歷代小Y背后都匯集了眾多設計師的心血和汗水,談起背后的故事就要從Y450說起。
聯想Y450第一次應用HandBag的設計語言,讓它看起來更精致、更整體性,為了讓它的視覺效果更明顯加入一條橙色的腰線。這條后來成為數代產品標志特點的橙色腰線,讓它區別于市面上其他競品,用戶第一眼看到就能區分出這款本是聯想Y系。首次加入滑動解鎖的功能,由于將用戶群定位與大學生所以這一炫酷的新功能后來的確收到不錯的反饋。
聯想經典機型Y450展示
在聯想Y460有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并且一直沿用至今,那就是引入JBL內置揚聲器,這讓聯想Y系在筆記本音效方面持續具有競爭力。在模內轉印技術上也有了更新的突破,前作只能把紋理做到A面的平整部分,到Y460是連著曲面一起包起來,整體性更強。
聯想經典機型Y460展示
到聯想Y470將A面做成全金屬,并采用名為NIL的金屬印刷工藝在金屬表面用油墨印刷的方式把圖案印上去,這是第一次在聯想Y系上使用。C面與過往不同聯想Y470使用一整片金屬,褪去塑料感。改變最大的當屬首次引入巧克力鍵盤,并且終于將Ctrl鍵移至左下角的位置,這個改動應該讓很多FPS的玩家痛哭流涕。
聯想經典機型Y470展示
到聯想Y480設計師對是否取消橙色腰線有了分歧,最后推出了兩個版本Y480N與Y480M,分別為帶腰線和不帶腰線的設計。其實去掉橙色腰線這只是為下代小Y的改變做預演,到下一代時已經徹底取消橙色腰線設計。為了強調整體性,觸摸板從之前的分離鍵位改為一體式的設計。
聯想經典機型Y480展示
真正變革是從Y400開始的,整體設計語言變了,橙色腰線也去掉,第一觀感與前幾代差別很大。碳纖維紋理、紅黑配色的鍵盤、完整一體式的底殼設計包括值得稱贊的UltraBay技術,這些新設計或技術都是第一次出現在聯想Y系中。筆者認為UltraBay擴展功能對未來的筆記本設計都可以被借鑒,模塊化的升級是未來游戲本的一個方向。
聯想經典機型Y410P展示(與Y400模具相同)
看著聯想Y系的迭代進化讓筆者也突發感慨,不正是這些機型伴隨著我們走過青春歲月,承載著那些年獨有的記憶。每一代的發布都伴隨有新功能的嘗試,正是這些推開阻力的不斷的嘗試,讓聯想Y系可以一直走在游戲本的前沿。這與歷代產品所積累出的經驗分不開,未來小Y會成為什么樣的確讓人期待。
未來:堅持做大眾買的起的好筆記本
未來的聯想Y系會發展成什么樣?這個問題就算是聯想的設計師也沒法回答,未來的事誰說得準呢。但是通過觀察此前的這些代產品,筆者發現了一個定律,那就是平衡。它不是性能最高的產品、也不是最輕薄的產品、同樣不是價格最低或最高的產品,這個系列的產品給自己的定位是一款廣大用戶買得起的好筆記本。也就是說未來聯想Y系也不會出現奢華的配置、昂貴的材質,但是它的性能絕對是市售主流的中上端,因為它是為廣大主流消費者而生。
歷代小Y集體出鏡展示
這一代聯想Y40機身變輕薄,那未來的聯想Y系會變成什么樣呢?會與現在火熱的智能設備結合嗎?會加入體感設備嗎?聯想Y系產品經理鄭嵐峰表示:我們現在在考慮3D攝像頭,為什么現在小Y沒有加?因為這個設備現在不是很完美,并不能給用戶帶來實質的體驗提升。如果整個行業都流行起來,是有原因的。我們的機器是為大多數人設計的,在這個產業沒有形成的時候,我們不會使用,至少在一年之內,我沒有看到這個產業的趨勢,所以我沒有加。當然未來一兩年、三年,我們發現這個趨勢,我們會加。聯想是全球PC的領導者,我們不光跟內置設備廠商合作,我們也跟外接的廠商合作,在這方面,我們相信聯想不會落后。之所以我們這些產品還沒有上市,因為我們覺得還沒有到時候。
通過對這么多代聯想Y系產品的體驗以及與產品經理的溝通,給了筆者兩個信息點。聯想Y系會緊跟科技發展步伐,不會放過一個新技術、新功能;做一臺大家都買得起的好產品。是的,相信只要能堅持做好以上兩點,小Y會永遠活躍在廣大消費者眼前。
評測總結:
回到本文的標題上,瘦身后的小Y仍舊彪悍嗎?相信這個問題隨著筆者上面的這些評測闡述各位自己心中都有了答案。在這個主流價位,聯想Y40搭配了足夠強大的配置,英特爾酷睿i5-4210U處理器加上AMD Radeon R9 M275獨立顯卡的配置組合足以完成運行主流游戲的任務。再加上獨具特色的外觀設計,這些都在詮釋這款產品想要表達的彪悍。
聯想彪悍的小Y系列最新力作Y40,為什么它可以稱為續作,從聯想Y450起這個系列的產品伴隨著很多人走過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也鑄就了它的超高人氣。
王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