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好看的外觀,iOS 7還帶來了新功能AirDrop,中文譯名為隔空投送。
AirDrop可以在iOS、iPadOS、macOS之間分享文件,只要將文件拖動到使用隔空投送功能的好友的頭像上,就能進行一對一的文件傳輸。
不過,這并不代表所有的蘋果設備都可使用AirDrop。該功能對系統(tǒng)和設備型號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Mac系統(tǒng)要在OS X 10.11 以上,iPhone系統(tǒng)需升級到iOS 7或更高;支持MacBook Pro(2008年末)或更高版本,但不包括MacBook Pro(17英寸,2008年末);iPhone 5以下機型均不支持等。
那么問題來了,AirDrop的技術原理是什么?為什么只有蘋果可以做到所有設備之間的文件傳輸?友商們效仿它的體驗又如何?關于這些問題,讓我們一一為大家解答。
科普蘋果是怎么實現(xiàn)這一功能前,讓我們先了解下AirDrop的特性。
在多種無線傳輸方案中,AirDrop的表現(xiàn)還是不錯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AirDrop能有這樣的性能主要歸功于博通芯片支持Wi-Fi Direct標準。Wi-Fi Direct標準是指允許無線網(wǎng)絡中的設備無需通過無線路由器即可相互連接。
AirDrop的原理是利用藍牙進行搜索和設備配對,等完成配對后,利用WiFi進行直連(wifi Direct)傳輸。
其實,只要設備支持藍牙4.0和5Ghz頻段的WiFi,理論上都可以使用AirDrop,但是這樣會影響正常的WiFi使用。那這一問題是怎么解決的呢?
蘋果真要感謝博通,因為博通的芯片從BCM4330開始支持雙頻WiFi,這不僅能提升WiFi速度,還能在進行AirDrop傳輸時,不影響現(xiàn)有WiFi網(wǎng)絡的使用。隨后,博通推出了這款芯片的升級版BCM4334,與前代相比,功耗更低。因為iPad 4、iPad mini 1、iPhone 5等都是這款芯片,所以蘋果才可以放心推出AirDrop。
雖然蘋果移動設備從iPhone 4S開始使用BCM4330芯片,但是該芯片并不成熟,功耗偏高,所以蘋果禁用了iphone 4S上的雙頻WiFi功能,使得這款芯片無法開啟AirDrop。
AirDrop的技術原理弄明白了,那么蘋果為什么可以實現(xiàn)所有設備間的文件傳輸呢?
答案很簡單,與開源的安卓相比,蘋果的系統(tǒng)都是封閉的。正因如此,蘋果才可以將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一,形成良好的生態(tài)。而安卓設備可以安裝各種定制系統(tǒng)以及所有第三方APP,所以想要統(tǒng)一系統(tǒng)是不太可能的。
盡管達不到蘋果設備那樣的傳輸效果,但這并不代安卓沒有類似AirDrop無線傳輸?shù)墓δ堋?/p>
華為Share一碰傳、小米互傳,這些功能都可以進行文件傳輸。
與蘋果的AirDrop相比,華為Share一碰傳的技術原理也是通過藍牙配對,進行WiFi傳輸,只是手機和電腦進行互傳時,需要NFC配對。
功能方面,華為Share一碰傳支持手機錄制電腦屏幕。手機搖一搖后,立馬將背部 NFC 區(qū)域觸碰電腦的 Huawei Share 標簽,等待手機提示音響起或震動后,電腦的屏幕便會投射到手機開始錄制,錄制時長最多不超過60秒。
除此之外,華為Share一碰傳還支持多屏協(xié)同功能,實現(xiàn)了手機屏幕鏡像到電腦,解決了手機與電腦之間文件的雙向傳輸難題。
用戶可以通過多屏協(xié)同,在電腦上打開手機的所有APP,比如:無需安裝模擬器,便可直接玩《崩壞3》、《和平精英》等手游;電腦也可以直接查看微信朋友圈等。同時,該功能還實現(xiàn)了PC與手機之間文件雙向拖拽。這對于上班族來說,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普通用戶多了一種娛樂方式,甚至可以用電腦刷抖音、點外賣。
雖然華為的Share一碰傳在技術原理上和蘋果的AirDrop差不多,但是兩者在交互體驗上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相對而言,Share一碰傳在很多功能上考慮到了用戶的需求。
小米互傳的技術原理不用多說,自然也是一樣。
相比華為和蘋果,小米互傳的功能有所不同。即使是文件互傳,前兩位只能做到自家設備文件傳輸,而小米由于加入了互傳聯(lián)盟,可以和OPPO、vivo等手機品牌進行文件互傳。
此外,小米互傳還支持無線打印。小米與Mopria合作,可以覆蓋2000多款打印設備。選中想要打印的PDF文檔或照片,點擊發(fā)送—打印,你就可以看到預覽界面,設置好參數(shù),選擇相應的打印機即可。
除了無線打印功能外,小米互傳也可以進行鏡像投屏,只是投射對象變成了電視。小米和樂播合作,覆蓋了40多家大屏設備。該功能一共有三種模式,分別是小窗投屏、息屏投屏和隱私保護。
小窗投屏可以進行多任務處理,你可以一邊看視頻一邊編輯文檔;息屏投屏和字面意思一樣,就是投屏時,手機屏幕不用一直亮著,可以降低手機的功耗;隱私保護則是將所有消息通知屏蔽掉,手機投屏到電視后,不會顯示這些敏感內(nèi)容。
綜合來看,蘋果AirDrop,華為Share一碰傳以及小米互傳,這三者雖然技術原理很相近,但是功能拓展卻完全不同,各有各的特色。
今年,蘋果在iPhone 11上加入了一枚U1芯片,使得AirDrop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升級,支持了超寬頻技術,實現(xiàn)了空間感知能力,可以精準地識別蘋果設備。當你使用AirDrop時,只需將手機對準對方的iPhone,這個人就會優(yōu)先出現(xiàn)在分享列表中。從這點不難看出,AirDrop可以隨著硬件的升級和軟件的優(yōu)化,拓展出更多的功能和傳輸方式。
不僅如此,傳輸速度也會因為WiFi技術的升級得到相應的提升。當然,不只是蘋果,安卓也一樣。在未來,無線闡傳輸會成為主流,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這項功能,它將會帶來更多便利。
天進步一點點
加油(? ??_??)?
各位小伙伴們,大家好!
希望我的分享能伴隨著大家每天進步一點點!
Retroarch
游戲機萬能模擬器 - Retroarch - 最新版本1.9.14發(fā)布了![靈光一閃]
各位小伙伴可以去更新自己的游戲機萬能模擬器了![小鼓掌]
以下內(nèi)容為機翻,英語好的小伙伴可以去主頁閱讀。
更新內(nèi)容如下:
模擬郵箱基礎設施非常陳舊,需要重新思考才能正確支持屏幕截圖。 模擬郵箱一開始就非常討厭,應該被視為一種黑客行為。 下一個版本可能有一個設置,允許您完全禁用郵箱模擬。 郵箱模擬,因為它僅在全屏模式下有效。
從13年9月13日開始,我們一直很忙! 添加了以下核心:
現(xiàn)在 RetroArch Steam 共有 26 個內(nèi)核,即將添加第 27 個內(nèi)核,EasyRPG! 請期待更多內(nèi)核即將登陸 Steam 的未來公告。
由于克蘇魯?shù)呐Γ琋etplay 得到了大量改進。 我們?yōu)橄乱粋€版本做了更多準備,因此請將此視為主要活動的前奏。
對于下一個版本,我們將最終解決中繼 MITM 服務器問題。
* 鍵盤支持已得到修復。 該問題是由更改驅動程序查找點引起的。 延遲查找導致 WIIU 試圖將鍵盤視為游戲手柄......
沒有用。 通過忽略鼠標和
鍵盤連接事件。
* Picodrive 現(xiàn)在可用于 WiiU,這標志著第一次有 WiiU 的 32X 模擬器,而且它可以全速運行。
* Caprice32 現(xiàn)在可用于 WiiU。
如前所述,作為 Project IO 的一部分,我們將檢查每個核心并執(zhí)行一些基本的質量控制檢查。 這已經(jīng)導致核心的許多生活質量增強。 并非下面列出的所有改進都可以歸因于 Project IO,但可以估計其中超過 90% 是公平的。
描述: 這是一個 Commodore 64 家用電腦模擬器
描述: 這是一個任天堂娛樂系統(tǒng)控制臺模擬器
描述: 這是一個任天堂 GameCube/Wii 控制臺模擬器
描述: 這是一個任天堂娛樂系統(tǒng)控制臺模擬器
描述: 這是一個任天堂娛樂系統(tǒng)控制臺模擬器
描述: 這是一個 Sony PlayStation 控制臺模擬器
描述: 這是 80 年代的 Atari 800 家用控制臺模擬器
描述: 這是 80 年代的 NEC PC-8800 系列家用電腦模擬器
描述: 這是 80 年代的 MSX 家用電腦模擬器
對 fMSX 核心進行了重大改進。
描述: 這是一個 Sony PlayStation2 控制臺模擬器
描述: 這是一個 Game Boy Advance 便攜式手持模擬器
以前,核心容易受到音頻噼啪聲的影響,尤其是在使用低前端音頻延遲設置時。
這是因為核心處理音頻輸出的方式并不理想。 在設置的音頻采樣率下,前端預計每幀 1097 到 1098 個音頻樣本——但核心以 256 的倍數(shù)發(fā)送樣本。這意味著音頻輸出與 retro_run() 變得“不同步”——有時會得到 1024 個樣本發(fā)送到當前幀的前端,有時是 1280,因為核心要么落后要么過度補償。 因此,當前端嘗試同步音頻時,可能會發(fā)生抖動——如果前端音頻緩沖區(qū)很小(使用低延遲值時),它有時會耗盡或達到容量,導致噼啪聲。
1.9.14 修改了音頻處理,以便將正確的預期樣本數(shù)以與retro_run() 正確同步的方式發(fā)送到前端。 這極大地提高了音頻質量,即使在臭名昭著的 Mother 3 上也是如此。
為了演示此效果,以下是從 Linux 桌面上的內(nèi)核測量的幾個數(shù)字,音頻延遲設置為 64 毫秒,平均超過 5k 幀:
接近音頻緩沖區(qū)欠載的時間:
* 當前大師:8.68 %
* 有了這個公關:2.37 %
此外, 了一個 Miyoo 端口 還添加 。
描述: 這是一個 Quake 2 游戲引擎核心
現(xiàn)在,這個核心得到了一些重大而急需的改進!
* 修復了段錯誤(導致核心甚至無法在許多平臺上運行),原因如下:
* 處理路徑字符串時非法使用 strcpy()
* 在內(nèi)存“大塊”處理代碼中非法使用 realloc()
* 使用軟件渲染器時內(nèi)存嚴重損壞:在一個文件中創(chuàng)建了一個 extern 結構,然后在另一個具有不同類型定義的文件中使用,這樣一半的成員指向無效的地址......
* 將所有核心生成的文件(saves + config.cfg)移動到前端保存目錄(這些以前轉儲在游戲目錄中)
* 從游戲菜單中刪除不相關的條目(多人游戲、選項等菜單在 libretro 核心中沒有用處)
* 修復了使用 OpenGL 渲染器時游戲內(nèi)菜單后面的屏幕消隱問題
* 將核心選項更新為 v2 格式
* 澄清現(xiàn)有的核心選項標簽/子標簽
* 為輸入相關設置添加核心選項類別
* 添加新的核心選項:Gamma Level
* 允許對軟件和 OpenGL 渲染器進行伽馬校正
* 添加新的 OpenGL 核心選項:[GL] 亮度
使用 OpenGL 渲染器時設置整體“環(huán)境”亮度
默認 OpenGL 亮度已設置為可用級別(以前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
* 添加新的 OpenGL 核心選項:[GL] 紋理過濾
允許為紋理選擇線性或最近鄰過濾,使用可改善 mipmap 處理的“HQ”變體(減少移動引起的地板/天花板紋理上的“微光”效果)
* 添加新的核心選項:模擬死區(qū)
用于消除控制器漂移
* 添加新的核心選項:自動運行
默認啟用運行
* 添加新的核心選項:相機靈敏度
使用右側模擬搖桿設置相機移動速度
* 通過替換 tyrquake 中拙劣的復制/粘貼代碼來修復游戲手柄映射(并添加適當?shù)妮斎朊枋龇?默認控件現(xiàn)在布局如下:
JOYPAD_LEFT:打開庫存
JOYPAD_UP:菜單向上
JOYPAD_DOWN:菜單向下
JOYPAD_RIGHT:使用庫存物品
JOYPAD_B:菜單取消
JOYPAD_A:菜單選擇
JOYPAD_Y:下一個武器
JOYPAD_L:跑
JOYPAD_R:蹲下/下降
JOYPAD_L2:跳躍/攀爬
JOYPAD_R2:攻擊
JOYPAD_R3:丟棄庫存物品
JOYPAD_SELECT:顯示/隱藏幫助計算機
JOYPAD_START:顯示菜單
* 修復了隆隆聲功能(以前,隆隆聲核心選項什么也沒做……)
* 修復了在啟用了僅 OpenGL [GL] 鏡像模式核心選項的情況下使用軟件渲染器時的鏡像控件
* 改善左右和上下移動速度的一致性(之前,上下移動速度太快)
* 確保當 Framerate core 選項設置為 Auto 時選擇有效的幀率(以前如果顯示刷新率設置為 59.950 Hz,這將失敗)
* 確保在通過前端“關閉內(nèi)容”時正確關閉核心
* 修復了一些內(nèi)存泄漏
* 用 VFS 例程替換直接文件訪問
* 音樂支持 - 添加對 CD 音軌播放的支持。 音樂必須是OGG格式,放在 /音樂文件夾。
* 確保不能選擇與軟件渲染器不兼容的分辨率(軟件渲染器上限為1920×1200,縱橫比小于4/3時會中斷)
* 新的 OpenGL 核心選項:[GL] HUD 比例因子
調整屏幕 HUD 圖標/文本和游戲內(nèi)菜單的比例。 值 1.00 將在以 320×240 的原始分辨率運行原始游戲時以預期的大小繪制元素。 值為 0.00 將繪制具有 1:1(像素完美)縮放比例的元素
* 新的核心選項:Force 4:3 for Cinematics
啟用后(默認設置),所有視頻(介紹、過場動畫)都將以正確的 4:3 縱橫比顯示。 如果禁用,視頻將被拉伸以填滿屏幕
* 新核心選項:精準瞄準
啟用后,武器將瞄準瞄準十字準線的確切中心。 這修改了原始游戲的行為,其中射擊略微不準確并且射彈故意漂移
核心選項顯示十字準線附加功能:用戶現(xiàn)在可以選擇白十字、紅點或紅角圖像作為瞄準十字準線
* 錯誤修復:瞄準十字準線現(xiàn)在縮放以匹配其他 HUD 元素
* 錯誤修復:OpenGL 動態(tài)陰影現(xiàn)在可以正確渲染(以前,[GL] 動態(tài)陰影核心選項什么也沒做……)
* 錯誤修復:OpenGL 函數(shù) Draw_Fill() 和 Draw_FadeScreen() 現(xiàn)在按預期運行(有幾個好處,包括游戲菜單后面的“適當”半透明淡入淡出效果)
* 錯誤修復:以特定分辨率縮放動畫時,軟件渲染器不再生成堆緩沖區(qū)溢出
所有三個 Quake II 擴展包內(nèi)核現(xiàn)在都可以在 buildbot 上使用。 此外,如果選擇了錯誤的 PAK 文件(例如,如果用戶嘗試使用 xatrix 核心加載 rouge 擴展),則每個核心構建都將無法加載內(nèi)容并提供適當?shù)腻e誤通知。
擴展包列表如下:
* Quake II: The Reckoning (xatrix)
* Quake II: Ground Zero (rogue)
* Quake II:Zaero( https://www.moddb.com/mods/zaero )
描述: 這是一個 Magnavox Oddysey 2 控制臺模擬器
1.9.14 修復了以下影響核心的音頻相關問題:
* 之前,音頻采樣率設置完全不正確(我相信是由于最初移植核心時的誤解)。 使用了與內(nèi)部生成的采樣率不匹配的固定輸出采樣率——這樣每幀生成的最后約 30% 的樣本被簡單地丟棄 (!)。 這已經(jīng)得到糾正。 (請注意,我們必須對內(nèi)部生成速率的 2/3 進行一些內(nèi)部重采樣,因為默認速率太高/不尋常,導致 RetroArch 使用的 sinc 重采樣器性能不佳)
* 之前,當該值設置為低于 100% 時,音頻音量核心選項應用不正確,從而創(chuàng)建了非零的“靜音”級別。 這已被修復。
* Voice 實現(xiàn)以前使用 libretro-common audio_mixer.h/.c 代碼。 這不能被核心直接使用,因為它依賴于某些全局變量; 如果核心是靜態(tài)構建的,那么調用 audio_mixer 函數(shù)將與 RetroArch 本身產(chǎn)生沖突。 因此,1.9.14 用庫的特定于核心的 core_audio_mixer.h/.c 副本替換了混音器代碼。
* 以前,將 The Voice 混合到主音頻流中不太正確:它只是添加了聲音,沒有處理剪輯問題。 這已通過使用“按預期”的音頻混合器代碼得到修復。
* 此外,添加了一個新的 Voice Volume 選項,可以獨立于音效設置 The Voice 的音量。
注意: Emscripten 端口禁用語音支持。
描述: 這是一款索尼PSP游戲掌機模擬器
* 將音頻回調移動到主線程(修復了長期掛起的問題)
使用 OpenGL 時的問題)
* 桌面上的 64ms 是不夠的,因為這里有過多的緩沖
模擬器。 現(xiàn)在將默認值設置為 128ms。
* 由于以下原因,需要不同的音頻方法:它設置了
固定幀率 60,然后發(fā)送過多或過少的音頻
每幀采樣以強制前端以正確的方式運行
速度(例如使前端以慢動作運行的游戲運行
at 30fps) – 這對 libretro 來說是不可取的,我們想要一個一致的
每批次的音頻樣本量。
1.9.14
如果你覺得文章好可以,請你給我點個贊。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和想法,請你給我留個言。
如果文章能給與你幫助,請你關注我一下。
愿幸運女神永遠的眷顧你!
以往的文章鏈接:
懷舊 - 游戲機萬能模擬器 - Retroarch - 簡介
懷舊 - 游戲機萬能模擬器 - Retroarch - 安裝
懷舊 - 游戲機萬能模擬器 - Retroarch - 基礎使用方法
懷舊 - 游戲機萬能模擬器 - Retroarch - 界面主題的更換
懷舊 - 游戲機萬能模擬器 - Retroarch - 游戲列表的制作(基礎篇)
懷舊 - 游戲機萬能模擬器 - Retroarch - 濾鏡渲染的使用(基礎篇)
設玩《刺激戰(zhàn)場》真是爽,但是游戲在通過藍牙連接后匹配的是模擬器玩家和類似設備的藍牙外設玩家,優(yōu)勢就變得不明顯了。
小雞將自家的“吃雞神器”Gamesir F2進行更新?lián)Q代后,推出了Gamesir F3電容投射手柄(后文簡稱F3),不但可以擺脫藍牙連接匹配模擬器玩家的桎梏,還將電容手柄適用的機型擴展到了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
Gamesir F3電容投射手柄
那么這款安卓/蘋果手機都能用的電容投射手柄究竟表現(xiàn)如何呢?
F3采用分體式的設計,左右手柄完全對稱。手柄采用全黑色的設計,外殼采用微磨砂材質,既能得到良好的手感,也能在手汗嚴重的時候避免打滑。電容臂上方分別有“射擊”與“開鏡”的圖示。說明小雞建議右手開鏡左手射擊。但其實你可以隨意拖動自己想要設置的虛擬按鍵放到電容擺臂對應的位置,即可觸發(fā)操作。
Gamesir F3電容投射手柄
手柄上碩大的圓形旋鈕是用來調節(jié)電容按鍵高度的,這樣對于厚度不同的手柄也可以很好地支持。
F3電容手柄電容臂的導線位置
對于機型適配方面,除了厚度可以進行調節(jié)以外,經(jīng)過實測F3還可裝入寬度在8.8厘米以下的手機,這個寬度也包含了戴殼的手機。以寬度為77.4毫米的iPhone XS Max為例,即使戴著殼也可以輕松裝入手柄中。
Gamesir F3電容投射手柄內(nèi)側
和“吃雞神器”通過機械觸發(fā)屏幕觸摸操作不同,F(xiàn)3是通過電容臂的電容值變化進行屏幕觸發(fā)的,工作時需要通電。F3內(nèi)置了120mAh的電池,電池容量看起來雖然不大,但是因為F3的設計是不按鍵即不產(chǎn)生消耗,所以這個電量可以支持連續(xù)20小時操作,按每天三小時的游戲時間來算,玩一周也不需要充電。MicroUSB充電接口在手柄靠手指的一側非常隱蔽的位置。
Gamesir F3電容投射手柄側邊留空設計
可能有人注意到一點,F(xiàn)3在手柄外側留出了很大一部分空間,這是小雞F3為了讓玩家邊充電/插耳機邊玩所做出的設計,減少玩游戲沒多久手機就沒電的尷尬。
Gamesir F3電容投射手柄按鍵
作為每只手柄上唯一的按鍵(沒錯,F(xiàn)3沒有開關鍵,因為也不需要)。F3的L、R肩鍵位置放在了手柄靠后的位置。按鍵扎實不松散,做工非常不錯。
以上便是F3電容投射手柄的外觀結構介紹,可以看出來F3這款手柄構造比較簡單,使用學習成本也非常低,那么這款手柄究竟在吃雞體驗中有著怎樣的特殊之處呢?
用了幾天下來,F(xiàn)3手柄給筆者的體驗簡單來說就是一對電子化的肩鍵“吃雞神器”,不過實際的體驗要比機械式的“吃雞神器”好很多,區(qū)別也比較大。
小雞F3安裝演示
經(jīng)過筆者實測,同一個手機在安裝F3手柄的時候,只需要調節(jié)一次電容臂的高度,后續(xù)安裝就不用調節(jié)厚度了,只需要稍微調節(jié)一下按鍵位置就可以,在調節(jié)一次以后就可以實現(xiàn)即連即玩,非常方便。
在使用之前,筆者將《刺激戰(zhàn)場》的鍵位按照F3手柄電容臂上的圖示,將開火鍵調節(jié)至手機屏幕左下角,開鏡鍵挪動到手機屏幕右下角,這兩個位置是F3電容臂所能觸及到的位置。
小雞F3游戲演示
操作時F3將這兩個按鍵移動到了屏幕后側食指也能夠到的位置。按鍵體驗非常靈敏,只要正確設置好鍵位與電容臂的位置,就幾乎感受不到延遲。并且由于電容臂使用的面積非常小,還是在并不影響觀察的左下角和右下角,視野上非常有優(yōu)勢。F3的外殼握持感出色,不會輕易脫手。
小雞F3手柄連擊與體驗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由于F3是采用電子模擬電容操作,而非機械控制,所以在吃雞游戲中支持連擊操作,按住按鍵不放即可更快打完一梭子子彈,那種“啪啪啪”的連擊快感讓筆者簡直欲罷不能。
F3、開火鍵與普通手柄的區(qū)別
F3手柄與隔空映射的區(qū)別
和“吃雞神器”開火鍵相比,F(xiàn)3不但可以實現(xiàn)連發(fā)射擊,還不易打空、走火,和藍牙手柄更是有著匹配用戶差距明顯的區(qū)別。而和通過屏幕X、Y軸觸點進行屏幕操作的隔空映射不同的是,小雞F3采用的是直接將電容臂壓在屏幕上,甚至可以做到穿透鋼化膜進行模擬觸控操作,避免了“隔空映射”帶來的斷觸等問題。
小雞F3宣傳中的“C手”操作
實際上用中指進行操控,手機屏幕則采用“C手”進行操作也會有非常好的體驗,畢竟在這個游戲中,開火鍵使用頻率并不是特別高,更多都是在走位與撿裝備。只不過筆者并不習慣C手操作,就不在此進行演示了。
不過小雞F3也不是沒有缺點,比較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搖桿功能。不過這也是受到了F3硬件的限制,由于F3的按鍵是采用模擬電容觸摸的方式進行觸控,如果實現(xiàn)更多的功能的話就需要占用更多的屏幕面積,會非常影響使用體驗。
總結
小雞F3手柄不同于傳統(tǒng)的手柄外設,在當下可以說是為了“吃雞”類游戲而特意設計出來的外設產(chǎn)品,不過F3適用的游戲并不僅限于“吃雞”,只要是可以自定義按鍵位置的游戲都可以使用這款手機手柄,不僅能有良好的反饋效果,還可以有更加良好的握持感受。
優(yōu)點:
不會被檢測為外設,只會與手機玩家匹配。
握持手感出色,并預留手機充電以及耳機孔位置。
不影響手機散熱,還讓雙手遠離手機發(fā)熱區(qū)。
按鍵反應靈敏,察覺不到延遲的存在。
連擊體驗十分爽快。
遺憾:
不支持搖桿操作,功能較少。
APP商店搜索中關村在線,看2018年最新手機、筆記本評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