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日本市場有所不同,華碩2月初在日本市場上推出了一款特別的筆記本“X545FA,硬件配置是十代酷睿水平的,但是卻配備了光驅。
如果是藍光光驅,那也還能理解,但華碩自帶的Super Multi DVD光驅支持多種格式的CD、DVD光盤讀寫,確切地說是個刻錄機,并不支持BD藍光光盤,也沒有自帶DVD播放軟件。
在帶光驅的筆記本上,華碩也不孤獨,日本市場上還有其他筆記本也一樣配備了光驅。
了解過日本電子產品的玩家應該都知道,日本真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各種腦洞大開的電子產品都有,很多需求完全跟其他國家、地區的要求不同,早就見怪不怪了。
對于筆記本配光驅,日本媒體也有過解釋,因為日本電子商品太多、太發達,消費者選擇很多,所以功能越多的產品越容易吸引人,而DVD光驅就是一個“賣點”。
實際上日本人買了帶光驅的PC也很少用,日本微軟的調查顯示很多人七八年都不用光驅了。
總之,這個解釋說起來也不復雜,全球消費者大概都是這樣的心理——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哪怕是不用的功能/配置,有了總比沒有好,特別是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
多小伙伴在購機的時候對機箱的要求就是尺寸規格合適、結實耐用、外觀好看,至于其他嘛,能關注到材質、散熱、前置接口等就算不錯了。但是在真正安裝、使用的時候,大概就會發現各種不方便、不好用,甚至付出“血”的代價,這就是機箱的細節問題了,挑選的時候不能掉以輕心。
首先還是適配問題,這可不僅是機箱標定的主板板型、顯卡長度一類規格。因為很多小主板面積不夠,把SATA口和針腳臥置在邊緣,甚至將接口、針腳伸出了主板邊緣,加上安裝線也有硬質接頭,主板周圍必須留下幾厘米的空隙才行。這類主板搭配特別緊湊的機箱就可能會出問題,最好購買大“半號”的機箱。例如ITX主板購買體型最小巧的MATX機箱。
對存儲要求高的小伙伴則要注意,現在大部分新機箱為了增強散熱,不再使用前部支撐架,原先主要安裝在支撐架上的硬盤位隨之大幅減少,安裝光驅的5.25英寸位在很多機箱中甚至被取消了。要裝光驅和多個硬盤的話,可以找一找仍然在售的老型號。
在配件都能很好地安排后,就是安裝的問題了,在考慮免工具拆裝前,其實還應該考慮安全性,良好的機箱做工應該包括對板材的邊緣進行卷邊、打磨,以免在安裝時劃傷用戶。
自行增加機箱風扇和使用水冷散熱器對機箱設計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最適合冷排的頂部有沒有散熱孔等,都限制著機箱風扇的口徑和水冷散熱器冷排的尺寸選擇,比如很多舊機箱封閉式的頂部就不適合安裝風扇或冷排。此外一些散熱孔預留的螺絲位置也限制了機箱風扇的尺寸、冷排的形狀等,在購置前一定要確定。
現在很多小機箱支持普通ATX電源,且預留了充足的空間,甚至是獨立的位置,反而不適合小型電源。也有一些機箱則是“兼容”ATX電源,使用這類電源時會占用CPU散熱器等配件的空間,而使用SFX等規格的小型電源則可安裝更大的散熱器,甚至增加硬盤。此外,SFX等小型電源也有SFX-L等不同規格,在配置時需要特別注意。
如今的機箱非常流行背部走線設計,如果匹配的是較老的電源型號,有可能出現線纜長度不足、線纜過粗等問題,有些用戶會直接拆掉屏蔽橡膠和勉強走線,這可不好,會造成線纜磨損或過度彎折,引起故障甚至危險。其實最好的選擇是使用傳統的主板上方走線方式,不要生拉硬拽進行背部走線,當然在可能的情況下,升級為較新的電源更靠譜。
喜歡燈效的小伙伴要特別注意機箱的燈效同步接口類型,主要是電壓和針數,是否能與主板或顯卡等主要配件匹配使用,如接口不同可考慮使用轉換器,千萬不要混插。而購買了燈效絢爛的顯卡后,則可以考慮選擇支持豎直顯卡的機箱來展示顯卡,這就會用到PCIe擴展線,對中高端顯卡來說,這條線是否能支持足夠高的速度就很重要了,一定要認真選擇。
小編這里只是簡單聊一聊設計比較“正統”的機箱,那些個性十足的異型機箱需要注意的問題可就更多了,而且和機箱設計一樣非常個性化,有些解決起來還挺麻煩,為了避免出現損失,小編的建議是,如果不是DIY老手或者有老手幫忙,最好還是別去踩坑的好。
在的電腦光驅越來越少見了,甚至很多新出的電腦型號中已經去掉了光驅這一配件。那么,為什么現在的電腦都沒有光驅了呢?光驅被淘汰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將探討這個問題,并深入解析光驅的興衰及其對電腦產業的影響。
電腦光驅
在電腦發展的早期階段,軟驅是主要的存儲設備。然而,當人們不斷對音視頻需求和軟件容量的不斷增加,軟驅的存儲容量和讀寫速度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此時,光驅應運而生,并迅速成為電腦的標準配件。光驅不僅具有大容量、高速度的優點,還能提供更好的音視頻體驗,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PC端時代,光驅的技術不斷成熟和普及。不僅在電腦上得到了廣泛應用,還逐漸進入了家用電器、汽車等其他領域。在這個階段,光驅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新的應用場景。例如,在家庭影音娛樂中,光驅可以讀取各種光盤,如音樂CD、電影DVD等;在汽車導航系統中,光驅可以讀取地圖光盤等。
電腦光驅
然而,當以大數據、云計算、更輕薄的數字產品時代到來后,光驅的需求量和應用場景逐漸減少。以下是導致光驅衰落和淘汰的主要原因:
網絡下載的普及:互聯網的普及和速度的提升,人們越來越習慣于通過網絡下載所需的軟件和數據,而不是通過光驅讀取光盤。這使得光驅的使用頻率大幅降低。
數字媒體的崛起:音樂、電影等媒體內容逐漸轉向數字化格式,如MP3、MP4等。這些數字媒體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傳輸和存儲,無需使用光驅進行讀取。
移動設備的普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普及,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在這些設備上觀看視頻、聽音樂等。這些設備通常沒有內置的光驅,導致人們對電腦光驅的需求進一步降低。
云計算服務的興起:各種云計算服務使得數據存儲和共享變得更加方便和高效。人們可以將數據存儲在云端,并通過網絡隨時隨地訪問和共享,無需依賴本地光驅。
在科技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下,電腦光驅逐漸失去了其原有的優勢和地位。網絡下載的普及、數字媒體的崛起、移動設備的普及以及云計算服務的興起等因素共同導致了電腦光驅的衰落和淘汰。
電腦光驅
光驅的衰落對整個電腦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光驅的需求量減少,光驅的生產成本逐漸降低,進而影響了整個電腦的價格水平。其次,數字化趨勢的推進,新的存儲方式和數據傳輸方式不斷涌現,為電腦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最后,移動設備的普及,電腦產業逐漸向著更加便攜、輕薄的方向發展,以滿足用戶對高效、便捷的需求。
綜上所述,電腦光驅的興衰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雖然光驅曾經是電腦的重要配件之一,但由于其逐漸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和科技的發展趨勢,最終被淘汰。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光驅完全消失。在一些特定領域和應用場景中,如專業音視頻編輯、大型軟件安裝等,光驅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和需求。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電腦光驅在某些領域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電腦#